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kmark_borderPersuasion

看了新版电影,导致我极不满足而周末一口气重看了小说。这遍重读让我明白了我最喜欢奥斯汀的一点是,角色信息有限,行动也被社会习俗限制,她们根据一些原则来判断和行事。我最喜欢的是劝导的 Anne 和理智与情感里的 Elinor。Elinor 遇到了 Edward 和 Lucy 订婚的消息,而 Anne 也看着 Wentworth 追求 Louisa,她们都对对方做出了支持。我并不觉得她们压抑自己的感情。在她们做判断的过程中,可以看出她们的感情和理解。现在的我们囿于社会习俗的方面很不一样了,但是限制永远都有,我想想自己的经历,其实经常会需要问自己原则是什么。想想书里的别的人物,有的是任由 vanity 指导自己行事,有的则感情用事。而根据原则行事的主人公给每个人物 allowance。想想现实生活中我受这种思维方式影响很大的。

另一方面,这一遍看的时候不禁想到,为什么 Wentworth 八年可以赚很多钱让人刮目相看。实际上两次订婚的不同结果,可以看作是旧地主阶级和新兴阶级地位的变化。奥斯汀的时期是拿破仑战争和殖民主义扩张时期。这段历史我所知很模糊,对英国海军在其中的参与更是非常不清楚。书里有说 Admiral Croft 去过东印度和西印度什么的。至于 Wentworth 去了哪里似乎没有说得很清楚。回头去看了他们在 Musgrave 家聊天的那段,只提到他要去直布罗陀,还有说他捕获了法国的船只。至于这些是战舰还是别的(?商船?)我就不太清楚了。去年猛看克伦威尔传记的时候有看到当时英国海军的上位,他们会去打西班牙从美洲回欧洲的船,打打敌人顺便抢夺对方在新大陆搜刮来 的财富。我的感想就是,殖民主义渗透世界的方方面面,看奥斯汀小说也能感受到。

严格来说,cancel culture 要做得彻底的话,奥斯汀也要被 cancel。奥威尔的父为鸦片公司工作,作为中国人也要 cancel 他。

bookmark_border关于奥斯汀的碎片

不知是不是因为整日在家已经快要两个月了,我心思比较pensive。今年初的一件事情竟然有后续。其实这个后续也已经过了很久了。我其实不太好意思承认我身上发生了如此幼稚的抓马。但是我想记录一下在发生这件事的时候,我想起了奥斯汀的小说。然后意识到,其实我一直在潜意识被奥斯汀小说影响。我身上的抓马发生过后,我很庆幸发生的时候我没有做出什么过激的事情、说什么过激的话。

我最喜欢的奥斯汀小说女主角,说理智与情感里的埃莉诺。我小时候第一次读,很震惊她受到Lucy恶意挑拨之后,没有屈服于自己的情绪,而是要求自己按照一贯的原则处事,结果最后和男主达成了本来看似不可能的互相理解。我们喜欢奥斯汀的小说,可以欣赏她对人的洞察,可以喜欢里面言情的成分等等。而我自己经历了一次抓马之后,我意识到我最喜欢奥斯汀的小说的地方,在于她的正面主人公一般是按照一个原则行事的。奥斯汀的女主有两种,一种是Elizabeth和Emma这样的,另一种是Elinor和Persuasion里的Anne这样的。傲慢与偏见里的Jane也属于后者。而前者本质上也是有原则的,前者的共同点是因为自身的聪明活泼而做了过分的事,然后经历一次被打醒了的挫折。

我并不是完全没有预见到自己的这次抓马,因为引发它的朋友的人品我不是完全不知道。在发生之前,我一直提醒自己如果当她是朋友就要找机会尽量以她能接受的方式提醒她影响她。现在我发觉,这件事里两端的两个朋友,都对我这种做派很不快,她们想要的是一个可以一起爱恨的confidant。而我是觉得她们这样虽然可以理解,但是对她们来说更好的是我不要扭曲自己的原则假装完全同意她们。

