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kmark_borderBasically just trying to process…

我经常无法 gauge 工作狂说话的意思。经常在我们讨论项目的时候,甚至在我们刚刚和客户聊过了以后,她会忽然说,“其实没有多少东西要做的是吧?只要改xxx,就好了呢。当然,测试要仔细看一下。” 工作狂这周末生病了,休假了两天。我就把上周她这么说的项目上线了。

今天和她讨论下来,我被她说服了,感觉自己上线的逻辑是错的。现在我很想为自己找借口。

问题简化下来是这样的:有一个 join 的逻辑,历史上一直要用到一个日期的字段。这个的来历是,marketing 的人用一个系统(系统A)决定给哪些用户发优惠券,这个信息会被传到发优惠券的系统里(系统B),有个程序会把一段字符串写在B里一个表的一个字段里,这个字符串包括一段日期,是我们用来 match 两个系统的字段之一。至于为什么用时间字段,而不是搞一个ID字段,可能是十年来没人有空重构这块。现在 marketing 的人请开发做了一个新的系统,那么这个程序也需要存那个字段到 B 系统里。这个系统 deploy 到产品环境后,他们发了几个优惠券测试。从这几条测试数据来看,A系统里有 M,N 两个时间字段,B系统里存的那个时间解析出来一看,有一条和 M 一致,其余的和 M,N 都不一致。这个时间字段对我们来说还有一层意义,就是是这批优惠券发放的时间。可能每个客户收到的时间略有不同 (N),但是对 marketing 的人来说,他们就是这个点发的优惠券(时间 M)。而这两个字段的命名意味着 N 不是一批次的时间。当我们问对方开发的时候,我们问的是,run date (批次时间)是哪个?他说是 M。

概括一下:我们需要搞清楚 1: 系统 A 的 M 还是 N 字段和系统 B 里挖出来的时间字段匹配;2: 这一批次的时间是 M 还是 N。

乍一看有好多理由支持 M 是 run date 而且也可以用来关联:

  • 对方开发说了是 M
  • 测试数据里有一条是 M 能匹配,其余的记录里 M 和 N 都不符合 (所以 M 比 N 好)
  • 从命名来看 M 是批次的日期时间,而 N 是个体的时间戳

接着我观察了两天产品环境的真实数据。观察结果是符合 M 是 run date,也是用来关联的字段。这里有一个疑点是,产品环境的数据里 M 的时间部分都是 00:00:00。但我没有觉得这里有问题,因为系统 B 里用来匹配的字段也都是 00:00:00 为时间的,就这样过了两天,除了几条测试数据以外,所有记录都符合 M 是 run date 也是匹配 B 的字段。

好了,工作狂是怎么说服我我可能错了的呢?第一她说她知道发优惠券一天只能发一个。“那么可以一天给一个用户发多个优惠券吗?”我问道,但是她没有很肯定地回答我(我也不能怪她,因为这种业务的问题其实应该 PM 来搞清楚)。但我觉得她的假设可能是对的,因为我之前在哪里看到 marketing 的人在 target 给哪些用户发优惠券的时候,为了对比组能真实反映优惠券的效果,会回避被别的 marketing campaign target 到的用户。这一点的推论是,B 系统里的那个时间永远是只有日期,时间部分永远是 00:00:00。用这个角度来看,本来看起来 “测试数据里只有一条是 M = B里的时间字段,其余的都 M 和 N 都不匹配 B 里的数据” 从另一个角度看变成了 “所有记录(包括测试数据)都符合 N 的 date 部分 和 B 里的字段相等”。似乎 N 是我们要的字段更有可能。前面的三条变成了:

  • 对方开发说了 M 是 run date,但是匹配的字段可能不是 M
  • 所有记录都符合 N 的 date 部分 和 B 里的字段相等
  • 从命名来看 M 可能是 run date,而用来匹配 B 的可能是 N 的 date 部分

