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小伙伴写了。再不写我就忘了!
自闭症的孩子,在那里有条不紊地想事情。如果作者对自闭症的描述是科学的,那么我有点觉得每个人都一定程度地是自闭症:有几个方面的事情特别容易接受,但是在一些别的方面很难懂。然后又对某些东西很固执。
本来打算就这样看看也挺engaging,但是书的后半部分,我们越来越了解Christopher的家庭。我有点惊讶有点感动。每个人身边都有frustration,能relate to这些。特别是,这是通过Christopher的角度看到的,这让人觉得很特别。
无限热爱一切美好
看到小伙伴写了。再不写我就忘了!
自闭症的孩子,在那里有条不紊地想事情。如果作者对自闭症的描述是科学的,那么我有点觉得每个人都一定程度地是自闭症:有几个方面的事情特别容易接受,但是在一些别的方面很难懂。然后又对某些东西很固执。
本来打算就这样看看也挺engaging,但是书的后半部分,我们越来越了解Christopher的家庭。我有点惊讶有点感动。每个人身边都有frustration,能relate to这些。特别是,这是通过Christopher的角度看到的,这让人觉得很特别。
因为每个去到的景点(远远没有去到我想去的所有地方!)我貌似都有不少话要说,今天先写几句总体的。
首先以后要出国旅游(特别是去伦敦——我肯定会再来的!)的话,要记住2个tip:
1. 要记得把信用卡换成新的带有sim卡的。虽然我的磁条信用卡普遍可以接受,但感觉是上世纪的东西了,不少人看到它不会刷。重要的是,希思罗机场的地铁站自助买牡蛎卡的机器不接受没有sim卡的(不过接受现金,我就去旁边的机器取了一点现金)。兑换电影票的地方也不支持我的信用卡,结果我的一刷TFA这么有意义的电影票是一张手写的!后来在King’s Cross的火车站兑换火车票的时候,那个机器认了我的信用卡,感动到了。。。
2. 记得把人民币放在备用的钱包里放在一边,这样在异国消费的时候不会抓出一把人民币出来。
我喜欢伦敦的地方:
地铁虽然狭窄人多,但很有秩序。(在国内,有一种谦让就是吃亏的感觉,很不健康。)
地铁里人很多很多很多,但是大家都走路很快!我是个健步如飞的人。只要我不在犹豫怎么走,我就会速度极快。上海地铁给我最烦的感受就是好多人会很缓慢地走路,甚至一边走路一边玩手机。这不仅浪费自己的时间,也阻碍别人啊。没想到在伦敦,我的速度只是平均水平。所以伦敦那复杂狭窄的地铁通道从来不堵塞。
都说英国人的食物是黑暗料理,也适合我这个讨厌讲究吃的人。只要不饿肚子我就不想去想吃的。在伦敦的时候有很多那种可以买一个三明治或沙拉,点一杯茶的店。太方便又健康了。最后一天连吃了三顿沙拉,神清气爽,过后坐飞机完全不晕。(飞机的去程我吐了六个小时。)
伦敦每天聚集着很多的游客,肯定有很多人和我一样摸不着头脑,比如我不会刷卡(特别是我的信用卡没有SIM),走路有时候会停下来认路等等。但是只要你开口,所有人都愿意帮助你,如果你不开口,路人也只会匆匆路过。这点真是太好了,因为我很多时候不需要帮助,只要自己摸索一下就行,这是一个社恐friendly的地方。
服务人员都很nice。我好几次做了很傻的事情,但服务人员都非常友好礼貌。最感动的是我二刷TFA的电影票竟然买错了电影院,买到了郊区的!然后打他们公司的电话,很爽快给我退票。很难想象在格瓦拉买错电影票会被退,我记得上面“不退不换”的警告是很明显的。
在King’s Cross坐火车去剑桥,拿到票吓了一跳,票上没有车次没有站台没有时间,原来我买的来回都是open时间的。去剑桥的路上完全没有检票,回来的时候刷了一下票进站。
