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kmark_borderNatasha’s Story / Welcome to Sarajevo

最近刷到一个粉丝扫描97年的杂志采访,很喜欢 Stephen Dillane 的观点,所以追片的过程中决定先看这部。看之前想先了解一下战争背景,然而看wiki页面我看不懂,所以索性先去看了这部电影改编自的书,Natasha’s Story。

这本书的作者 Michael Nicholson, 是一名战地记者,在报道萨拉热窝之前,已经现场报道过了十几场战争了,包括 Bosnian War 之前在 Vukovar 的残暴战场。从书中我仍然看不太懂战争的起因、升级的过程、各方的诉求、为什么特别残暴(Nicholson 和其他的报道战争的 war veteran 都都感到这场战争比他们所见识过的战争都残暴)。但是从他的角度我感觉好理解一些了。他作为战地记者对自己安全的担心、别的记者处理这个担心的哲学、差点送命的经历这些都很可以理解。他描述的 sniper’s alley、联合国维和部队、他们外国人的身份和当地封锁的关系等等细节都很好看。他决定带走到收养 Natasha 的过程也有很多思考,即使一个孩子在那么多受威胁的当地人里是非常渺小的一个,带走一个孩子和收养孩子都是需要思考的决定。Natasha 来到英国之后,还有她成长的一些问题,当然还有途中官僚的问题。

在说 Natasha 的故事的时候,穿插了对战争新闻的描述。当地交战势力之间的关系,各方的诉求,这方面我还是不太理解,不知多少是因为我看得不懂(不懂背景、读书理解差),多少是因为作者也并不是完全理解战争的这些 high level 的方面。我目前对该战争的理解是:前南斯拉夫是一个共产党国家。共产党国家的特点是,downplay 种族和宗教,大家共同信仰共产主义。但是铁托去世后,南斯拉夫开始分裂。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率先独立。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波黑)也想独立。这个地方有三个族群,人口最大的是穆斯林人群(Bosniaks),其次是信仰东正教的塞尔维亚人(Serbs),另外还有信仰天主教的克罗地亚人(Coats)。独立公投的结果是要独立,但是塞尔维亚人不同意,政治矛盾下,政客开始煽动民族情绪,三方打了起来。从书中我的理解来看,主要的 aggressor 是 Serbs,他们受到了南斯拉夫的首脑(自认为是铁托的继承人,希望保留更多的南斯拉夫领地因而不希望波黑独立)的支持,武装得比较好,开始对穆斯林族群屠杀。而 Bosniaks,因为是被共产党统治了四十年,其实是非常 secular 的穆斯林。但是被打了以后,也逮到机会就施展残暴(虽然他们的平民伤亡、受到的暴行最多,可以说是受害者)。国际社会的应对非常疲软。欧盟的前身欧共体(European Communities)派出了地面部队,还组织了一个负责谈判的组织。联合国也派出了人道主义救援。但是他们在地面上的部队都束手束脚,因为帮助地面上的任何一方都有悖他们外人的身份和中立的立场。谈判的人也是非常的不成功,有时候和这个人谈,更重要的人没有来参加,有时候轰轰烈烈谈完了,塞尔维亚领袖转头就违反了谈拢的约定。美国一开始是老布什当总统,他对这件事的反应动机都是连任竞选。他最终没能连任,克林顿上台后,应对这件事也非常没经验,一开始拆了欧共体谈判组的台,半心半意关心这件事。媒体报道了战争的残忍后,忽然民意压力下,克林顿又下决心要采取措施,说要轰炸,但是欧共体的人都冷眼相待。反正克林顿的反应前后变化了好几次。这本书写于萨拉热窝围攻战开战一年后,战争还没结束。萨拉热窝围攻战持续从1992年4月到1996年2月,是现代历史上时间最长的围攻战。而波斯尼亚战争的结束是1995年在美国 Dayton 签署了和平协定,原来的波黑分裂成塞尔维亚共和国和波黑共和国。

Bosniaks 的被屠杀,不得不让我想到现在的维族人,同样的是在共产党统治国家里,已经非常 secular 的穆斯林。对于 Bosniaks 我不熟悉,但是维族人,我觉得汉族统治从来没有放松过对维族人的警惕。也许对别的少数民族也是。我还有一个跨度很大的联想:在之前看 RBG 纪录片的时候,我看到她接的一个案子是女兵的福利和男兵不一样,我蛮惊讶的,因为我以为男女至少在这种明面上的事情(一个数字)、在美国这样的国家里是比较平等了吧?很多经历 gender pay gap 的女性都是到了亲身经历才发现的。我的理解是,我们总是过高估计社会的状况:男女应该是平等的,肯定大部分人都是这样的。这里有一种 confirmation bias,觉得看到的落后现象都是特例,直到发生到我们这种普通人头上。民族问题也是这样。实际上排斥穆斯林这件事,近现代社会,从西方到东方,大家都在做,一直在做。也许一百年后我们会醒悟,发觉我们对待穆斯林就像希特勒对待犹太人一样。CCP 现在在对维吾尔人做的事情,也许并没有 Bosniaks 人受到的残酷(虽然很残酷的行为已经有很多了,但是比最残酷战争残酷得少,就像比 Jeff Bezos 穷一样),但是远比他们受到的更 sinister 一百倍。因为我们有“世界应该是怎样的”这种 confirmation bias,我们都没充分意识到世界根本不是那样的,世界上的暴行和无知还在横行,甚至就在离我们不远处。

