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kmark_border随想

今天终于有点空继续写powershell工具。最初接触powershell的时候,我以为就是Windows模仿Unix的一个东西。实际上powershell里目前感受到最大的不同是数据类型比较规范,shell里面变量都可以是字符串,因此比较低层。powershell比较高层一些,也意味着要多理解一些它的内部逻辑才行。

下午花了不少时间把上次写到一半的东西拾起来。上次终于写出了正则表达式表示的分隔符。因为分隔符有可能用到在数据里,所以我希望能有个escape character。在股沟里键入”powershell regular expression”,不能给我官方手册。这也是MSDN讨厌的地方。(实际上,我应该用PS自己的help,不过还不会用。)千转百回终于找到了上次参考的文档,赶紧存下来。看了这个文档,终于重新弄明白了自己上次写的代码。发现了一个漏洞——补上。漏洞本身的逻辑也很简单。但是容易漏掉。所以这些都不靠聪明,而是靠强迫症。

实际上,数据用到分隔符的可能性是非常非常小的。不过我还是纵容了一下自己的强迫症。

学一个新的东西真是不容易。我一直觉得,只要给我官方文档,和一个可以尝试的环境,那么什么都能学会。MSDN是我见过的最难懂的官方文档了。

写代码的能力,除了一般的计算机sense,其它的我觉得有这么几点:

1)要会尝试、很快地尝试。尝试是迭代知识的必要手段。特别是对我这样的强迫症,如果不尝试,我总是要怀疑之前的想法中有没有靠不住的地方。要很快地尝试,这样思路就不会打断

2)要善于meta化,来理解程序语言的设计思想,或者来理解机器的执行。

1)和2)要很快地交替,meta化了之后,往往会萌生新的问题、怀疑、理论,这就要继续尝试、根据尝试结果来修正或者reinforce理解。

另外,必不可缺的是股沟。有股沟、维基,有官方文档、可以尝试的环境。好了,我可以撬动地球。

当然,我一直觉得我很不够聪明的。前一阵读到网上关注的一个人的说法

好像发现一个通用的评估标准:事情复杂到什么程度你开始自我欺骗,就决定了你是什么层次的人。心理比智商还重要。有人知道我在说什么鬼话吗?

这个人有歧视女性的倾向(但人是开明的,我相信如果他遇到真正智慧的女人他会识别的),然而除此之外他的很多观点我很同意,也很独到。

强迫症永远不允许我自我欺骗。但是有时候我有逃避困难的倾向。

用新学的语言写小程序,一开始总觉得困难重重。跟着一个好的tutorial来学是客服最初困难的好方法。但是学一点点就要自己尝试。即使试会了教程里面的例子,实际要用的时候,还是有很多困难:设计的时候:这几个并到一个function里可以吗?用的时候会不会有问题?实施的时候又要被各种实际抛错影响。好在到达一定程度之后,一切会变得简单、效率百倍。以至于舍不得停下来。今天太晚了就回家了,但是到家后我还在写日记想这些。。。

bookmark_border巴卡卡伊大街

严重怀疑我的理解力。

读的时候只觉得荒诞、夸张。但是没有看出来point是啥。读书会朋友们的解读让我似乎略理解了。小青最喜欢Virginity这篇。但是我恐怕这篇是最粗浅的夸张,目的最明确、最容易理解。

在读书会之前我读了第一篇《检察官克拉伊科夫斯基的舞伴》,讨论下来发现我完全理解错。我以为‘我’和检察官之前有渊源。。。

第二篇《斯特凡恰尔涅斯基的回忆》,是比较浅显好理解的一篇。以孩童的角度审视着充满见解的世界。到成人之后,变得disillusioned。这篇我自觉理解了,也比较喜欢。但恐怕也是特别容易理解的一篇。

第三篇《一件臆想杀人案》:我完全没有理解结局。另外我想,作者把这个悬疑从标题和一开始的描述中就已经剧透了。所以他的目的完全是那个我不能理解的结局。

第四篇《科特乌巴伊伯爵夫人府上的会饮》:看起来是讽刺自以为风雅但实际上无耻又粗俗的贵族。(他们有没有食人???)

第五篇《清纯少女》:在读之前就听大家解读了。我理解大家不需要争论这里的少女是否有觉醒的迹象,少女只是拿来夸张的工具。重点是男主人公。

第六篇《遭遇》:‘我’被黑人折磨。完全没懂point。

第七篇船上的故事,非常长,看了开头十几页实在看不下去放弃。

第八篇《在厨房楼梯上》:男主人公喜欢粗俗的女佣人,但娶了美丽的妻子。然后闹矛盾。男主人公也很猥琐。point是?