关键是,我没有想到这个匹配规则可以不管时间戳,只管日期。

本来在我看来已经很确定可以上线的逻辑,这么一说又感觉不对了。现在我对我已经上线了感觉很不安。我做事一直是比较保守的风格,比较避讳 risk。但是这次我完全没看见 risk。

当然,上面这个 complication ,是埋在好多细节里的,虽说是比较重要的一个细节。。。

我还是想怪项目没有需求和设计文档。

今天下班前专门发了邮件问那个开发 “你的程序里往系统 B 里写那个字符串里日期的部分是哪个日期/时间?是 M 还是 N?” 这个问题,希望能得到正面回答。

你说我脑力花在这种事情上,是不是很无聊啊?其实本质上是根本没有难度的事情,就需要沟通的时候大家在 same page 上。这一点照理说也是 pm 的事情。

bookmark_border可以算是 another productivity bandwagon 吧

Bullet Journal 我已经停了一整个月了。九月还是不高兴重拾。是时候重新上一辆车了:)

上周下了 Moleskin 的 Actions,界面实在是很好看。但是用了两天后觉得不够好:好几次手机上出现一个提醒说:打开 Family list,点进去后什么也没有,可能是我已经移动的 task 跳出来了,我没有什么兴趣研究,更不想付费了。

然后是下了以前我付费过一年的 Todoist。重新登录后,发现以前的 task 都还在,overdue 了一年多了吧?这么多 task 眼前一黑。出于好奇我点了几个看以前我到底希望自己干什么。有些事情我是最近才完成的,还有好多事情我到现在还没完成。顿时感觉很 dread。把所有的 project 和 task 都 archive 了,想重新来过。不料当我试图删除以前的 custom filter 的时候,提醒我说这个功能是付费才有的。Todoist 的收费算是比较贵的了,我本来是打算轻量使用,不付费的。现在看来这个界面肯定会逮住一切机会向我兜售付费服务。一气之下也删了。

目前我开始用微软的 To Do。

最近的想法是,本来过于相信 “all tasks in one place”,所以对什么都不满。曾经把工作的东西都放在 Todoist 里,一方面很麻烦,一方面我的 stats 看起来每天做的事情都是工作,没有意义。Notion 很好用,事实上也可以用来管理 todo,就是肯定没有专门的 todo app 好。所以应该用多个工具。比如工作的 to do 和项目 tracking,我就写在一个 md 文档里,只存在公司电脑上。存的方式比较像 Bullet Journal,但是是电子版的。每天吧昨天的 copy 一份,在上面增删改。

那么 Notion 的缺点除了经常需要登录(对我来说就是经常需要打开 VPN,因为我用的是股沟登录),不登录就什么也不给你显示,另一个缺点是其实记 note 不是很方便。Notion 上面我记录了很多 note,但我从来不来看。所以我打算重拾 Evernote。虽然以前我从来没有玩得很转。

Evernote 和上一篇日志里提到的 PayPal 一样,我是在有中国版之前注册的。Evernote 有了中国版之后,为了登录方便,我用上了中国版。但是那一阵中国版关闭分享功能啊什么的屈服于 “当地法律” 的做法让我很不安,我就删除了中国版的账号。再加上不付费就不能在多个账户登录,这一点很要命。而且界面感觉落后主流十年,付费很不值得。我就放弃了 Evernote。(现在想重新试试,登录然后踢别的登录。。)

想重新创建 Evernote 账号的,用邮箱注册的时候说已经注册,让我激活。。激活了以后发现,将近十年前的 note 居然还在。

更加神奇的是,里面一个 note 是 游泳要带的东西的 checklist。而我 literally 今天刚刚在纸上写了一遍 checklist,准备明天去游泳的。Déja Vù 了。

找喜欢的工具怎么这么难?而且现在几乎都付费了。如果我用了喜欢我会心甘情愿地付的。但是大多数工具我都用不好。该怪工具还是怪我?