书中讲 Natasha 的部分就很容易理解了,很好看。我很喜欢作者,他的顾虑、打算和担忧。还有教育小孩的问题。我印象很深的是他报道 Ljubica Ivezic 孤儿院后,决定带走一个孩子,他选了 Natasha,但是是准备好如果她或者孤儿院的负责人 Vera Zoric 不同意的话,请她选一个孩子。他说,他跟 Zoric 说了意向、取得她的同意以后,她去单独告诉 Natasha 。他们谈了半个小时后出来,Natasha 的回答是,她愿意跟他走,但是她必须先要知道她要去多久,以便决定 “how much love she must give”。读到这一句话的时候我有点感动,有点心碎。因为这句话来自于一个处境困难的孩子,感觉特别儿童,又特别真实。Nicholson 带走 Natasha 的过程也特别 dramatic,他的 dilemma 也值得商榷:他可以说是利用职务之便做了这件事。但是在政府之间不合作的时候,他稍微 bend 一下规则做了这么一件好事,而且也不是为了什么 publicity,动机很真诚。他之前在越战的时候曾经目睹了送走孩子的包机爆炸。他曾经跟妻子讨论过收养战争孤儿的事情。这些,包括 Natasha 到英国之后,当地的儿童福利组织要检查她的情况,还有媒体的关心等等,都是挺有意思的故事。书中有一个十年后写的后记,Natasha 成长为一个擅长运动的女孩,曾经回萨拉热窝教网球,然后做了一些公益活动。她和收养她的家庭都是幸运的。

看这本书我还有一个想法,就是我发现对我来说,好看的书经常是让我看出来作者是个好人的书。(真的,在这个世界上做 decent 的人其实很难,真正能做到然后还做了特别的事情,是很难得的。)

下面是关于电影。

我觉得电影的剧情改编非常失败。上述好看的地方很多都改掉了,替换的情节都非常差。对战场的危险的描绘远不及书里的描写。书里有很多现成可以用的内容啊!比如不同的战地记者对待危险的态度,就可以有非常好的台词(“You survive one day, you start again tomorrow and you just ignore the law of averages!”)。书里有围绕着记者的情节很好懂,比如他下飞机后需要开车去联合国驻扎点,路途上的危险。电影里没有这些,一开始主要是主角 Michael Henderson 和他的摄影师在当地向导和司机的帮助下到处拍摄新闻。孤儿院里领养的事情也非常失望。他偶然承诺了女孩有朝一日会见到英国的,他被调回去的时候女孩很失落,就在那个时刻,周围有他的 crew 和别的孩子,他跟她说要带她走。后面的挣扎也几乎没有,解救孩子的组织就出现了。他去找孩子妈妈的过程也很不真实。

我觉得吧,如果想要淡化带走一个孩子的事情,不如把书里也提到的获得准许去参观穆斯林集中营的报道好好拍一下。既然已经是改动很大的改编了,不如把那件事情算在主角头上,可以在电影最后说明一下这件事真正的 credit 应该给谁。剧本已经做了这件事了,把发生在后续带走孩子的大巴遇到的抢孩子的事情编在了主角和孩子的大巴上。(我为什么总是有这么多编剧方面的建议……我是一个编剧 backseat driver…)

但是我真的很喜欢本文开头提到的 SD 的采访。他说,人家战争创伤这么大,才过没多久,我们就要冲进去拍一个主角是个西方人的电影,讲他多么英勇,救了一个小孩到伟大的西方国家去。所以一开始他不想参与的。但是他看了 Michael Winterbottom 的别的作品后改了主意。他们还去见了 Michael Nicholson,但是他不想过于接近他演的人,因为他希望这部电影不要太着重他自己的角色。只有 SD 会在自己主演的电影里还希望自己的角色要低调一些。我真的好欣赏他这种 strong opinion。

Michael Winterbottom 在拍这一部之前拍的电影 Jude,其实对我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一部电影。因为它让我认识了 CE,是后来我看 DW 的原因。

至于 SD,现在他在我眼里真的太完美了。

Michael Nicholson reporting from the orphanage

上面截图来自 ITV 在2016年 Nicholson 去世后发的纪念短视频

screencap: Stephen Dillane as Michael Henderson reporting from the orphan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