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kmark_borderHP 4&5

4好像都没有写就去读了5,我读得太快了,有点负罪感。现在几乎记不得对4有什么感想了,只记得4的时候Harry还没那么让人感到讨厌。另外,虽然我看过全套HP电影,但因为完全没看懂/没好好看电影,电影基本上没有对我读书造成剧透,除了一个地方,那就是当年火焰杯的电影是为了看David Tennant而看的,所以我一直记得贯穿整个故事,Barty Crouchy Jr.把自己变作了Mad Eye Moody。。。

4和5的长度是前三本书的两倍。。。但好看程度是前三本书的一半。啊,现在记起来了,读4的时候我一直在想,Harry,Ron和Hermione三个人经过三年的紧密的友谊,为什么会在4里面一直在为各种事情闹别扭,这点很讨厌。Ron觉得自己被Harry的光环遮蔽了,他们和好后又为找不到女伴参加舞会而烦恼……同时,Triwizard Tournament+舞会这个设定让人觉得很做作……不过,整体上除了他不肯主动和Ron和好之外,我没怎么讨厌Harry。Harry水底救人的事情我还觉得挺感动的。

没想到到了凤凰社,Harry的性格真是让人无语。一开始在家收不到邮件,但后来来到Weasley家和大家团聚后,就开始发小脾气。。。回到学校发现被那个可怕的女人占领了,他也不知道收敛一些,反而几次三番惹祸。。。发现自己父亲当年不是自己想象的完人之后大受打击,不顾风头正紧大闹学校为的就是和Sirius谈心几句。。。最让人恼火的是,他一直最尊敬的人:Dumbledore,Sirius,Lupin,都几次跟他强调要好好跟着Snape学习那个闭心术,可是他就是忽略,甚至还对Hermione撒谎。。。

以前朋友说过,HP系列的走向,作者受到粉丝的影响太多了。我可以想象Alan Rickman的粉丝的影响,让作者想要洗白Snape。前几本书里的Snape小心眼、不公正到了我很鄙视的程度。但是,如果只是Dumbledore信任他、他只是伪装着恨Harry什么的,我可以接受。。这本书里,Harry性格那么糟糕,我都要同情Snape了。

凤凰社整本书我基本没有过什么感动。希望后面的两本会好些……另外,不要再变长了!!

bookmark_borderAn Unexpected Journey as expected.

就像往常一样,SFX的评论(特别是Dave Golder)和我想说的很相近。

魔戒系列对我来说是重要的系列。我很理解剧组多年后重聚,想要拍得更多更美更丰富的愿望。他们也deserve稍稍self indulgence一下。但是如果《霍比特人》能拍得收敛一些的话,我会更喜欢。其实听说电影会不止一部的时候,我已经预料到不可能期待down to earth的改编了。

但即使是添加那么多背景镜头的故事,其实有些地方的选择还是可以改变一下的。“地上有个洞,洞里住着一个霍比特人……”竟然不是开头。而开头矮人的历史完全可以放在之后让大家慢慢地了解的。

Bilbo一开始是被忽悠进来,后来慢慢产生genuine的motive。这本来是非常好的剧情。可惜我不喜欢他不止一次地强调这一点。从orc地洞里逃出来的时候他表白了一下;最后被老鹰救到山顶的时候又表白了一下。。。

昨天和朋友提到这部电影。然后又说到我最近在狂读哈利波特系列,朋友告诫我说,哈利波特系列只有前三本好看,后面太黑暗了。然后,朋友补充了一句:前三本像霍比特人,后面像魔戒。这句话很说明问题。

说了这么多,多年后能重回中土世界,还是很激动人心的。片头放电影公司的logo的时候,音乐是Gollum’s Song,心里感动了一下。

bookmark_borderCloud Atlas 电影观后

这部电影看完后第一印象是,惊讶和感动并存。这种体验太美好了,我就知道这会是我很喜欢的电影。不久后就又看了一遍。电影的显著特点是讲了六个故事,故事之间互相有一些牵连。这让我想起了多年前的那部Crash:好几个看似没有什么关系的故事,背后有一丝丝的联系。其实世界就是这样,表面上看起来没有什么关系的人与事,背后可以有联系、互相影响。而《云图》的六个故事,则在时间上分隔很远,实际上能够联系起来,共同反映了不同时代的人对自由和自身梦想的追求。

