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kmark_borderThe Conflict of Technique and Human Nature

最近在精读罗素的Authority and the Individual,真惭愧18年一本罗素的书都没读。年底拿起这本小书想要充数的,忽然异想天开想要精读。因为受了Dusted Podcast分析每一集电视剧的做法的激励,我后来看一集就先自己稍微分析一下,再去听他们的说法。然后我想,我这个力气用在看书上面可以吗?

今天忽然把第四章的贴出来,因为觉得是这本书的精华。读完后还要整个贴一遍。

Lecture 4: The Conflict of Technique and Human Nature

这一章是这本书的精华了吧。

先概括一下内容:工人做工作的目的,和工作的成果有分离。这个分离历史上从奴隶的出现就有了。奴隶造的金字塔和奴隶没关系;和后来的农奴种地所得也不属于他。到了工业革命前夕,农奴变少了,手工业主变多,成为自己的主人的人变多了。然而工业革命后,量产工厂兴起后,绝大多数人在这个问题上又回到了从前:工作的目的和工作的成果完全分离。

这种分离带来的问题,如果先不谈工人的感受的话,首先可以说是产品的质量的下降。企业主可能比工人对工厂的成果关系更近,然而企业主实际关心的是盈利,如果要盈利,比提高产品质量更有效的方法可能是降低成本(和质量)和增加广告投入。

除了产品质量下降,还有两个问题。这两个问题在任何大组织里都有,不论这个组织是一个像工厂一样的经济组织,还是政治上的组织比如一个国家。

第一是工作和成果的距离太远,无法给工作者本能的动力。举例来说,当时(二战后)英国的经济不行,需要提高出口。要提高出口,就需要每个工人加大产出。这一圈绕得特别远,单个工人完全无法感受到自己的作用。相反的,如果是营救沉船,因为成果就在眼前,大家不需要更多解释就可以服从命令。如果营救沉船之前需要理解一些经济原理,那么船肯定是救不上来了。

第二是管理层和基层距离太远。政府的经济决策很难让人感受到实际address了问题。因此好处明显可见的政策可以比坏处大面积分担的政策给人印象深很多。就是因为这种原因,政府总是愿意让通货膨胀来解决一些小范围的问题(而实际上所有人的货币都贬值了)。

管理层距离太远还有一个问题是官僚主义。普通公务员可以刁难你。军队将领和普通人虽然是被雇佣和雇主的关系,前者却地位高很多。在企业里也是,很多人根本不知道他的上上级是谁,即使有好主意也无法传达实施。这不仅带来效率问题,还让普通人的工作变得没有动力。战争可以让举国上下和谐,但不是长久之计。竞争也是很有效的刺激。但是更好的一个办法是小范围的民主,可以让基层普通人对自己的工作有ownership的感觉。

历史上有一些好东西是只有极少数人有的,在追求平等的时候我们往往容易看低它的重要性。其中一个有这种危险的东西就是自尊。如果不顾及个人尊严,每个人就会变成所有人的奴隶,这只比每个人都是某一个人的奴隶好一丁点。

人类历史上,绝大多数人都过着痛苦的日子,被无形的巨大力量推着走。现代科技使得这种状态不再是必要的了。但如果我们不加以注意,现代科技的力量只会帮我们建造一座监狱,而且是所有人都在里面的监狱。

以上是概括!对这一章我有一个小批评,只是结构上的。这篇最开始说一段工作的means到end的距离,随着人类认知的增长,可以变得很长。我觉得这一段跟这篇的主旨和说理思路都没有关系。后面说的都是工作成果和工作目的/动力的分离。

我觉得罗素把问题提得很清楚了。清楚到我知道solution了!(喂)但他根本没有说我的答案,连暗示也没有,所以可能他的solution会和我的不一样。经济和管理行为的复杂和庞大规模造成了多数人行尸走肉地过日子。但是人类文明,就是因为这些发展而有能力发展科技,做出这么多事情。解决方案不是警告经济的危害性,而是,研究经济学和管理学,让大家能像解释物理现象一样地分析经济规律,像发射宇宙飞船一样地调整经济分配。也许我这么想是因为对经济知道得太少,觉得可以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去套用。因为我去年被《人类简史》洗脑了,觉得要用那种眼光看待现在的经济力量。那样的话,我看到的都是,虽然世界在以资本主义运作,产生里巨大力量,简直要把地球搞爆了,但我们的理解却还很少,而且每个人都在想,我也是身不由己啊!罗素似乎没有往这方面想,可能因为他没看过《人类简史》。罗素绝不是一个守旧的人,但他毕竟是那个时代的人。

bookmark_border西方哲学史 – 斯宾诺莎 – “Intellectual Love of God”

读书会读完《西方哲学史》,决定大家选一个喜欢的哲学家来复习。我之前写过了休谟,所以这次挑了罗素最喜欢的哲学家——斯宾诺莎。大家挑的都是 book 3 part 1 里的哲学家 (From the Renaissance to Hume)。最早的古希腊哲学隔的时间太久我们都不记得了感觉很久远,很多都是不确定的;经院哲学又太教条;再近代一些的哲学,大家都感觉罗素写得不中肯(对此我的辩护是,你们觉得他不中肯却还是很喜欢看他写啊)。

罗素说,斯宾诺莎最主要的著作是Ethics。其它他还写了一些 biblical criticism 和 政治理论。Ethics 里,斯宾诺莎从形而上学 推到 psychology of the passions and will 最后推到了由前两者得到的伦理学Ethics。他的书的特点是,论证缜密,格式几乎是几何原本的样子。