读哈利波特的时候,说9.75站台在9站台和10站台之间的柱子里,我想象是沿着火车的方向柱子隔开的两个空间是9站台和10站台,从而觉得很不对。在英国坐火车和地铁终于让我明白platform的意思。伦敦的地铁非常复杂,线路比上海多。同一条线的来去不在一个站台上。又一次我走错了,把那个站里所有其它的站台都走了一遍。我觉得站台的指示不太清楚,需要仔细留意。上海的地铁指示稍微好一些,不过我印象中香港的最清楚最方便。
还有非常感动的是可以无阻碍上Google。这一点感动得不行了。有Google什么不怕了啊。
伦敦的物价高,主要是地铁收费高。我稍微计算了一下:
那么在伦敦坐地铁,单程£5(高峰时段,五区到一区),占最低工资日薪10%,平均工资日薪5%。
但是如果你住在三区(就像我的酒店,而且算是比较偏远吧?),要到一区的市中心上班,那么单程票是£3.3,占最低工资日薪7%,平均工资日薪3%。
吃个三明治大概£3,平均工资日薪的3%;
喝杯茶或咖啡大概£3,平均工资日薪的3%;
看戏(以《悲惨世界》为例),票价£50到£100,平均工资日薪的50%到£100%;
看电影3D IMAX,我买的星战票价约£20,平均工资日薪的20%(非IMAX的票价£10)
在一般的酒店住一晚起码要£80,平均工资日薪的80%
吃一顿略好的(比如意面+饮料+甜点,或者同事带我吃的汉堡+薯条+小酒),大概要£15一人,平均工资日薪15%
在上海,平均工资算¥6,000/月,也就是272元/天(这里说是7,214元(14年3月统计13年的);而这里援引Shanghai Daily说是5,891元/月,根据2014年第四季度招聘广告统计,打完草稿后又想起来用中文搜索一下,发现中文线索都是5k多,但不高兴改了,多算一些好了)
最低工资算¥1,400/月,也就是63元/天(百度百科,但是内容非常复杂我一眼看不到结果,这个数字是2014年北京的,欢迎拍砖)
坐地铁单程4元,占最低工资日薪的6%,平均工资日薪的1.5%;
吃个三明治7元(全佳的,比英国路边店里的小不少,不得不说吃全佳三明治是吃不饱的,而在伦敦吃的几次三明治我都吃不完),占平均工资的2.6%;
喝杯茶或者咖啡30元(星巴克),占平均工资日薪的11%(咖啡喝茶的净价格真心不比伦敦便宜);
看戏我就毛估估,80元到1500元,占平均工资日薪的29%到551%;
看电影3D IMAX大概80元到200元(刚才上格瓦拉一看,竟然一个大片都没有了,火星救援这么快就下了?我按照记忆估价?),占平均工资日薪的29%到74%;
在一般也不要太差的酒店住一晚估价¥250,占平均工资日薪的92%;
吃一顿略好的,我觉得100元一人就不便宜了,占平均工资日薪的37%
反正就是上海的物价除了地铁便宜外,其它都不比伦敦便宜,拿着上海的工资去伦敦玩,会觉得吃不消。
剧透警戒剧透警戒剧透警戒剧透警戒剧透警戒剧透警戒剧透警戒剧透警戒剧透警戒剧透警戒剧透警戒剧透警戒剧透警戒剧透警戒剧透警戒剧透警戒剧透警戒剧透警戒剧透警戒剧透警戒剧透警戒剧透警戒剧透警戒剧透警戒剧透警戒剧透警戒剧透警戒剧透警戒剧透警戒剧透警戒剧透警戒剧透警戒
星战正传三部曲,其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不像其它fandom,同是星战迷,一见如故的概率比较低。每个人喜欢星战的理由都是有点不同的。我喜欢星战的地方,在于老卢用自己的坚持,表达了那么简单的一个故事,探索了电影制作这件事的可能性。这种纯粹,再也不会有了。所以虽然我从一开始就看好JJA,但从来没打算把TFA当作亲生的:)[然而还是禁不住如此激动
