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剧的作用是,我看了以后极不满足,于是这几个星期把义军动画全部重看了一遍(每周看完 Obi-Wan 就得看点义军补补身子)。跟朋友聊后得知还可以看游戏剧情满足一下。我看了将近5小时的 Jedi Fallen Order 视频,还看了一个一小时的 Battlefront II 的剧情视频。果然游戏剧情可能迪斯尼管得少,终于是正常的剧情了。
关于 Tim Minear 后来在一次 convention 上说的 Inara 灭 Reaver 的情节,Chirag 说他觉得这个情节可以 work,代表了被 sexual assalt 的女人并不是被玷污了,需要被尊重。也代表 sex worker 值得尊重。我现在回想起 Firefly,就会发现我一直在为这个剧的一些点辩护,也就是说它需要辩护。辩护的需要是发生在关于 Joss 的负面新闻之前的,新闻对我的影响仅仅是,我不再想辩护了。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 Mal 管 Inara 叫 whore。剧里的语调是否定 Mal 的,I get it。但是:
最终意图还是让观众 root for Mal & Inara。但是一个男的喜欢一个女的,所以总是要贬低她,这不是典型的 gaslighting吗?这种男的放在别的 context 下我会为他辩护吗?会希望他俩在一起吗?
那个设想中的情节:Inara 的针剂杀死了强奸她的 reaver,最后 Mal treats her like a lady。
Chirag 的辩护是,首先不是 Mal 来救她,是她自己对自己的生存负责。这个我同意。但是要和 “男主拯救被性侵的 damsel in distress” 这种情节相比才能看出好,能说明剧情好吗?
另一个我本能不喜欢的点是,她好像需要被他尊重。也许这里还取决于执行,可以让人不感到她有这个需要。但是从语言描述来看,“he knelt down and treats her like a lady” 女权主义者想要的是这样吗?至少我觉得不是的。
整个 “companion 不是普通 sex worker 而是艺妓类型的” 的设定我也一直不怎么喜欢。因为:
首先这里暗含了对普通 sex worker 的歧视。虽然有一集 Heart of Gold 里讲了普通 sex worker。回想一下那一集里 Nandi 本来也是 companion,被生活所迫 “堕落” 了才变成这样(这是我的回忆,那一集我重看得不多,也许更说明我是怎样记忆的而不是剧本身是怎样的)。整个框架从 unsympathetic 的角度来看,有一种”虽然我也尊重普通 sex worker,但是你们就是没有真 companion 高级“的态度。(而我现在的问题就是,对 Joss Whedon 的 sympathy 少了很多。)
Saffron 也是前 companion,你想一想,这个剧里的 sex worker 为什么这么多?一个女 sex worker 抵消一个女机械师,另一个女 sex worker 抵消女大副。(厄,虽然对我来说,没有什么缺点能抵消 Zoe。。)
艺妓类型本身仍是 exploit 性。艺妓除了有性吸引力以外,还要有文化、有知识、会利用工会保护自己、会剑术等等,但是真的思想和心灵上的互动和陪伴,有点性以外的东西,还是要建立在平等的关系上。Companion 可以选择自己的客户,剧中设定是她们有很多自主权。如果剧中有和 Inara 很谈得来的客户,也许我还能少维护(现在是少批评)一些。但是剧中就是,她的客户都只是客户而已。有的把她当 price (Atherton),有的从她这里学到了些什么(那个帮助 Serenity 逃跑的官人的儿子)。她和他们在一起都只是提供服务,这个服务是用性包装的,don’t pretend otherwise。(另外,如果剧中有男性 companion 我会不会感觉好一些?还有 Inara 有女性客户,但是和大多数女同性恋的影视给我的感觉一样,我感觉是男性凝视下的女同。Jayne 一句 I’ll be in my bunk 说得很明显了。)
Inara 的这个设定,Minear 说是 Joss 跟他说的最早的 pitch,他们就是要写这样的剧。而我这么不喜欢 Inara 的设定和预想好的结局,It’s a miracle that I liked this show so much.
忽略 Mal 和 Inara 的问题,我还是很喜欢 Firefly 的。我喜欢 Zoe 的 loyalty 在 Mal 和 Wash 之间。”We’ve done the impossible, and that makes us mighty.” 听到的时候仍然热泪盈眶。第一集 Serenity 我可能看了五十遍,就是觉得它的节奏,剧情转折都发生得很好,上来这么多人物,一个一个都很有思路,不像 The Nevers,一个人物都无法 engage 到我。
Chirag 说他最喜欢的一个 image 是最后 Book 对 Inara 说我好像上错了船,Inara 说,maybe you are precisely where you are meant to be. 这里一个 missionary 向一个妓女寻求慰籍。I would like the scene better if you weren’t suppose to notice the contrast. If it’s no big deal to be a sex worker, why is it significant? He could get the same from Zoe, or Kaylee. They are both wise, too.