bookmark_border时间感的碎片两则,再加一则

一、

当年读王小波的文章里提到文革的事情的时候,总觉得还好那个时代过去了。为了惩罚我的这种侥幸心理,现在一转眼居然感觉又要回到那个时代了。今天看到一个人说 ta 工作的书店接到通知,必须把 xi 的书放在显要位置(原帖当然已经被删了,我只能 paraphrase)。下面有一个人回复说,厕纸来源。这一条回复下面有几个回复,因为现在网上讲话都很隐晦,我脑子也比较愚钝,没有太明白各个发言的人的意思,就获得了一个有点紧张的感觉。忽然想起了王小波的《电影,韭菜,旧报纸》里的这段。看来,我们离那个时代差不远了。幸好王小波早逝了。

二、

一位在澳洲的友邻说澳洲的电子书很贵,我上前讨论了两句,因为我觉得美亚的电子书很便宜。结果就在聊亚马逊对跨地区的限制。我想起我最早网购是用 PayPal 的。后来我用不来 PayPal 了,我记得困难点在于,我不知道我的账号属于哪个地区的,可能是我被重定向到中国站,但是登不上去了(可能是这样的,时间很久了我记不得了)。这个话题现在已经算是老生常谈了:曾经觉得互联网会打通全世界,不再有 border。但是大企业必须“符合当地规定”,是不是助长了世界的分裂?

三、

看到有人说对 Piketty 的新书有意向的中文出版社给他发来了在英文版和法文版删除内容的要求。惊叹的同时不禁想到这和HK国安法38条“本法律也适用于非HK永久居民在HK地区以外的作为”如出一辙。同时我又觉得,这个路线和之前的要求苹果下架应用或者要求股沟审查搜索结果因为要“符合当地法律”是一脉相承的。(你这么聪明那么你倒是预测一下下一步会怎样发展呀?)


更新这一些。因为我的脑力都在社交媒体上。但是 都ban 现在无法用,发了大概率会删掉,来这里备份一下。

我竟然没有发过王小波 tag。这里真的是我的博客吗?!

bookmark_borderNatasha’s Story / Welcome to Sarajevo

最近刷到一个粉丝扫描97年的杂志采访,很喜欢 Stephen Dillane 的观点,所以追片的过程中决定先看这部。看之前想先了解一下战争背景,然而看wiki页面我看不懂,所以索性先去看了这部电影改编自的书,Natasha’s Story。

这本书的作者 Michael Nicholson, 是一名战地记者,在报道萨拉热窝之前,已经现场报道过了十几场战争了,包括 Bosnian War 之前在 Vukovar 的残暴战场。从书中我仍然看不太懂战争的起因、升级的过程、各方的诉求、为什么特别残暴(Nicholson 和其他的报道战争的 war veteran 都都感到这场战争比他们所见识过的战争都残暴)。但是从他的角度我感觉好理解一些了。他作为战地记者对自己安全的担心、别的记者处理这个担心的哲学、差点送命的经历这些都很可以理解。他描述的 sniper’s alley、联合国维和部队、他们外国人的身份和当地封锁的关系等等细节都很好看。他决定带走到收养 Natasha 的过程也有很多思考,即使一个孩子在那么多受威胁的当地人里是非常渺小的一个,带走一个孩子和收养孩子都是需要思考的决定。Natasha 来到英国之后,还有她成长的一些问题,当然还有途中官僚的问题。