我特别喜欢这部片里,联系线索、甚至主旨,有时候都会以一种荒诞的形式出现。并没有走那种“几百年前的武林秘籍”路线。每个故事之间的联系都不一样。

每个故事本身又很不一样。从个各方面来袭。第一个故事是十九世纪黑奴追求自由。黑奴跳上桅杆那段,太美了。他获得自由的过程,电影描绘得非常到位,精简又不罗嗦。而主人公美国白人小伙的态度变化也非常可信可敬。第二个故事是年轻的音乐家去年老成名的音乐家家里做抄谱员,在这个过程中创作自己的作品。年老音乐家要霸占作品署名。而年轻音乐家双性恋身份和没有成名和地位,无法生存下去,最后选择自杀。故事不复杂,拍得很美。第三个故事,女记者揭露危险核试验。情节没有什么新意(现在丁作者写故事是不是都受了各种电影影响。。。)但很多地方还是很美。我特别喜欢这个故事里Tom Hanks的角色站在阳台上和Halle Berry的角色讲话那段。周围的景色充满安静的(而不是绚丽的)科幻色彩,让人有点忘记这个故事设定在70年代。第四个故事,也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和其它故事不一样的地方是,它的主角没有什么伟大使命,主角的性格也有点毛病——一个老年出版商,遇到了黑道上的麻烦,去向他的兄弟求助。而他兄弟骗他进入养老院,被很凶的护士管着。然后几位老人开始越狱……(我没有明白他最终怎么会和Susan Sarandon扮演的角色在一起了……)选这样一个故事放在里面,几乎是一种自嘲,同时又有点荒诞,我非常喜欢。第五个故事开始,就是未来的故事。我不是很喜欢克隆人反抗的故事。但是电影的视觉效果太美了。第六个故事,是核爆后的幸存故事。我的感觉是,相对于前几个故事,作者写到未来,感觉就略缺乏细节,故事和人物不够立体了。第六个故事结束后,我们看到Tom Hanks的角色在一个外星球上定居。仰视星空的结局,正正好好击中了我心里的某种东西,很感动。

几个故事,拆开来看都有点stereotype,但显然,故事的精髓是它们的结合。另外每个故事都拍得太美了。

另外,一人分饰多个角色这个做法,我没有看出什么深意。也许是为了强调星美的那句话:Our life is not our own…

fb_single_01 fb_single_04 fb_single_05 fb_single_06

bookmark_borderHP 2&3

我一定是读得太快了,这样不好。我要求过自己每读一本书要写一下记录。由于读得太快,似乎也写不出来。但我先勉强自己写一些吧。

下面随意写一些现在觉得印象深刻的地方:

Hagrid总是很萌各种动物。没想到第三部他就被任命为Care for magical creatures这门课的老师。而第二部的故事,也是为他洗清了最初他被开除的那个罪名。Hagrid让我想到了Primeval里的Abbey(虽然后者是可爱聪明的小女孩)。

我感觉第二部和第三部恐怖的元素比第一部多,这方面我还是更喜欢第一部里,他们最终的那个解决方案:解开了各个老师出的题。第二部里我觉得处理得不够好的地方是,尽管有那么多恐怖的事情发生,Harry好几次都决定不去向Dumbledore求助,这里让人觉得有一点点生硬。

在每本书的结尾,Dumbledore说一些很睿智的话是公式。第一本是说,只有Harry想要得到魔法石,其他人想要得到的是魔法石带来的东西。第二本的结尾,Harry担心自己有Slytherin的潜质,Dumbledore说,是我们的选择(而不是我们具有的能力)决定了我们是什么人。第三部的结尾,Dumbledore说了和甘道夫类似的话:有一天你会为了放过那老鼠而感到高兴。

第三部里,我一直在期待Crookshanks会变成人,或者有什么特殊的来历。。。

卢平是谦谦君子,有点花痴他。我印象中以前看过扮演这个角色的David Thewlis的另一个电影(一直以为是Princess Bride里的恶劣国王),找了一下发现是一部叫做龙之心的电影……我虽然看过全部的HP电影,但除了家喻户晓的主角和主要反派以外,唯一有印象的就是这个角色的演员,而角色的内容完全没印象,这一点对我读书的时候保持suspense,没有剧透影响很不错。

总之,我是儿童故事爱好者。HP很适合给我读:)

bookmark_border哈利波特与魔法石

我读完之前一本书后寂寞地翻Kindle的时候想找个light reading。找上了HP。我之前看过HP电影系列,但完全无感。没想到一读上书就入了迷。这本书在我看来很完美。:)