斯宾诺莎的形而上学:individual souls and separate pieces of matter are adjectival(而不是实质的独立的东西)。并没有个人的永生,但是有impersonal immortality,也就是one with the God。这彻底是 pantheism 泛神论。因此虽然斯宾诺莎的真诚、虔诚是远超越一般人的,教会却宣称他是异教徒。容忍他的荷兰政府也叫他不要发表著作。

斯宾诺莎还认为没有free will, 没有chance。(那么他是决定论者吗?)那么犯罪的人是不是也不能怪他们?斯宾诺莎的回答是,sin是一种negation,而上帝包容一切没有negation。我的理解就是所谓的sin是人类角度的,高到上帝角度其实是没有sin。在并不知道斯宾诺莎之前,我一直是用这种思路来理解为什么宽宏大量是可贵的。

我们认为的罪恶,在更高的高度下看可以忽略,但并不会因此而去作恶。

斯宾诺莎认为人有能力理解the eternal and infinite essence of God. 我们要做的是不要让短期的passion阻止我们看见intellectual vision of the whole。

We are in bondage in proportion as what happens to us is determined by outside causes, and we are free in proportion as we are self-determined.

All wrong action is due to intellectual error.

罗素否定了斯宾诺莎的形而上学,认为它和现在的科学不配套了。也就是那套演绎法是不够的,fact必须通过观察得到。罗素又强调了斯宾诺莎接下来的结论都是一种《几何原本》式的推论得到的。我不太能接受的是,在否定了前提之后,他还能那么推崇斯宾诺莎的伦理学。罗素在书里没有说。但是我觉得是因为,罗素认为伦理学是和哲学分开来的。罗素作为一个逻辑学家,承认善恶是没有逻辑基础的。然而罗素自己又是那么爱憎分明的人。

罗素说,斯宾诺莎的伦理学,教我们how to live nobly and accepting human limits。假如你遭受了巨大的不公,比如你是犹太人,你的家人被害死。斯多葛派会说:what does it matter to me if my family suffer? I can still be virtuous. 基督徒会说:Love your enemies。斯宾诺莎(认为自己是很好的基督徒)说,爱你的家人&&宽容你的敌人。这两者是矛盾的,只有爱和胸襟高的一定程度,才能化解。而且斯宾诺莎说,a life dominated by a single passion is a narrow life, incompatible with every kind of wisdom.

而我,读什么书都只能看到我已经在想的东西。在目前我被星战第一次激起宗教情感的情况下读到斯宾诺莎,不能不想到,passion会阻止你看到上帝 这个说法 和绝地信条的相似之处。读书的时候小伙伴表示斯宾诺莎很像佛教。我对佛教可能有误解,我觉得佛教更接近上述的斯多葛派。我觉得罗素那么喜欢的斯宾诺莎——教你会爱也会宽容——这种奋不顾身入世的勇敢,同时又有出世的胸襟,其实是我爱星战的一个深层次方面。。。这种境界,肯定古往今来很不少人达到过,所以在各种宗教里都有这种思想的变体。只是在把宗教推向普通大众的时候,都会变形。

并不是你信教,就达到了这个境界;也不是如果你是无神论者就不能达到这个境界。这是一条修行之路。

bookmark_border西方哲学史 – 休谟

进入理性主义、经验主义时代之后,本来觉得松口气,终于都是reasonable的东西了。但是松口气只是因为我们思路模糊&对哲学不深入了解。所以至今我们都会觉得’reasonable’是个好结果。

休谟本来想要从彻底的经验主义出发,去征服世界。结果呢,严格理性+经验主义却走向了彻底的怀疑论。这条路怎么走都走不通。罗素也说,休谟在这个方面代表了一个死胡同。而我,读完一遍之后第一反应是不甘心,要再读一遍。

这一篇的一开始讲休谟的体系的基础:经验主义路线的休谟说,确定的knowledge只有来自simple idea. simple idea是感官得到的外界的impression。我们还可以有complex idea,都是从simple idea组合起来的。complex idea似乎是不算确定的knowledge的,因为后面说到,我们对self,没有impression只有perception(我冷、我爱等等),所以我们心中的self,是个组合的东西。而由这推出的是self这个substance是不存在的。虽然这段我有很多疑问(比如说,外界的东西,比如一个桌子,难道就是simple idea?不是桌面、桌腿的组合?外界的东西和self有什么不同?),但是罗素说(我就接受好了)这个结论是很重要的。在形而上学方面,排除了substance存在的必要性;在神学方面,可以不要讨论灵魂了;在analysis of knowledge方面,说明了subject和object的分类不是一种根本的分类。

这里我跳过了前面说的impression理论。罗素说impression理论有两个点可以攻击。第一,nominalist想要排除柏拉图主义的universal(上帝那边有一个猫的idea,所以实际上的猫的instance都是那种idea的(不完美的)实现),而是提出我们的概括的名称猫,实际上是一个一个instance的总称,没有instance的话,“猫”这个概念什么也不是。罗素说,逻辑上这个general name和universal name没有区别。第二个弱点是,impression有多清楚?我们的idea可以有很多的细节(比如我有个idea说那个人身高一米八),但人的impression不可能这么清楚的,要把所有的知识建立在impression上是做不到的。

这里,休谟只是在描述经验主义应该是怎样的,在建立经验主义的理论体系。但是休谟的一个结论,却至关重要,那就是:causation这个关系是不可靠的(如果纯从理性和经验主义出发的话)。我们看到A会导致B,只是因为我们已经看到无数次A发生后B发生了,而且从来没有过A发生了B不发生,所以我们下次看到A的时候就expect B会接下来发生。(这里有个小小的矛盾,这里的“所以”也是因果关系。)

