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kmark_border算是一个里程碑吧

最近好混乱好混乱好混乱。竟然忘记在博客上记录了。

The Heart Asks Pleasure First,(花了将近三个月orz)基本弹出,算是一个里程碑吧。最初的心愿达成。

其实对这件事有千言万语,但是现在什么也写不下来。希望自己快点走出目前的忙乱状态吧。我这样的人,需要独自安宁的时间来充电。

附赠:Michael Nyman的演奏

还找到个灰常强大的吉他版本@@

bookmark_borderBrandenburg Concertos

小记英国古乐学会乐团的勃兰登堡协奏曲演奏会——只是随便说说我自己的一些想法吧。虽然我号称喜欢巴赫、喜欢音乐已经很久了,但仍然很外行(我叶公好龙了……

先说一下现场的情况。六首勃兰登堡的演奏顺序是162534(我不懂为何会这样)。每一首都要换乐器,换乐队的位置。一台华丽的大键琴在中央。演奏大键琴的大叔Richard Egarr,兼做指挥(旁边的人评论说,他一边用手弹琴一边用头指挥XDDD),在每首乐曲演奏完,工作人员搬乐谱架和椅子的时候,Egarr都兴致勃勃地给观众讲解。其实我不知道该把他对我们这些普通听众说的当几分真。第一首之前,他说,勃兰登堡协奏曲当年是巴赫用来争取一个职位的作品,因此第一首是想要在五分钟内抓住听众的作品,非常自信和华丽。演奏完之后,他说,接下来要演奏六首中和第一首最形成鲜明对比的第六首。他自称觉得每次听第六首,就觉得像三个王子兴致勃勃进入树林游玩/打猎(我忘了他怎么说的了),但是没有遇到他们要玩的东西,而是遇到了三个corpse。我的本能是不喜欢用故事情节来理解音乐,因为觉得那太局限了。反正我理解为Egarr大叔很风趣。他还指出,第六首用的都是很低音的乐器。接下来是和6非常对比的2,用的都是非常非常高音的乐器。中场休息之后,Egarr上台为大家解释他特地要求工作人员把观众席的灯一直开着,因为他觉得勃兰登堡是在听众自家的大厅里面演奏的。他说,他们也要看到观众。5本来就是我印象比较深的一首,因为后面有一大段大键琴独奏,不是很常见。5之后他拿起话筒解释3。他说巴赫的音乐里充满了数字。比较重要的数字是3和7。3因为圣三体合一,7因为上帝创世用了7天。然后他说,第三首里有很多数字,比如很多三个三个的音。可是后来他貌似说,两个mvmt共有48小节,which is not 7×7,但是……另一个mvmt是1小节?!我上imslp里面查了一下貌似不是这样的,于是这里我没有听懂。不过他好像还说巴赫喜欢数字游戏BACH四个字母在字母表里的顺序编号,加起来是14,而JS BACH是41,正好反一下。(怎么不是42呢)……最后一首首4,他说巴赫也拉小提琴,4就是为了展示他拉小提琴的技术而写的。到后来小提琴enjoys physically playing.

听他讲的时候我心头掠过了一丝怀疑,怎么样的人才会决定在陌生的国家里演出的时候,就选择和观众讲这么多的话呢?万一由于各种原因(语言不通什么的),观众没有反应会不会很尴尬、影响演奏呢?另外一个想法是,台下的观众的反应还是很好的,该哈哈大笑的时候都让人满意地发出了笑声。这个国家里对英语一点也不陌生的年轻人很多。