(同样是讲有天赋的魔法少年成长的故事,Merlin的故事就……)

故事编排得很精巧,读起来引人入胜。最最感动的地方,是最后关于Neville的部分(之前都是各种小感动,读到这段的时候内心被震动了一下——genuine的感动,没错的)。对于这个傻乎乎、魔法天赋比较低的同学,处理得不好的作者会过分同情,或者干脆用来作炮灰——好在这个故事里没有炮灰,everybody lives,这也是我喜欢儿童故事的地方:)

但我心里也有一丝疑惑,虽然并不完全针对HP,那就是,现在的情节饱满的小说,都像是等着被电影改编。如《魔戒》那样的超越时代的作品,不知道要到哪里去找了。

bookmark_borderThe Invisible Man

科幻鼻祖时代的作品,我本来的期待是,非常solid的细节描写、中立的道德判断。前者完全实现,后者略低于我的期望。故事的后半部分,隐形人变得穷凶极恶。

Aileen的讲解让我大开眼界,比光自己读收获多很多。H G Wells是个喜欢在故事中加入自己对社会看法的作者,他流传甚广的科幻作品,只是他早期的作品。后来,他写了很多非科幻,但没有他的科幻作品流传广。

bookmark_border《悲惨世界》电影版观后

前一阵和朋友一起去看了一个叫《极致百老汇》的音乐剧串烧演出。中场休息的时候我问大家觉得怎样。有人说,要唱到《悲惨世界》才会觉得high。我心想真的,我也是这样的感觉。

我清楚地记得认识音乐剧《悲惨世界》的过程:有一天我经过梅陇镇广场,借道走过,看见里面在举办一个活动,大厅里有个演员(中国人)在唱Bring Him Home。音响的声音大得刺耳(所以周围几乎没有人),简单的音调,简单的歌词,拨动了我的心弦。在此之前,我没有读过原著也没有看过任何改编。然后我买了一盒10周年dream cast演出的CD,成了剧迷。后来得知音乐剧曾经来过上海,并且当时来的正是正牌Jean Valjean – Colm Wilkinson,我没有早几年认识Les Mis,后悔不已。

还是直接来说电影吧。我知道有这个改编,还有这些卡司之后,其实是很不看好的。音乐剧来表现原著很成功是因为它是音乐剧的形式,做得脸谱化夸张化都合情合理,观众看了会觉得尽兴。电影的改编,说是纯照搬音乐剧,这让人觉得很难做好。我心目中用电影来compliment音乐剧的做法,可以是把场景做得更细致,节奏做得更自然(而不是音乐剧那样一幕幕的),可以说是做成一个长篇MV穿插一些情节展现。结果呢,这部电影场景做得很美,但节奏做得很不好。

电影改编音乐剧,选的演员的唱功也很重要。以前看《剧院魅影》里Patrick Wilson和Emmy Rossum的唱功都很专业,非常好听,(但魅影的演员唱功差了一些,让我不太喜欢)。这次,我是做好心理准备忽略演员的唱功的,然后觉得有些人很出彩。主要觉得不合适的是JVJ的演员Hugh Jackman,一方面JVJ的部分很多比较难唱(高音),另一方面,HJ的形象在我感觉也没达到那种级别,还是一个年轻干练的帅哥级别。

节奏和JVJ,是我唯一两个抱怨。出彩的地方很多。最感动不已的,是主教的出场。那音容,不正是Colm Wilkinson吗?!顿时觉得无比感动,眼泪一下子哗哗流下来了。主教把银器和烛台送给JVJ,这本来就是故事中很重要的部分。这里,还有另一种涵义,就是老音乐剧的JVJ,把火炬传给了电影版的JVJ。这种传递看了让人很感动。(DW剧组的更替,也给我这种感觉。)主教,是整个故事中戏份极少,却无比重要的人物。Colm Wilkinson来客串这个角色,非常的合适。冲着这一点,我也不愿意对这部片的缺点进行苛评了。

Russell Crowe是我比较讨厌的演员。但是听说他演Javert的时候,我很看好。事实上他是看片之前最看好的卡司了。真的看了之后,觉得也没有失望。他的唱功出奇地蛮好的。Javert是一个我不理解的角色,甚至隐隐觉得他一定程度上是个plot device。但是那首Stars,非常非常的喜欢。