我还很清楚记得2009年去电影院看JJA的Star Trek XI,出电影院的第一个念头是直接在旁边再买一张票再看一遍。现在还记得有一个场景(好像)是新毕业的学员们站在那里,等待宣布自己被分配到哪个飞船上去。那个场景里大家期待的情绪,强烈地让我想起ESB开头飞离Hoth战役之前Leia对X-Wing飞行员下达指示的场景:Man your ships and 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 我还记得ST XI里Kirk和Spock困在敌人的飞船上,然后,从曲速冲出了企业号来帮助他们。看多了以情节取胜的故事的如今,这种纯粹的一飞船的人团结一心的故事,神奇地拨动了我。因此我才去看了ST TOS,发现ST和SW的区别,才知道喜欢ST XI是因为它像SW。这种纯粹是我喜欢SW的第一层,而不是“我是你爹”。当然,“我是你爹”这个安排,写满了老卢试图创造Mythology的痕迹。老卢做什么事情都是如此,非常直截了当。这其实并不是好的作家该有的特点。。。
三年多前老卢卖了Lucasfilm,传出说要拍7。过后,宣布JJA导演,拍SW7真的要成为现实了,而且请了JJA,太对了。(比如说把Vulcan炸掉了,这是不是因为星战里面动不动就轻松炸星球呢。。。)我已经记不得Into the Darkness的故事了。但是ST XI的故事印象中非常清楚、合理&主旋律。实话说星战正传三部曲的故事,拿现在的标准看,是很落后的。一刷TFA的失望,部分来自于TFA的剧本竟然没有在四十年前的基础上有多大进步。
比我敏锐的粉丝很快就总结出了TFA的毛病:照搬老三部(主要是ANH)。
Jakku是Tatooine 2.0——我还是不明白为什么要搬出来另一个沙漠星球。官方的Journey to TFA系列里一个主要的小说是Aftermath,里面讲了Wedge在Jakku附近被抓,然后那里发生了一场大战。TFA里我们看到Jakku上坠毁的飞船就是那个战役留下的。
Rey是Luke 0.6;Luke的另外0.2:好心救人的人格由Finn担当;Luke剩下的0.2:飞行员属性由Poe担当(不要问我穿了X-Wing飞行员制服谁帅)。Finn的逃走人格继承自Han。
Maz是个大失望。二刷的时候我意识到她是Yoda 0.5:同样的矮小身材(换了颜色),差不多年龄,同样的Rey/Luke不听指教。
General Hux是Tarkin 2.0。同样的英国坏人:P 同样的棱角分明制服笔挺。Domhnall Gleeson之前一直演嫩小伙,实际上人非常老成,也是什么都能演。
当然,对我来说,TFA还犯了一个大罪恶。在漫长的期待TFA的过程中(很早就说了故事设定在Endor之战后30年,然后把那个时期的EU故事都打成Legend,拿走了canon的地位),我一直在好奇和略担心他们会怎样处理Luke。在我看来,如果选择拿走Luke后来应该有的所有成就的话,那么编剧就是扔掉了我心中的星战的核心。多年来,Luke这个角色在我心中一直很重要。在我的fantasy里,他有时候代表我自己,有时候代表理想,有时候代表romance——他对我来说太重要了。星战故事的简单模式化,也给我充分的空间把Luke脑补成理想。然而虽然我一直怀疑,为了创造冲突,编剧会选择牺牲Luke的形象。我真的接受不了Luke成为了隐士。我的Luke不会出世,他会投入(就算有点鲁莽),他会自我牺牲,他会眺望双落日,期待着未来。
在我看来Luke暂时的结局比Han还惨。我觉得Han是可以接受一切的人。当然,谁也不值得被自己的儿子谋杀。至于Kylo Ren,虽然Lawrence Kasdan之前口口声声说他很特别,但实际上也不过是Vader翻版。神奇的是,这个角色谋杀了大家最爱的Han,但是大家的第一反应都是设想以后怎么洗白他。Adam Driver很棒,怎么设定他都能演好的。
二刷的时候接受了剧情重复,才看清了TFA致敬老三部、想要讨好老粉丝是多么有诚意。我还是给了9/10,for old time’s sake。
怎么说,TFA最出彩的真的是BB8,要在之前你告诉我说有机器人比R2还要萌,我是不会相信的。YG总结说是物如其主,BB8萌是因为Poe:)[然而这里貌似有个大bug就是炸死星3.0的时候BB8貌似没有在Poe的X-Wing上?