第九篇《老鼠》:豁达大力的土匪就是怕老鼠(的死?),然后老鼠被喜欢的女人咬死了。point是?

第十篇《宴会》:模仿国王的夸张故事。国王的丑陋也很夸张。我猜是讽刺政治家把握局势的手法很荒诞。

GoodReads上面的这篇评论好像挺好。我猜我不能理解是因为对西方的社会规则不太了解。

我也喜欢荒诞的。会不会有人读Dirk Gently就是我读这本书的感觉。。。

bookmark_border神圣的夜晚

记录一下感想:

我觉得法语作者总是和我有隔阂,我是不是应该去学法语来增进理解。这本书是读书会要求读的,参加读书会的目的之一就是促使自己去读本来完全不会去读的书。这本书很短,加上看到小青读完那超级喜欢的样子,我逼自己读完了。

读一本书最初会接触到的,是文字本身。书的开头,就是长篇莫名其妙的描述:说书人、“我”是个特殊的人物。这本小说的描述经常是长篇、而且难以辨别是真实还是幻觉。如今全世界的人都是科幻奇幻爱好者,幻觉我不觉得不能接受,但这里的想象并不能激起我的着迷,反而总是越看越糊涂甚至恶心。

下一层会接触到的是plot本身。从层层叠叠的长篇言论和心理中,得知主人公是父亲为了继承家产而当作男孩抚养的女孩。父亲的去世使她得以解放,重新做回女人。但是她的家人因为父亲的严重偏爱而和她隔阂,她的亲戚当然也是因为得不到她父亲的财产而憎恨她。她离家出走,遇到了另外的生活边缘的人,得到了爱情,但无法获得平凡的幸福。

再下一层,就是meta化了。走到这一层我碰壁了。书的主题是女主人公的解放?如果是的话,我觉得至少过多的性描写使人觉得女性的主题还是性,不是更高层次的升华。这是男作家的毛病吗?那么书的主题或许是存粹的异域风情、幻觉的描述?。。。反正读完后我的感觉是莫名、困惑、略恶心。。。

bookmark_border人生第一个亲笔签名

从不是追星的人。我是个内向的人,就算很喜欢很喜欢对方,会有想告诉对方的强烈愿望,但总觉得对方没有听我的义务。对于名人更是如此。当得知Joss Whedon会来北京,我放纵了自己想要告诉对方自己的热爱情绪。这几乎是我做过的最疯狂的事情了。

Joss Whedon为宣传复仇者联盟2而来(我甚至不算是复仇者联盟的粉丝),同来的是两位演员:Mark Ruffalo和Robert Downey Jr. 料到现场多数是演员的粉丝,没料到绝大多数是喜欢小唐尼的。我还是没有想通。Mark Ruffalo相比之下年轻、性感许多啊。。。不过Mark Ruffalo现场签名非常非常非常耐心,都感动到了我前排大唐尼粉妹子。我为了对Joss吼一声Firefly,挤在这个不适合我呆的地方,是这件事的疯狂点。

对了,那天是别人帮我把求签名的书递过去的。我只能脑补他看见firefly的样子。我们在内场,看到了外场的现场视频。看见一个人递上firefly相关的东西的时候,他的小惊讶。最后他上台说了一句,我只是个writer,没想到人们会记得我的作品。我趁着这个时候大吼了FIREFLY!!!!同时挥舞手中刚被签名的书。就是如此。

那天晚上第一次在陌生的城市错过了地铁末班车同时手机没电了。

今天早上梦见我在和同好们一起firefly主题party,然后我们的疯狂被他和他的工作人员看见了。后来出现在什么片子的花絮里。现实中,我希望他哪天会在什么采访里提到:那年我因为复仇者联盟2的宣传去了北京,没想到那里也有Firefly的粉丝。

bookmark_border忽然想到

忽然想到

2015-05-13 21:18:33
西方哲学史中世纪部分,讲很多的历史(中世纪没有什么思想)。其中心是教皇和世俗政权的斗争。

教会一般没有军队。教皇的权力很多来自洗脑。皇帝/贵族/英国法国国王有军队。所以中世纪再黑暗,洗脑抢钱和杀戮抢钱的是两拨人(起码名义上,有时候他们会狼狈为奸)。

不像我们现在。。。orzzzz

当然,教会也有十字军,和烧女巫和异教的Inquisition队员。教会落入残忍的阶段,也是它没落的开始、宗教改革的契机。

(不过呢,宗教改革当然也离不开世俗政权的支持。。现实就是难以纯粹)

bookmark_border对罗素的批评

搬豆瓣日记。

 

