bookmark_borderBasilisk vs. Phoenix

我的podcast热情好像终于削弱了一点。做家务的时候又听起了HP。今天下午听到第二本书的最后,有了如下的想法:对付坏人的怪兽,这里用了好人的神兽(禽)。以前都没想过这个对决这么匹配。Basilisk vs. Phoenix;Harry vs. Voldemort。Harry绝不是Tom的对手,然而Tom只是一个影子;而如果不是Harry,别人来,又肯定会被暗中算计。不得不感叹JKR构思巧妙啊。

更大的感慨是,要使用坏人的怪兽,只需要贪婪超越同情心;要使用Dumbledore留下的凤凰,则需要危难中还保持勇敢和纯洁。做到这一点难吗?简单吗?这和整个HP里创造出的Harry的品质是一致的。我们可以感觉Harry很简单,和我们普通人很像。但是随着阅历越多,我越能欣赏Harry的可贵。

bookmark_border后知后觉

回到第一份工作的地方,以前team的人还有些还在里面。其中一个人,当年虽然同一个team但项目合作不多,想到他就想起有一次几个同事一起坐地铁下班,聊到物价贵。他忽然说,他给女朋友买的玫瑰花“才这么点,就要一百块”,他伸出手比划了一下。我一下子没理解他的话,伸长脖子去看了他的手。

我听懂后感觉有点震惊(可见我当时是多么闭塞的一个人)。我大约有点知道那种好看的应景的东西会很贵,但我从来没想过我认识的和我差不多状况的人会去买。

大学室友里,有一个女生和同班男生恋爱。有一天她决定要和男生分手了。可是她也不直说,有一阵一直很生他的气。她也没和我说过她生他什么气。我估计那个男生也不清楚。但是呢,那种恋爱就像演戏一样,那个男生大约知道自己要演什么戏,有一阵子一直来安慰她,给她送东西,来我们寝室看她。他们最后还是分手了。不久她和另一个男生恋爱了,那个男生后来成了她老公。我揣测呢,第一个男生家境比较一般。她发现了以后觉得自己可以找更好的,所以分手的。但是呢,要按照剧本来,所以就假装生气,然后分手。问生气的原因呢,她可以给出很多听起来是小女生赌气的借口。我觉得这种戏真的很无聊。

找了写代码的工作以后,我觉得自己做的事情很实在。压根丝毫没想到,买包装很贵的玫瑰花会是我们做的事情。思路没往那边转,所以当时聊天的时候一下子没听懂。

实际上,写代码的实在人,找女朋友的时候也知道自己的剧本,因为这个剧本很好预测。

bookmark_border甩几个关于牙的链接

拔牙须知:

http://www.webmd.com/oral-health/guide/pulling-a-tooth-tooth-extraction

裂牙:

http://www.aae.org/patients/symptoms/cracked-teeth.aspx

裂牙:

http://www.acfdga.com/5-dental-procedures-to-repair-your-cracked-or-broken-tooth/

为什么牙不能长回来:

http://sciencenordic.com/why-don%E2%80%99t-teeth-heal-themselves

If fractured bones can heal, why can’t teeth?
byu/500op inaskscience

好了,可以重启电脑了。

 

bookmark_border拖延症[鸡汤]

周末忽然想要找个mind map的app玩。用了coggle。今天看到一篇鸡汤,总结概括了一下。也许以后拖延了可以对号入座,或者补充这个图。

越来越没用动力和行动力。以前曾经每个月会自我鸡汤一下,现在都没有了。(抑郁症是不是就是这样的

好看的tool也算是个激励吧。各种tool没一个用得长久的。

 

bookmark_bordertechnology meta

每天都有无数的想法。看看记下来的话会不会印象深一些。所以新建一个日志分类叫做TIL。

好奇去看了PGP的维基百科页面,我其实想知道一下这个加密技术是怎么来的,和别的加密技术的区别是哪里。没有理解得很清楚。目前脑补是RSA加密可能效率比较低(大数据量情况下性能差),所以发明了这个包含RSA加密的技术。没太看懂技术的方面,但看到这个技术曾有法律争议很惊讶。1993年的时候,出于国防需要这个作者Phil Zimmermann被禁止在网上传播这个技术。他就把代码印在一本书里,因为印书和传播书是明确受美国宪法保护的。

