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kmark_borderOrlando

让我再表演一下“心里想什么就看什么都是它”的把戏。

读著名的早期女权小说《奥兰多》的时候,我心里感到更多的是。。。人家的历史是连续的。奥兰多是个活了四百年的人,四百年前,他从他的乡间地产跑到城市里(伦敦)来玩的时候,那些地名跟现在的是一样的。他从君士坦丁堡回来的时候,发现新造了圣保罗大教堂。

前几个月我一口气刷完Alden Ehrenreich的电影的时候,其实我也有这个感想。他演了两次设定在四五十年代的电影。我最喜欢的国产电影——《芙蓉镇》——也是那个时代的。在切身体会方面,我感受不到我们和那个时代的联系,尽管我每天都能感到那个时代将我们和过去切断了。很多年前我意识到我最喜欢的作家中的两个:王小波和DNA,他俩的生卒年份是很相近的。我就很嫉妒人家回头去看我们的父辈那一代看到的是DNA,和喜欢DNA的人们。而我们回头去看父辈,都是被那场浩劫挖空的人。最棒的人却花很多时间写着文明社会最基本的常识。

回到《奥兰多》。读这本小说可能需要比我更熟悉文学历史才行。前半本奥兰多是个男人的时候,我读得感受是相当无趣。。。他变成女人后,我读的感受是浑浑噩噩,间或被一两句话激醒。

第一句让我非常清醒的话是,奥兰多穿着女装坐船回英国的时候,心想女装真的好好看哦,可是也真的非常不实用。如果船出事了,她是没法自救的,只能靠那边那些穿着蓝色制服的来救她。这其实是我经常想的事情。一切都从我受不了皮鞋的脚开始,只有穿运动鞋我才感觉安全。还有一次参加公司拓展活动,需要高空行走,我就发现我根本没有理由信任组织方做到了专业的防护措施,因此从来懦弱怕事的我,坚决拒绝参与这项活动。

还有奥兰多去参加派对:

It is all an illusion (which is nothing against it, for illusions are the most valuable and necessary of all things, and she who can create one is among the world’s greatest benefactors), but as it is notorious that illusions are shattered by conflict with reality, so no real happiness, no real wit, no real profundity are tolerated where the illusion prevails. This serves to explain why Madame du Deffand said no more than three witty things in the course of fifty years. Had she said more, her circle would have been destroyed.

就是觉得作者的态度挺有意思的,并没有直接完全否定这些illusion,而是一种认清问题的饶有兴致。

总的来说,这本小说我看得挺痛苦的,是不是对于意识流小说,如果你跟不上那个意识,就完蛋了?但我还是挺想再看一些伍尔夫的,一个非同寻常的女性啊!

另一个“所有都连通”的例子是,书的最前面感谢的人里有Lady Ottoline Morrell,她是罗素的一位情人。也许我翻翻罗素的回忆录还能看到伍尔夫呢?

bookmark_border爱他,就听他描述他心中的乌托邦吧

《童年的终结》豆瓣上我2012年标记过,Goodreads上标记时间好像更早(当时Goodreads好像不记录标记时间??)。但是我几乎没有印象了。读书会的三巨头主题里提议读这本书,所以拿来重新读了一遍。

这本书感觉有点难读。它并不长,但分了好几段时间,各自几乎没有情感上的联系。第一段是Overlord的到来,人类的猜测和应对。这一段里作者描述了对现在(冷战时期(或者也许明年来看就要说,第一次冷战时期))的各种问题的解决。解决方式是上帝之手——Overlord的科技比我们强很多,手段也特别的高明,就这样瓦解了人类之间的矛盾。

第二段叫做“黄金时代”,描述了Overlord干预后稳定状态的幸福世界。每个人都可以从事喜欢的行业,终身学习。这一段可以看作是作者描绘他的理想国。

第三段揭示了Overlord的agenda。和2001奥德赛最终遁入抽象世界一样,最终目的不是人类,甚至不是Overlord所理解的。人类的情感不值一提。这也是Arthur C. Clarke的眼光和胸怀的体现。