休谟这样的彻底经验主义者,认为确定的knowledge,只有1)你真的观察到的东西(所有未来的东西和过去你没观察到的东西都不算确定的知识)和2)逻辑和数学推论得到的结果。所以呢,你可以观察A,你可以观察B,你可以观察A和B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关系。但是,A导致B这个动作是看不见的。(实际上它只是一种心理活动,你心理上对A发生后B会发生的错觉。我们无法保证下一次A发生了之后B会发生。)

如果只从经验主义出发,那么这个问题就变成了:causation能不能被观察到?休谟的答案是不能。罗素说,他觉得对休谟的观点最有力的argument是,所有的科学结论。在发展科学理论的时候,只有在最初非常粗糙的假设的时候,我们会引入causation。实际上,任何一个物理现象,究其本质都是非常非常复杂的一连串作用,不可能被直接观察到。更不要说量子物理,更加支持没有causation的观点了。

所以说,如果我们铁了心一定要千万要防止自己乱下结论,只从经验主义出发,不接受别的,那么我们得到了结论:所有的belief都是irrational的!(啊,我们怎么能得到这样的结论呢?)这,是经验主义的矛盾。(而洛克那样容易满足思路不够清晰的哲学家却会以为我们成功了,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就是通向真理的康庄大道。)

这种彻底的怀疑论,休谟自己也有点受不了,他也是不得不得到这样的结论的。他还有点自嘲。

真的,看了这个理论的感觉就是不甘心。罗素在开头也这么说,而且他还说,他觉得至今(写书的时候是1930年代)这个矛盾没有被很好地回答过。我们经历过无数个太阳升起的早上,但是要说明天太阳也会升起,是不理智的?如果连因果关系都不承认,还怎么研究科学?

如果我们已经经历过无数次A->B,而且从来没有经历过!(A->B),那么我们可不可以推断下次A->B的可能性大到几乎是certain?这个过程,就是inference,归纳法。归纳法到底可靠吗?休谟不愿意轻易接受这个方法,因为它和逻辑推论(演绎法)相比,差很多啊!罗素最后说,他觉得这说明了归纳法是一种独立的逻辑原理,无法从别的逻辑原理推论得到,也无法从经验得到。没有归纳法,科学就无法继续。

罗素的这个结论,他自己大概也觉得不够好(所以一开始他承认休谟提出的这个让人不甘心的结论,他很希望,但没有看到很好的解决),完全就是因为我们不想彻底不承认科学而接受的。好想看看这条thread以后会怎么进展啊!

bookmark_border词语

最近读《西方哲学史》的时候,发现几个词语从来没有将中文和英文联系起来过,虽然我一直自以为分别知道它们的意思。下面是一些感想(当然我还很不了解它们的来龙去脉,希望有人看到能拍砖):

Idealism是唯心主义(没想到)。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是其代表。因为英文的idealism有理想主义的意思,所以我觉得中文把理想主义剥离出来更好。

与之相对的,materialism是唯物主义我原本是知道的。中文里,唯心和唯物,对立非常明显。(当然英文里,如果把idealism看成是idea变过来的而不是ideal变过来的之后,对立立场也很明显。)

今天读Locke的时候才知道,Liberalism的中文是“自由主义”。在英文语境下,liberalism是开明,是很温和的意思。我们读的时候,我忽然想到疑问它的中文是什么——“自由主义”,一下子就很radical了有木有!!仔细想想,在我国的情况下,liberty都有点激进的意味,其实很可悲。西方语境下真正的激进,在我国语境里我一直吃不准怎么理解。所以不要怪很多人分不清政治上的左右。

今天还理解了prudent这个词。在没找到中文翻译的时候,我猜想是自律、谨慎、保守、节俭的意思。《西方哲学史》的中文版上用的是“远虑”,然后查了英文字典,果然有‘为了将来打算’的意思。A说这是因为我们都只理解了prudent这个词的表象,没有领悟它的根本。

插一句话,笛卡尔从怀疑论出发,竟然成了唯心主义的开端,一开始我很惊讶。

bookmark_border忽然想到

忽然想到

2015-05-13 21:18:33
西方哲学史中世纪部分,讲很多的历史(中世纪没有什么思想)。其中心是教皇和世俗政权的斗争。

教会一般没有军队。教皇的权力很多来自洗脑。皇帝/贵族/英国法国国王有军队。所以中世纪再黑暗,洗脑抢钱和杀戮抢钱的是两拨人(起码名义上,有时候他们会狼狈为奸)。

不像我们现在。。。orzzzz

当然,教会也有十字军,和烧女巫和异教的Inquisition队员。教会落入残忍的阶段,也是它没落的开始、宗教改革的契机。

(不过呢,宗教改革当然也离不开世俗政权的支持。。现实就是难以纯粹)

bookmark_border对罗素的批评

搬豆瓣日记。

 

对罗素的批评

2015-04-06 21:37:48
刚才偶然想到,对罗素的各种批评,都让我对他更有好感:)

批评西方哲学史太主观,而不是‘历史’:越读这本书越觉得,了解历史上的哲学家,如果没个自己的观点,怎么能叫了解呢?至少主观的外表在,比那些号称’客观‘(怎么可能做到)然后把你bore到死的好一千倍。

批评他过分喜欢机智:哈哈哈哈太可爱了。(而且,了解他的人知道,他只是喜欢幽默而已,实际上他远远不是耍小聪明的人)

批评他结婚四次,还有无数婚外恋:其实这是他诚实内心,和尊重女性的表现(不理解的人走好不送)

我所知的对他的最大的批评是,维特斯根坦说他后来已经觉得世界上没有问题了,因为他太聪明,好像什么问题都解决了。一个哲学家已经没有能力提出问题,这是对哲学家能有的最大批评。罗素自己也承认:当数学变得太难了,他就做哲学家;当哲学变得太难了,他就去做社会活动家。。。对于自己没有能力做的事情,他的resignation都是如此积极,鲜有人能做到啊!

bookmark_border一段罗素的视频

在网上看到了一段当年BBC采访罗素的视频。视频下的说明是1959年,那么当时罗素已经87岁了。这是我第一次听到罗素说话。
先上视频:

我的听写,其中有两三个地方没有确定是啥~
interviewer: One last question. Suppose, Lord Russell, this film would to be looked at by our descendents, like the dead seas scroll in a thousand years time. What would you think is worth telling that generation about the life you’ve lived and the lessons you’ve learned from it?