Honestly, I don’t care about plot twists. Penance 对 Maladie 的同情心前期铺垫不够。M 唯一做的有人性的事情,是在这一集最后。围观处刑有问题是一回事,Maladie 行凶是另一回事,不能因为有 mob 围观她处刑而勾销后者。但有可能 Amalia 以前对 Maladie 做了什么可以勾销(转嫁给 Amalia),但是你不告诉我 Amalia 以前对 Maladie 做了什么,我怎么对她有同情心呢?我实在无法 suspend my disblief。Harriet 是希望执法的,她反对公开处刑是一回事,但是要营救是另一回事,剧本根本没想过要区分。为了打打杀杀和剧情转折就可以忽略这些,让人无法跟上任何一个角色的思路。
还有,我本来的私心是看更多 Amalia/Penance。这不一定要 canon,有 Augie 在一边也没关系,甚至有医生在另一边关系也不大(话说这个医生有老婆小孩的啊)。但是她俩这一集的对峙都感觉没有写到点上,否则两强角色起冲突也可以是 ship 动力的。为什么我感觉不到真心冲突呢?啊因为 Amalia 的动机交代不清(可能是 series 最终悬疑),而 Penance 的动机也难以信服(前面说了,无法对 M 有同情心)。
可能是我头脑过于简单吧,但是我实在没太大兴趣跟上这个剧情。
对了,我觉得 Hugo 的演员有一点点像 Matt Smith,但是比 Matt 丑一点。他的角色也感觉很 pointless。他和 Mundi 有特殊关系;他和 Augie 的朋友关系也有点复杂;他被 Lavinia 禁止;Massen 也讨厌他;他对 Touched 的态度也很特别。他说我讨厌蓝色的血,但是他自己不就是蓝色的血吗?是的是的,他就是这个剧的代表,堆砌了很多东西,但我 get 不到背后的思路。
这部分历史,我也没有特别有兴趣。主要讲 William the conqueror。原来在他之前英国也有统一的国王。Alfred, Edward the confessor,我好像都听说过,但没想过是什么时候的。在 William 之前的国王和统治阶级都是 Anglo-Saxon 人,William 是来自欧洲大陆的,所以是 Norman conquest。他登基后,高压统治,很残暴。最后死在一场(胜利的)战役后,没人收尸,他的东西都被仆人偷走了。
好想知道 William 之后王位怎样了。
EP3 Dynasties
William the conqueror 之后继任的是他儿子 Henry。然后是 Henry 的 sibling 的儿子 Stephen。Henry 的女儿 Matilda 嫁给了安茹的谁,她的儿子 Henry II 逼 Stephen 立他为继承人。Henry II 带来了国王的法律。他和一个出身平民阶级的 Thomas Becket 成为朋友。他任命 Becket 为大主教希望通过他控制教会,但是发现 Becket 不服从他。后来他们谈判,谈判后 Becket 拒绝原谅以前反对他的人。Henry 让人谋杀了 Becket,成为在教堂中谋杀的罪犯。他后来忏悔。他的妻子 Elinor 不满他的情人,教育他们的儿子反对父亲。他们有四个儿子,Henry 和 Jeffery 都死了。Richard 成了狮心王理查,主要花时间在欧洲大陆打仗,被俘虏后他弟弟 John 称王。John 对手下的贵族都不信任。所以贵族讨厌他,在一次战争失败后逼他签下了大宪章。John 死后,贵族不想被法国人征服,所以拥戴 John 的儿子 Henry 继任,反正他们是有 Magna Carter,有约在先的。
我觉得这个节目真的不好看。就这样讲完了 Magna Carter,完全没有讲清楚它出现的前因后果。就评论了一句,it isn’t the birth certificate of democracy, it is the death certificate of despotism. 还说本来贵族根本不考虑人权什么的,毕竟没有人权是平民的问题。但是 John 让他们也受到了威胁。他们写了这个约定(里面都是减税什么的),也是意识到这些规定他们也要遵守的。
另外就是发现莎士比亚 King John 的情节我几乎完全记不起来了。只记得好像教皇的使者是坏人,但我忘记他做了什么坏事;还记得有个母亲在哀悼十几岁儿子的死。好像是 Geoffrey 的儿子?
EP4 Nations
King John 的儿子是 Henry III。他想要加强王权,但是他爹签过大宪章。他后来和 Simon de Montfort 打仗。结果是他儿子 Edward I 逃出来了,最终打败了 de Montfort。这一集的看点就是 Edward I 打仗。我最近看了 Outlaw King 里面 SD 演了他。。Edward I 绰号 longshanks 因为他很高。他先是打威尔士,策略是削弱他们的文化。然后打仗他把犹太人的钱借光了,犹太人也没有用了,他就杀了一堆,驱逐了一堆,获得教皇好评。然后苏格兰国王去世,继承人不明,他们就请 Edward 来决定。Edward 当然是要好处的,他想要苏格兰附属他,但是他们找不到文献提供依据。然后是华莱士起义。本来 Edward 的军队战无不胜的,但是在华莱士面前吃了败仗。不过随后还是打败了华莱士。几年后抓到了他本人,处以极刑。这时候冒出来 Robert the Bruce,他先是在教堂里杀了他的竞争对手(一个从来没有臣服于 Edward 的人,而 Bruce 自己曾经宣布臣服 Edward),然后好像逃离了一段时间,回来以后变得很厉害。Edward I 后来死掉了。Edward II 打不过他,后来也早于 Bruce 死掉。Bruce 曾经跑到爱尔兰去,希望能打下爱尔兰人,然后和他们一起打英格兰。但是爱尔兰人也不是这么好欺负的,打到后面没有成功。Edward II 好像是在家里被谋杀的。这一集的结语是,Edward III 学到了要当国王还是需要别人的 consent 的。这是苏格兰和爱尔兰教英格兰的。
一开始讲13xx年开始瘟疫大流行。后果是劳动力缺失,serf 不再受束缚于土地了。然后开始讲帝王。也就是出来一个 Richard II,十岁的时候加冕。他是 Edward III 的孙子。Richard II 十四岁的时候面对了农民起义。和起义领袖会面,同意“农民的大宪章”。但是他的手下把起义领袖杀了。为了稳定形势他冲向起义军喊着 you shall have no captain but me。结果是他的手下有时间调度军队过来。然后他立刻反目,平息了起义。Richard 和贵族不和。他放逐了 Henry,查wiki看到他和 Richard 是 cousin 关系。在一次出兵打爱尔兰的时候,Henry 回来本来只是想夺回自己的土地财产,结果趁机控制了英格兰。他把 Richard 控制住,自己称王 Henry IV。然后就是玫瑰战争。看了一下 wiki,Richard II 的后代和 Henry IV 都是 House of Lancaster;House of York 来自 Edward III 的另一个儿子。既然大家都是 P 家的,为什么分家了呢?