下面写一下我的感想!!!!我这次很感慨的。

勃兰登堡,不像平均律、哥德堡那样能抓住我。后来我扩张我的乐器范围,爱上B小调弥撒和马太受难曲,也还是有点受不了勃兰登堡。B小调和马太,可以说是soul piercing;平均律intricate、让人沉静。而勃兰登堡,那自我满足的愉快气氛,加上碧丽辉煌的宫廷的感觉,让我有点不能接受。然后一眨眼,就到了该去听这场音乐会的时候了。来的路上我不自觉地回忆着自己对这个协奏曲的印象。跃入我脑海的,是半年前读Salmon of Doubt里面的一篇,标题是Brandenburg 5。我记得有这一篇,我回忆起它的内容,只记得最后DNA说,他相信Bach是天才,而Brandenburg是在这位天才高兴的时候写的。

另外再说另一条线,就是我在练的巴赫的曲子。一般而言小调的曲子变化比较多,我会比较喜欢。大调的曲子感觉总是那么自圆其说,就是应该这样。但是巴赫的大调,有一种迂回向上的路线。前一阵刚刚扔掉了一首F大调前奏曲。曲子很好听也不难,但是我无力的脑子就是不能分析不能记住乐谱。这么简单的曲子老师也没兴趣逼我练了,我们就弹了一首小调的。上次上课的时候交待完小调的赋格,老师捡了一首F大调的。我心里窃喜,终于给我一个机会弥补我F大调的缺憾了……可以说我正在爱上巴赫的大调。

(勃兰登堡貌似全部是大调)于是今天,这两条线汇在了一起。我忽然感到了DNA的意思。天才是难得的,happiness也是难得的,天才在happy的时候全力创作,难得系数是级数增加。WXB说,欣赏艺术的前提条件是你要懂得高兴。是的我越来越多的体会就是,我最愿意称之为艺术的,是那些让人狂喜的东西。

附,我回家后翻出来Salmon of Doubt:

I’m convinced that Bach is the greatest genius who ever walked among us, and the Brandenburgs are what he wrote when he was happy.

bookmark_border妈妈

读东京塔这本书,后半部分不得不完全和我上半年妈妈重病的事情交叉在一起。我一直没有写那件事,不是没有尝试过,但是写出来的文字都很普通,不够表达。这本书里,写到妈妈生重病,自己的世界好像天塌下来一样的感觉,作者说,这种感觉没有经历过的人虽然会同情,但是无法想象它真的发生的时候的感觉。读到这里,我想,我和很多读者不一样,我感到过的。

今年6月24日周四晚上,我在房间里,忽然听到了爸爸的嚎叫,冲出去一看,才发现妈妈倒在地上已经无知觉了。当时的很多细节我历历在目,但是如果要描述我觉得很不忍心。当天妈妈回家的时候精神还很好,没有生病的前兆。当时我的脑筋、常识、思维全都停止了。过了几分钟我才想起来要打120。120的资源也不是很丰富,大概过了二十分钟才来。这二十分钟妈妈连呼吸都有困难。我不知应该做什么,好像喃喃地说了妈妈你要坚持一会儿,救护车马上就来了的话语,但是我想妈妈应该听不到这些话,这些话更多是在安慰我和爸爸。

救护车来了之后,送去了同仁医院,我以为就可以得到救治了。可是拍了CT之后医生说,这个病有生命危险,需要转华山医院。再一次打120,来的是同一辆车,同一批救护人员。刚才还充满希望感谢他们,和他们道别,现在立即又见面,双方都脸色阴沉。华山医院的资源也不够用,虽然我们说了病情,医生应该也懂得它的危险,但是医生不肯接纳我们。当时我们没有任何思路,心乱如麻,只能任人摆布,医生说我们可以到附近的小医院里呆一晚上,第二天再来找他们(说的口气好像就是第二天来找他们就可以医治了,其实后来我才知道他们只是想摆脱我们)。

来到了解放军455医院(好像是这个数字),当晚的值班医生见我们只是想借用一下场地(又不是不付钱= =),就说了很多尖刻的话。我连愤怒都没有力气了。想起我自己的工作,如果是负责一片数据的话,半夜里出错也会被叫起来处理。可是这人命关天的医生,却没有一个可以医治妈妈的医生值班。要愤怒的话之后还是有很多事情可以愤怒的,但是妈妈生病期间,我感到的更多的还是害怕。