虽然三段读下来感觉不是很引人入胜,但是在如今这个可怕的现实中,提醒我们黄金时代的胸怀,还是一种安慰。

我最喜欢的ACC小说,还是《与拉玛相会》,又好读,又让人觉得敬畏。

bookmark_borderThe Moon Is a Harsh Mistress 严厉的月亮

读书会主题是三巨头,所以可以再给海因莱因一次机会。上次读All You Zombies的一个印象是,主角不好好说话。没想到这次又是一个“不屑语法规则的酷男给你讲故事”。

我从不会想批评以前作家的落后的女权主义观。《基地》系列一开始就没有女性角色。基地后传里有,但很明显阿西莫夫写女性不如写男性那样有进入角色但感觉。但我还是很喜欢《基地》。女性角色不够好不是毛病。而这本书,就如标题显示的那样,时不时就把女性问题塞到读者鼻子底下,朝读者吼:“看我们多开放,多尊重女性啊!”让我无法忽视女性问题了。这本小说里的女性,被描绘成家族首领,然而男主的家族首领Mimi,整天也就把持家庭,照顾家人。女主是高挑的金发美女,她参加革命是因为生育问题,呵呵。后半本明显没有那么重要了,哦和她结婚的时间有巧合。

这本书的看点显然是革命和政治。本来,革命不能单靠热情还要有手段有策略,这个议题可以很有意思的。但是整本书洋溢着的“高谈阔论的直男”气息让我难以耐心听作者讲故事。(更何况,一方面故事的旁白是男主,操着一口受俄语影响的英语,句子经常没有主语,没有冠词,让人困惑;另一方面故事的叙述也干巴巴的。比如开头男主带着女主逃亡中,就能躲到一个酒店房间里不用担心安全了。男主的老师也来了以后,两个男人在美女面前讲怎么组织革命。然后就是干巴巴的革命叙述:“我招募了XXX,XXX招募了YYY,我们要造catapult,还要不让人发现。。。”这一切都有那个开挂的超级计算机帮助,因为计算机把男主当作最好的朋友。是的,就是这么幼稚。

后半本书是推翻了在月球的Authority之后,新成立的Free Luna寻求地球承认他们独立的故事。他们去地球,以及回来之后打地球目标的地方,读着都像是无知的高谈阔论。

bookmark_border山月记

书马上就得还掉了,快点记录一下。

山月记

李徵,有才华但不够刻苦,也不够世俗。有点自负和虚荣,但又嘲笑自己。非常棒的一篇。

牛人

貌似谦卑的牛人。不太懂这一篇的寓意。

高人传

心气急切的弟子想要学习,最后似乎成为了高人。一方面有点让我想到王小波的“把全部心胸表达在一条曲线里”的古希腊人。另一方面又不完全是这样,有点不太懂一些层面。比如说纪昌算计师傅飞卫的时候,然后轻描淡写化解了。还有最后纪昌真的不知道弓箭。有点吃不准这里有没有讽刺的层面在里面。

盈虚

讲了卫国政变的一段历史:王后揽权而且不忠,太子师徒刺杀未成被流放。国王去世后立了太子的儿子为王。太子杀回来后儿子只能流亡。新王的另一个儿子立为太子,新王治国并不好,一直带着流亡的怨恨,却不思改革。此时的太子逼死了帮助回归的重臣。最后政变,卫庄公流亡中被杀。

这篇是迷你权力的游戏吗?