宗教改革的一集。H8 的故事我们已经很熟悉了。政治方面,我以前一直是以为夺取教会的财产土地是经济上的手段。这个节目里说的感觉是文革风格了。这里说,Cromwell 看出来,断绝和教皇的关系之后,需要新的 ideology 来填补,这里就是 patriotism。然后所有人都需要宣誓,弄得人心惶惶。这个手段感觉很先进啊,有 CCP 风格了。不过不管怎样,最后 Elizabeth I 时代,就是 national identity 非常强烈。在宗教改革方面,我本来一直是本能站在新教一方的。但是当把新教和国家主义联系起来后,在我心里是扣分很多了。(抢钱可以理解,洗脑和批斗就很严重了?事实上两者可能是相辅相成的吧。)
EP7 The Body of the Queen
之前看伊丽莎白电影,觉得里面只有无脑感动(而不好好讲故事)。看了介绍伊丽莎白的这一集之后意识到,伊丽莎白对英国来说是很重要的国家 identity 形成的时期。节目里说她不结婚是政治上的精明,相比之下 Mary Queen of Scots 结婚两次就很失败。哎,人家都是女王了,因为是女人,最重要的事情还是结婚。我最近听 Prince Albert 的书里也说,因为男人是婚姻里主导的一方,所以当时很多人反感女王的婚姻,因为 Albert 是外国人,然后可以对英国指手画脚。Victoria 的时期君主的实际权力小很多了,但是 Elizabeth 时期,可能她必须不结婚才能保住自己的地位吧!对于议会来说,他们只想要皇室继承人是新教徒就行(?)。
这一集还交叉说了苏格兰。有个 Jacobite 的宗教/政治派系,是亲天主教的(?),他们想要恢复斯图亚特王朝。在他们搞事情之前,苏格兰发动了一次投资中美洲的远征,很多人都投资了。但是远征失败了,出征的人都死掉了。这时英格兰也有动机想要和苏格兰统一,就提出帮他们承担债务。最后统一的法案在两地议会都通过了。然而 Jacobite 后来还是起义了,他们有一个斯图亚特王朝的领袖,一个叫 Charles 什么的人,年轻英俊的斯图亚特后代。实际上他是一个 pan European 天主教徒(?),他想来夺回他父亲的王位。他跑到苏格兰的时候,英格兰的大部分军队都在国外打西班牙。所以他们一下子就一路南下打到了德比郡。这时英格兰军队终于准备好了,他们虽然人少,但是武器先进,打跑了 Jacobites 和 Charles 的军队(其中有对待战俘很不人道的惨剧)。Jacobites 就这样失势了。但是苏格兰开始愈合,internalize 了英格兰的资本主义道路。休谟就是苏格兰人。后来,苏格兰还出了亚当斯密。
资本主义就是这样渐渐走出来的。看起来一开始就伴随着荒谬和悲剧。亚当斯密可能认为他所在的世界上的苦难是来自于政府。只要政府不干预,无形的大手就可以有效分配资源。世界的贫富差距,到底是怪资本垄断,还是怪国家干预?这个问题到现在都没有解答。但是因为今天刚看完 The Divide,我觉得地球生态的破坏,是不是整个应该怪资本主义?也许我今天看了资本主义崭露头角的历史,同时在经历着资本主义的淡出舞台。。。
EP11 The Wrong Empire
最注重 liberty 的英国人怎么成为了奴役全世界的帝国的?
Can’t you see? Capitalism is the cause for slavery… Now we abolished African slaves but Capitalism is making a slave of everyone while destroying our planet.