有空读一读Why I Wrote PGP

今天听了一期The Inquiry的节目,采访了一本书的作者。这个作者在警告人们,随着技术的增长,inequality很可能会增加。他的主要观点,虽然按照节目的格式有四个,但我觉得大概可以概括成2个:一、人类历史上一直是贫富不均的。近代开始强调普通人,也是因为工业革命使得普通人成为了经济的必要环节(资本家需要劳动力)。当机器可以取代人之后,普通劳动力就不容易再被重视了。二、同样的从人类历史上一直是贫富悬殊的出发,如今的技术可以使得富阶级更加有能力增加差距(比如延长寿命、增加智力等)。

我觉得这样的观点要反驳的话也是有很多点可以说的。(比如我并不觉得普通人干脏活被剥削这件事,工业革命之前和之后有根本的区别。)然而他说的也有一定的道理。个人地位的崛起肯定是有经济方面的原因的。另外,技术发展但使用技术的智慧发展跟不上,也是罗素一直警告的问题。

 

bookmark_border我在听的 podcast

去年某个时候被安利之王M同学安利了podcast。后来发现了星战podcast世界之后一发不可收拾。

Podcast的历史蛮久了,我追的podcast很多一周一期已经几百期了。所以觉得最近越来越火大概只是我的错觉。现在小结一下我听的podcast。

新闻类

每集30分钟,一天2集。这个就像听广播一样。主要讲政治类的国际新闻,但每期最后会有一则文艺或者科技的新闻。听听挺好的。原来世界上有那么多的战争,哎。。。

我是很后面才意识到可以用podcast的形式了解新闻。一搜果然英美各大媒体都有podcast,就随便听了BBC的。我一直在搜有什么比较好的中国新闻podcast,试听过一个叫“新闻酸菜馆”的,听了一集的一个开头就不喜欢。当然国内要做好新闻是危险的。

我还想找一些更加中立的或者说不那么western视角的电台,想避免用BBC来reinforce我的已有观点。曾经research过发现过一个叫Al Jazeera的新闻机构,订阅了他们的新闻,然而每次在feedly里看到我都连标题也懒得扫直接标为已读。写这篇小结的时候搜了一下,发现他们有podcast。回头订阅一个。。。_(:3TZ)_

知识/科普类

最早被M安利的就是这一堆BBC的科普/历史类的podcast。我想起当年DNA写Last Chance To See也是BBC的广播节目。。这种形式在BBC真是根深蒂固。

我发现这几个也都是BBC World Service出品。每集也都是半小时不到。

  • The Inquiry 问的问题偏向于时政。但也有研究人们的习惯啊什么的。印象比较深的有一期是川普刚上台之后提问发导弹是怎么操作的,请了四个国家的四个专家介绍了他们国家发导弹的流程。美国的专家是当年执勤待命发导弹的。而中国的专家是清华的一个学者。很好地反映了这个节目的特点:就算source的credibility不一致,听众自己也能辨别。
  • Discovery 讨论科学问题。我有印象的是一次研究了一个中国太阳能的企业家。
  • The Why Factor 主要研究关于人的行为的问题。比如最近讲了瑜伽的演变。
  • Crowd Science 回答听众提问。和The Why Factor话题相近。但好像这个的话题我都更感兴趣。我也是最近发现的这个podcast。

这些podcast听多了有点疲倦。就像看多了‘有一项调查表明。。。’的新闻。不过和那些新闻不一样的是,这些podcast一般会从各种角度来看在讨论的问题。

科技新闻类

打开了podcast思路之后,我一开始是想搜一下有没有编程类的podcast。完全搜错了方向。但是听听科技新闻也挺好的。不像上面的那些BBC出品,这些podcast都是个人办的(一直有广告),所以听起来很personal,另有一番风味。