海伦娜阿姨的表演没有失手,但德纳蒂尔夫妇的喜剧效果有点不够。

然,然后,我怎么开始说呢?Eddie Redmayne扮演的Marius,用花姐的话来说就是“鼻血汪了一地”。音乐剧的Marius,就是我对年轻英俊痴情的定义。之前就是对Dream cast里Michael Ball长时间的喜爱导致我听了不少音乐剧。电影版里的Eddie非常迷人,唱功竟然也很了不得。后宫的材料啊……

上截图:

vlcsnap-2013-01-19-00h55m45s53

安妮的美还是让我有些出戏,但她的歌声非常不错。

vlcsnap-2013-01-19-00h12m04s188

街垒上的Marius

vlcsnap-2013-01-19-00h42m33s172

一对璧人

vlcsnap-2013-01-19-00h47m24s160

这时的化妆效果,感觉到了JVJ的样子

vlcsnap-2013-01-19-00h49m41s249

他的表情多么动人

vlcsnap-2013-01-19-00h53m03s220

再来一张

vlcsnap-2013-01-19-00h54m52s35

Epnoine。自从Lea Salonga之后,Epnoine就是略带东方的样子吗?:)

vlcsnap-2013-01-19-00h55m27s130

Enjolras

vlcsnap-2013-01-19-00h55m29s147

 

Gavroche,唱的非常棒。

vlcsnap-2013-01-18-22h14m33s20

 

火炬/烛台的传递

vlcsnap-2013-01-19-00h53m36s39

 

寇叔的出现太合适了。。。tear jerker

最后以一张汤不热上挖来的拼图结束:10周年纪念版:Colm Wilkinson as Jean Valjean, Michael Ball as Marius, Judy Kuhn as Cosette.

 

tumblr_lif9fatO6q1qa6sfjo1_500

bookmark_border写给新的一年——2013年

今年在摸索独立生活中度过(都快三十的人了还说这么孩子气的话)。

废话少说。

我希望新年里:

– 能经常总结。不论是生活上,工作上,还是娱乐方面,阅读方面。我确信经常自省的人进步快(if有进步at all)

– 少玩游戏。生命太短了,玩游戏太费时间。

– 略向两个目标前进(曾经非常困惑自己的目标是什么。现在发现,困惑是因为不相信自己能达到。现在也不相信自己能达到,但如果不去试那更不可能了。然后为什么会有两个目标我也不知。I can’t help it.)

– 多读书。(非常谢谢DWBC的朋友,特别是Yann,Aileen和冬木,你们拓展了我的兴趣,给我很多知识,这是非常难得的。)

– 安排好生活。

====

2012年,我(又)跳槽了。能很快熟悉新环境早就不是新的技能了。工作方面我已经到了瓶颈期。阅读方面,年底读的《图灵传》struck a chord。之前读的都没啥感觉。总体来说读书量太少太少了。兴趣方面……羞于启齿,要在新年里弥补。

我很小的时候,会在睡前幻想自己的将来……神气活现的。但是当时我就在担心也许我一直幻想,而实际上什么也不能发生,到我年纪大了就连幻想的资本也没有了。后来幻想的习惯渐渐褪去。现在如果不忙的话,我有时会隐隐担心,生命就这样过去了,我还有很多想做的事情,所以怕死。年长的人最可耻的事情,就是怕死——因为你年轻的时光都虚度了。

===

同时祝Colin生日快乐!

bookmark_borderRelationship and an open mind: Bob & Rose

首先谢谢Nion借我碟。霸占了碟一年多,到主人催着要回去的时候我才急着看了。一看就被吸引住了。很长时间没看到这样吸引我,又能为剧本拍手叫好的剧了。看完后我又翻出Writer’s Tale把里面提到B&R的部分重读了一遍(书后的index真是有用)。

Bob&RoseTitle

Bob & Rose是RTD在QAF之后的一部作品,情节主要讲:Bob是gay,有点厌倦了在酒吧里寻找伴侣。Rose和男友Andy不温不火地在一起。一天在凌晨两点两人同时在等出租车,交谈甚欢。进一步交往竟然擦出了火花。随着剧集推进,他们自己对两人关系的认识渐渐加深,还要使周围人渐渐理解他们的关系……