那天晚上是我第一个第二天早上没有立即睡觉的通宵。妈妈身上安了仪器,被监视着,我们心情安静了一些,但是一点睡意也没有。当时我还天真地盼望着早上能到华山医院去得到救治。如果当时告诉我即使第二天的天明,也不会带来希望,那我肯定真的接受不了的。

第二天凌晨我打电话给我的两个银行卡的银行,因为在之前的慌乱中我弄丢了钱包。等到六点多的时候我打电话给老板请假。然后打电话给大阿姨。我的大阿姨曾经在一家比较大的医院做过,现在还有认识的人。我不知我想告诉她什么。她自己身体也不好,还要带现在年纪还很小的女儿。电话接通后我先问了他们有没有吃饭,妹妹有没有去上学的事情。然后尽量平静地告诉她,妈妈生病很严重,现在在xxx医院。从阿姨的声音听起来,她立刻就哭了。她急忙保证说她立即就来。

从同病房的一个家属那里得知,这时我们需要调动所有的资源用来得到医治。我决心打电话给妈妈的单位。后来证明,妈妈最后得到医治,还是多亏了妈妈单位的领导。阿姨动用她的关系,让我们进入了华东医院的急诊室。不过不论我和阿姨如何请求,负责的医生永远说,病房没有床位。妈妈的领导(某种级别的干部吧)来了之后,才忽然有了床位的。之后我们问同病房的病人,的确妈妈的床位是早上刚刚空出来的。(房间里还有一个加床,妈妈住了一阵之后才被占用)

就算到了病房,也还不能立即救治。当天是周五,正好大多数脑外科医生都去某地开大会了。妈妈的病需要的检查、医治过程中,不仅需要医生,还需要一些操作仪器的人,那些人,包括主治这种严重的病的医生,周六周日都要休息。我们只能看着妈妈的病痛和危险中,无能为力。

妈妈的病,叫做蛛网膜下腔出血。一方面在出血过程中,会带来很严重的头痛。另一方面,它的死亡率为50%。即使医治痊愈后,也只有不到20%的人完全没有后遗症。对于我妈妈来说,想要健康几乎是不可能了。如今她仍然不能接受这件事。她仍然在辛苦地付出,觉得我上班累,一定要自己包揽家务。她还有很多认识上的不够的地方,不像《东京塔》里的妈妈,我妈妈会做出一些孩子气的事情,比如有时候会说,自己不能健康还不如死了好,还会拿自己的病来给我施加压力,逼我相亲什么的。毕竟我父母是在思想匮乏的年代成长起来的,她的朋友,也都是思想匮乏的那代人,不像《东京塔》里的老妈,有各种各样的朋友,也能从儿子的正直和幸福得到欣慰。我如今最悲哀的事情是,妈妈永远不会真正理解我热爱的事情,不会真正感到我能感到的快乐和幸福。而我所能做的,就是尽量用积极的心态去影响她。

《东京塔》里的妈妈,最后和病魔搏斗,消耗了所有的力气。但是她最后的时刻,是安详的。她理解自己的儿子,可以说她是满足而去了。我希望我妈妈最终也能这样。我现在还有时间努力。

读这本书的时候,远在还没有读到妈妈生病的时候我就已经流泪过了。这本书的确是一颗强力催泪弹。但是读这样的书的时候,我感到情绪太被控制,经常非常想逃离。其实它和我的理想中的人生观是有一点不符合的。读到书的最后,妈妈最后一次住院,觉得自己可能出不来了的时候,我一边在伤感,一边在强烈向往着电影《大鱼》里快要去世的父亲。

这本书里有写到妈妈喜欢的一首诗:

只要你在那里

只要你在那里
那里就会拥有光明
只要你在那里
大家的内心就会享受安宁
但愿
我也能成为你

–相田光男

读到这里我非常感动。虽然对这本书的情感有想逃离的感觉,但是我还是在想,我要做《东京塔》里的儿子(好的一面),以后要做《大鱼》里的父亲。我要让大家都知道,我爱过,快乐过,即使是在意外中死去,也不会觉得太可惜。当然在有生命的时候,还是能生机勃勃地活着,给这个世界,给周围的人,尽力带去一片美好。

bookmark_border老版Doctor Who、聚会、SFX

我是2006年的时候开始看Doctor Who的,当时完全没有想到喜爱Doctor Who会有那么多回报。

这次聚会我带回了的物质收获之一,是借来了几盘老版DW的碟。(让我自己主动去下,那么庞大的系列我望而生畏,挑选着下也不知该选啥,所以有碟借就省心好多^^另外,借我碟的DM同学,实在是收碟帝啊啊!我望着自己的DVD收藏,忽然不觉得自己很奢侈了。)就这样我看了五部老DW故事,其中三个Tom Baker,一个是Jon Pertwee,还有一部是The Five Doctors,当时的“现任”Doctor是Peter Davison。这些DVD大部分都是2005年以后制作的。这几个故事中,The Five Doctors是庆祝性质居多,故事其实写得有点勉强(因为这样的一个制作是很庞大的,不能完全靠作者的才智);The Talons of Wen-Chiang故事很单薄,我不太喜欢之外,另外三个的写作水平都很高。总体的视觉效果和故事节奏在现在的眼光来看是很差的,这一点在粉丝的眼里很可以容忍。甚至就因为Doctor Who以前是那样的,一步一步走来,看到它的变化,它不断regenerate,让对它有感情的粉丝更加感触。

我看了City of Death的花絮,当然是因为它的作者是Douglas Adams。花絮中收录了两段分别是1985年和1992年对DNA的采访。City of Death是Doctor Who第一个在国外取景的故事,当时他们来到了巴黎。故事和卢浮宫里的Mona Lisa有关。整个故事一个玄机套着一个玄机,在当时的标准来看一定是个很复杂的故事。故事的结尾非常像Dirk Gently。另外还充斥着好玩的对话,这些对话一看就让人觉得带有DNA的风格。比如Doctor被坏人Count夫妇抓住后,两人在议论他:

Countess: I don’t think he is as stupid as he looks.
Count: Nobody is as stupid as he looks.

DVD花絮中讨论了很多当时的情况,大家都讨论了很多DNA。花絮的最后是一段Steven Moffat说,如果DNA还活着的话,他觉得RTD肯定起码会邀请他来写一个剧本。He has to ask. And I hope he would do it.

另外一个我也很喜欢的故事是Inferno。极权世界在西方和科幻是连在一起的。我很喜欢这两个平行世界的设计。The Genesis of the Daleks里,原来Doctor遇到能毁灭Dalek的时候的道德辩论,并不是2005版的发明。

还很让我感触的,是The Five Doctors的花絮。这五个Doctor,每个人性格都不太一样。片中Tom Baker出现的地方,正是在剑桥的小河里划船,看片的时候我小小的激动了一把。花絮中得知当时Tom Baker拒绝了出演,这些片段是未播出的Shada的镜头,于是这也是DNA写的啊!采访中各个演员、导演、作者和周边人员都对4th表示理解。Peter Davison说,当时编导们想了一些办法来照顾每个Doctor的演员的ego,这一点他想来觉得有点shame,其实完全不必要。我觉得Peter Davison和David Tennant是一个风格的啊!他们都是超级大好人。1983年他们组织了一个庆祝活动,当时主办方大大低估了会来参加的人数,造成很多人排着长队但是没有希望进来。Peter Davison本人非常好心地花了一个半小时亲自走到队伍里,从头到尾走了一下慰问来晚了的粉丝们。David Tennant离开的时候曾经说,他很骄傲能成为这个长系列的一部分,并且觉得,正是因为不断更新,不断拥抱新的演员,新的作者,新的一切人,Doctor Who才一直走下来,被更多的人喜爱。他对自己的离开的理解,让我觉得非常感动。我忽然想到了,对Doctor Who的喜爱,有那么多回报是超出这个剧本身的。

如今Science fiction已经成为popular culture的很重要一部分。但是即使是在1983年,粉丝聚会、fan magazine之类的就已经兴盛。有很多现在的DW作者就是粉丝出身,Paul Cornell,更不要说现在的Steven Moffat。看了1983年庆祝的录像,我得出结论聚会乃是粉丝的本性啊!