光凭看到X-Wing再次翱翔天空,我就可以原谅很多。
自从发现Oscar Isaac什么都能演得很到位之后,发现一个超大bonus就是他帅得让人想撞墙。
不要问我谁更帅,否则真的要撞墙了。
不吐不快,在没看任何别的评论的情况下先记录一下。
剧透剧透剧透剧透剧透剧透剧透剧透剧透剧透剧透剧透剧透剧透剧透剧透剧透剧透剧透剧透剧透剧透剧透剧透剧透剧透剧透剧透剧透剧透剧透剧透剧透剧透剧透
一刷的感觉是失望的。细心的粉丝观察预告片就可以看出几乎所有的剧情。而预告片里推不出来的剧情,也几乎没有交待,留下好多问题,是给后续电影拍吧。
Poe开场。他帅的程度和我预期一样。角色作用也和预期一模一样。交给他地图的人是谁呢?卢克的行踪为什么要存在一个地图里?那个不完整的地图看起来是可以通过模拟匹配到真正的地图上去的啊?还有,卢克让全星系找他,他一定要有好的理由躲起来啊。这部电影里没有完整交待,只说了他带Kylo Ren的过程中出了大问题,导致黑暗面崛起,他自责中隐居了。Han和Leia分居了。听上去好像最有趣的故事已经发生过了是不是?这部电影都看不出来后续电影还准不准备elaborate。
Finn拿光剑是red herring。这其实也很好推测。他是暴风兵啊,他有原力的几率多大?但我还是忍不住觉得,这样安排他是助长了那些因为肤色而不喜欢他的人。为什么不好好说说他的故事呢?一个从小接受帝国洗脑的小兵,是怎样决定离开的?反正我觉得片中那么点剧情很没有说服力。也许是Poe太帅了,Finn忍不住要帮他逃跑。
Rey是个Solo或者是个Skywalker。这是很自然的推测。没想到电影没有点明她是谁。她和Ben是亲戚的几率很大啊。预告片中I know your eyes.这句似乎没有出现。说起Maz,她完全不charismatic。光看电影只觉得她是个好心的酒吧老板娘。酒吧门口为什么那么冷清?曾经还以为这是卢克隐居地呢。
Daisy Ridley真是个好选择。她又可以tough又可以纯真。在Maz的酒吧里(进去之前Han说,你们都别说话,可是进去之后发现Maz很普通啊),Finn逃跑了。光剑calling to you诱使Rey下楼去,结果Rey也逃跑了。前一分钟她还在想要说服Finn来护送BB8,后一分钟她自己逃跑了。所有人都在找BB8,那里很长一段我都在捏把汗怎么没人看好BB8呢。
从salacc 肚中存活的是Poe,Boba粉真的存有希望过吗?打了一仗后BB8回到Resistence手中。(Maz酒吧人员那么杂,Han为什么要带大家来这里。)BB8仰视R2的样子真是萌爆了。R2没有了卢克就消沉了。但是后来是为什么会醒过来?
然后是经典的救人+炸死星情节。你说死星2情节已经略嫌重复,Starkiller Base再重复一遍真是够了。而且,他们是怎么有资源又造一个更大的死星的?遥远星系的坏人真没有想象力,只会早一个又一个毁灭星球的武器。Starkiller Base的卖点是可以一下子毁灭好几个星球。这里我们看了一眼克洛桑。我还以为视前传为大忌的TFA不会有呢。
Kylo 弑父。again要有足够的背景我才能买帐。Leia是那种要靠男人的女人吗?是她叫Han带儿子回家的。也许她已经亲力亲为过了,只是again电影没有交待。
最后R2莫名醒来。Rey可以去找Luke了。我真的很难接受长期以来在我心中代表投入、自我牺牲的英雄,隐居了。真的,我宁愿他们写他死掉了。再一次重申:我需要好的理由Luke隐居了,这部电影应该叫做”寻找卢克”。
无论是大arc还是小细节,剧情都有很多问题。至少我觉得没有Star Trek 11的一半好。JJA, the double crosser double crossed us!