Russell: I should like to say two things, one intellectual and one moral.

The intellectual thing I should want to say to them is this: When you are studying any matter or considering any philosophy, ask yourself only what are the facts and what is the truth that the facts bear out. Never let yourself be diverted either by what you wish to believe or by what you think would have beneficial social effects if it were to be believed. But look only and solely at what are the facts. That is the intellectual thing that I should wish to say.

The moral thing I should wish to say to them is very simple. I should say, love is wise, hatred is foolish. In this world which is getting more and more closely inter-connected, we have to learn to tolerate each other. We have to learn to put up with the fact that some people say things we don’t like. We can only live together in that way. If we are to live together and not to die together, we must learn kind of charity and kind of tolerance, which is absolutely vital to the continuation of human life on this planet.

我的想法是:
1)我近几年信奉,当沟通发生障碍的时候,应该从自己方面想一想可以花些什么力气来增进沟通。我一直以为我的这个观点是工作中习得的。现在发现,主动增进沟通也是罗素的风格,而我在接受罗素的时候,这个想法已经扎根了。以前看过一个评论者说罗素之所以被现在的人记住和喜爱,有一部分原因是他花了很多力气来使自己容易被读懂。

2)罗素的口音不是我熟悉的呀=v=

3)我自觉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一直在演变,但是不管怎么变似乎都会在罗素的思想里找到支持……

bookmark_border[搬旧文]读罗素自传

http://kate1138.blogbus.com/logs/37144554.html

2009-03-28

(虽然不是第一次写,但不知该如何写读后感,是写给自己以后看呢,还是给没有看过此书的人一点参考……在这些问题都没有想好的情况下,就动手写了,这样好 对自己有个交待,然后move on到下一本书去……这篇读后感实在欠了太久了。我想还是主要是写给自己看的吧……不过我挺怀疑自己以后会有耐心读……其实我最主要的目的是想吼一声…… 我实在太敬仰罗素这个人了,如果不是因为有罗素这样一个人,我会觉得自己决不会赞同、敬仰、崇拜一个人到这种地步。)

书中不少地方由于历史和文化背景不熟悉而没有理解,大量引用书信、日记、演讲稿等内容我也是跳过了很多。就这样,我终于读完了这本罗素自传(的正文)。

罗 素这个人物,我最初是因为wxb很喜欢引用他而引起了兴趣(想想那几乎已经是十年以前了啊)。罗素的文章其实很常见于各类英文essay的选集中,我第一 次就是在高中图书馆看到了一本英文教材中他的一篇文章而被他的文风给吸引了。而这几年来,我越了解他,越对他赞叹不已。他的一生经历之丰富,简直不是渺小 的人类能拥有的一生。数理哲学家、受欢迎的作家、积极的改革倡导者和社会活动家,他的多重身份中的任意一个,都足以使一个人在人类的历史中留下痕迹。

罗 素于1872年出生在英国的清教徒贵族家庭。他的祖父曾经是英国首相。他父亲家庭里的成员普遍性格内敛,而母亲家庭的人则比较活泼勇敢。我感觉他很好的把 这两种性格结合了起来。由于父母早逝,他在祖母带领的严格的清教徒家庭里渡过了孤独的童年。我总怀疑清教徒式的严格、安宁朴素的生活其实还是比较有利于儿 童智力的发展的,但也很可能使孩子性格懦弱,喜欢因循守旧。据说罗素本人非常痛恨清教徒式的生活。

小时候哥哥给他讲解平面几何的时候,他 就无法接受公理。我非常欣赏这种怀疑论的态度。当时罗素以为,想要在这个世界上找到确定性,最有可能的地方就是数学,因此十八岁的时候,他进入了剑桥学习 数学。由于在大学里认识了各种人,他年轻时的害羞性格完全没有了,渐渐转变为日后我们熟悉的犀利的作家、机智的演讲者。此后的很长一段时期,他的精力集中 于比较学术的领域:数学、逻辑学、哲学和经济学。在这本罗素自己写的自传中,并没有对学术着很多笔墨。这一点给我留下一个印象也就是对他来说,学术其实也 只是满足他感情需求的一件事。大战前,他这样的学者过着很安宁的生活,另外他又来自比较高层的家庭,接触过各种优秀的人物,也有能力去国外旅行。他爱上了 比自己年长五岁的美国女性Alys,不顾家人反对和她结了婚。虽然他家族的朋友都是一些比较优秀的人,但是显然也有很多缺点。他爱上Alys很大的原因是 因为在这个背景很不同的美国女性身上,他看到了很多和自己家族不一样的地方,很多自己家族和朋友们根深蒂固的偏见,在她身上没有。我感觉非常非常能理解这 种感情。