夫妇

海岛背景的故事。懦弱的丈夫和蛮不讲理的妻子,非常抓马的情节。最后化为传说背景。挺喜欢这一篇的,洋溢着作者爱讲故事、打破习俗定势,然后还有点娓娓道来似真似假的一丝淡淡的讽刺(不能用讽刺这个词,我词穷)。

狐凭

不知道这个标题是什么意思。这一篇讲的是原始部落,半疯半真的故事。最后化作了文学的起源。也非常喜欢这一篇。

弟子

子路和孔子的故事。把两者都写得太高。很喜欢这里的子路,也很喜欢孔子很敏锐地观察到并且器重子路。唯一不满的一点是,把任何人推崇得过高,都让我很不舒服。我愿意接受作者写出来的高大的人物,中岛敦一定是胸襟非常高才能写出这样的人物,真的很让人叹服。但是,如果是弟子比师傅高,我会更喜欢。子路虽然非常棒,但他还是觉得没有人比孔子更厉害了。说任何一个古人不再会有人超越,都是我很难接受的观点。如果不能接受观点,那么故事再棒,对我而言效果还是要打折扣。

李陵

非常非常喜欢这一篇。

李陵是飞将军李广的孙子,在一次形势很不好的对匈奴的战役中殊死抵抗最终被俘。单于英雄惜英雄想要收服李陵未果,也对他很宽容。李陵衷心于汉朝,但渐渐地被胡风改变,真的爱上了新家。自己在汉朝的亲属又被处死。

李陵和苏武(不变节自我流放北大荒的那个)又有交集。对比之下产生了不少怀疑和思考。

另一条线是司马迁受宫刑。为了写《史记》而坚持活下来。在康复的时候他的思想活动写得很动人。有一段说他觉得要归罪于汉武帝,又要归罪于佞臣,都写得很出色。

虽然里面有不少思想近乎于我无法忍受的愚忠,但是我特别喜欢这一篇把三个人的命运交织在一起。和我喜欢的一些别的作品一样,这里的三个人迥然不同,却各自的闪光点一点也不逊于和自己不一样的其他人。

光风梦

这篇写的是Robert Louis Stevenson在南太平洋小岛的事情。殖民地白人和土人之间的事,和他自己写作的事情。我对他作品不熟悉。和前面的每一篇一样,也是非常清澈的描写。

每一篇小说都,用一个现在流行的词,是一股清流。

bookmark_borderThe God of Small Things

跟小伙伴讨论过后补充:

整本书我最大的泪点是Estha对警官说yes。已经发生了那么多悲剧之后,再加上7岁孩子的innocence被夺走。相比之下Velutha的遭遇我感到的更多的是震惊。

同时反观Baby Kochamma,是个从一开始的小虚伪渐渐偏离变得越来越mean。她向警官告发Velutha的时候,把之前游行中羞辱过她的人代入了Velutha,而且越说越相信自己的谎话。这很明显就是虚伪的道路走下去的结果。而被她害的Estha,如果虚伪的话,也可以相信他的伪证。而且那是7岁时被操纵而做的事情。

现实就是,没有人innocent。但我们都可以选择不虚伪,即便那会痛苦。

分割线一下是早上读完后仓促记下的。


1997年布克奖得主。印度作家写的印度背景的故事。

这本书看起来并不是我喜欢的类型,借了中文版想也许可以轻松一点读过去。然而这并不是一本轻松的书。所谓的fiction早已不是仅仅关于情节。中文书怎么也读不下去,就换了英文版来读,至少感觉确定一些了。也许是我对文体的接受度太窄了,我很受不了这个文体,bodering on pretentious.

讲故事的顺序是没有规律的,并不是倒叙或有个主线当中穿插闪回,而是各种不同时期的闪回。有很大一部分是通过儿童的眼光来讲故事。所以有这种语句:

Margaret Kochamma told her to Stoppit.

So she Stoppited.

这种儿童视角从头到尾一直有,出现得太多了我很受不了。

另一个抱怨也许是因为我没有太读懂的关系。书里肯定有很多很多的对历史、宗教、流行文化的reference我没有get。我的抱怨是描写感受太多了,很多地方多于我能感受到的。

That said,后半本书读起来顺利许多,读完后,我觉得这样写出这样一个故事太了不起了。幸好我坚持了一下。

第一次被书里触动到的是Ammu小时候父亲的残忍。这种残忍并不是可以简单归咎于重男轻女什么的。我也不知道怎么说。

父亲对Ammu和Mammachi的残忍给母女两人的影响,也不是简单的反抗or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As she grew older, Ammu learned to live with this cold, calculating cruelty. She developed a lofty sense of injustice and the mulish, reckless streak that develops in SomeoneSmall who has been bullied all their lives by Someone Big.