今天去二刷,但我很难想象会有改观啊。
PS:忘记说:1 Snoke的造型失望。2 captain phasma 失望(不够厉害啊,戏份也少)3 Hux演得赞
Sadly,这片最好的地方还真是BB8。
“Hated by everyone” (这是Clara对Time Lord说的话。说实话一上来就那么恨TL,都没讲清楚原因。Clara的死并不是他们造成的啊。Doctor一直阴沉着脸可以解释为怀念Clara(吐),但是为什么Time Lord被所有人恨呢?
Doctor和Ashilda讨论Hybrid,应该说Doctor并不知道Hybrid的秘密。到底什么是Hybrid并没有说清楚(除非Hybrid要变成伏笔(坑),which I doubt,没有人能够记得所有魔法特没讲清楚的东西)。
最后,为什么一定要删除一个人的记忆?这种前提都没讲清楚的情况下,怎么为Doctor的失去记忆感动呢?
我还很难接受因为TL可以regen,Doctor就向那个守卫开枪了。就算挂掉对于TL来说就像感冒对于人类一样,也不该啊。
Rassilon又被挖出来,结果完全没用到就下台了。War hero?吐。
前面几集没写的就不写了。Peter Capaldi很帅,浪费了。Matt很帅,那么年轻很了不起,又能适时退出。
最近读《西方哲学史》的时候,发现几个词语从来没有将中文和英文联系起来过,虽然我一直自以为分别知道它们的意思。下面是一些感想(当然我还很不了解它们的来龙去脉,希望有人看到能拍砖):
Idealism是唯心主义(没想到)。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是其代表。因为英文的idealism有理想主义的意思,所以我觉得中文把理想主义剥离出来更好。
与之相对的,materialism是唯物主义我原本是知道的。中文里,唯心和唯物,对立非常明显。(当然英文里,如果把idealism看成是idea变过来的而不是ideal变过来的之后,对立立场也很明显。)
今天读Locke的时候才知道,Liberalism的中文是“自由主义”。在英文语境下,liberalism是开明,是很温和的意思。我们读的时候,我忽然想到疑问它的中文是什么——“自由主义”,一下子就很radical了有木有!!仔细想想,在我国的情况下,liberty都有点激进的意味,其实很可悲。西方语境下真正的激进,在我国语境里我一直吃不准怎么理解。所以不要怪很多人分不清政治上的左右。
今天还理解了prudent这个词。在没找到中文翻译的时候,我猜想是自律、谨慎、保守、节俭的意思。《西方哲学史》的中文版上用的是“远虑”,然后查了英文字典,果然有‘为了将来打算’的意思。A说这是因为我们都只理解了prudent这个词的表象,没有领悟它的根本。
插一句话,笛卡尔从怀疑论出发,竟然成了唯心主义的开端,一开始我很惊讶。
这本书讨论了非常有意义的话题。但是内容却让我很失望。它的论点很容易概括:出版于1985年的这本书,提醒美国人电视的普及带来信息的破碎化、所有话题都变成娱乐。这正朝着赫胥黎《美丽新世界》的预言走去。要解决这个问题,只要对这个问题警醒(即,读这本书然后赞同)即可。
这本书的主旨我很认同。虽然我不看电视已经很多年了,但是我是新型娱乐的傀儡:SNS和游戏。游戏没有电视那么大的范围,但SNS对信息的碎片化、娱乐化的作用,比电视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本书的内容:Part I先说了形式对于内容的决定性作用;然后从美国的历史来看,最早五月花号过来的人是世界上识字率最高的人群,说了书籍、印刷对人思想的作用;表扬完书籍之后,说道电报、照相对美好的书籍形成的社会的毁坏。而电报和照相的发展结果,则是罪大恶极的电视。Part II从几个方面来讲当时的电视社会。首先,所有的东西都成了show business;然后,新闻、宗教、政治和教育各占一章;最后,作者提出了他的解决方案:人们需要对电视的作用变得警醒。
对这本书,我首先的不满就是举例的重复。大量例子并列重复。其实看完上篇,下篇里的例子都没有新意,也没有更有深意。
书中说了很多次“不要以为科技是neutral的”。我不同意。科技的确是neutral的,对科技的使用才带来各种改变。一直电视的那群人,如果没有电视,就一定会做更有意义的事情了吗?一个有自己爱好的人,因为被电视吸引了,就会放弃爱好了吗?