===聚会分界线===

虽然我本人是这次聚会的积极分子,但是由于我不善交流,没有生活经验、还比较没脑子,幸好有飞翔的前版主粉蒸肉姐姐的大力支持,还有Yuki姐姐来上海的借口,我们第一次组织聚会就来了十多人。我先见到的是Dario同学,看上去很smart,粉蒸肉是看上去很让人信赖的姐姐,还有看上去很学生气的Susanna和Leah。小T同学比我想像的娇小很多,本来由于她弹Muse很精彩,我对她的印象是很高大的^^b折雨姐姐很惊艳,我们中要谁cos Amy的话就是她了!Yuki姐姐果然有点让人惊讶。她一来就像圣诞老人一样发礼物!

吃饭过后我们去了桌游店,在三位会玩的朋友的指导下我们玩起了三国杀,这里辛苦Yann啦。可惜我刚有点学会了觉得有劲头的时候,几位朋友陆续离开,我们人数不够不得不玩起了一个猜图画的游戏。这里大家非常有想象力(主要是小T同学),通过各种方式扯到DW上,看起来比三国杀更像是DW聚会该玩的游戏^^

回家后我还可以花好几个小时享受SFX 200期!我一直不知道SFX三个字母是啥的缩写。这一期有第一任主编的一篇文章,告诉我们SFX中的X代表excitement,不过选这个组合也有目的是让人误以为是另一个单词……(Shane同学曾经看错过^^b)

=======下面是节选摘抄SFX 200期的两个内容:

15年的世界:
奥斯卡奖获得者
1995年:最佳影片Braveheart,最近啊导演Mel Gibson,最佳男演员Nicholas Cage,最佳女演员Susan Sarandon
2010年:最佳影片The Hurt Locker,最近啊导演Kathryn Bigelow,最佳男演员Jeff Bridges,最佳女演员Sandra Bullock

世界杯冠军
1995年:巴西
2010年:西班牙

英国首相
1995年:John Major
2010年:David Cameron

排行榜冠军专辑
1995年:Oasis: What’s The Story Morning Glory?
2010年:Lady Gaga: The Fame

最高盈利电影
1995年:Die Heart With A Vengeance
2010年:Alice In Wonderland

一期SFX的页数
1995年:108
2010年:148

星战电影数量
1995年:3
2010年:7

星际迷航电影数量
1995年:7
2010年:11

Joss Whedon被砍电视剧数量
1995年:0
2010年:4

另一个SFX专题:假设在一个平行宇宙里没有Star Wars?

没有SW,就没有现在的George Lucas
就没有Howard鸭子
Harrison Ford就不能成为大明星
没有Indiana Jones系列
–没有Indiana Jones系列就没有盗宝电影:古墓丽影, 木乃伊归来等等

没有SW,电影的视觉效果方面:
没有ILM
–没有ILM就没有Lord of the Rings,因为没有抓人动作的技术拍Gollum
没有侏罗纪公园
没有泰坦尼克,没有阿凡达(James Cameron曾经说过是星战激发他开始拍电影的)
没有Pixar(Pixar原本是ILM的一部分)
–没有Pixar就没有Warll-E等等……

没有SW就没有现在的周边圈钱术^^

没有星战对星际迷航的影响?
没有TNG
–没有TNG就没有现在的space opera电视剧:巴比伦五号、Stargate SG1等等

没有星战就没有Alien系列(Ridley Scott又是一个被星战激发的导演)
没有Alien就没有一系列强势科幻女主角:Buffy, Lara Croft, Sarah Connor等等