第一次婚姻中,他一直过着比较“学者”的生活。就是在这段时期,他和原来在剑桥的老师Whitehead合著了《数学原理》。写 这本书也是他希望通过数学找到确定的知识的最大的一次努力。这个努力也因为“罗素悖论”的发现而告失败。对于数学和逻辑学的很多地方,我不敢说我真正理 解,但是我的理解是,罗素出发去找确定性,却证明了知识的不确定性。

在自传中,罗素总结道,写完数学原理之后他的智力再也没有恢复到过那 时的水平。这让我对自己很担心,因为如果我的智力顶点就是现在的话,我会很失望的。好在还有四十岁证明了费马最后定理的数学家可以用来避免自己过早对人生 采取一种放弃的态度。(不过……作为普通人也许不能和他们类比吧……)其实罗素直到去世前,都保持着敏锐的思维,一直在工作。年轻的时候由于各方面条件允 许,他投身于了纯学术领域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而这之后,他不仅过了智力高峰,而且还不能将自己的全部智力都投入学术,他选择了去做别的事情。很多罗素的 批评者认为他过于强调理智,但其实他自己的人生选择大多数都是依靠感情的。

其实,也许智力和智慧的联系并不像我们通常认为的那样紧密。年 轻的罗素显然没有日后那样的智慧。人生经历摆在那里,年轻人无法体会。虽然罗素和Alys的婚姻持续了很久,但在数学原理之后,他就发现对她的爱不在了。 这种感情加上发现知识的不确定性,在罗素身上引起了很大的痛苦。我一直很同意罗素的一个观点:不幸的人生是可以用一定的办法避免的,只要你有充足的智力和 精力,一种健康的生活态度会给你带来很多幸福;而那些不幸的人,他们的不行,肯定有很多外界的因素存在,但也肯定有他们自己对待生活的不明智因素。我一直 相信,天生身体健康,智力超群,家庭又比较有社会地位,接触的人都很优秀,因此罗素本人的生活是健康幸福的。但是我以前一直不明白的是,他对不幸的思想, 也理解得很透彻,似乎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会明白。在读这本自传的时候,我似乎明白了,要做到对人类痛苦的理解,罗素不仅靠着自己的强大理解力和同情心, 他自己也经常陷于极端痛苦中——只有一个有智力有integrity的人才会有这样的痛苦。我不是想要赞扬这样的痛苦,我深信没有痛苦值得赞扬。

离 开数学的罗素注意到了经济和政治。第一次世界大战深深地打击了他。在这之前,他的注意力完全在最美好的事物上:知识和美。他认识的人也多数是学者或贵族。 这些社会‘精英’们完全没想到,文明的欧洲,居然会采取如此野蛮的行动。一战彻底改变了罗素对人性的看法。本来,他相信理性,相信即使是不幸的人,如果你 向他展示美好的事物他还是会理解,会向往。但是一战后,他发现,人性还有悲惨的破坏性的一面。等到大家的这方面性格都被唤起了,要用理智来劝阻这些人是无 比困难的。即便如此,罗素还是投入了effort和当时的和平主义者合作。虽然他心里充满了绝望,对他来说他那样做也不是为了能达到什么目的,而是为了展 示世界上还有有理智的常人存在。另外,他的观点也从没有和正统的和平主义者一致,但是他还是尽所能和他们合作,写一些宣传的文章。他的影响力渐渐引起了政 府的注意,最终因为一篇反对征兵的小册子,他被判入狱。如今看来,这也是罗素丰富的一生中一个有趣的篇章。(后来,在八十高龄的时候,罗素再次入狱……后 面会讲到。)

wxb在一篇文中提到过,尽管罗素这样的“大贤”(实在不知如何替换这个词以更适合我的语境)对人类疯狂的破坏欲有很多精辟 的阐释,但是由于wxb本人生活在一种叫嚣的宣传之中,他觉得自己对那种疯狂有更深的体会。(虽然想到wxb当年的处境再想想自己,没脸抱怨如今的环境不 好,但是……)我简直也想说这句话。我们这里,一提到“不同”这个词,就完全没有了存在的理由。我很想知道wxb经常引用的“所谓参差多态,乃是幸福本源 ”这句话出自哪里,反正我目前还没有在罗素的文里读到过……我认为即使是在公开宣布追求民 主的国家,理解这一点的人也很少。

一战过 后,对西方文明无比失望的罗素,随着一个考察团访问了苏俄。他希望从布尔 什维克(<-这个不会是关键字吧?还是加空格保险起见~最近风声比较紧)那里看到人类的希望。结果,他只看到了官僚、僵硬的国 家至上主义,完全没有了所有他认为的文明和美好的特征,军事化也使得国力花在了武装上,百姓生活普遍非常艰苦。没有创造力,没有生命,没有美好的人性。整 本自传,罗素的口吻一直是一种坦诚和实事求是的笔调。而这一段里,罗素的笔调有点讽刺。他说:有一天,三个稻草人来拜访我……原来他们都是诗人,因此他们 都过不下去了,其中一个被政府 逼他们写政 治方面的颂歌,结果写不出诗了。罗素还说,在苏俄看到的数学家,都过着比伦敦的乞丐还要悲惨的生活。