我常常想到技术对思想的影响。很多年前,博客刚刚兴起,一个朋友对我说,虽然喜欢在博客上发表东西,但是要先用纸笔写下来,直接坐在电脑前写不出来。我记得当时我很同意这种感受。但是现在,我已经变得用电脑才能写东西,用纸笔,没写几个字就手酸,忘记后面要写什么了。(虽然现在我还是一直带着纸笔,我工作桌上还是有无数的草稿纸。纸笔对记录无format的东西还是有绝对优势的。)我想只喜欢打字对于中文也是有影响的。中文本身不是一个基于语音的语言。(所以应该用用别的输入法吧。。。)我现在几乎无法想象当年“只有用纸笔才能写文章”是什么感觉了。
作为一个从事计算机相关工作的人,我很反感这本书里对科技的一味否定。作者最后说,他不觉得解决方案是叫大家不要看电视。他这么说的时候,语调是resigned的。
因特网虽然给我带来了很多碎片消息,让我沉迷SNS和网络游戏,但是也带来了宝贵的信息和视野,以至于我认为封锁因特网是一种大罪恶。
就算是电视,也给我带来了无数高于我自身的感悟,以至于这个世界上最inspire我的活人,是两个电视剧作者。
另外一个不同意这本书的小地方是,作者在批评电视使人变傻的时候,go as far as saying,所有的communication都变成傻瓜式的,最好什么都有配图,什么都是零起点。我持相反的观点。如果你能把一个观点、一种道理,或者一个事实的来龙去脉,用傻瓜式的语言表达给别人,这说明你真的弄懂了这件事。把观点、道理、事实弄的让别人易懂,这绝不是什么错误,恰恰相反,这是有智力的人能做的最好的事。
书的一开始,说道现在政治也成了娱乐,cosmetics has replaced ideology as the field of expertise over which a politician must have competent control。当时我对这本书还很期待,然而看到这句我不由地想,这没什么不好。Ideology太危险。
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正好在听《宇宙尽头餐馆》的有声书。在宇宙尽头餐馆,宇宙的毁灭都变成了娱乐。对娱乐化的mockery,和《娱乐致死》相比,高下立判。
同时,我想不出什么理由不多少把DNA说的这句适用在Neil Postman身上:
最近想要多看电影(主要是因为星战),甚至本来想国庆假期每天看一部的。当然没有做到。下面记录一下看的电影。(我整个去年一整年都没看这么多电影吧?)