没有星战,SF不可能像现在这样兴盛
也许就没有SFX

没有星战,也许我不会去看Doctor Who……^^

bookmark_border2010-06-16 Mika 香港演唱会记录

时隔半年,Mika这个勤奋的好孩子又降临香港。也许是因为不是第一次,也许是因为离上一次太近,也许还有别的原因,这一次没有上一次那么尽情。

首先这次主办方或者Mika方面(不知是谁的工作)准备就有点不足,没有专门设计海报。展馆楼下的活动海报栏里居然是白纸黑字的Mika Live in Hong Kong字样。然而演出场地却比上次大,让人有一种他是在趁着上一次的成功而一下子吞更大的果子的感觉。当初没有及时买票,后来决定买的时候,我们纠结了一下,最后买了第二排最旁边的座位。事实表明这个决定还是不错的,因为一开场大家都站起来挤到中间去了,就是大家唱唱跳跳的时候那几排椅子很讨厌。演出的开场完全没有上一次宇航员开场的那种饱满的气氛,而是直接用Mika每场show惯用的开场曲目Relax, Take It Easy开场。(他是不是迷信这首歌呢……)

插一句,我宣称自己不是因为最近迷Muse而对Mika的音乐有了冷淡。不过我的确对Mika的音乐和作风有了新的想法……

作为这次亚洲巡回的最后一站,我觉得Mika看起来有点不在状态。不过他还是很到位地展开了一堆设计好的表演。道具比上一次多了,有巨大的Billy Brown条幅、Big Girl充气娃娃,服装和舞台设计也比上一次华丽了。开场前我们看到的舞台是和巴黎王子公园那一场类似的人脸背景。不过开场后就变成了诡异的Songs For Sorrow封面的骷髅图案。Mika其实也是个衣服架子,穿啥都很好看。这次的大花设计舞台布景和服装非常漂亮。

曲目和上次的有很大的不一样。具体我现在完全不记得了……印象深的是有一段单独弹唱Over My Shoulder。他说这首歌是他15岁(具体几岁我忘了啊!)写的。(这的确是一首很简单的歌曲……只有四、五个和弦……而且和弦铺得很浅显,节奏也很简单。)

我个人最high的时候是Kick-Ass这首。啊!我实在是太喜欢这首歌了!“We are young! We are strong!”这样的歌词不知我还能无顾忌地吼多久……

再说一说我对Mika的新想法。我仍然很爱他的音乐表达天分、他有点怪异有点乖巧的风格、他有感染力的表演,还有他表面欢乐实际却不天真的特点。不过总体上,他是一个管理得很好的商业音乐人。明智的管理层当然是好事。Muse比他要大和强很多,肯定管理方面也有很多工作。但是Muse就有一种“玩音乐”的感觉。最近Mika给我的感觉好像是,玩表演、然后混迹于娱乐圈。好吧可能这就是pop和rock的区别吧。

这次演出中有一段表演是他把自己的乐队成员一个一个枪杀了。看的时候觉得起起哄挺欢乐。但是之后又看到乐队成员经常参加表演。不禁觉得这演出的音乐成分太少了。的确,流行音乐本来就不是音乐本身,而是一种表达而已。但我似乎只想在音乐中释放自我,只想看演唱者和乐队一首一首歌唱下来,因为,音乐本身才是让我觉得能和演唱者/作曲者交流的媒介。

贴图:
一开始的装束。图片来自……不记得了^^b

很喜欢后来这个大花造型。图片来自粉丝上传至官网:
http://www.mikasounds.com/profile/image/375147/144270

其实我觉得这些“牛鬼神蛇”们也有点distracting,更不喜欢乐队成员也经常这样装扮……
不过这张图很漂亮。偷自豆瓣:
http://www.douban.com/photos/photo/515942727/
另外这次有请本地的粉丝参与表演。开场的时候我们就看到几个极度兴奋的小女孩穿着类似lolipop girl的裙子在观众席里。后来她们真的上台去了。