从 俄国回来后,罗素收到了北京大学的邀请。他当时的女友Dora也是个喜欢领教不同事物的人,她愿意去中国,于是,罗素就开始了他为期一年的中国之行。我曾 经读到过一种说法,说中国人普遍认为英国人能理解中国,虽然他们也是‘列强’之一,那是因为罗素能理解中国。虽然我认为那种说法很有偏颇,但是我完全能理 解其中的正确之处。我感觉对于传统中国,罗素比很多现在的中国人更加理解。我感觉这其中有两点原因,一是传统中国的很多地方,和英国贵族的确有相似之处: 讲究礼仪,重面子,尽管有点虚伪的嫌疑;第二个原因是,罗素有一种open mind,时刻准备理解新的东西,从中体会出更多的东西。尽管当时中国卫生条件、居住条件差,罗素在中国期间还曾的病奄奄一息,有家日本报纸还登出了他的 讣告。但是,罗素非常喜爱中国。中国人向来无比尊敬学者,而且,我怀疑那个年代没有很多外国人居住在中国,人们对他还是当作贵宾,非常优待的。但是这些都 不是主要问题,罗素在传统的中国人身上,看到了他喜爱的方面。中国人不像西方人那样好战,而喜欢幸福的小小生活。中国人喜欢小小的玩笑,很多中国人性格里 都带有艺术家的成分。虽然,我毫不怀疑,罗素对于中国人的缺点也是同样敏锐地观察到了——这些应该会在那本Problems of China中提到。罗素后来曾把那本书寄给毛 泽东,不知他老人家有没有费神看。但是……罗素没有预言到——尽管我感觉他是感到了那种可能性,但是他没有提那样的语言——中国会走向cp,在自传中,他 说他的朋友Joseph Conrad对中国的语言比较准确。

我有时候感觉其实罗素是个很随性的人。比如说他非常厌恶日本。他访问日本的 时候一直受到记者围追堵截。有些地方我读着忍不住放声大笑:他们在一个房间里,随口说一句话,就会听到隔壁房间里打字机的声音响起。还有,他和两位女伴在 公交车上站着,一个日本人给他让座,他把座位让给了Dora,然后另一个日本人站起来让座,他又把座位让给了另一位女伴,这时,车厢里的人都被他的un- manly举动震惊了。我感觉,民族性是有一定道理的,尽管我一直非常反对先把人分类再评论。对于有潜力变得非常军事化的国家,罗素有一种感情上的排斥。

罗 素的第二任妻子Dora给他带来了儿女。(他的大儿子和女儿都根据他了父母命名了,他们叫John和Kate。^^)他们居住在康沃尔海边,过了一段安宁 的生活。随着儿女的成长,罗素开始关心儿童的教育。他无法接受当时任何学校的教育,后来决定和Dora一起办了一所先锋学校,以实行他们的教育观。这所学 校几乎无法靠自己盈利,罗素不得不到处讲学,不停写书来维持学校的运作。如果我记得没错的话,Conquest of Happiness就是这个时候写的,目的是为了挣钱的书。此外,他也一直积极参与学校的管理。但是,由于很多方面的原因,学校最终是办不下去了。他们吸 纳了很多问题儿童,因此本来就很难管理。而他们的教职员工有些也无法彻底贯彻他们的教育理念。此外,媒体也给这所学校很多不理解很纠葛。随着第二次婚姻的 结束,罗素也离开了这所学校。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罗素和他的儿女在美国。一开始是应讲学邀请去的。后来,美国的大学中爆发了一场排斥 罗素的风潮,这些主要是由于罗素对于儿童教育和婚姻道德的观点引发的。有位女士还将纽约的一所大学告上法庭要求他们解除罗素的教职,称罗素的观点会毒害她 就读于该校的女儿。在回忆这件事的时候,罗素很委屈地希望,他们如果直接告他就好了,那他就有机会为自己辩护,可是那学校还拒绝罗素出庭。于是突然间,美 国没有一所学校愿意给罗素提供工作,而这时大战爆发,罗素也无法回国。他陷入了经济的危机。罗素最挣钱的一本书——西方哲学史——就是这个时候写的。这本 书本来是为一位美国的基金会组织的演讲写的,结果该基金会主席是个反复无常脾气古怪的人,先逆社会风潮请罗素来讲课,后来又一时兴起撕毁了聘用合约,好在 罗素从该合约的被违反得到了赔偿金,后又写出了西方哲学史,终于摆脱了经济困境。

二战过后,罗素终于回到了英国,享受了一段受尊敬的生 活。他获得了种种荣誉,包括诺贝尔文学奖和英国国王授予的某个奖/称号。剑桥也重新邀请他回去讲学。他也比以前更加知名了。有时候在旅途中也会被人认出 来。在被国王授予(某个勋章/称号)的时候,他感到很高兴,因为虽然他一直和政府有冲突,但是他一直很热爱英国。而且国王不得不把奖章授予一个在他的打牢 里蹲过的人这件事也让人感到有趣。尽管我也很热爱英国,但是罗素身上的强烈爱国之心一直是我无法理解的。我想可能是因为我看到太多建立在对别的国家的仇恨 之上的爱 国,还有看到太多太多以爱 国这顶大帽子来压 制 思想使得真正的讨论成为不可能的任务,使我再也无法真正体会那种感情。(我还是相信罗素是对的,即使我无法体会或理解……)

罗素是最早理 解相对论的人之一。他完全能理解原子弹这项技术的破坏性。在接下去的岁月里,罗素一直在为国际和平事务工作。首先是1965年的罗素-爱因斯坦宣言。罗素 非常想让人看到,如果不采取行动,任凭政治力量和被煽动的民众自己的决定,人是有可能会用核武器毁灭自己的。他很早就认识到人不仅能从建设中体验到美好的 快乐,更愿意从毁灭中获得强烈的快感。他集结了全世界各地的很多科学家的签名。他的目的是要征集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政体和意识形态下的科学家的签名,以展 示人类是能超越那些浅薄粗暴的划分达到共识的。他得到了西欧科学家的支持,也得到了苏俄科学家的签名,但是寄往中国的信件不知为何没有回音。而媒体显然对 爱因斯坦的签名印象最深刻。在这份宣言上签字,几乎是爱因斯坦生前最后的对外书信。(罗素-爱因斯坦宣言的宣读的日期,正好是在我生日前的三十年 ^^<-此人真无聊)