这一集先讲开发美国殖民地,英国人一边为自己的 liberty 传统自豪,一边拐卖黑奴赚钱。然后讲美国独立战争,然后讲印度。在美国,收税收到起义,和英国内战有多大区别?在印度,一开始只是想做生意赚钱。后来印度的莫古王朝被波斯人入侵,把皇帝杀了,后来又有阿富汗人入侵,印度分裂成很多小state。然后法国人也来印度了,英国人和法国人就是不能共存。一个东印度公司的职员 Robert Clive 去打了一个亲法国的印度亲王。然后英国就在印度占了上风。在印度的欧洲人很多,在德里可以看见他们的墓碑。最后东印度公司开始收税。
最近看历史和看 The Divide,在我脑子里形成了一个想法。去年我对法律有兴趣,最终觉得法律是附属于政治的。今天我忽然想到,经济也是附属于政治的。The Divide 里说的不公的贸易,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剥削,是打着自由贸易的口号来的。而理想中的自由贸易,是有政治基础的,一些基础的东西,比如财产权、合同的效力等等,都是需要政治维护的。从历史来看,资本主义的发展也是靠着国家力量推行的。由于在英国国家力量由议会支配,而议会比别的国家的王室更接近 upper middle class,所以英国推行资本主义特别厉害。
为什么会抓黑奴?因为你买一块地,买一些黑奴就可以生产可可、茶叶、糖,这些很赚钱的东西。所以贩卖黑奴这件事,大家都在谴责,难道它的 root cause 不是资本主义吗?我要冷静一下啊,最近被洗脑得太严重了。
然后说 liberal 的人们对法国大革命很赞许。但是法国大革命后来变成暴政后,很多人失望了。其中有以为 Mary Wollstonecraft,她一开始是女权主义者。她好像是第一位女权主义者,当时肯定是一直受到攻击和耻笑的。她跑到法国去。后来法国大革命变味了以后她很担心自己会轮到被处决,然后有个美国人把她登记为妻子让她能免于被迫害。然而这个男的还有别的情人。她自杀被救起来。后来遇到了 William Godwin,两人互相都是真爱,可是她不久就死于生产。OMG 搜了一下wiki发现她生的女儿就是玛丽雪莱,我今天还在听弗兰肯斯坦呢!!世界真的是围着我转的()【我再转念一想,SD 在那个电影里演了玛丽雪莱的父亲,那就是 William Godwin 了 orz 我会听这本书一大部分也是由于想看这个电影前准备一下】
然后提到了 Thomas Paine,也是在法国大革命的混乱中,从英雄变成叛徒。Revolutions podcast 里也提到他,我才听到他很受瞩目。这里说他后来辩论说既然路易十六不那么重要了,那么没必要处决他,然后被认为不够革命。结果好像英国人也不欢迎他了(本来是畅销作家。。哦对了这一集开头说卢梭,但是我忘记和别的内容的关联了,这一集是要说浪漫主义吗),然后他跑到美国去了。。?
这一集还说了什么?好像有战乱。哦对了,在爱尔兰有一场战争,死了很多爱尔兰人。这个战争好像是法国人和爱尔兰人一起想打英格兰军队?结果英国人还是打败了爱尔兰人。。。我就记得这一段最后主持人说,这场战争不可避免地被人记住是新教英格兰和天主教爱尔兰的战争,但是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然后我对怎样是准确的一点概念也没有。搜了一下 Wiki 应该是 Irish Rebellion of 1798。但是不高兴看哪个条目了。
这一集讲维多利亚时期。(我正好,前几天听了 The Life and Times of Prince Albert。。。)然后作者为这一集选定的主题是女性。的确可能这个时期女性开始觉醒了。这一集提到的女性有:
Elizabeth Gaskell,写了反映工业革命时期底层人民生活的小说 Mary Barton,是最早用小说形式揭露这个方面的作者。(让我想到 How to read a book 里面说,好的小说比纪实更让人印象深刻。)搜了一下她还写了南方与北方。
Harriet Taylor Mill,和 John Stuart Mill 合著了 The Subjection of Women。和上次的 Mary Wollstonecraft 一样,也是熬了很久忽然遇到真爱,结婚后没多久就去世了。她批评的是维多利亚时期的婚姻制度。妻子是丈夫的奴隶,而且财产属于他。
Mary Seacole,母亲是牙买加人,所以她是非白人。她是个护士和生意人,曾经在好几个地方开接受英国士兵的旅馆。我想起来前不久 Homeschool History 里面有一期是讲她的。
Elizabeth Garrett,第一个女外科医生。她考了医院里的考试,拿到第一名,人家叫她别说出去但是她拒绝了。就是,女人要得到什么就是比男人付出更多,所以她拿到第一名吧。
Julia Margaret Cameron,著名的摄影师,当时被摄影协会拒之门外。但是我们看到的很多著名的那个时期的人像都是她拍的。我记得我去英国玩的一次正好遇到她的展。
这一集还说了 Chartism movement,要求工人阶级获得投票权。Chartism 运动中,大家到伦敦游行,是英国历史上最大的政治集会。当时的工人阶级真的很苦。一个个好好的人找不到工作只能无家可归。这是资本主义的过错。但是我忽然想,要是没有这么苦,也许要求投票权的运动不会有,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有呢。然后这里说,别的国家是革命,但是英国人只想要 make home。有个比较有钱的人在乡下买了地盖了房子,让 Chartism 的人来住。后来 Albert 也为底层工人设计了房子。后者我在 the life and times of Prince Albert 里面听到的,但是那个里面好像没怎么描述底层人的状况(或者可能是由于那个我是纯听的,没get,这个是有视觉内容的,所以我 get了?) 。
维多利亚女王对女性的出头不是很支持。她一直宣扬传统的家庭观念。但是当然她对婚姻也有抱怨。然后女王也被 shield from 最悲惨的工人的状态吧。
EP14 The Empire of Good Intentions
这一集把爱尔兰和印度交织在一起讲,这次串联感觉思路很清楚,虽然,因为我刚刚被 The Divide 洗脑,觉得他的观点是英帝国后代的观点。
