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kmark_bordermy interpretation

最近在读Brave New World Revisited。每天看一篇多一点点,看完记一点点@@
不过想把今天这段贴到这里来希望有更多人看到=v=

第三篇Over-organization……
前两篇讲到人口过剩会导致极权zf。极权当然是不好的,本来以为这篇over-organization不会有什么新的东西。没想到!!!!

一开始讲的是,科技使得很大的权力掌握在一小撮人手中成为可能的事情。这似乎是极权的另一条路(而不光是人口过剩)。这一点我很同意。(啊我觉得读书最有感触的时候,是这本书confirm了我心中一些模糊的点。)

然后说,在under developed的国家里,极权很可能表现得很明显。但是在西方发达国家里,则表现为少数人有很大的影响力,他们控制别人的方法也很subtle,是manipulate而不是用武力来force。

美国的founding fathers之一的thomas Jefferson的理想国是由一个个self governing的个体组成的。(这个目标到底是不是一个高尚的目标呢?)但是如今的世界,never have so many been manipulated so much by so few. 读到这里我放下书倒抽一口气。

后面立刻还有更让我惊讶的!
作者立刻就开始考察这种世界里的人。他说,心理健康的重要表现是,有很多不适应的痛苦症状。为什么呢?
Where there are symptoms there is conflict, and conflict always indicates that the forces o life which strive for integration and happiness are still fighting.

因为这不是一本谈论个人幸福的书,不是self-help类型的书,所以读到这段非常惊讶。继而是感动。我几乎要流泪了。

bookmark_border刚读完速写感想!

在没有看前言,和后面的Brave New World Revisited的情况下,先速写一下我的感受。

以前一直不能理解1984为何能算是科幻小说——那气氛那么严肃、那内容那么沉重,太容易让我想到我周围的现实,所以很难想像是科幻小说。不过Brave New World像科幻我就比较能理解了。这两本书相比之下,1984偏向于政治,而BNW偏向于……哲学。我粗略地关心了一下,George Orwell之所以写得那么偏向于政治,其实是因为他的经历和布尔什维克有关系。那么,如果赫胥黎有哲学背景我不会觉得奇怪。小说的最后,是一段John和Controller之间的对话,那对话完全就是在探讨哲学。后来在维基上读到,连罗素当年也觉得这本书是受了自己的影响……(很期待研究一下罗素对这本书的看法啊啊)

其实我还没有形成完全的见解,但是非常想提前宣泄一下。因为这本书最后的主题,就是我一直以来体会最深的一件事,那就是:要幸福,不能靠不断满足自己的欲求。要靠一定的effort,甚至要靠痛苦。痛苦越深,才越有能力感知幸福。我说这样的话,不是因为我赞成禁欲什么的,没有必要去追求刻意的痛苦。

故事的靠后的部分,三个主要人物和controller畅谈一番,主要谈论了科学、艺术和宗教。科学和艺术部分,和我的世界观是一样的。(并不是说我也会那样选择,但是那种认识,是一样的。)宗教方面,我还需要细想一下。作者的意图隐藏在他的人物背后,有点看不清楚。但是如果赫胥黎是信基督教的,我也不会觉得太吃惊。John最后的隐居,和自我惩罚,折射着基督教的影子,而且我完全能感受他背后的动机。……仔细想一下,啊不,我感觉作者是不信教的。

他们在讨论各种选择的时候,的确是用着罗素的哲学:道德是没有好坏之分的。如果你相信一个人做某件事是degrading的,那是因为你相信他degrading from的那件事是好的。而你完全也可以采用另一套体系,这些标准的选取采用,是完全random的。而之所以我们会认为某些事情是不好的,那是因为我们从小就受这样的观点影响了,现实中那些丝丝入扣的言传身教,和小说里的睡梦condition,其实是一样的。

我喜欢这样的哲学,因为它带来一种open mind。而我忽然发现,这其实就是那些出色的科幻小说的哲学:open mind地接受一种完全新奇的假设。(为什么我喜欢科幻和我喜欢的哲学也能套在一起?)

另外,小说中的人名也很值得玩味。(我希望在BNW Revisited中作者能够出面解读一下……)Bernard Marx,显然让人想到马克思;Lenina让人想到列宁;小说中的Ford,是不是在暗喻发明了mass production的那位福特;而Ford有时候又被说成Freud,那应该是指弗洛伊德……其他人物的名字选取也非常奇特,让我感觉似乎也有指代。

bookmark_border2010年阅读

今年自己生活比较动乱。下面列表里读完的有18本(去年是25本也没多很多)。科幻小说6本(两个是h2g2);Jane Austen 6本;non-fiction 4本;还有两本不知如何分类的小说。

1月:
The God Delusion – Richard Dawkins

2月:
Changing Planes – Ursula Le Guin(重读英文的)
And Another Thing – Eoin Colfer

3月:
香水 – 帕·聚斯金德

4月:
The Writer’s Tale – Russell T. Davies

5月:
海伯利安 – 丹·西蒙斯
Pride and Prejudice – Jane Austen
听了一遍Stephen Fry读的H2G2第一本

6月:
Power – Bertrand Russell(没读完TT)