上面举的例子只是很小很小的一部分。在将关键情节的同时,小说以略随机的顺序讲了这个家里的各个成员的人生各个片段。Mammachi和Pappachi的关系;他们的未婚暗恋神父的姐妹(一点点虚伪就可以build up让人越来越mean);Chacko,以直男癌概括太粗暴了;Ammu,她的两个孩子;Chacko的英国妻子和女儿;比他们家低等的Velutha。

家庭成员之间的复杂感情,习俗的羁绊,还有社会的变革,组成了这个看似略怪异但很丰满的故事。

我也意识到我远不是自己以为的那么宽容的人。在我静不下心读大段描写的时候我会想起以前读《蝴蝶梦》开头部分的时候,也是在读者并不了解故事的情况下,作者抒发了很多情感。为什么后者好读一些?因为我熟悉那难以定义的英国风格的叙事。我需要提醒自己才能让自己同样对待对印度环境的描述。

我很高兴最终这本书让我觉得我支持diversity有更多实际理由,而不是出于坚持政治正确。实际上是出于政治正确让我坚持看到能抓住我的后半本书。

以上是刚读完后很快地杂乱无章地记录一下。。。

bookmark_borderThe Nine: Inside the Secret World of the Supreme Court

想到哪写到哪。

最高法院的法官是终身制的,挺好奇这个制度的来源以及其他国家的做法。小青说这个制度的来源是试出来的:最初联邦的时候发现完全民意驱使会出现很多混乱和不公,所以需要架设这样一个高于平常政治争执的机构。法官们不需要考虑到选票和讨好其他机构,才能做到最好的判断。

这本书的时候,我有时候会想,长期地judge(除了carry out自己的观点以外还有什么长进?),什么样的人适合做这件事?我脑中第一个跳出来的人物是《宇宙尽头餐馆》里的ruler of the universe (”But then, I thought the rain is wet, so who am I to judge?”). 当然这是fiction,同时也是超小概率的乐观结果。这本书主要通过描述最高法院里各个法官,以及新法官的任命过程,来描述三十年来最高法院的走向。对于政治历史小白如我来说,一开始很不好读。我把Wikipedia上面的美国总统列表里最近几十年的抄了一遍,然后又抄了一遍associate justice的名单,先给每个人贴上党派的标签,然后读起来就顺了很多,很多时候像在读八卦。对于熟知这些的美国人来说,没有这道坎读起来肯定是非常的轻松。

这本书主要是从法官们本人的维度来分析的。看完整本书印象最深的法官当然是Sandra Day O’Connor。由于她在左右的意识形态走的是centralist路线,常常是5:4决定里的关键一票,作者称之为swing vote,给了很高的地位。作者本人的意识形态很鲜明是左的,他显然对O’Connor这个共和党总统提名的法官被赶到有时候必须side with左派这件事非常impressed。在1992年的abortion case Planned Parenthood v. Casey 中,O’Connor是最终达成pro choice结果的“三驾马车”之一。O’Connor本人本来并没有对abortion话题有过很坚固的观点,甚至好像是有点pro life的。然而这个案件中的“必须通知配偶”条款她不能同意。这样的条款冒犯到了女性的自治权。她是最高法院第一个女性法官,我想,如果不是她是女性,可能法院就要作出pro life的裁决了。

值得一提的是,Casey案件中的“三驾马车”:O’Connor, Kennedy, Souter都是共和党总统任命的法官。他们能达成liberal的判决,也说明是进步的力量战胜了党派的纷争。当时的九人中,只有一个是民主党总统提名的:Byron White,而这个White当年是abortion这个话题的里程碑case1973年的 Roe v. Wade 中支持pro life的。所以说这个时候的最高法院,可以说是above politics的。虽然共和党总统倾向于推荐保守的人,但是法官们不作出符合他们背后的政党的决定似乎毫无压力。