此后罗素积极参与和策划解除核武器运动的集会、演讲等活动,其中也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政府阻挠集会,但是 越阻挠,显然按罗素的性格,他会越起劲。而他在八十高龄再次入狱,其中的部分原因也在于希望通过入狱事件扩大他们的影响力,获得更多的同情心。我有点感觉 罗素在次也玩起了政治手腕。

后来罗素又和解除核武器运动的一些核心人员产生了分歧。但是他的社会活动完全没有停止。他一直支持民众的 conscious disobdience。他成立了罗素和平基金会,特别支持各种受到不公正待遇的人。在八九十岁的时候,罗素主要的工作就是建立和维持基金会。该基金会如 今仍然在运作。(我最近在他们的网站上买了书。)我感到,任何知道罗素的名字,并且理解赞同他的观点然后为以他名字命名的基金会工作的人,都非常值得相 信。我很高兴罗素去世后还有这样一个基金会存在。罗素一直不是一个以扩大自己影响力为目的的人。但是他的影响力还是深刻的。

罗素在98岁 的时候去世。1872年到1970年,这整个世纪,世界上发生了轰轰烈烈的大变化,而他也都参与了那些变化。他在18世纪末期,这最后的黄金时代度过了年 轻的时光,那个时代科学急速发展,整个欧洲一片欣欣向荣,而他最初,也正是在学术界起步。他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在和他一样的老一辈人都退居二线的时候, 他仍然生机勃勃地工作着。大战之后世界陷入冷战,他也在其中积极地活动着。这本自传的最后一部的开头,罗素说到,他认为这个世界如今在走下坡路,因为相比 人类所拥有的科技,人类的智慧太不够了。罗素决不是一个守旧的人,因此他说出这样的话,让人更加感到寒心。

我去读这本书的目的,是想更加 了解一下这个让我着迷的人物。我想,正如他的一位学生为他写的传记的标题说的那样,他的令人着迷之处,在于他是个非常热烈的怀疑者,而且,他一直有足够的 精力和智力去怀疑去热爱。这,也许是人类能采取的最好的态度了?不过我拒绝认为这方面能有个‘最’字存在。

bookmark_borderReview: In Praise Of Idleness

(这将是一篇很personal的评论。有时我写评论会想象它发到豆瓣上去,给没读过这本书的人一点参考。不过那需要对所涉及的题目有比较广泛的了解。这里我似乎做不到写一篇给别人做参考的评论,我准备就随随便便记录一下我自己的想法。) 这本书是去年底偶尔得来的。我一直知道罗素写有这本书,中译本的《征服幸福》经常后面附着这本小小的书,译名叫作《悠闲颂》,以至于我一直以为这也是一本关于个人幸福的self-help类型的书。《悠闲颂》这样的名字(特别是中文译名)带有那么点诗意,但事实上这本书是分析类型的。这本书再一次显示了罗素对现代社会,和现代社会中的各种人群的理解非常透彻。这和罗素本身出生于一战之前的宁静时光,又经常能去外国旅行,自己的经历又非常丰富有关,当然另一方面,也和罗素饱览历史,知识渊博有关。

要不是因为一开始对书的内容有误解,我也许不会开始读这本书。因为我一直避免读罗素关于社会和经济方面的书。我的世界观里已有的部分已经几乎全都受了罗素的影响,我很希望我不熟悉的经济方面,我自己先形成一定的观点再去了解罗素。In Praise Of Idleness这本书,其实也不完全是经济专著。罗素在前言中说,他想在这本书里强调一下宽容、平和的重要性。如今的世界(这本书写于1930年左右)太注重效率和行动力,宽容很容易被忽略。这里说的宽容,不仅仅指道德意义上对人的宽容,而是一种普遍思维上的open mind。

这本书是最近几年来我读的对我世界观影响最大的一本书了。去年底读完,我的笔记本上有好多次努力写读后感,都没有能写完。因为似乎不管怎么写,都不能表达全我对这本书的感受,所以这次我准备想到哪就写到哪,现在距离刚读完那本书也已经有半年多了,还能一下子想起来的地方都是印象深的地方。也许几年前我还是学生的时候如果来读这本书,不会有现在这样深的感受。作为一个成年人,诚实努力却无法独立,生活无保障,活得很累。这种状态是正常的吗?财富分配应该是这样的吗?于是有生以来第一次,我对政治经济问题有了兴趣。

罗素提到了很多现代社会里常见的误解。比如注重生产不注重消费现象。这种现象平时很容易发现,我们都知道大家关注业绩,无非就是产量或者推销成功案例个数之类。而对于消费,普遍的观点是节约是美德。这种普遍的想法是矛盾的,因为生产和消费是同一个transaction的两方面。罗素指出金钱本身的积累,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没有意义的。要鼓励民众消费,比如一个人为朋友举行派对,那么他就养活了很多别人,比如卖饮料的,生产饮料的人等等。罗素第一次提出这种观点的时候,外界普遍以一种“哲学家错误地对经济问题发表了意见”的态度来对待,可是后来同样的理论却成就了凯恩斯。