英国人殖民印度,说是为他们好?带来了先进的思想:自由贸易、民主,把大家从暴政中解放出来。不过这个节目一开始提到 Thomas Macaulay,就说他去印度的重要原因是赚钱。可能认为自己是在散播好东西的想法是真心的吧,人很容易看不见自己做错的事情。没想到 1857 年印度人起义反抗英国人。
然后说了 Benjamin Disraeli 和 William Gladstone 的分歧。两个人轮番担任首相。后来的重要分歧是 home rule。有个很厉害的爱尔兰 MP 叫 Parnell(虽然他是新教徒),一直在议会为爱尔兰人争取权利。后来由于很多人担心极端分子,就把被看成爱尔兰极端分子的头目的 Parnell 关进了监狱。后来有一件事是两个英格兰的官员在爱尔兰被刺杀,其中一个人还是 Gladstone 的亲戚。Parnell 觉得没有合作的希望了,提交了辞呈。结果 Gladstone 拒绝他辞职,因为知道只有他能把爱尔兰的问题化作政治方面的改变。然而爱尔兰 home rule 的法案还是没有通过,Gladstone 下台,Parnell 后来也挺潦倒(?)。我们到现在都生活在这个提议失败的阴影下。
这里面说到殖民的问题,其实没有很回避。但是提到好几次 ‘爱尔兰人的遭遇一部分是爱尔兰人自己加在同胞身上的‘、’印度离开英国还是经历暴政、饥荒‘。人就是复杂的,历史就是复杂的。一方面我还是觉得作者作为英国人,怪别的国家自己也不好,有点要求完美受害者的感觉。另一方面,其实我在看 The Divide 的时候就很像挑战作者,就是节目里说的带来了民主,并不是没有道理。印度现在是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而在香港,民主基础很深。两地都是英国殖民地。而作者说的,英国人离开后,当地又陷入暴政,在香港已经发生了。
对了,想起在亚马逊上面有一个 The Divide 的评论,里面概括殖民者的态度:Sorry that we killed you, but we meant well!
这一集的标题也让我想到一句谚语:The path to hell is paved with good intentions.
今年上半年看片就是,还在追上一个迷上的演员 James Frain。在看 The Crown 的时候忽然被客串一集的 Stephen Dillane 吸引了注意,随后看了 Perfect Sense 和 Firelight。现在,他是我最喜欢的演员。我好久没有这么喜欢一位演员了。上一位喜欢到这个程度的是 Christopher Eccleston,那是十五年前了。不过我行动力很差,那时搜集的很多资源都没看完。我喜欢 SD 感觉更加多。今年下半年就一直在看他的片。我最喜欢的是 The Tunnel,当然,观众对电视剧角色的感情会比对电影角色的感情深。
所以今年看电影 33 部。其中为了看 SD 而看了16部电影;看剧集12部(一个 season 算一部,其中 The Fix 一大半是去年看的),其中为了看 SD 而看了3季的 The Tunnel,另外还有 Mando 第二季和 TCW 第七季(今年的两个星战作品都评价很高,但我都不满)。(我在想,要是想要看42本书的话,看书完成频率就应该和今年我看片一样,还是感觉做不到。我打算先看看能不能有些书读的速度提上去。)
Eyeball 了一下今年看的片子的列表,最喜欢的是:
Sunshine (1999):荡气回肠史诗片。是的,这样才叫史诗片,而不是壮观的战争场面。
The Greatest Game Ever Played (2005):非常 wholesome 的主题。SD 的角色也特别适合他演。
The Shooting of Thomas Hurndall (2008):主线故事是夹在政治中的受害人家属,靠 SD 演的父亲逼迫政府不能忽视他们儿子死的事情。我觉得让这个片让我特别满意的地方是,这件事里的 “被误杀的人获得公道是第一世界的人才有的奢侈” 没有被粉饰或忽略。这个电影的语调就和 SD 这个人一样(我通过为数不多的采访,还有我通过看他表演揣测出来的那个人),完完全全 decent,有一点 perspective。
我最喜欢的剧集肯定是 The Tunnel 第一季 和 第三季。现在的剧能做到不追求更大更转折(虽然第二季有这个倾向),而是把故事持续聚焦在小人物身上,还有无数非常好的细节,真的太不容易了。这个剧也是散发着 SD 的那种彻彻底底 decent 的感觉,我觉得太难得了。
下面我就不动脑筋列一遍:
Brave New World (2020)(9 集电视剧,有 Alden Ehrenrich)一开始觉得有些改编挺有必要挺好的。剧的主旨和原著完全不同。剧本自己要 world building 发展出的一套东西也没什么特别的,而且 tone 是比较装的感觉。唯一好看的是未来感设计。
Déjà Vu (1997) 配乐不好(不够到位,有些地方也不是很合适)不太能感受到爱情。但SD的微笑可以挽回很多。
The Greatest Game Ever Played (2005) 最伟大的比赛是比赛本身,没有后悔没有愧疚的投入,和对对手的尊重。
Ford v Ferrari (2019) 因为最近刚看过一部比赛主题电影,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这部的剧本立意比较肤浅而且前后不一致(或者说其实没有想突出的主题,只是想拍热血引擎的效果而已)。比赛精神缺乏(扔个螺丝帽??是没有说明啥还是说明没有比赛精神?)。剧本执行起来也比较差(比如说服大老板的戏这么抓马,结果一转眼就一点效果也没有;再比如妻子飙车就为了吵架,结果其实完全不用吵架的?)。
Angel Season 5 (2003) Wow I like this ending. I’m not wrong about what Angel is about. 2/3 的集数都让我比较不满意。可能以前的电视剧必须这样写。这部剧好的地方击中我特别深。There is no glorious ending, all it matters is what we do.