现在事后我发现我在想傲慢与偏见里Jane和Elizabeth决定要不要把Wickham的丑事说出去那一段。现在我就和两位朋友说了这件事,其中一位我没有指名道姓,应该她不知道我在说谁。而造成这件事的朋友的共同朋友,我都没有说。我觉得她需要朋友,否则她会更加bitter。我自己也没有正面跟她对质,不仅因为我不喜欢冲突,还因为我已经不太当她是朋友了。

最近看了一个新的Emma的电影改编。感想是,里面寄宿学校的女生穿着红色hood,让我想到现在在读的The Handmaid’s Tale. 我不是很喜欢这个改编,感觉太caricature了。这个版本的Emma过于着重她snob的一面。实际上,书中的Emma和所有奥斯汀女主一样,都是通情达理的,特别是她对爸爸的照顾。我之前看过好几个版本的影视剧改编,里面的Mr. Knightley我都很不喜欢。这一版的居然最后有点接受了,虽然感觉太年轻了。那么回到这篇日志的主题,Mr. Knightley的魅力实际上还是在于他的原则。这个故事里最高潮的部分是他指出Emma行为的过分指出后她的羞愧,然后勇敢承担起补救的责任。另外,这个故事里其实除了男女主的关系,Emma和前家庭教师的关系、Emma和Harriet的关系、Emma和Jane的关系都很有趣。其实可以改编成很符合现代女性标准的故事的。Emma对Harriet,其实也是很有原则的。

bookmark_borderPride and Prejudice and Zombies

今后我要多作记录。

傲慢与偏见的故事已经家喻户晓和经典到几乎像民间传说一样了。这个情况下,再认真地对它进行演绎总觉得很难。之前有过的穿越演绎也显得很呆。和僵尸元素混搭这个主意很不错啊!Elizabeth气氛地拒绝Darcy的求婚的时候,还大打出手;传说中武艺高强的Lady Catherine来找Elizabeth的茬儿,两人讲不合,进行决斗……这些设计我都很喜欢。

不过呢,还是有不太满意的地方。僵尸元素embed到绅士淑女故事中,并不是那么好做的。有些情节的安排比如Wickham的下场,感觉过于夸张,不够巧妙。另外很多时候读着只感觉到僵尸元素只是被生硬地插入,实际上改写得不太多。

但可以想象电影如果拍得巧妙的话,会很好看:)

bookmark_borderEmma…以及我终于读完了所有六本书~

Emma和Jane Austen其它小说的女主人公不一样,是一位养尊处优的富家小姐。Jane Austen的目的似乎是,在一个最好的环境里放松地写一个最好的女主角的故事。Emma的性格,接近于Elizebath Bennet,聪明活泼。从小就是家里最有主见的一个成员,因此她的性格有一点独断。她爱好match making,我感觉这是不是也是Jane Austen自己的爱好?这本小说里的主要的婚龄人物有三男三女,男女搭配数学上有九种组合,其中除了一对组合没有被探索过之外,另外八种组合都以各种形式存在过。

Emma本人那种很有主见的性格,其实是双刃剑。一方面,我有对她的观点非常喜欢的时候。比如说,Harriet问她为什么没有嫁人,她的回答是,她不需要嫁人。因为她很清楚地看到,穷人家的女孩子嫁人,是为了生活有保障,而她自己,已经是当地数一数二的人家的女主人了,不需要财产。她预料一下,她嫁不嫁,到老了以后生活消遣和现在都是一样的:想看书可以看书,想画画可以画画,想弹琴就弹弹琴。不结婚没有儿女是失去了一桩幸福,但是儿女带来的不仅是幸福,也有很多烦心事和麻烦事,况且她可以从姐姐的儿女中得到后代的抚慰……

可是另一方面,她的主见又让我觉得她有点烦人。比如她想要相信Mr. Elton对Harriet有意思,就会把所有的线索拿来理解为是他对她的爱情的蛛丝马迹,其实我读到thy ready wit的时候就觉得很明朗了Mr. Elton是在对Emma献殷勤。可是聪明的Emma却一直误会到底……