7月:
管风琴手记 – 马慧元(没读完TT)
Salmon of Doubt – Douglas Adams(没读完TT)
渴望生活 – 欧文·斯通
Left Hand of Darkness – Ursula Le Guin(放弃,读中文先orz)
索拉里斯星 – 斯坦尼斯拉夫.莱姆

8月:
Music Theory for Dummies
Northanger Abbey – Jane Austen

9月:
Mansfield Park – Jane Austen
管理沟通指南 – 玛丽·亨特
Sense and Sensibility – Jane Austen

10月:
Persuasion – Jane Austen
Hitchhicker’s Guid to the Galaxy – Dauglas Adams(重读)

11月:
东京塔 – 利利·弗兰克
Emma – Jane Austen

现在的日子是一周一周地过的,我不敢对明年的阅读提什么要求……要学会在忙碌中挤时间就是了……

bookmark_borderCemetery Junction

今天看到豆瓣上的一个活动,就想截这部电影的图上传。但是我发现有好多喜欢+感动的时刻,于是就做成一篇博客吧。

Throw you heart in front of you and run ahead to catch it.

她看见他请她妈妈跳舞

I wish we took the holiday after all.

跳舞的Bruce

Oh, it was 1964. The last time your father said thank you for a cup of tea.

Don’t know why we ran so hard. There’s another train in an hour. 🙂

bookmark_border2010娱乐盘点

今年上半年,我记录看片的excel文件损坏。我回顾了的IMDb投票记录(还好这个列表默认按照投票时间排序,而毫无疑问今年看的第一部是DW的谢幕篇End of Time),和我自己的看片Log,(以后就记录在那里吧)。以下从今年新看过的电影里选出(今年看的电影比较少。。。):

最佳电影/剧集:
Cemetery Junction

今年看的电影中,无疑这部Cemetery Junction最贴近我的内心。
候选:
Doctor Who: Vincent and the Doctor
The Jane Austen Book Club
Alice (2009)
Doctor Who: The End of Time

最佳女演员:
Kate Hudson – Almost Famous
导演说她是free spirit……
候选:
Carey Mulligan – An Education
Kate Winslet – Revolutionary Road
Felicity Jones – Cemetery Junction, Northanger Abbey

最佳男演员:Matt Smith – Doctor Who
候选:
Colin Morgan – Merlin
Leonardo DiCaprio – Revolutionary Road
Ben Whishaw – Brideshead Revisited

Sexiest Woman: Carey Mulligan – An Education, Northanger Abbey
候选:
Kate Hudson – Almost Famous
Karen Gillian – Doctor Who
Rachel Hurd-Wood – Perfume, Dorian Gray
Emma Watson – Harry Potter and the Deathly Hallows
Talulah Riley – The Boat that Rocked
Hayley Atwell – Brideshead Revisited
Chloe Moretz – Kick-Ass

Sexiest Man: Mika

选这张照片,因为你看那眼神!
候选:
Matt Bellamy
Matt Smith – Doctor Who
Tom Hughes – Cemetery Junction
Ben Whishaw – Brideshead Revisited, Bright Star, Perfume
Colin Morgan – Merlin
Eoin Macken – Merlin (Gwaine)
J. J. Field – Northanger Abbey
Rupert Penry-Jones – Persuasion
Aaron Johnson – Kick-Ass
Benedict Cumberbatch – Sherlock

bookmark_border27

我对自己是不是聪明有很深刻的怀疑。我不想承认自己不聪明,所以总是在寻找相反的证据。但是我也不能忽略我不聪明的论据。看看我父母就知道,我应该不是很聪明。小时候我算术成绩非常差。任何那种看谁聪明先回答的事情都轮不上我。

作为不是很聪明的人,我觉得(并且希望不是因为我这样希望才这样觉得)人聪明与否不仅和天生的智力有关,更和后天的习惯有关。一个审时度势的人可以顾及到很多方面,也许没有聪明的人那样聪明,但是可以知道得更多。而没有全局观的人,则可以保持humble。相反,很多聪明的人,喜欢停留在他们熟悉的领域里,maintain他们聪明的声誉,反而不利于他们。

以前要我承认自己不聪明,并且得到上述结论,是很难的。我觉得现在的转变的原因是,我对自己越来越接受了,所以不需要依靠别人来说我聪明。

=====
一个公司的实质,其实只是使一大堆人一起来做一件事。什么领导决策啊、项目流程啊、管理方法啊,都是围绕着“一大堆人一起来做一件事”的。我们从小被学校教育要认真听话,造成了现在无法透过公司的规定、同事的眼光、上级的旨意来明白本质的事情。

但是为什么总是只有商业、经济利益才能驱使一大堆人做一件事呢?商业在如今的社会的力量真是太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