The Tunnel Season 1 (2013) 剧情容易让人觉得最终是一个出轨的故事,但实际上就像Karl最后说的那样,更是关于Paloton的。我回想了一下有点觉得几个大谋杀好像只能用反派是神经病来解释,要是剧本能更强调反派被从案子里撤下的事情就好了。但是其它加分项太多了。Stephen Dillane重新定义了我对“演技好”的认识。女主的处理不落“不通人情的强迫症”俗套很难得。男女主的关系特别好看,但即使男主是到处留情的渣男,两人关系也没有浪漫倾向,完全是对对方的能力和人品的认同。喜欢这部剧反派恐怖主义的根源(就是讲得不够多),喜欢男主的跨种族婚姻,喜欢各种细节,还有对各种人的描绘。
The Tunnel Season 2 (2016) 第二季让我更明白第一季我喜欢的地方在哪里。我觉得百合线是male gaze。如果Elise是个男警官,是不是就俗得掉渣了?如果想探究一下主人公更深层次的逻辑和原则,我能想到的就是work with the system。这种破案最后牵扯世界局势的格式,Spooks里已经玩得很转了。这个剧好看的地方仅在于男女主角的友情了。完全不带浪漫色彩的互相理解、欣赏、包容和信任才是最真的关系
Welcome to Sarajevo (1997) 我觉得这个改编有点匪夷所思,原书中不论是对战争的描述或者是对记者领养小孩的经过都更加戏剧化和震撼。可能是拍片当时战争结束不久所以觉得有些叙述不需要?星星全都给SD的采访里说他希望淡化自己角色的故事,因为战争里有更可怕的事情,而他的角色只是一个外人。
Zero Dark Thirty (2012) 这部片优点很多:线索叙事复杂但沉稳清楚不装,场景多样(办公室、战场、spy、刑讯)都拍得很到位也比较有控制。这么严肃、复杂又辛苦的题材看起来一点也不累,两个半小时几乎没有倍速播放。角色很多,有的人名字还很难记,但是都很清楚有思路。剧本被cia审核过,另外我其实是不同意世界主流对恐怖主义的定义和对策的,没有对暴力的反思也让我对此片有保留意见(虽然这一点被克制的态度减轻了)。但是优点太多还是值得高分。
The Tunnel Season 3 (2017) Elise和Karl的的互相尊重、包容、信任和喜爱完全是建立在认同对方的为人,和工作中的能力。到最后,他们仍然是polar opposite。还有什么比这种坚持自我又包容欣赏不同更棒的关系吗??第三季忽然又回归第一季的那种personal的感觉了。我太喜欢 Karl 了,他最终对待反派的态度,是强调这个连环案件里的受害者。他受到的所有的打击,都让他更加人性化了。我也太喜欢Elise了,最后她以她独有的那种犀利又坦诚的态度概括了她和Karl的关系 “我们的友谊可以包容吵架” 这太难得了,也是我的理想(另外就是这个剧的反派的背景故事,我是之前追SD别的电影的时候才知道的,感觉好meta
Outlaw King (2018) 编剧太差劲了orz台词很现代,女王的戏超级现代。很现代可以不是问题,问题是没有思路。前脚还在缴税后脚就起义了仅靠华莱士的死讯,是勇敢的心续集吗?这个时候愿不愿意加入Robert也是可以写的戏,但是剧本里就是有些人激动地加入了,有些人一开始怀疑他,后来也加入了。求求编剧写点实质的东西好吗?最后爱德华二世为什么没有成为俘虏而是让他逃走了呢?风景很好看,演员喜欢。没了。SD 什么都演得很好。
David Attenborough: A Life on Our Planet (2020) 没有人类自然还是会以自己的节奏找到出路的。生命会继续,人类需要自救。(一万年来地球平均气温没有波动超过一度,所以先把那个说着 “有时候热有时候冷那是天气” 的 abomination 选走吧(不好意思时间临近总是想到。。。
God on Trial (2008) 这是一个根据当时十几岁的奥斯维辛幸存者的叙述创作的、几乎是话剧形式的电影。犹太人面临死亡还诉诸于摆桌子开小法庭,我最近的“法治社会观念是哪里来的为什么我们没有”这个问题的一个解答是,法治(起码法庭辩论这部分)是不是来自于犹太教,进入基督教,演变成现在的样子(所以我们没有)。剧本的优点是这些关在一起的犹太人背景故事、他们对上帝的信仰都是不同的,这么有限的表现手法里把大家的性格都刻画出来了。演员都很棒也很有帮助。SD 一如既往演得非常好,他的台词很多,但是他的表演还有更多。
Freakdog (2008) 厄,不是很吓人。I don’t need to see so much violence. 好多熟脸啊!