在说 Natasha 的故事的时候,穿插了对战争新闻的描述。当地交战势力之间的关系,各方的诉求,这方面我还是不太理解,不知多少是因为我看得不懂(不懂背景、读书理解差),多少是因为作者也并不是完全理解战争的这些 high level 的方面。我目前对该战争的理解是:前南斯拉夫是一个共产党国家。共产党国家的特点是,downplay 种族和宗教,大家共同信仰共产主义。但是铁托去世后,南斯拉夫开始分裂。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率先独立。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波黑)也想独立。这个地方有三个族群,人口最大的是穆斯林人群(Bosniaks),其次是信仰东正教的塞尔维亚人(Serbs),另外还有信仰天主教的克罗地亚人(Coats)。独立公投的结果是要独立,但是塞尔维亚人不同意,政治矛盾下,政客开始煽动民族情绪,三方打了起来。从书中我的理解来看,主要的 aggressor 是 Serbs,他们受到了南斯拉夫的首脑(自认为是铁托的继承人,希望保留更多的南斯拉夫领地因而不希望波黑独立)的支持,武装得比较好,开始对穆斯林族群屠杀。而 Bosniaks,因为是被共产党统治了四十年,其实是非常 secular 的穆斯林。但是被打了以后,也逮到机会就施展残暴(虽然他们的平民伤亡、受到的暴行最多,可以说是受害者)。国际社会的应对非常疲软。欧盟的前身欧共体(European Communities)派出了地面部队,还组织了一个负责谈判的组织。联合国也派出了人道主义救援。但是他们在地面上的部队都束手束脚,因为帮助地面上的任何一方都有悖他们外人的身份和中立的立场。谈判的人也是非常的不成功,有时候和这个人谈,更重要的人没有来参加,有时候轰轰烈烈谈完了,塞尔维亚领袖转头就违反了谈拢的约定。美国一开始是老布什当总统,他对这件事的反应动机都是连任竞选。他最终没能连任,克林顿上台后,应对这件事也非常没经验,一开始拆了欧共体谈判组的台,半心半意关心这件事。媒体报道了战争的残忍后,忽然民意压力下,克林顿又下决心要采取措施,说要轰炸,但是欧共体的人都冷眼相待。反正克林顿的反应前后变化了好几次。这本书写于萨拉热窝围攻战开战一年后,战争还没结束。萨拉热窝围攻战持续从1992年4月到1996年2月,是现代历史上时间最长的围攻战。而波斯尼亚战争的结束是1995年在美国 Dayton 签署了和平协定,原来的波黑分裂成塞尔维亚共和国和波黑共和国。

Bosniaks 的被屠杀,不得不让我想到现在的维族人,同样的是在共产党统治国家里,已经非常 secular 的穆斯林。对于 Bosniaks 我不熟悉,但是维族人,我觉得汉族统治从来没有放松过对维族人的警惕。也许对别的少数民族也是。我还有一个跨度很大的联想:在之前看 RBG 纪录片的时候,我看到她接的一个案子是女兵的福利和男兵不一样,我蛮惊讶的,因为我以为男女至少在这种明面上的事情(一个数字)、在美国这样的国家里是比较平等了吧?很多经历 gender pay gap 的女性都是到了亲身经历才发现的。我的理解是,我们总是过高估计社会的状况:男女应该是平等的,肯定大部分人都是这样的。这里有一种 confirmation bias,觉得看到的落后现象都是特例,直到发生到我们这种普通人头上。民族问题也是这样。实际上排斥穆斯林这件事,近现代社会,从西方到东方,大家都在做,一直在做。也许一百年后我们会醒悟,发觉我们对待穆斯林就像希特勒对待犹太人一样。CCP 现在在对维吾尔人做的事情,也许并没有 Bosniaks 人受到的残酷(虽然很残酷的行为已经有很多了,但是比最残酷战争残酷得少,就像比 Jeff Bezos 穷一样),但是远比他们受到的更 sinister 一百倍。因为我们有“世界应该是怎样的”这种 confirmation bias,我们都没充分意识到世界根本不是那样的,世界上的暴行和无知还在横行,甚至就在离我们不远处。