  • All About Android 是这个类别下我订阅的podcast里我最喜欢的一个。很喜欢常驻主持人之间的互动。主要讲android新闻。听这个podcast让我知道比如最近要发布新版Android了,有什么feature。还有各种Android产品的评论。主要是手机、chromebook、穿戴设备。另外还有一个环节是app arena,3个主持人和1个嘉宾每人推荐一个APP,听众可以去投票。我最近投奔Android,在他们的推荐下用了两个APP挺喜欢的。特别喜欢主持人Flo。
  • This Week in Google 也是TWiT系列里的podcast。就讲一下不限于Android的科技新闻。随便听听。
  • Accidental Tech Podcast 各种“最好的tech podcast”榜单的榜首。我是有点听不懂。但是他们很偏向Apple产品,我听来互补一下。我是经常过了一周都没时间听就跳过了。我跳过了两周后这周发现他们还在说iPhone roll out了新的文件存储系统。哦对了,这三个podcast都是每期将近2小时的。ATP是最长的。所谓的Accidental,我也觉得主持人并不好好准备,经常好像在对着新闻的网站讨论:“哦,我看看这里还有什么要聊。。。”他们的片尾曲也自嘲他们自己,感觉挺好玩的。另外也许我不喜欢这个podcast的一个原因是两个主持人都是男的,声音有点接近,有时候我会分不清人,更加不理解在说什么了。。。
  • Clockwise 上面几个podcast都很长很长。而Clockwise则限定半小时,四个人(2主持2嘉宾),四个话题。ATP的主持人最近来做客了一次(最近这一期ATP特别短,会不会有关系)。不一定能cover新闻,但是话题也都很有意思,比如你现在还用什么read later service吗?你参与过的最傻的众筹项目。。
  • 一天世界 目前在听的唯一一个中文播客。不能完全算是科技新闻吧,还有一些大概可以算未来学的话题?最近两期我都拖了很久没听。之前有一期采访了在Amazon做Kindle产品的一个人。话题好像我是有点兴趣的。

编程类

后来我终于陆续找到一些编程类的podcast。我自己编程的基础知识极差,绝大部分podcast都完全听不懂。偶尔少部分能有一点点理解的。就用这些信息浇灌我吧,虽然99%都流走了。也许有一天我能懂一些了呢。

  • Programming Throwdown 这是各大推荐列表里编程类的榜首。的确很牛很棒。节目频率好像是一个月一期。当然还有好几年的backlog可以听。每期介绍一个技术话题。不一定深入,但会从很基本的开始说思路。听了2014年的database一期,虽然并没有涉足具体的东西,但是思路却让人受益匪浅。今天刚听完了加密技术的一集,虽然并没有理解很多,但这些技术也就是那么听说一点理解一部分,下次再听说一点理解深一些这样。。。每一期讲当期话题之前还会讲讲新闻,book of the show(和编程不一定有关),tool of the show。两个主持人说话虽然随性,但很清楚很有趣。
  • Software Engineering Radio 我最近发现的一个podcast,才听了一期觉得好棒。这一期采访了Dropbox的存储架构师。我好惊讶dropbox之前在Amazon的S3上存储了这么多年。听听他的思路,觉得醍醐灌顶。
  • Stackoverflow Podcast 每周一出来必定迫不及待听完的一个podcast。主持人是 Stackoverflow里的几个人,包括他们的老板Joel Spolsky。所有进入编程工作的人应该都听说过Joel on Software。 没错就是那个Joel。没想到他这么活跃这么搞笑。和编程不一定非常密切相关。但是这些人吐槽、老是说反话什么的好好玩。
  • Developer Tea 编程鸡汤——有没有一个词是褒义的鸡汤?每周3期。一般是10分钟左右的productivity tips。有时候是采访别人。我记得采访Laurence Bradford的那两期。嘉宾是个本来没想过要编程的人,目前也不想钻研编程,但是喜欢帮助别人入门。我意识到和他们相比,大多数人都是programming snob。未来应该是人人多多少少做一些coding的世界。需要各种层面的人。
  • Talk Python to Me 也很不错的一个podcast,每期请一个嘉宾。前一阵100期的时候请了Python的创始人。嘉宾有时候是各种framework的作者,最近有两期和数据库相关的。一期是一个大学研究compiler的人,出来给MongoDB写了执行效率很高的接口。这个层面的东西我完全不懂。但是听着似乎并不完全光是不明觉厉。最近一期的嘉宾是一个写了一种没有transaction的DB的人。这个概念好有意思。虽然不太可能会用或者研究,但扩展思路很棒。这些概念估计看文档我怎么也看不下去的。但是听的时候可以比较被动接受,虽然听懂的比例还是很低,但是感觉比看效率高一些。
  • Arrested DevOps 听了两期。基本听不懂。并没有让我多明白一些devOps的概念。而且两期的主持人完全是不一样的。搞不懂。