Rehnquist Court,在1994到2005年是最高法院人员没有变动的最长时间。

William Rehnquist是一位意识形态偏于保守的法官,他的特点是遵守原则,讲究效率。他的保守也很难动摇的样子。

坚定的保守派还有Antonin Scalia,他是第一位意大利裔的法官。他的特点是原旨主义。我发现各种流派里,我最不能同意的就是原旨主义。我在根本上就不能接受“先驱伟大必须首要想办法理解他们的原意”这种思路。未来根本就是发散性的,不可能有包罗万象的一个指导书来指导一切,尊重宪法的思路应该是在精神上、根本上尊重,所有的应用都是解读。就像欧几里得一样,founding father只是限定了公约,而公约是越简单越好。不过虽然不能同意Scalia,但是他本身对观点很诚恳,而且特别好战愿意为了自己的观点跟你战斗到底,这一点还是很可爱的。

另一位极端保守派Clarence Thomas则没那么可爱了。书里说他的最好的话是他在办公室里对所有人都很友好。也许是书里故意采用了他最讨厌的一面:他的confirmation经历了很多曲折(有人告他办公室性骚扰),最后是票数非常相近险胜的;之后他一直对此很有grudge;他也从来没有勇气在有敌意的场合下发表观点;他的很多vote都是极端保守的。Thomas是第二位黑人法官,第一位是他位置的前任Thurgood Marshall。保守派是反对affirmative action的,Thomas更是好像从来没有question过这些。他作为黑人对此的论点就是,尊重黑人要不把他特殊对待。书里好几次揶揄道,Thomas本人却是affirmative action的受益者。

Anthony Kennedy,本来一直是最高法院法官里的保守派。由于法院的持续向右,到Roberts Court的时候,他已经是中心派了。他的观点总体上比O’Connor要保守。但是在O’Connor退休后,他已经是九人中最中心的一人了。可见最高法院的持续走向。书里还说他每年都去欧洲Salzburg交流,他的国际眼光也带到了工作中。在否决给一个青少年杀人犯死刑的案件中他的理由是,世界上只有少数几个国家还有处死未成年罪犯(其中有中国)。

Rehnquist Court的后期,除了当中的swing vote,其他人的站队一直很好预测。下面的几个人都是左派的。John Paul Stevens是共和党总统Ford任命的,但是他却一直是法官中的左派(因为他是法官离党派纷争还比较远的时代上任的)。David Souter,书里的描述给人的感觉最接近ruler of the universe。老布什任命的,然而从Casey案之后,他基本上是整个court的左派。他在70岁的时候就退休了(算是比较年轻,有些法官90岁的时候还在工作)。接下来是克林顿任命的Ruth B. Ginsburg(第二位女性大法官)和Stephen Breyer。Ginsburg给人的感觉是非常no nonsense,严谨简略有原则。

后来O’Connor因为丈夫的老年痴呆症需要照顾而退休了,小布什提名John Roberts。此时最高法院法官的提名已经成了政治斗争,小布什面临很大的党内压力,需要把候选人调查清楚。Roberts感觉是个很狡猾的家伙。表面上他很decent,长得帅出口成章人缘好。而他也是个坚定的保守派。此时Rehnquist去世了,布什则把Roberts提上去当chief justice。O’Connor的继任是Sammuel Alito。小布什的两位提名,都是在议会被共和党控制的情况下提名的,他们的保守观点则是毫无疑问的。