背后有更多的花=v=
图片来自MikaFanClub……

We Are Golden!!

bookmark_border第一篇献给LOTRCN和DWCN

(本来想献给Mika的,不过权衡了一下……)

两个星期前一下子见到了很多平时难以见到的LOTRCN的朋友,非常感慨。所有和这个圈子有关系的人都表示,这是大家在这个喧嚣的世界里见过的最美好的圈子。我对LOTR的喜爱和这些朋友相比逊色很多,可以说很大一部分是由于被这个圈子本身吸引。如今这个圈子里的好多人都已经不是学生了,但是大家的关系还和学生时代一样单纯,只是随着大家年龄的增长也更加深了。我也是通过这个圈子认识了现在关系最紧密的朋友们。

而我们的DWCN也已经存在了有一年多了吧。我已经记不清当时自己的初衷是什么了,很可能也没什么明确的初衷。我也不清楚其他成员心中对它的定位。但是最近半年来我一直在把这个新生的小集体和LOTRCN相比,如何才能让初生的它长成羽翼丰满的LOTRCN那样呢?(有点可笑的是我一直不赞同把朋友关系当作一件需要经营的事情,但是现在却在自觉自愿地这么做,这是怎么回事我还没想好~)

首先从网络角度,十年前风行的形式是论坛。我觉得形式上没有必要依样画葫芦,而如今我们选择了博客。我觉得我们可以走Behind the Sofa的路线。而据我所知LOTRCN的朋友也不完全是在论坛本身上交流的。所以博客本身变成什么样子我个人感觉不是最重要。当然如果能做得好,内容规整好看,美工漂亮,那就更好了。

但是合作博客的形式,比论坛要封闭很多。这让我有点担心,我不希望这个小集体染上我自己封闭阴暗的性格。

网上的论坛一般都有“指导原则”,有一些警告和规则比如不能说abuse的言论。虽然我大致赞同这些做法,但心里总是有一个部分觉得管理员之所以会贴出这样的告示,一部分原因是纵容自己的权力欲(小人之心啊!)。现在换了角色,才有了不同的体会。到目前为止加入DWCN的都是之前有点熟悉的朋友。网上有形形色色的人,但是合得来的人有时候一下子就能看出来:他们不一定要什么都知道,但是他们对人尊重,态度open,不强求意见一致。(这样的人是我自然而然想要拉拢的主要对象~)

最近在豆瓣上遇到一些abuser。一般我不会去看那些我不喜欢的言论(除了有一次忍不住和人吵了一架[豆瓣讨论贴]),可是有一位友邻总是不辞辛苦到我发的Matt Smith照片里发表abuse的言论(比如[这里][这里],也?是同一张图来着)。而最近一位联系我要求加入DWCN的看起来貌似也很接近那帮abuser。(我觉得即使这篇文章被相关人员看到也无所谓啦~我不对自己这里的观点羞愧。而且现在我的心情也不是回那个豆瓣讨论贴的时候那样昏头,如果有谁会被这篇文得罪那我也没办法了。)

我的理解是,如果我只是安安心心地做个封闭的粉丝,我大可以避开这些人。但是我希望建立DWCN那就得考虑一下对待这种情况的方法。

我想到LOTRCN里的一些朋友,他们都很容易相处。LOTRCN有好几位核心人物都是这样容易相处又热心,他们在各方面有自己强大的一面,我相信也和他们对人热心心胸开朗很有关系。这是我目前完全做不到的。

写了这么多,其实我的目的是纪念一下那次聚会(虽然我很不好地提前回家了,还没付钱|||)。如果有那边的朋友看到,我希望他们能知道,作为集体的边缘人物,我觉得那个集体很inspir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