分不了类的

  • Attitude Heroes 这貌似是个杂志。在英国反歧视同性恋50周年的今年准备采访12个人。因为第三期采访了RTD而想听的。第一期采访了Sir Ian McKellen。
  • Prinze and the Wolf 貌似是pop culture, comedy主题。我一直没耐心听。老是在讲青春期什么的。但是舍不得取消订阅,因为Prinze是SWR里的演员。他的声音好好听。

星战!!!!

终于轮到列星战podcast了。迷星战本来就是各种speculation,各种玩笑和吐槽,总嫌交流的人不够。接触星战 podcast network之后缓解了寂寞:P

  • Rebel Force Radio 可能是这些podcast里最老的一个了吧。我开始听之后还出现了RFR采访了某个杂志的记者说了他对Obi-Wan电影的猜测,然后被时光网的编辑当作是Obi-Wan电影要拍了的新闻放出来。其实我很不喜欢这个podcast。但是为了Star Wars Oxygen也要订阅。Oxygen是David W Collins主持的星战音乐的分析。我已经下好了这个系列所有的历史节目。Rogue One的音乐分析第一期出来之后,已经好久没有分析了。
  • Coffee with Kenobi G安利我的一个podcast,安利点是他们请到过James Arnold Taylor。所以最近在听。他们有好几个分支,除了coffee with Kenobi以外,还有好像是Amy Ratcliffe主持的Latte with Leia,和另一个Rebels Reactions系列。每一集播完讨论也满足了我的讨论Rebels的需求。
  • Far Far Away Radio 他们的主podcast更新频率好低。rogue podron则更新好多。但我没有看过那系列的书所以都跳过了。据说是Legends里最棒的书。总有一天要搞来看看。general关于星战的节目,我听了没几期。主持人很多但我似乎没几期就能分辨了。很喜欢他们之间的氛围。这个是Tosche-Station Radio里提到的。听多了会发现这些个人星战podcast互相之间很多是认识的。并没有竞争听众,大家都只是喜欢做星战podcast而已。
  • Tosche-Station Radio 这是我订阅的第一个星战podcast。在Rogue One世界上映但中国还没上映的一个月里,我就是靠Tosche-Station Radio的backlog度日的。Nanci和我一样是Luke粉(虽然我不ship Mara)。哦他们还有一只狗叫Mara,后来朋友送了一只狗叫Jade。当然,我知道我喜欢这群人是从Rebels S1的那期节目里,Brian喊出了Firefly的时候。
  • Star Wars Report 我目前最喜欢的podcast。常驻主持人Riley太可爱了。他应该年纪比我小一些。和我一样是PT掉坑的一代。但另两个主持人Mark和Bruce显然年纪大一些。大家的观点和视角有时候不一样但我就喜欢看到星战这么包容。比如Riley对Rebels不感冒但我还是好喜欢他。还有他不看小说,Bruce一点也没有想要说服他看或者什么的。

最近听说一个SW podcast awards 我想去投个票的。进入后发现best podcast的几个选项我一个都没听过。可见星战podcast群体好大。

以上就是我订阅的podcast了。我的理解是podcast是类似于RSS的一种feed。podcast可以烧成RSS,很多播放器也是支持的。Podcast还可以通过iTunes管理,一般在iOS上就直接用iOS上的podcast app听了。换Android之后我用的是Pocket Casts。没有用过别的所以不知道该不该推荐。这是我在Android上唯一一个付费的APP,但我也有一些抱怨。不过界面很现代很好看。