对罗素的批评

2015-04-06 21:37:48
刚才偶然想到,对罗素的各种批评,都让我对他更有好感:)

批评西方哲学史太主观,而不是‘历史’:越读这本书越觉得,了解历史上的哲学家,如果没个自己的观点,怎么能叫了解呢?至少主观的外表在,比那些号称’客观‘(怎么可能做到)然后把你bore到死的好一千倍。

批评他过分喜欢机智:哈哈哈哈太可爱了。(而且,了解他的人知道,他只是喜欢幽默而已,实际上他远远不是耍小聪明的人)

批评他结婚四次,还有无数婚外恋:其实这是他诚实内心,和尊重女性的表现(不理解的人走好不送)

我所知的对他的最大的批评是,维特斯根坦说他后来已经觉得世界上没有问题了,因为他太聪明,好像什么问题都解决了。一个哲学家已经没有能力提出问题,这是对哲学家能有的最大批评。罗素自己也承认:当数学变得太难了,他就做哲学家;当哲学变得太难了,他就去做社会活动家。。。对于自己没有能力做的事情,他的resignation都是如此积极,鲜有人能做到啊!

bookmark_border北京之行-八达岭长城&misc

随便记录一下。去北京准备得比较仓促。虽然之前2个星期就准备去,但是拖延症&加班,直到去之前一周才做一些准备。为了周日晚上的活动,我准备周六去周一回。我不管到什么地方,到达的当天是不能活动的,肯定会没精力。出发前的晚上,下班回家忽然过敏大作,没有能够收拾行李,只能蜷缩在沙发上等症状过去。。。这个病得治。。。

由于是周日晚上的活动,我周日上午有时间玩一下。这是我第一次进京,只能选一个景点玩的话,基本没有纠结,选择长城。除了google地图我没用过别的地图。所以事先我把地图查好、截图下来放在evernote里(Evernote里好像会缓存一些note,可以离线查看。但是它没有保证都能离线看,没有缓存只能花流量看。Evernote Pro可以离线,它的一个卖点也是针对旅行的人的。)我查好地铁到酒店、地铁到八达岭长城、酒店到周日的会场的路线。

高铁上车可以不用取票,直接刷身份证。在车上坐了五个小时。下车后直奔售票处买交通卡,然后按照计划坐地铁。从地图来看出站后,按照西南方向走一段然后拐进酒店所在的路上走一点点就到了。但是出站后,我迷路了!首先辨认方向花了很久。路牌上没有标明方向!(第二天我才发现,路牌上是标有方向的,但是北京的路牌比较旧,我看到的好几块上面的字迹都消磨掉了。)综合各种线索终于按照正确的方向走去,行人可以走的路分成了上下两层。我选择走了上层,后来发现因此错过了可以酒店所在的路的拐角。我从隔壁的路进去,绕了一大圈,才终于走到。