由于正巧美国大选,所以在网上看了一些内容。(好像是看这本书的续集一样,想知道后来发生了什么。这本书是07年初版的。)奥巴马任总统期间,David Souter在2009年退休了(选择在民主党总统在任期间退休,也是有希望继任是liberal的意图),奥巴马任命了Sonia Sotomayor,第三位女性大法官,也是第一个拉丁美洲裔法官;2010年John Paul Stevens在90岁的时候退休了,奥巴马任命的最高法院的第四位女性大法官Elena Kagan。2016年2月Antonin Scalia去世了。议会已经被共和党控制,奥巴马的第三个提名Merrick Garland被议会拒绝投票(这合法么,你倒是投一轮票否决了再说啊?),议会坚决要到大选后再开始投票。在最高法院只有八个人的情况下,如果达成了tie,就需要lower court参与。(大概所以Joss前两天发推说你们别叫Thomas来投票,这样就不会有deaklock了。。。)

虽然美国的政治和我们基本上没有什么关系,但是放大了来看美国算是世界上民主的标杆(美国相比欧洲很多国家来说,在很多方面比如宗教和女性平等方面,还是要保守落后),加上很多人都关注美国的流行文化,我听一些民权运动时期的民谣音乐,早就把这些思想当作自己的财产了。这本书从Rehnquist Court开始讲,Rehnquist之前的Warren和Burger Court,跟着国家的走向,做了很多liberal的决定。民权运动能取得那么多进展、取得法律的保护,应该也是和最高法院对各种争议案件的裁决有关。也许那些变化太快了,Rehnquist虽然是个大保守派,但他的保守还是给人一种非党派的印象。如今还有没有法官可以让提名他的总统吃惊?

从这本书来看,最高法院三十年来持续向右。奥巴马的两位任命本来也是替换court中的liberal。Scalia的继任如果是liberal则还有希望,但是现在已经不可能了。

本来这篇读后感还想从各个话题的维度谈一谈的。现在已经写了那么长了也就作罢了。Trump当选总统让我对一个话题很担心也就是反恐。我还记得我还在中学的时候发生了911,当时我懵懵懂懂的,但对911本身的震惊很快就没有我对班上同学纷纷觉得幸灾乐祸的反应的震惊厉害了。中学时代的我就一直觉得套上恐怖主义的帽子是很懒的行为,根本没有直击问题的要害。要害是什么我也不知道,我很想知道,但是要害肯定不是“恐怖主义”这样一个标签。当时的我对美国的反恐也觉得很不可思议(但是比对我同学的反应要能理解一些)。这么多年了,这个世界根本没有进步一些,反而倒退了很多。严厉打击恐怖主义只会造成更多的“恐怖主义”。

最高法院的四位女性法官:

800px-O'Connor,_Sotomayor,_Ginsburg,_and_Kagan

IMG_3878 2

O’Connor & 长者(2002年)

oconnor_jiang

+1s for good old time’s sake.

 

bookmark_border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一个星球上的两个文明互相隔绝,独立发展了几千年之后,两者固然会有很多的区别。这种情况下,更有可能的情况是一方比另一方好,还是各有千秋?如果是认为各有千秋,多少是由于反沙文主义的政治正确的需要?罗素那么喜欢中国,多少是由于他的谦虚?我们作为中国人,如果认为各有千秋,多少是出于自我虚荣的一厢情愿?

以上conjecture,都是脱离fact的。被推荐《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这本书,听说了它的美名之后,很有兴趣读。这本书分别讲述了汉、唐、宋、明、清五个朝代的政治情况。描述了中央和地方政府结构、推举/考试制度、经济制度(怎样收税)、国防兵役等等。书中说中国历代都是学而优则仕的,所以研究中国文化的时候,政治也是很重要的。好有道理,从来没有想过。

说到汉唐时期,宰相很重要的时候,我觉得很惊喜。还说唐朝有皇帝想要不经过政府,私自封官,还被人耻笑“斜封墨敕”。我很容易理解君权神授的思想在古代各个文化里都有。限制君权都是出于一定的特别理由的(比如皇权和教会权力的斗争,比如每个人直通上帝的神学理论)。比较失望书里似乎并没有解释汉唐形成宰相(或者说政府系统)对皇帝权力的制约的理由。