What a Carve Up! (2020) 原著是九十年代初的小说,这个改编非常紧跟时事,简直想为此看看原著了,对比可能会很有意思。但可能我会对原著的时代不够理解而不懂。每个人的死法都和他们的罪恶有关。最终到底是谁谋杀并不重要了,主要想表现的是大家族的罪恶。批评:现在世界的罪恶归咎于一些恶人,是一种简单化。另外感觉可以是广播剧,虽然人物众多已经很难搞清楚了。现在情况下要出剧是很难,但这个形式还是不好
Murder: Joint Enterprise (2012) 一般的罪案故事是 “要找出真相” 这种思路,但是这个故事是,很多真相只有上帝视角才能明确知道,作为凡人只能推测,这种感觉(我是不是想多了)。我觉得女主角演得太好了。拍摄形式不确定我喜欢。但故事的最后很有感觉,没有真正被 address 的问题,总是会重来。SD is great as always
Heading Home (1991) 一个三角恋故事,细腻娓娓道来。抛下脑子陷入怀旧感一个半小时吧
Episode 208 – “Chapter 16: The Rescue” – watched on [[December 18th, 2020]]
这个剧,只能看细节。问题是剧情不够撑起的话,纵容自己对细节狂喜感觉不妥。这一集细节好看的地方有,帝国飞行员不戴头盔的样子和 Rebels 里是一样的;Slave I 开炮的声音真的很怀旧。production 细节这么好看,但是剧本细节却很粗心。上一集最后先放人再确认任务是否成功,这一集开头 “要是新共知道这个科学家其实已经死了”。还有 Cara 为什么可以离开她的职位来冒险呢?星战的一个看点是 world building,我受不了这些很明显的细节问题。
看完整部剧,印象最深的不是案件,而是 Karl 和 Elise 的关系。真的是虚构作品中独一无二的了。他们一开始是经典的 polar opposite to friends。直到最后,他们仍然是 polar opposite,但是他们的友情却很深了。这说明他们俩都是对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感觉很自如,同时又 open mind 到可以如此深的喜爱一个截然相反的人。他们的关系完全是建立在对对方工作能力的尊重,不同的为人处事方式的包容,和人格的真正欣赏。
我们看过很多所谓的男女主角是好朋友而已的虚构作品,要么就很无聊,感觉到处都在 toe the line 不要越界,要么就被男女主角各自的浪漫关系带跑,主角之间的关系反而很松。
Elise 最后的台词里,还把他们的关系再一次升华了,我都没有想到还有上升空间。她对 Karl 说,我们之间的友谊可以容许我们表达愤怒。这句话真的太戳我了。Elise 啊,连吵架都是这么理性的。只有和 Karl 她才能这么吵,因为他们是互相了解和在乎的朋友。她的这句话把他俩友谊上升到了一个高度了。同时这又是一直很戳我的 “诤友” 概念。我太喜欢 Elise 了。
然而也许我还是更喜欢 Karl 多一点。第三季很好地利用了他的过去,把他失去儿子的事情跟反派的动机对比。想想第一季结尾的 Karl 需要 Elise 的帮助才能控制住自己不就地执法 Ashton。对比之下第三季结尾 Karl 对待罪犯的态度……他受到深重的打击(失去儿子,失去 Elise)之后,并没有变得 bitter,而是变得更加人性化了。Karl 最后 cope with grief 的行动,都是对我的一些根本信念的 confirmation,如今我们都在怀疑基本的人性还会不会重新回来,我很需要这种 confirmation。
还有一些细节我很喜欢。这部剧的 inclusive 做得非常低调。Karl 的跨种族婚姻,不需要解释什么,他就是有婚姻问题,然后他和 Laura 的关系又是完全平等的。第三季里有一个盲人角色,然后有个情节用到了她的电脑。另外第三季还有胖人角色,并没有喜剧化,感觉很好。
我说了我喜欢调查对象是普通人,让人感觉 the personal is the political,这是这部剧的特点。也许破案剧情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但是在这么多优点下我完全不想挑刺了。
Meta 时刻:这部剧的反派之一的故事是萨拉热窝战争。我了解这件事完全是因为 SD 之前的作品。这里看到了感觉很 meta。剧中有 Karl 跟 Maya 介绍 “萨拉热窝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的故事;还有一个破案线索涉及到当时萨拉热窝停战一小时送儿童出去的事情。这两个事情我都在 Natasha’s Story 里读到过的,实在太 meta 了。
下面就是把每一集看完写的记录 dump 在这里。
Episode notes
301
Watched on [[September 30th, 2020]]