酒店很舒服。一个人住很自在。很喜欢酒店的一个卖点——蓝牙音箱,并且和浴室里的音箱相连。边洗澡边唱歌更加爽了。

下面进入第二天去八达岭阶段。之前略做了功课,比如看了这篇:http://www.mafengwo.cn/i/737077.html 知道需要避开黑车,其实公交6元就可以到。有两种路线,坐城际铁路S2或者坐公交877路。我首选城际铁路,因为感觉比较靠谱而且不容易被黑车骗。S2路貌似班次很不固定。我按照这里(http://www.juiju.com/thread-7635-1-1.html)的班次来安排,希望能尽早去,中午左右回酒店略休息,晚上再投入重要活动。6:10的那班车我肯定赶不上,地铁貌似没那么早。我求8:34的那班。当我7:30在地铁上的时候,我意识到根据前面那个表8:34那趟车周日没有。于是我觉得9:02那趟车也行。当我八点左右到S2的车站的时候,那边聚集了一大堆人。栏杆上一个喇叭不停地播放:还没有上车的旅客,下一辆车是10:57。我胸闷,只好启用plan B,回头扎进地铁,改坐地铁到积水潭站,换乘877路。积水潭站出来我又分不清东西了。仔细看才发现路牌上淡淡的东西方向。找到方向后,朝东走去。路上显然好多人都是外地来北京要去八达岭的游客。看到一些公交站。在一个站牌下,有几个人在维持秩序,让去八达岭的游客排好队。我当时就有点疑虑,因为站牌看起来不太真。但是那几个维护秩序的人太像真的了。排队的人也都相信自己是在排877的队。我站到队伍末加入了。当时问那个人多久一班车,下一班几点。答曰40分钟一班,下一班还有20分钟。然后说,单程3小时(我心里疑虑一下好像和网上说的不一样啊)。后面来的人都被告知,今天有交通管制,没有1小时到达的快车,只有慢车。没办法,等呗。我掏出手机玩起了游戏。。。等了很久没见有车来,队伍却在向前移动。不少人嫌慢,就上了在旁等待的黑车。不久我就排到了队伍的前头。我又开始疑虑。前方等待的闽南口音大叔也有疑虑,但是他走到前面,看了看有877路的标志。旁边来了外国游客,认真地问,这里是877吗?大叔认真地回答:是。然后外国帅哥就排到后面去了。这时有人问黑车哥价钱,黑车哥说,比快车贵10元!快车65元,慢车45元。我明明记得877路时6元/12元的。我对前排大叔说,我怀疑这里不是真的车站,到周围转转去。结果,再向东几百米,有个大型的公交站,这里才是正规的877路。我犹豫要不要回去告诉那边等待的人们。但是我自己时间来不及了。。。过了一阵,大叔也找到这里来了。大叔说,那边的黑车哥看他不上黑车,就悄悄告诉他车站在这里。。。我说要不要回去告诉那边的人,大叔说:怎么可以?他们都是黑社会,会打死你的!我略汗。但我也的确没这个心思和时间。只不过外国帅哥的认真脸又浮现了一下。

877路车次比较多,等待的队伍移动比较快。上了877路,一个多小时就到了。下车后又是坑爹的地方:车站处都是卖套票的。我仔细看了每个排着长队买票的窗口,看上去都不是登长城门票的售票处。记得网上说买票要到里面,所以我没打算在车站的地方就能买票。然后我又找了较久的路,找到了“步行登长城”的指示牌,跟着它走了很久,在一大排纪念品商店的中间,是小小的入口。入口进去是围着很多小商铺的走道(很像上海火车站南北广场之间的通道orz),这里有个窗口写着“团体登记处”。一位游客在问里面爱理不理的工作人员是不是在这里买票(从公交车站步行过来已经很多路了)。从通道出来,再走一大段上坡路,才到了真正的登长城入口,这里有卖票的。成人票40元。

八达岭长城的入口是在两段长城之间,南段比较短。这时已经不早了,我决定放弃北段。入口处人很多,我本能地走得比较快不想挤在人多的地方。一口气爬了一小段上坡,已经上气不接下气。接下来人不算多,我缓慢地前进。这个季节,周围很多桃花类的花开得一片片,非常美。

通常旅游我不喜欢爬山。但是我只是不喜欢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山,南方的山感觉只是一些障碍物或者危险而已。北方的山不负我的期待,连绵不绝,层次丰富。南方的山是阻碍,北方的山是辽阔的高原。

我比较早地离开了景区,向S2小火车走去。路上不断有指示牌所以没有走错。但是呢,这条路不适合行人走,其中必须横穿马路。很多人一开始就穿过去了,我犹豫了之后,就一直只能走阴暗小道。到最后我还是横穿马路才到达车站。对于小火车我还要吐槽:我一点不到左右到达车站,看见大厅屏幕上说一下班车时13:20的,放心排进队伍。到了一点十分的时候,队伍前头开始放行。可是在我之前还有二三十人的时候停止了放行。这意味着我上不了1:20的车?!接下来就是三点的车啊。我焦急想知道真相,但是排在弯弯绕的队伍很里面,工作人员在很远的地方无法询问。我性格也是不喜欢招惹太多注意。周围人说还是会放行的。结果他们没说错,快到点的时候,我们这拨人也被放上了车。放行后大家都撒开腿就冲。。。上车后发现已经没有座位。于是我在座位间隙席地而坐。小火车开的时间似乎还比公交车长一些。如果有人要去长城,做功课的时候看见这篇,我推荐坐877路。