唐朝以后,我们就走了一千年的下坡路。(到现在都没有起色。)君权越来越无节制。地方治理越来越乱。其实分析怎样衰败的也会挺有意思的。作者一开始还很愿意分析。比如宋朝,他就说,经过五代动乱,宋朝皇帝自信不够。而且各种原因导致兵力弱,又要一直养兵,却打不了进攻。但是作者还是表扬宋朝维护了文化(因为他们怕武官,所以拼命捧文官),使得唐朝的灭亡没有带来中国文化的灭亡。到了明朝,取消了宰相,皇权进一步加强。但是后来很多皇帝没有治理国家的能力,甚至几十年不上朝。到了清朝,作者就几乎只有一条:外族的统治首要任务是民族镇压。科举考试到此完全变成了愚民政策。各项政策都是压制人的技巧。

说说我对这本书不满意的地方吧。从根本上,我还是难以转变我原来的想法,而觉得作者对中国传统政治(和文化?)看得有点太高了,经常给我感觉太defensive,以至于作者说的好话(特别是汉唐对皇权的约束)也有点不敢全信。汉朝有推举做官的制度,唐朝开始有考试、科举制度。这种向百姓开放政府大门的政策,可能是中国最独特的发明吧。现在的高考、公务员考试,是不是就是这种传统的传承?中国传统对于学者的尊敬,肯定也是和科举考试有关的。我看到这里不禁也想到,这也造成了中国文化没有追求真理的动力,因为学习是为了做官呀。如今东亚的孩子在全世界都学习那么用功,实在也是这一传统到现在的延续。

明清开始,皇权越来越集中,社会结构越来越平铺。少了西方和皇权抗衡的力量(先是教会,再是工商资本家),人民是一盘散沙状态。但我觉得不能就此得出“中国人最自由最平等”的结论。我想要理解作者为什么会得出这种结论?我看下来似乎觉得起码一条重要理由是每个人都可能做官(如果你考试考得好的话)。然而,我们的传统里从来没有个人自由的概念啊。没有个人自由概念的理论自由——只要用功读书,就可能可以做官,在我看来这里不仅没有自由的意义,也玷污了追求知识这件事。

再说一说书中提到的一个说法,也是我之前没想到的:西方重视每个人的投票权,而中国的好传统是任人唯贤。作者说,这说明中国人在政治决定方面,是重质不重量的。不能说重量好过重质。这个说法一开始让我很震惊,好像发现了自己长久以来的错误。不过仔细想想,仍然不能同意。即使我自己身上有“贤人”的标签(让我有政治决定权),我也不能同意。

作者说:我们的历史不能用“专治黑暗”来一笔概括。我们不能生硬照搬西方的民主。我们需要了解历史才能做好决定。这句话抽象地看,非常的让人警醒,非常有道理。然而书里的具体展开,却让我略有失望。

附:在各种方面,我好像都是民族虚无主义者。(所以也对书里怪罪外族统治的同时显示出来的民族视角不能满意。)但是一直很欣赏书法。我自己是好久没有提笔了(虽然以前也没有练好过)。有时候想写字又因为没有堂堂正正的语言可以写。写下来都是乱七八糟的。记这本书的笔记的时候,忽然几个字又可以看了一些。这当然是因为这本书的汉语值得写了。

IMG_3590

bookmark_borderThe Curious Incident of the Dog in the Night-Time

看到小伙伴写了。再不写我就忘了!

自闭症的孩子,在那里有条不紊地想事情。如果作者对自闭症的描述是科学的,那么我有点觉得每个人都一定程度地是自闭症:有几个方面的事情特别容易接受,但是在一些别的方面很难懂。然后又对某些东西很固执。

本来打算就这样看看也挺engaging,但是书的后半部分,我们越来越了解Christopher的家庭。我有点惊讶有点感动。每个人身边都有frustration,能relate to这些。特别是,这是通过Christopher的角度看到的,这让人觉得很特别。

bookmark_borderAmusing Ourselves to Death 娱乐至死

这本书讨论了非常有意义的话题。但是内容却让我很失望。它的论点很容易概括:出版于1985年的这本书,提醒美国人电视的普及带来信息的破碎化、所有话题都变成娱乐。这正朝着赫胥黎《美丽新世界》的预言走去。要解决这个问题,只要对这个问题警醒(即,读这本书然后赞同)即可。