小说的后三分之一我读得很不耐烦。我发现自己对于这种有闲阶级如何打发时间的情节描述很讨厌。

之后我看了两部改编影视剧:
Emma (2009)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3610967/
我比较喜欢这个版本。因为作为迷你剧,节奏更加接近原著一些。女主角很可爱。男主角也很迷人,但表演欠缺了一点。第二男主角我也非常喜欢。第三男主角很美但不是很适合这个角色。另外两位女主角(之前不是说了有三男三女吗)我感觉就和女主角差太多,不是很满意。
Emma (1996)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297540/
这个版本有那个时代电影的缺点(取景不好看,视野太狭窄),也有名著改编电影有点简化的缺点。不过最大的缺点是男主角(虽然外表还是一个很帅的英伦绅士)但感觉缺了点啥……Gwyneth Paltrow扮演的女主角,和Ewan McGragor扮演的第二男主角都很不错。

=====
下面来按我的喜好排一排Jane Austen romance
其实本来想排最喜欢的男主角的,但是仔细一想又觉得奥斯汀笔下的男性其实都有点不能直接理解的感觉。
(对于没有读过书又不想剧透的同学,下面这段还是不要看了——涉及所有六本书剧透)

1.Persuasion – Anne Elliot & Henry Wentworth
这一对,是奥斯汀笔下最持久的爱情了吧。他们有过错误的选择,有过不愉快,所以才显得真实。同时Captain Wentworth还是我最喜欢的男主角,正是因为他在小说的前半部分表现出的冷淡增加了我对他的喜爱,因为这是感情受伤的表现啊!另外Anne表示接受不了另外的追求者,还是因为她以前能感到Wentworth的爱憎喜好,所以别人就算表面上再合适、处事再sensible,也比不过当年的Wentworth。

2.Sense and Sensibility – Elinor Dashwood & Edward Ferrars
很牢靠的一对。Elinor是我最喜欢的女主角。

3.Northanger Abbey – Catherine Morland & Henry Tilney
很喜欢Henry Tilney(天啊其实想到的全是JJ Field的笑容)。

4.Pride and Prejudice – Elizebath Bennet & Mr. Darcy
性格互补的一对。

5.Emma – Emma Woodhouse & Mr. Knightley
也是性格互补的一对。

6.Pride and Prejudice – Jane Bennet & Mr. Bingley
性格也互补。喜欢Bingley的男孩般的气息。以前一直觉得Jane不真实。

7.Sense and Sensibility – Marianne Dashwood & Colonel Brandon
布兰登是位好大叔。

8.Emma – Jane Fairfax & Frank Churchill
加这一条其实只是想表示我很喜欢Frank Churchill……

9.Mansfield Park – Fanny Price & Edmund Bertram
比较喜欢Edmund而比较讨厌Fanny。我到现在还有点觉得如果他们最终还是分别和Crawford兄妹结合了就好了……

bookmark_borderPersuasion

刚看完Persuasion,它忽然就超过之前读过的那些,成为我最喜欢的Jane Austen的小说了。看完小说后去看前面的介绍,虽然也是褒的,但是和我的感受还真有很多区别呢。也许和所有好的古典小说一样,Austen的小说,不同的人会有各种想法(厄可是什么事物不是这样啊)。

我感觉这本书讨论的话题是持久和坚持。Anne在19岁的时候曾经真爱过,但是出于一些考虑放弃了。她open mind,愿意接受别人的影响,愿意考虑和自己愿望相反的意见。可是要说持久、坚定,那也非Anne莫属。这是一个我很感触的话题,我觉得Anne是目前为止我感觉最能理解、性格最接近我(理想中)自己的奥斯丁女主角。我也觉得,她28岁的时候的爱情,比19岁的时候深刻。

那么我再来写几点细节吧。

我非常感动的一个细节是女主人公Anne到Bath后去见一个老同学Mrs Smith,小说对这位Mrs Smith的描述是这样的:虽然她境遇非常不好丈夫欠债去世,自己患病导致残疾,但是她的精神却一直很好。如果一个人submissive,这个人对自己的境遇会有耐心对待;如果这个人还有良好的理解力和理智,那么他会有resolusion来面对现实。可是Mrs Smith更加超过这些,她有elasticity of mind, that disposition to be comforted, that pwer of turning readily from evil to good, and of finding employment which carried her our of herself. 奥斯丁还借Anne的观察说It was the choicest gift of Heaven.