又要跟 Karl 和 Elise 一起破案了,看到他俩好开心,还有 BB, Phillippe, Julie 和 Louise。一开始我还是有点被他们 dial up Elise to 11 给 put off,但是后来给了解释:她决定自己提出降职,然后在一个官僚的老板下面工作,老板不给她好日子过,她过得焦虑甚至咬坏了牙。但是因此就要对 Karl 这么冷淡吗?Karl 还是超可爱,这次他头发白了,终于看起来像 60 岁的人了。Karl 居然离婚了,他们有那么多小孩啊!这个剧居然开始说起了离婚生活,感觉还有点意外又挺想看他们怎么说的。
另外,觉得第三季是不是预算变大了,好几个看起来很豪华的镜头:一个是显示出动了大量警力寻找白人的孩子;一个是航空拍白崖。后一个都没怎么服务剧情,感觉好奢侈。不过我拿来做桌面了。这个剧就算有缺点,画面和风景还是非常好看的:三个小孩家庭的房子和外面风景、Karl 和 Elise 去找有教堂的海边小屋等等。可惜的是 Karl 离开 Laura 后,前两季的家没有给镜头了。我好喜欢那个房子。
看来 Brexit 和移民问题 are front and center in S3。一开始 Elise 很冷淡的时候 Karl 说,你干嘛?I voted in! 啊 Karl 真的太可爱了。
302
Watched on [[October 1st, 2020]]
这一集在案情方面进展不多,一方面上一集的 suspense 解决了,另一方面确认了药物的因素;另外还 set up 了一些看似不相关的剧情线,不知道以后会怎样用。所以罪犯想要的是寻找一个东欧人。而把白人小孩送到移民中心的人是被嗑了药,他是反对移民的白人,最后被迫 literally eat his words,也是受害者。
探案剧是不是不能拍很长?到第三季的时候感觉无法不被主角的个人故事带跑。Spooks 后面换了主角,我能想象这样可以让它拍了10季还是破案剧。The Tunnel 里的一大看点是两位主角。这一集里 Karl 收拾 Adam 的东西这里太心痛了。带着这个回忆,Karl 工作中的举动都有深层次的含义了。我觉得这一点写得很好。我一直隐隐在想编剧要什么时候 exploit 第一季的这个情节。真的运用的时候,效果很好,一点也没有过头。SD 是永远不会过头的演员,这里感觉剧本也是(比如没有让找到小孩的那家人收下 Adam 的玩具大象)。
另外我再想夸 SD。我觉得这种完全尊重平等的关系,只有他这个彻底 decent 的人才能演得这么让人信服。他可以 stray into 出轨男、有时候 bend rules,而不用担心伤害这个关系的表现。真的只有他可以。
306
Watched on [[October 4th, 2020]]
Elise 和 Karl 的友情是我看过的虚构作品里最棒的关系了。首先他们是经典的 polar opposite to friends。他们的互相尊重、包容、信任和喜爱完全是建立在认同对方的为人,和工作中的能力。到最后,他们仍然是 polar opposite。还有什么比这种坚持自我又包容欣赏不同更棒的关系吗??
虽然我本来已经知道了剧透,还是消耗了很多很多纸巾。一般而言,当编剧打出杀主角这张王牌的时候,我一般会抽离(比如我超喜欢的年年)。但是这里先是 Elise 在走之前,用她独有的敏锐和坦诚跟 Karl 说,“我觉得我们俩的关系可以包容吵架。” 这真的是我最珍惜的一种友谊,就是可以真心碰撞不用担心冒犯或者是借机撒气什么的。我有极少的在小一点的事情方面(争论问题什么的)碰撞的朋友,但是在更大更实质一些的方面肯定没有(你自己根本没有什么更大更实质的事)。
一方面她最后的几句话让我无法抽离,另一方面,这两集都是 SD 的表演带你进入剧情,根本出不来。他的表演非常克制,但是他的一个眼神,一个表情,一个动作,包含的感情和信息让人爆炸。他的台词也都非常好。面对 Lana,他的对策是让她明白杀人的后果,而不是暴怒或复仇什么的,因为 Karl 本质上是个非常 decent 的人。他失去过儿子,现在又失去了 Elise,这些打击都让他更加人性化了,而不是让他变得 bitter。我太喜欢 Karl 了。我一直相信以复仇去打击恐怖主义只会增加所谓的 “恐怖主义”。
我觉得电影的剧情改编非常失败。上述好看的地方很多都改掉了,替换的情节都非常差。对战场的危险的描绘远不及书里的描写。书里有很多现成可以用的内容啊!比如不同的战地记者对待危险的态度,就可以有非常好的台词(“You survive one day, you start again tomorrow and you just ignore the law of averages!”)。书里有围绕着记者的情节很好懂,比如他下飞机后需要开车去联合国驻扎点,路途上的危险。电影里没有这些,一开始主要是主角 Michael Henderson 和他的摄影师在当地向导和司机的帮助下到处拍摄新闻。孤儿院里领养的事情也非常失望。他偶然承诺了女孩有朝一日会见到英国的,他被调回去的时候女孩很失落,就在那个时刻,周围有他的 crew 和别的孩子,他跟她说要带她走。后面的挣扎也几乎没有,解救孩子的组织就出现了。他去找孩子妈妈的过程也很不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