这本书的主旨我很认同。虽然我不看电视已经很多年了,但是我是新型娱乐的傀儡:SNS和游戏。游戏没有电视那么大的范围,但SNS对信息的碎片化、娱乐化的作用,比电视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本书的内容:Part I先说了形式对于内容的决定性作用;然后从美国的历史来看,最早五月花号过来的人是世界上识字率最高的人群,说了书籍、印刷对人思想的作用;表扬完书籍之后,说道电报、照相对美好的书籍形成的社会的毁坏。而电报和照相的发展结果,则是罪大恶极的电视。Part II从几个方面来讲当时的电视社会。首先,所有的东西都成了show business;然后,新闻、宗教、政治和教育各占一章;最后,作者提出了他的解决方案:人们需要对电视的作用变得警醒。

对这本书,我首先的不满就是举例的重复。大量例子并列重复。其实看完上篇,下篇里的例子都没有新意,也没有更有深意。

书中说了很多次“不要以为科技是neutral的”。我不同意。科技的确是neutral的,对科技的使用才带来各种改变。一直电视的那群人,如果没有电视,就一定会做更有意义的事情了吗?一个有自己爱好的人,因为被电视吸引了,就会放弃爱好了吗?

我常常想到技术对思想的影响。很多年前,博客刚刚兴起,一个朋友对我说,虽然喜欢在博客上发表东西,但是要先用纸笔写下来,直接坐在电脑前写不出来。我记得当时我很同意这种感受。但是现在,我已经变得用电脑才能写东西,用纸笔,没写几个字就手酸,忘记后面要写什么了。(虽然现在我还是一直带着纸笔,我工作桌上还是有无数的草稿纸。纸笔对记录无format的东西还是有绝对优势的。)我想只喜欢打字对于中文也是有影响的。中文本身不是一个基于语音的语言。(所以应该用用别的输入法吧。。。)我现在几乎无法想象当年“只有用纸笔才能写文章”是什么感觉了。

作为一个从事计算机相关工作的人,我很反感这本书里对科技的一味否定。作者最后说,他不觉得解决方案是叫大家不要看电视。他这么说的时候,语调是resigned的。

因特网虽然给我带来了很多碎片消息,让我沉迷SNS和网络游戏,但是也带来了宝贵的信息和视野,以至于我认为封锁因特网是一种大罪恶。

就算是电视,也给我带来了无数高于我自身的感悟,以至于这个世界上最inspire我的活人,是两个电视剧作者。

另外一个不同意这本书的小地方是,作者在批评电视使人变傻的时候,go as far as saying,所有的communication都变成傻瓜式的,最好什么都有配图,什么都是零起点。我持相反的观点。如果你能把一个观点、一种道理,或者一个事实的来龙去脉,用傻瓜式的语言表达给别人,这说明你真的弄懂了这件事。把观点、道理、事实弄的让别人易懂,这绝不是什么错误,恰恰相反,这是有智力的人能做的最好的事。

书的一开始,说道现在政治也成了娱乐,cosmetics has replaced ideology as the field of expertise over which a politician must have competent control。当时我对这本书还很期待,然而看到这句我不由地想,这没什么不好。Ideology太危险。

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正好在听《宇宙尽头餐馆》的有声书。在宇宙尽头餐馆,宇宙的毁灭都变成了娱乐。对娱乐化的mockery,和《娱乐致死》相比,高下立判。

同时,我想不出什么理由不多少把DNA说的这句适用在Neil Postman身上:

“I’ve come up with a set of rules that describe our reactions to technologies:

1. Anything that is in the world when you’re born is normal and ordinary and is just a natural part of the way the world works.
2. Anything that’s invented between when you’re fifteen and thirty-five is new and exciting and revolutionary and you can probably get a career in it.
3. Anything invented after you’re thirty-five is against the natural order of thin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