回到酒店已经四点了,我累得不行。又接到朋友的短信,多数影迷已经在现场等了一天了,而我到傍晚还没过去!我赶紧出门。。。

见面会也超级耗体力。但是见面会给我打了鸡血,晚上倒基本不累。我决定虽然绕路但还是坐地铁回去。我手里拿着刚签名过的书看了起来。结果就是在一个换乘处乘错了方向,导致最后一个换乘没有赶上末班车!我在芍药居站出站,悲凉地发现这里又是一个没有行人的立交马路,鲜有出租车经过!旁边错过末班车的人们都在跟朋友打电话,陆陆续续都走光了,还是没见到出租车。我手机电量只有14%了。咬牙开了流量查了叫车电话(还是要学用打车软件啊),打了电话。同时又不断张望。经过2辆出租车,其中一辆说他不能开到三元桥,另一辆根本不理会我上窜下跳的扬招。我等不到叫车的回应,已经打算走回去了。到哪里我的脚力都是最坚定的后盾。心里慌慌的,因为第一天白天情况下我都迷路,这黑夜在完全陌生的地方。。。我再次开流量查询了回去的路线(前一天晚上下载了高德地图),地图显示要走37分钟。我正按照地图指示开始走呢,出租车公司发来短信说没有应单的。然后手机从9%立刻变成了关机。我懵了,对这个地方玩完全没有方向感,没有地图无法走到的。我沿着路走走希望能走到热闹一点的地方。走了一段后,来了一辆出租车。旁边一位大哥也扬招了这辆车。我哭诉说(没有真的哭。。)我手机也没电了,完全不认识路,能不能拼车。发现顺路也能带,还把我误认为是学生不愿收我的钱。于是我终于到达了认识的地方。三元桥地铁站还算热闹。这边也有不少待客的出租车。可是我已经用不着它们啦。

在酒店激动到两点多才睡。周一中午11点的火车,也不能睡太晚。还有个问题是我没有查过退公交卡的车站在哪里。第一天买公交卡的地方贴着车站名,但是要在地铁路线图里找到这些站然后决定一个最优路线还是需要略看一下的。结果多亏携程地图第一天给我推荐了绕路的路线,我对退卡车站列表里的角门西站有印象。然后看到它离火车南站很近,那就是它了。第二天早上九点一刻出发(竟然还遇到上班高峰),成功完成了退卡和登上火车。

人激动就会话痨。

bookmark_border希腊人

The Greeks
by Humphrey Kitto

看完好久了,很喜欢这本书,想好好写读后感。但是一直做不到。本着“done is better than perfect”的原则,就贴读的时候的一点点记录吧:

先听一遍Revenge of the Sith的最后一段。

如果我说,向往城邦制度,它好,它是理想。我的理由是什么?是雅典辉煌的各方面成就?欧洲的历史,就是一部回归古希腊的历史。可是我不喜欢用结果来肯定,这本质上是功利主义。我也决不同意有什么传统,会永远成为后世的模范。然而这种想法,何尝不是一种希腊精神?这里陷入了strange loop。

从另一个结果来看,雅典的城邦制度其实只存在了一百年的时间。你可以说它衰落了。雅典被极权的斯巴达打败,而希腊城邦又都被亚历山大征服。摘抄书中第八章的原话:“你也许可以认为它(雅典的城邦制度)已经失败了,但如果要说你的这个判断正确的话,那只有在这个意义上才行,即这更多的是人类天性能力方面的失败,而不是作为一种政治体制的失败。”我们已经习惯了认为政治体制应该防止因为人天性而犯的错造成很大的害处。法律需要‘假设当权者是坏人然后防止他做坏事’。但是换个角度想,如果人的天性的问题,需要用规则来纠正,而不是从自身来努力改善天性,那不是可悲吗?

如果我们不从结果来看,那么什么是雅典城邦?我能做的任何概括肯定都是脆弱的。但在读完书很久的现在,我想得到的就是,一切都源自希腊人对‘人’这个属性里要自带自由的含义。Barbarian这个词原本没有贬义,只是指不会说希腊语的人。东方虽然有更古老的文明、更奢华的丝绸、更精致的艺术,希腊人能欣赏那些,但他们仍然是barbarian,关键是他们都是帝王的下属,而不是为自己活着的自由人。

之前读《逃避自由》里,我还怀疑弗洛姆从生物进化的角度来说人的定义就是带有自由这个说法感到怀疑。但是读了希腊人,这个idea click了。我还需要从理智上来想一想它站得住的理由,尽量不要顾及《希腊人》给我带来心潮澎湃的感觉。

Utopia:读罗素对柏拉图的评价,觉得他去设想理想国挺天真的。但是生活在雅典正在没落的辉煌下,目睹斯巴达人的效率,做不到restrain自己真是情有可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