一个非常说明Anne性格的情节,是她在得知各种事实之前,对Wentworth和Elliot的评价。Mr Elliot显然是一个有头脑、有见识,又有教养的人。可是Anne偏向Wentworth是因为她可以看到他的passion;而Mr Elliot这样永远一丝不苟,对谁都有礼貌的处事方式,在Anne看来是一种不够完美。谨慎、理智如Anne,更加打动她的却是热情。(这一点,我很高兴我先看了书再看电影,才感受到这些转折。)

Anne后来和Captain Harville谈到的话题:男人和女人谁在感情上比较持久。我很喜欢Anne说的这一段话:当时的女人只能待字闺中,等着男人来追求她们。当时,对女人来说,如果一段恋情失败了,那是很严重的事情;而对男人来说,如果失恋了,他可以找到别的事情做。如今的女人更自由,更强壮,Anne的那段话明显是支持这个趋势是进步而不是退步的一个论据。

我有时候觉得,Jane Austen小说里,婚嫁是表面上永远的主题,这是她的时代造成的。她的小说在我看来更重要的是对不同的人的理解和分析。而婚嫁则是小说里对好姑娘的奖励。(也是对能放松下来欣赏的读者的奖励,当我读到男主角最后的字条的时候,心里小小地放纵地感动了一下……^^)

我对这个小说比较严重的不满只有一个,就是在男女主角最后讨论Anne在19岁放弃第一段恋情的决定,Anne说,那个决定It was perhaps one of those cases in which advice is good or bad only as the event decides. 这里我就不懂了,难道作者/Anne的意思是,当时不知道男方后来的前途如何,所以放弃他是正确的做法?Anne接下去还说,如果她当时没有听Lady Russell的忠告,而是坚持订婚,那么她会更加痛苦,因为她觉得自己有义务考虑家人和自己尊敬的Lady Russell的愿望。这个辩解,在我看来带有逃避自己做决定的责任的嫌疑。也许当时的女性就是这样的。

对于Anne当初撤销婚约,我的观点是这样的:当时Anne只有19岁,作任何决定都是可以原谅的。在一个更加开明的社会里就不会有这样的痛苦:她可以怀着真挚的爱情和对方结婚,即使婚后发现对方的缺点,两人也可以商量改善,或者可以离婚。换在当时的情况下,谨慎地决定放弃也不是不能原谅。可奥斯丁当时,看不到这一点,所以写出了前一段里我不大认同的话。

====电影分界线====
我很期待看这个电影,因为有两位我非常喜欢的女演员:Sally Hawkins和Alice Krige。可是电影编剧/导演,对小说的理解和我非常不一样,Sally Hawkins扮演的Anne完全失去了我所喜欢,还有小说中各位男士所喜欢的温柔和理智,电影中的Anne一直在为失去的爱情伤心。这一来,电影的其它优点我都看不见了:比如Anthony Head扮演的Sir Elliot,很有分寸也很有喜感;比如Mary的扮演者也很有喜感……但有一点我还是能看见的,那就是男主角非常非常非常的好看……虽然年龄比Sally Hawkins还老,但是看起来很年轻。

这部电影10分制的话我打3分。

bookmark_border理智与情感

这篇文部分是我自己的一些“人生感悟”(|||)部分是对书的评论。

我小时候读过这本书。我记得当时自己的印象是,在Marianne和Elinor这对姐妹中,毫无悬念地偏向Marianne,也就是在理智与情感中爱好情感。我当时应该是上初中的样子(|||),阅读时兴趣点完全在Marianna身上。一边读一边对Willoughby的变心而伤心,对Brandon的爱慕得意,甚至对Elinor的冷静有点恼火。

(这其实也说明我从小就比较固执己见,对于这一点我的看法是,我只能接受我真心接受的观点。对于小时候的想法的无知和偏见,如今我也只能表示接受。另外,还显示出,我从小就不大容易理解他人的意思。)