另外一个听podcast的工具是最近买的Sennheiser PXC 550蓝牙降噪耳机。比我的OnePlus 3T手机还贵。但是略意外特别符合我现在老是听podcast的习惯。在公交上开着降噪听效果很好。我记得本来用非降噪耳机的时候,报站的声音太响我就会听不见耳机里的声音。我还可以在家吸尘的时候也听podcast。无线也特别方便。PXC 550音质是属于清晰类型。总算没有像之前小馒头那样让我失望。更好的是,它有个speech mode,开了以后人声会更清楚。所以就是给我听podcast用的。

bookmark_border理论上没有突破不了的牢笼

最近在想,对我来说,成年的那一刻是大概12年前刚喜欢上星战后不久。那时星战占据了我整个想象力,沉浸在那个世界里。有一天我忽然想起来提醒自己:在我有生之年看到Coruscant那样的未来城市可能性是很小的。人还小的时候,总是会想“长大以后什么都有可能”,那好像是我第一次理智地承认自己的不现实,认清不现实的同时并不放弃。

成年的感觉似乎就是这样,痛苦和快乐,希望和绝望都更深。

曾经有段时间觉得,小时候的痛苦更纯粹,青少年时期的冲动、个性和环境的粗糙摩擦更残酷,而成年人的痛苦会减少(也许是因为未成年的时候以为成年人已经修成了)。事实上,很多时候只是成年人的痛苦无法被完整地顾及,任何无法顾及的痛苦都是没有被完整地对待。你没有过这个关,它就会一直来阻碍你。很多年龄成年的人就缩在一边,用习惯来对付。

如果不逃避,成年的痛苦比儿童的更深。成年后我有过好多让人绝望的自我怀疑、失望。而且,并没有随着年龄增长而减弱的趋势。

很多时候,只有王小波的那句“理论上没有突破不了的牢笼”让我重获一点希望。

bookmark_borderDeep Blue and Teal

为什么随手发一个日志?因为都不好意思发到豆瓣广播。

又买了一支Lamy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厄,不好意思的是我买的原因。那天看到我原来那支有掉漆略心疼,上网搜起了有没有保护套。结果看见这支蓝绿色的,一个念头冒出来就是,蓝色是Ezra,蓝绿色是Kanan,这是他们眼睛的颜色,我一定要凑一对。(其实应该买白色吧orz

IMG_20170227_122644-01_01_20170227125046

还给这篇日志添Star Wars Rebels标签。。

bookmark_border并没有什么组织的想法

在看一个不是很熟悉领域的技术视频(就想见识一下)。不知是什么力量老是在催我记笔记。也许是hoarding的坏习惯,也许是教育留下的。然而我知道我并不太懂的东西,记下来的价值不高。以后要回顾的话,看自己的笔记(假如说我的笔记组织得足够好以后还能找到/想到来找,事实上不是的)不如再找一个专家的解释来重新学习。

所以就想到,虽然学习方法是很重要的,但是关键还是要靠脑力啊。。。

而我的脑力,现在总是觉得力不从心。有一次和读书会讨论问题的时候,想到之前读什么读到说,现代社会,个人很渺小,人对自己工作的结果很隔膜,看到很多不好的事情,总是觉得无力改变。比如说经济问题,可以怪“无形的大手”,这里面所有的人都是被动的。当时读到这个的时候我感觉是醍醐灌顶。我想这段应该是In Praise of Idleness里的。但是问了比我还粉罗素的朋友,她却没印象。。很有可能我记错了。也可能是Fromm的书里的?

就感觉好多印象、想法、概念,在脑中是混合起来了,已经无力理清。

说到In Praise of Idleness,时隔7年重读,感觉当年虽然已经那么惊艳了,如今觉得又比当年懂得多好多。真的好想精读一下,把所有想法记下来。这又回到了记笔记上。读第一篇的时候我把每段话都做了小结。然而重看记下来的那些小结,并没有帮我把思路理得更清楚。

这两年看星战新电影的时候也是。。看完后好几天我都在意识和潜意识层面process看到的东西,时不时就有想法需要记下来。我的观后感博客就是一条一条的,记下来就已经好满足、没有力气继续想了。

这样一想,好像我看星战的专注度远高于看罗素。。。另外,有时候白天工作的时候我会有很多想法。想法就是,冒出来的时候你就知道它是个金子。我有时候会记在小本子上,争取回家好好整理一下。然而到了晚上,逼迫自己进入写日记状,经常写出来的只是:“好晚了我还是洗洗睡吧。”这种时候再去翻小本子找那些金子,有时候会进入不了当时的状态,get不到关键。还有很多时候懒得去翻小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