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God of Small Things

跟小伙伴讨论过后补充:

整本书我最大的泪点是Estha对警官说yes。已经发生了那么多悲剧之后,再加上7岁孩子的innocence被夺走。相比之下Velutha的遭遇我感到的更多的是震惊。

同时反观Baby Kochamma,是个从一开始的小虚伪渐渐偏离变得越来越mean。她向警官告发Velutha的时候,把之前游行中羞辱过她的人代入了Velutha,而且越说越相信自己的谎话。这很明显就是虚伪的道路走下去的结果。而被她害的Estha,如果虚伪的话,也可以相信他的伪证。而且那是7岁时被操纵而做的事情。

现实就是,没有人innocent。但我们都可以选择不虚伪,即便那会痛苦。

分割线一下是早上读完后仓促记下的。


1997年布克奖得主。印度作家写的印度背景的故事。

这本书看起来并不是我喜欢的类型,借了中文版想也许可以轻松一点读过去。然而这并不是一本轻松的书。所谓的fiction早已不是仅仅关于情节。中文书怎么也读不下去,就换了英文版来读,至少感觉确定一些了。也许是我对文体的接受度太窄了,我很受不了这个文体,bodering on pretentious.

讲故事的顺序是没有规律的,并不是倒叙或有个主线当中穿插闪回,而是各种不同时期的闪回。有很大一部分是通过儿童的眼光来讲故事。所以有这种语句:

Margaret Kochamma told her to Stoppit.

So she Stoppited.

这种儿童视角从头到尾一直有,出现得太多了我很受不了。

另一个抱怨也许是因为我没有太读懂的关系。书里肯定有很多很多的对历史、宗教、流行文化的reference我没有get。我的抱怨是描写感受太多了,很多地方多于我能感受到的。

That said,后半本书读起来顺利许多,读完后,我觉得这样写出这样一个故事太了不起了。幸好我坚持了一下。

第一次被书里触动到的是Ammu小时候父亲的残忍。这种残忍并不是可以简单归咎于重男轻女什么的。我也不知道怎么说。

父亲对Ammu和Mammachi的残忍给母女两人的影响,也不是简单的反抗or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As she grew older, Ammu learned to live with this cold, calculating cruelty. She developed a lofty sense of injustice and the mulish, reckless streak that develops in SomeoneSmall who has been bullied all their lives by Someone Big.

上面举的例子只是很小很小的一部分。在将关键情节的同时,小说以略随机的顺序讲了这个家里的各个成员的人生各个片段。Mammachi和Pappachi的关系;他们的未婚暗恋神父的姐妹(一点点虚伪就可以build up让人越来越mean);Chacko,以直男癌概括太粗暴了;Ammu,她的两个孩子;Chacko的英国妻子和女儿;比他们家低等的Velutha。

家庭成员之间的复杂感情,习俗的羁绊,还有社会的变革,组成了这个看似略怪异但很丰满的故事。

我也意识到我远不是自己以为的那么宽容的人。在我静不下心读大段描写的时候我会想起以前读《蝴蝶梦》开头部分的时候,也是在读者并不了解故事的情况下,作者抒发了很多情感。为什么后者好读一些?因为我熟悉那难以定义的英国风格的叙事。我需要提醒自己才能让自己同样对待对印度环境的描述。

我很高兴最终这本书让我觉得我支持diversity有更多实际理由,而不是出于坚持政治正确。实际上是出于政治正确让我坚持看到能抓住我的后半本书。

以上是刚读完后很快地杂乱无章地记录一下。。。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