如今来读这本书,很明显发现Jane Austen的意图无疑是偏向Elinor的。这一遍读,我也完完全全偏向了Elinor。Marianne那种强烈奔放的感情,如今在我看来,不管起点多美好,仍然是一种对自我的放纵。我的这一转变是多么彻底啊!简直难以相信如此截然相反的想法会被同一个人采用。而我自己,则是清清楚楚记得曾经的感受的,回忆起来,觉得很感触。

说到底,这个问题是“理智与情感到底哪个更重要”。这个问题,我完全是被罗素的观点强行转过来的。我曾经把罗素的这段话抄在本子上,一遍又一遍地读:

There is an idea that rationality, if allowed free play, will kill all the deeper emotions. This belief appears to me to be due to an entirely erroneous conception of the function of reason in human life. It is not the business of reason to generate emotions, though it may be part of its function to discover ways of preventing such emotions as are an obstacle to well-doing. To find ways of minimizing hatred and envy is no doubt part of the function of a rational psychology. But it is a mistake to suppose that in minimizing these passions we shall at the same time diminish the strength of those passions which reason does not condemn. In passionate love, in paretal affection, in friendship, in benevolence, in devotion to science or art, there is nothing that reason should wish to diminish. The rational man, when he feels any or all of these emotions, will be glad that he feels them and will do nothing to lessen their strength, for all these emotions are parts of the good life, the life, that is, that makes for happiness both in himself and others. There is nothing irrational in the passions as such, and many irrational people feels only the most trival passions. No man need fear that by making himself rational he will make his life dull. On the contrary, since rationality consists in the main of internal harmony, the man who achieves it is freer in his contemplation of the world and in the use of his energies to achieve external purposes than is the man who is perpetually hampered by inner conflicts.

我相信有很多小孩和我小时候一样,天生情感丰富,但感情经常受到压抑。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会不懂得控制情绪,或者根本就鄙视控制情绪这件事。我原先就是这样的。当我第一次读到以上这段话的时候,我模糊地看到了里面的道理。但是这样的道理要拿出来应用到实际中去,是很不容易的,特别是开始的阶段。我的体会是,这也不是一个人自己能做到的。我不断看到周围的人,或者从书本里读到,从影视剧中看到一些高尚宽容的人,不断有这些激励,加上我的理智一直承认罗素的话,我才在情绪这件事上有所改观。

一个强调理智的人,并不一定是缺乏感情的人。一种原始的美好感情,常常成分复杂,比如说对他人的喜爱最初会带有对他人的真正喜爱,和对他人对自己的好处的占有欲。而理智能辨别出真正闪光的地方,在这种感情下一次出现的时候,会感到欣慰。对于感情中消极的方面,理智可以防止自己在消极中停留太久,及时采取行动来改善情况。感情经过理智的这番辨认和挑选,变得更美好了。

回到小说上。Elinor现在是我最喜欢的Jane Austen女主角了。我完全能体会她的理智与情感。她让我最感动的一处是,当Lucy Steele告诉她Edward早已订婚的消息后,即使是在那样强烈感情冲击下,Elinor仍然能够保持理智去分析情况。这种分析不是福尔摩斯式的,而是基于她对他人的理解。她感受到Edward对自己的感情,很坦然地下结论认为他不会比爱自己更爱Lucy。她认为她需要更多的信息来了解情况,便决定以得体的方式向Lucy打听更多的信息。最终,闭塞的古代小姐如她,却能把整个事情推测得差不离了。而她想到Lucy的心计的时候,并不停留在自怨自艾上,而是因为Edward要和这样的女人结婚而为Edward伤心。

可以想象如果即使是一个很正直的女孩子,如果没有Elinor这般sense,从别人那里听说自己的心上人订婚的消息,肯定会被自己的伤心carry away,得出很多不正确的结论,然后在不正确的结论上花费一番感情,到后来无法平常心去看待事实了。

Elinor还让我很感动的一处,是她后来对Willoughby的看法。对于负心汉的痛恨,并没有阻止她看到他热情美好的一面。能够看出性格和自己不同的人的优点,其实不是很容易的。