书中讲 Natasha 的部分就很容易理解了,很好看。我很喜欢作者,他的顾虑、打算和担忧。还有教育小孩的问题。我印象很深的是他报道 Ljubica Ivezic 孤儿院后,决定带走一个孩子,他选了 Natasha,但是是准备好如果她或者孤儿院的负责人 Vera Zoric 不同意的话,请她选一个孩子。他说,他跟 Zoric 说了意向、取得她的同意以后,她去单独告诉 Natasha 。他们谈了半个小时后出来,Natasha 的回答是,她愿意跟他走,但是她必须先要知道她要去多久,以便决定 “how much love she must give”。读到这一句话的时候我有点感动,有点心碎。因为这句话来自于一个处境困难的孩子,感觉特别儿童,又特别真实。Nicholson 带走 Natasha 的过程也特别 dramatic,他的 dilemma 也值得商榷:他可以说是利用职务之便做了这件事。但是在政府之间不合作的时候,他稍微 bend 一下规则做了这么一件好事,而且也不是为了什么 publicity,动机很真诚。他之前在越战的时候曾经目睹了送走孩子的包机爆炸。他曾经跟妻子讨论过收养战争孤儿的事情。这些,包括 Natasha 到英国之后,当地的儿童福利组织要检查她的情况,还有媒体的关心等等,都是挺有意思的故事。书中有一个十年后写的后记,Natasha 成长为一个擅长运动的女孩,曾经回萨拉热窝教网球,然后做了一些公益活动。她和收养她的家庭都是幸运的。

看这本书我还有一个想法,就是我发现对我来说,好看的书经常是让我看出来作者是个好人的书。(真的,在这个世界上做 decent 的人其实很难,真正能做到然后还做了特别的事情,是很难得的。)

下面是关于电影。

我觉得电影的剧情改编非常失败。上述好看的地方很多都改掉了,替换的情节都非常差。对战场的危险的描绘远不及书里的描写。书里有很多现成可以用的内容啊!比如不同的战地记者对待危险的态度,就可以有非常好的台词(“You survive one day, you start again tomorrow and you just ignore the law of averages!”)。书里有围绕着记者的情节很好懂,比如他下飞机后需要开车去联合国驻扎点,路途上的危险。电影里没有这些,一开始主要是主角 Michael Henderson 和他的摄影师在当地向导和司机的帮助下到处拍摄新闻。孤儿院里领养的事情也非常失望。他偶然承诺了女孩有朝一日会见到英国的,他被调回去的时候女孩很失落,就在那个时刻,周围有他的 crew 和别的孩子,他跟她说要带她走。后面的挣扎也几乎没有,解救孩子的组织就出现了。他去找孩子妈妈的过程也很不真实。

我觉得吧,如果想要淡化带走一个孩子的事情,不如把书里也提到的获得准许去参观穆斯林集中营的报道好好拍一下。既然已经是改动很大的改编了,不如把那件事情算在主角头上,可以在电影最后说明一下这件事真正的 credit 应该给谁。剧本已经做了这件事了,把发生在后续带走孩子的大巴遇到的抢孩子的事情编在了主角和孩子的大巴上。(我为什么总是有这么多编剧方面的建议……我是一个编剧 backseat driver…)

但是我真的很喜欢本文开头提到的 SD 的采访。他说,人家战争创伤这么大,才过没多久,我们就要冲进去拍一个主角是个西方人的电影,讲他多么英勇,救了一个小孩到伟大的西方国家去。所以一开始他不想参与的。但是他看了 Michael Winterbottom 的别的作品后改了主意。他们还去见了 Michael Nicholson,但是他不想过于接近他演的人,因为他希望这部电影不要太着重他自己的角色。只有 SD 会在自己主演的电影里还希望自己的角色要低调一些。我真的好欣赏他这种 strong opinion。

Michael Winterbottom 在拍这一部之前拍的电影 Jude,其实对我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一部电影。因为它让我认识了 CE,是后来我看 DW 的原因。

至于 SD,现在他在我眼里真的太完美了。

Michael Nicholson reporting from the orphanage

上面截图来自 ITV 在2016年 Nicholson 去世后发的纪念短视频

screencap: Stephen Dillane as Michael Henderson reporting from the orphan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