故事的一开始,RTD的小技巧和演员的小魅力把人吸引住了。这段romance完全unexpected,因此也显得更加浪漫。RTD的作品总是充满solid的细节,让人很容易就进入了他要我们看的那个世界。而男女主演又都充满魅力。扮演Bob的Alan Davies非常可爱。而对Lesley Sharp,我的感觉只有崇敬(但偶尔略显老,剧组的化妆技术不够好呀)……

然后进入了Gay主题。我喜欢这部片里的gay主题多于QAF。QAF中,大家自在地活在gay的圈子里。而Bob & Rose里,Bob需要和straight的世界亲密接触。我非常喜欢的一场戏是Bob把Rose的事情告诉自己父母。他强调,我这样并不是因为我“学好了”,而只是遇到了一段爱情。Curiously,一段straight的relationship,更加坚定了gay立场。

当然,最让我感动的一场戏,来自于我仰慕已久的演员Penelope Wilton,她扮演Bob的妈妈Monica。自从Bob出柜后,她开始活跃在为同性恋争取权益的活动中。她组织了一个叫Parents Against Homophobia的组织。在Bob告诉她自己正在和Rose恋爱之后,PAH组织有一场公共活动。活动的开始,人也不是那么多,大家也没有特别的劲头。而Monica情绪显然还受儿子昨晚的表白影响。她指着开来的一辆公交车对大家说:就是这家公司,为支持反同性恋立法而资助了多少多少钱,我们应该stop that bus!然后对着台下一个花枝招展的drag queen说,you gorgeous creature, stop that car!!然后一身华服的drag queen,后面跟着众人,拦下了那辆车。这个时候,大家心头豁然开朗,而之前还犹豫不决的Bob,这时候回电话给Rose说了那三个字。这是整部剧我印象最深最感动的时刻。

在Writer’s Tale里,RTD说,这场戏和他自己的一个偶然的亲身经历有关。 只不过在现实中,他只是路过了这样一个活动。当时有人在说这个公交车公司的事情,恰好有一辆车过来。但没有人去拦车。加工后,后来这变成了他的剧本。这一集也是RTD的母亲看完的他的最后一个作品,看完后她打电话告诉他,说很喜欢他写的这个母亲。后来不久RTD的母亲就去世了。

Bob妈宣称:My son is gay, with a straight girlfriend, now that’s equality. 虽然gay爱上女人的剧情感觉很雷人,但看这部剧的时候我最大的感受基本上可以用前面那句话概括。IMDb上也有人评论:当一个剧里有人出柜了,我们会认为这个剧open mind;但如果一个剧写一个gay发展straight关系,就会有人抨击它歧视同性恋。而RTD能写出这样的剧本,这是open mind的一个境界。

Sexuality是一个不太方便讲清楚的问题。我一直觉得,有很多女人喜欢男人,还有男人喜欢男人的故事,是因为这个世界上,还是男人的机会比较多,他们比较有可能成为更有才华的人。我心目中sexuality和男女平等是相通的问题。

继续blah(还有好多话要说呢……)

剧中的第三个人物,Bob的好友Holly,一直暗恋Bob,但他不喜欢女人,所以安于做他的“闺蜜”。Rose的出现打破了Holly的平衡。Holly做了很多非常不耻的事情,后面的两集剧情依赖在她身上,让我有点看韩剧的感觉= =

Rose妈的男友的情节,RTD的选择也很奇特。他把自己的债务瞒着Rose妈,基本上是个欺诈的嘴脸。奇特的地方在于,他的债务来自盗版印刷邦德系列fanzine。Fanzine一定是RTD很熟悉又很珍惜的领域,竟然用来做这个情节的工具,觉得很curious.

整个卡司是我们比较熟悉的。Lesley Sharp在Doctor Who 410 Midnight里令人印象深刻地扮演了Sky Silvestry。我本来没看出来,DW同一集里的Biff(也就是Jethro的爸爸),扮演了这里Rose的前男友Andy。Penelope Wilton当然是DW里的Harriet Jones。Rose Cooper这个名字,也是RTD常用的……而Holly的扮演者Jessica Stevenson,在DW里扮演了Human Nature里Doctor爱上的人类女人。Bob & Rose里,她最后向Rose认错,告诉她自己从大学开始一直暗恋Bob但他是gay,现在他竟然爱上了一个女人,and it’s not me……看到这里我很cross,因为我好讨厌Holly,而这句这也是我喜欢的DW里Martha的台词:他竟然爱上了一个人类,and it’s not me……

Bob和Monica:

Bob&Rose-Bob&Moni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