这个小说的时代局限性当然是有的。如今的人会质疑,Elinor的忍耐真的比Marianne的率性更可取吗?我个人毫无疑问地也赞成更加自由健康的女性形象。但我并不觉得Marianne就会比Elinor更加自由。如果要以Marianne更加健康和自由来否定Austen对Elinor的偏向,那样的观点是非常非常片面的。Marianne的健康自由,必须依赖她本身高尚的情操和对自我的要求。而自由、健康、开放这样的属性,其实更加需要Elinor的宽容、体谅他人、理解和开明。

对于这本书,我还有很多关于女性地位、当时的有闲阶级,和小说细节方面的想法,这些想法和之前几本Austen的书有点重复,也并不是我认为这本书最光彩的部分,所以就不一一说了。

还有一件事,那就是,关于我最近想要读完Jane Austen的所有主要小说的计划。到现在我貌似只有Emma和Persuasion没有读了。之前的几本我都收了Wordsworth classics的版本,它们都有introduction,我也希望收全这套书。可是卓越上貌似另外两本没有这个版本了= =所以我就先暂停读Jane Austen吧……(硬盘里的电影也先不看那就= =)(BTW我不大同意这本书的introduction里说的观点……)

====小说电影分界线===

1995年李安版的理智与情感,我当年看的时候就不喜欢,觉得比较做作吧。如今看,觉得不喜欢得少了^^b Kate Winslet很适合演Marianne。同时搬到电影里,加入考虑现代观众的因素,Marianne也比书里更让我喜欢。Hugh Grant和Alan Rickman也很不错,只是Alan Rickman片中说台词说的很轻,让我觉得他包不住自己略带怪异的气质……|||Emma Thompson这个演员,我一直觉得她其实可以很美的,但是她的动作举止总是想说自己是丑女,我不是很喜欢她演的Elinor(特别是在这一遍看书过后我对Elinor好感大增,增加了对演员的失望)。这一遍看电影觉得摄影很美:)

bookmark_borderMansfield Park

写一写我对这本书的理解的想法,可能有些偏颇。

Mansfield Park,写作时间似乎距离Pride and Prejudice比较远。氛围和人物很不一样。这本书的核心,是socially agreeable和morally right之间的冲突。其实光这个主题,我很能共鸣。很多时候内心阻止你去做能够融入大家的事情,这种冲突我非常能有感触。在Pride and Prejudice中,Elizabeth漂亮又聪明有趣,是socially agreeable的。但是到了Mansfield Park里,时髦又聪明的Crawford兄妹,却代表了作者要谴责的那部分世界。作为一个现代人,我看不出要强调当时的morally right有什么必要。

我比较喜欢这本书的一个地方,是作者对各种人物的叙述。Jane Austen看人实在是非常透彻,各种不同的人她都可以娓娓道来。其实一个人看别人,得出的结论经常投射着自己的影子。如果能够投射出各种不同类型的人,我觉得那是很了不起的事情。Mansfield Park的一开始,用了很长的篇幅来写各种人,显示出Jane Austen阅人无数的眼光。

女主角Fanny Price,代表了一类人。可以说我自己也多少是这类人吧。她非常非常地害羞,容易惊慌,但是她delicate,有很多想法,有很多体验。我想起来《蝴蝶梦》里,Maxim的姐姐对“我”说,她觉得“我”这种人是那种placid的孩子。这时“我”想,不,placid的人,是从容大方,内敛平静的,不是像“我”自己那样能为一件很小的事情暗地里慌张很久的。我想说的是,不对,你就是这种人,这种人需要更加久的时间来建筑自己的内心。

虽然我很能理解Fanny Price,但是对于这样一个女主角我实在喜欢不起来。她是那么的缺乏生命的活力,以至于她的自我坚持,看起来都像是出于绝望。我不觉得,对于我们这类人来说,这样的道路可取的。要通过向外,通过努力思索,用真正能激发自己的事物来引导自己,而不是appeal to现有的moral。如果Mansfield Park没有Sir Thomas这个权威在,那么Fanny还有可能坚持自我吗?