The Modern Midas这篇文,提到一战之后对德国的制裁中,出现的可笑的经济学误解。战胜国认为德国需要被制裁,可是用什么方式制裁呢?让德国赔物资,则会对战胜国内部生产同样物资的产业产生打击。让德国陪金钱,他们却拿不出来和他们的“罪恶”相称的金钱。于是最终,各国在凡尔赛条约上达成的方案是,借钱给德国让他们还,还要包括利息。可是后来欠钱的德国人还是还不出所要求的钱,造成了一系列倒闭,先是在德国,然后是那些等德国还钱的国家里……现代社会起主要地位的媒体,即使在西方,也受政治制约,这种情况下,要真正想通一个问题是不容易的。罗素说,人的工作可以这样分为两种,一种是自己去做一件事,另一种是建议别人做一件事。后一种可以达到无穷的可能性,效率高、地位高、收入高。要做好后一种事情所需要的,不仅是对“这件事情”本身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懂得说服人的技艺。这种格局使得很多事实难以被看清。

而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还过度膜拜效率和行动力,很容易做出有害的工作。

罗素提到了一些现代社会的问题。有失业的问题。他举的例子我感到很震惊,导致我几乎不敢相信他了。这个例子是这样的:假设有一批制钉工人,他们辛勤工作,制造出了满足全世界需要的钉子。后来有人发明了一种机器,使得制造钉子的效率大大提高,这些人一起工作原来一半的时间就可以达到原来的产量。可是钉子的需要却没有增加。这种情况下,所有的工人都可以只工作原来一半的时间,大家可以过上轻松的生活。可是事实不是如此,现实中我们的做法是让一半的工人下岗,然后让剩下来的人继续过度工作。这是一个很荒诞的解决方案。

这个例子罗素是从历史得来的。在古代,少数有闲阶级的“闲”来自劳动者普遍的超负荷劳动,劳动者的生活水平低,寿命短。工业革命初期也是如此。罗素年轻的时候,劳动者每周工作时间比罗素写这篇文的时候还要长,成年人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人类的文明其实来自于“悠闲”。自从古希腊的公民开始,西方有文化的人基本上都是有闲阶级。而如今,科技的发展使得“闲”可以降临到大多数人身上,我们却使一部分人失业,另一部分人仍然没有“闲”,这的确很不合理。人类文明的发展,就是闲暇从少数人扩散到多数人的过程。

罗素说,他小时候(他出身于贵族家庭),家里的亲戚讨论到劳动者增加休假的问题,有些阿姨很吃惊地说,穷人要假期干什么?的确,只有有文化才会知道如何利用闲暇。罗素的设想是,降低所有人的工作时间,一方面能减少失业,另一方面所有人都有闲暇可以利用。也许有些人会浪费掉,但有些人会追求高等教育,有些人会参加公益活动,有些人能追求专业之外的活动……这是多么美好的一种设想!而我对这么美好的设想总有怀疑的态度,太好的事情不大可能发生。我目前没有想好他的这个设想的正确性。(插一句:这个设想非常非常地符合我的世界观。符合我对艺术的想法。我觉得人不应该以艺术为主业,他需要去体验更多,才能滋养他的艺术。这也符合我对终身学习的想法。自己个人学习的努力当然可以尽量持续,但是我觉得更好的应该是要能像对待工作一样有计划、有组织、有同学和导师地学习。)

罗素还提到的是女性的地位,我作为女性觉得他对女性地位的了解很深。现在的社会,女性能够出来工作,能够实现自己的抱负。可是她们的路途比男人艰辛。(这一点我以前做学生的时候完全不觉得~)因为家务同样也是劳动,而经常被归为女人的范畴,可是女人做家务却得不到报酬,或者说做家务不是她的抱负。罗素后来提到了一句,说女人普遍嫉妒男人。我一开始不以为然,可是仔细想想,不禁拍案叫绝。我周围的男生,的确也有素质很好,人很不错,见识广、胸襟高、为人达观的类型,可是我对他们,不仅有仰慕的感情,埋得更深的是一种嫉妒。而我周围素质不太高的男生(多了去了),也普遍比较没有牵挂,比我顺利,我对他们不仅是嫉妒,简直是到了变态的嫉恨的程度。读了罗素的这种分析,我的很多心理(因为埋得很深所以我以前根本不觉察)都make sense了。我每次想到这些都感动得要落泪了。

罗素提到女性地位的那篇,出发点很奇特,是建筑。他说到现在有些宏伟的古代建筑(比如说在剑桥的学院的建筑),其实都是来自中世纪宗教,是僧侣的住处。僧侣们没有自我,统一住宿,有人统一负责安排食宿。这个模式在现代没有了。现代只有小家庭单位,所以只能建造密密麻麻的丑陋公寓。而每个单位里面,女主人必须安排小家庭的食宿。其实家务这件事,如果花钱统一请人安排,会做得更加经济,也更加professional,可以做到更加科学和卫生。我觉得这非常之有道理啊!!可是距离罗素写这些文章的日子过去了八十年,世界似乎没有向这方面发展的趋势?

这本书有几篇是讲法西斯和共产主义的。我早已明白并习惯罗素把这两者同等对待。本书中说的是这两种思想都是抱定一个主意,就对别的主意不宽容的产物。这里就不说了。

第二篇”Useless” Knowledge讲的是对于“有用的知识”的过度追求。功利地追求知识的害处大家都知道。只有宽容平和的态度,才对智慧最有帮助,才能使人对各种事物充满好奇心,培养一种contemplative的习惯。

总之,这本书打开了我看政治经济问题的眼界,但主旨又不是关于政治经济的,却是关于一种广义的宽容和open mind。我觉得这本小书在罗素的著作中,算是比较被低估的吧。他说的这个问题,我觉得很重要,却很容易被忽略。

附:这本书的第一篇文,也就是标题和书名一样的这篇叫做In Praise of Idleness的文章全文,在下面这个链接可以看到:
http://www.zpub.com/notes/idl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