看这本书的时候,有两个想法我觉得不是作者的意图,但是这两个想法非常占据我的脑子。

一个是当时的有闲阶级实在是太蛋疼了。他们悠闲,他们受过教育,他们有财产,他们有关系有权力。但是他们整天干嘛呢?!Sir Thomas一大段时间在外国忙事业,看起来是努力工作的人,但是他一般也就在自己的庄园里,构思着他的那点亲戚朋友,哪个要被接过来住一阵,要为他/她办一些什么事情之类。他的大儿子Tom是挥霍的纨绔子弟,而二儿子Edmund,工作是当牧师。至于Henry Crawford,则永远是到处游玩,在他被Fanny感化的那段时间里,回家去settle了自己土地上租户的纠纷……这也是我看到的他做过的唯一有点用的事情。Sir Thomas的妻子是一个心不在焉的女人,当她丈夫去国外的时候,她朋友来看她,她告诉朋友,她本以为Sir Thomas不在的时候,家里的事物就要她来处理(大概指一些收租金啊什么的事情),会很麻烦,不过儿子Edmund包办了,让她很省心,她觉得儿子很有用……故事的一个占篇幅很长的情节,是Sir Thomas不在的时候,Tom带了城里的朋友来Mansfield,他们商量举办一场私人theatre。于是他们买料子做戏服,请工匠来搭戏台,自己排练,互相争吵谁演哪个角色,这段在我看来是多么孩子气和蛋疼啊!当然作者的本意应该是从这些事件里看出各个角色的性格。

另一个想法是,在那种世界里,女性实在是很难生存。Sir Thomas的两个女儿,就是在那样的环境中生长起来。虽然她们的父亲给她们很严格的教育,强调美德的重要性,但是那种教育想必也只有Fanny那样懦弱的女孩才会深信不疑。Maria和Julia变得孩子气搬争风吃醋,也就很顺理成章了。

小说中只有Edmund是我喜欢的角色。但是恐怕,我喜欢他身上的那种宽大的胸怀、坦然的做事方式,只是他父亲教育的直接结果吧。我一直相信,只有心胸狭隘过了,再变达观才是最可靠的达观。

======

然后说几句我看的两个版本的改编电影。

5/103/10
左图是1999年的电影,右图是2007年ITV拍的电视电影。两部电影,都完全改变了女主角的性格,也许是因为编剧都不喜欢原来的Fanny吧。虽然我也不大喜欢Fanny,但是改了Fanny的性格,就是把原著的主要point给改了。两部电影的Edmund都比较迷人。99年版的Henry Crawford比较迷人,但是改编他的情节非常不妥;07年版的Henry Crawford则非常丑。两个版本的编剧都有脑残的方面= =就不一一细说了orz。共同的脑残是把Sir Thomas描绘成容易动气的家长。其实即使是很温柔的家长,要吓坏Fanny这样的孩子也是很容易的。值得一提的是,99年的电影编剧,我感觉意图是把Jane Austen的经历编织到剧本里,这里的Fanny会写故事,还接受了一次求婚在第二天反悔。

英国出品的影视作品,cast总是很让我感兴趣。两位Edmund的演员,是值得留意一下的隐藏英伦男演员。另外还有好多熟悉的名字:Billie Piper,可以说是全英国最不适合演原著中Fanny的演员,但是电影里的她,自然又有亲和力,我居然对她好感大增;Lindsay Duncan,扮演了99年版里的Lady Bertram和她妹妹;Sophia Myles居然在99版里演了一个比较不起眼的角色,她果然有点像Kate Winslet啊!07版的Maria Bertram扮演者是Michelle Ryan,我觉得很合适,虽然有点花瓶;Hayley Atwell扮演Mary Crawford,也非常出色。

bookmark_border读Northanger Abbey

[情节泄漏注意]这本书送来后,由于我赋闲在家所以没日有夜两天就看完了。(这两天我太懒散了啊!其实我觉得读小说也是一种被动的活动。)读这本书之前我带有一些疑问的。看书之后这些疑问有几个还是不大令我满意。可能因为这是Jane Austen第一部写完的小说,所以还不够成熟。

但是我很喜欢的地方是女主人公的成长。对于她的单纯和天真,我有时候觉得有点不可思议。但是她并不是愚蠢,对于遇到的事情还是会做出自己的判断。我们看到她对人和事物的判断,一开始是非常的差。但是到后来,随着见识和经历的增加,她的成长是很明显的。她被自己对General Tilney的猜想牵着走,直到后来被犀利的Henry发现,觉得羞愧不已。这时她得出结论,自己需要增加sense,不要把人想得太极端。她还想,就算她以后能发现Henry有什么缺点,那也不会让她惊奇。得出这个结论让我非常喜欢她啊!我们看到,作为一个没有见识没有经历的年轻女孩,她具有很自然的同情心和好强心,再遇到Henry这样有见识的朋友,她的提高是很快的。

不过Austen能写出Tilney家、Thorpe家,写出那些有些讽刺(但完全是调皮和善意——中文里善意的讽刺有没有一个词?)的对话,说明她自己作为一个年轻女性,见识已经不是很狭窄了。所以我还是觉得她分配给Catherine的见识太少了一点。:)

另外我想说,Henry实在是一个很迷人的男主角啊!等我有空看掉Austen的主要小说,我要来对她写的男主角排个序。但我觉得Henry肯定会在很前面。我对他最根本的喜爱,在于他虽然见识了人情世故,也会嘲弄Catherine的无知,但他还能看出和欣赏Catherine这样的单纯和天真,还能喜爱她无知的背后,平实善意的心灵。这种境界应该叫返璞归真吧?

另外对比下来我觉得电影剧本的改编也做得很好,加入和删节的情节把故事的戏剧冲突突出了。只是添加的Catherine的幻想显得有点突兀。

bookmark_borderNorthanger Abbey

2007年ITV拍了好几部Jane Austen小说改编作品。本来我想都看一遍一起写的,不过转念一想又很想先看书再看电影。因为作为一个很喜欢傲慢与偏见的女生,我还没读过Austen的其它小说呢。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对剧情什么的有一些猜想,不知道原著里是不是有我以为我看到的一些意图。

(剧透注意)总体感觉这部电影很Jane Austen,我也很喜欢。女主角Catherine,不可避免的是财产不是很多,市面见得很少的年轻姑娘。她和Mrs. Allen第一次去Bath的一个舞会的时候,由于不认识人,出于礼节不能和任何人谈话。这时遇到了英俊有礼的Henry Tilney,关于礼节什么的纠结了一番。而他们跳舞的时候被第三者带有敌意地瞪视。这时我心里暗暗觉得,奥斯丁小说里,可能一开始讨人喜欢的男人,不会是好男人。然后关于这个男人的传言也出来了。只是没过多久,此男的竞争对手露出骗人的把戏,在路上还对羊群不耐烦,让我觉得,不可能有任何转变来解释这位竞争对手的作为,因此英俊男才是真命天子……然而我又怀疑其实是电影的编导太给力才造成这么明显的对比,所以其它几本小说我还是用看书来感受吧。

看奥斯丁的作品,一直让我觉得结婚就是经济行为。自古以来都是如此。即使奥斯丁本人还强调性格、教养问题,但还是经济问题让人觉得沉重。她只是编织了一个又一个巧合,让女主角找到了经济上合适,又性格好、有教养的丈夫。虽然她的小说里,感情还是真挚的,然后经常遭到现实的打击和阻拦,但奥斯丁并不摆出一副攻击现实的样子。这是一个很和现实合作的态度。

这部电影的男女主角我都很喜欢。女主角很天真,不世故,经常被男主角嘲弄。而男主角的嘲弄,却不带有恶意,而是笑盈盈地欣赏女主角这样难得的纯真。

扮演女主角的,是前一阵刚在Cemetery Junction里看到过的Felicity Jones。这个女孩一方面可以很甜美,另一方面又把Cathy的纯真把握得很好。
Felicity Jones as Cathy
Felicity Jones as Cathy

她很美吧!不过Carey Mulligan一出现,在美貌方面就把她比下去了:
Carey Mulligan as Isabella

我觉得这两个演员选得非常的好啊!至少她们把这两个角色的性格表现得很好。扮演Northanger Abby的可怕的主人的,是好几次见到的演员Liam Cunningham。我得说,我看过的三个他的角色都非常的不同,而他都演得非常到位,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男主角我也印象很好。男主角的竞争对手实在是太丑了orz,不知是不是原著的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