国庆之前一个周末看的。之前看了Dollhouse之后,一直很喜欢Olivia Williams。演员的气质和她的见解真的很有关。读了一个她写的小文就可以看出来她的见解。
星战卡司宣布后,我一直以为男主是Domhnall Gleeson。宣布角色后才发现,更重要的角色,除了Rey和Finn(两位新人没有什么片可以预习)是Kylo Ren。我完全忽略了Poe Dameron,他不就是the new Wedge吗。可笑的是我是为了看Adam Driver下的这个片,看完后看演员表才发现我看了一部Poe的演员主演的电影,而靠演员表我才找到了Adam Driver。。。
看完后的结论是Oscar Isaac唱歌起来太好听了,个人魅力足够。(电影里他留着一头老卢年轻时候的发型和胡子型。。)
电影是那种淡淡的retro,完全没有煽男主怎么怎么热爱音乐啊什么的。有时候觉得他真是太可怜了,但是不要高姿态可怜人家好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的困难的。Llewyn的老搭档到底发生了什么?现实中对于这样的事情,也不必追问,只能接受、承受。
很早就注意到这部片,第一时间下好但没有看。因为Domhnall Gleeson,也因为Alex Garland。这是Garland的第一部导演作品。虽然概括起来,还是可以简化为人和人工智能的关系,不是什么特别新的话题。但我超级喜欢这种略奢华略未来感的设计,加上有趣的对白,还有三位主演的表演,非常喜欢这部电影。
再一次地,看完后才注意到,演Nathan的是Oscar Isaac!不仅造型不一样,整个人的气质、风味都大变样,真让人拜服。立刻下了不少他的片。
然后看了一点点采访,发现现实中Oscar很nice,而出身名门的Domhnall则非常的老成和狡猾幽默。他们担当星战的角色都绰绰有余。
很喜欢EX Machina里Alicia Vikander,看她的履历吓一跳,原来之前为了Colin下的但一直没看的Testament of Youth是她主演的。立刻挖出来看。
我知道这部片会是略煽情的反战回忆录。也许是很久没有看电影的关系,还是哭得稀里哗啦的。到后来我一直默念‘不要让Edward死’,女主救了他之后我还略松一口气。
这个大背景,不免让我想起罗素在一战的时候是pacifist,但没人听他;二战的时候英国普遍是这个片里女主的情绪,其实略促进了绥靖。二战的时候罗素认为要尽早战争,他部分预料到了希特勒后来变成的样子。(今天我还在想西方的Liberal因为意识形态问题和别的国家的隔离,到底是有多少道理,但罗素对二战的战斗态度,何尝不是意识形态区分?要好好想想。。)
扯远了。电影的看点是漂亮又好强的女主,和她的弟弟——演王男的Taron Egerton,他真是到哪儿都抢戏。我最喜欢看到Colin和这样的演员合作,Colin的默认模式是沉静专注,但他也可以演轻松自如,和Taron这样的演员放在一起轻松起来一点也不逊色。看电影开场Edward说那边池塘有老鼠,Victor意识到受骗了之后两人的小打闹,真是表现战前充满希望和美好旧时光的点睛之笔啊。至于女主角受到男主角文学上鼓舞,要去牛津念大学的希望,扮演男主角的Kit Harington完全没能做好。和其他几位主演相比,他显然逊色一些,永远是个囧脸。
看了几个这个电影的采访,也很能说明几位演员的特点。Taron很坦诚很活泼。他说他没有sibling,但是他看到他的朋友都对sibling很horrible,所以他最喜欢的戏是姐姐用枕头扔他。Kit则又囧又没有深度。他说他觉得自己的角色是一个女性的回忆录里的,所以也许很不真实,也许是完美化了的。而Colin,则娓娓道来他对自己的角色的理解:这些男生,被condition了必须参战,这非常让人心碎。
很久没有关心Colin了,他怎么变得比我记忆中更美了:他的容貌像雕像一般;他专注的眼神简直是高压电;他笑起来,又是那么热忱。而他的表演一直可以很subtle,举手投足、一个眼神一个表情到处都是戏。他的这种又深思熟虑又坦诚的性格,真的非常适合表演。
最近看的,所以想法还很多。这又是一部基调retro的电影。开头挺好笑,但后来越来越压抑。是音乐还是拍摄手法让人觉得有点惊悚。在这个拍片追求震惊效果的年代,我好害怕会被突然震惊到,几乎不敢看下去。
在实际生活中,我有个比较近的亲戚,和电影里女主角一样,坚信自己读来的内容,比医生更有治病权威。原本我们都很不能接受,试过各种方法:讲道理、跟他吵、哄着他、用他的妈妈多辛苦来appeal to他的负罪感,都无济于事。最可悲的是,他不是顽固的老年人,而是比我小三岁的表弟,正值可以年轻有为的岁数。这种状态持续了两三年,现在我们已经基本不去想这件事,放弃状态了。
如果没有表弟的事,我也许会对这电影更加不耐烦。但这个电影略探讨了我的疑问:如果你生活中有一个你在乎的人,变得不可理喻,怎么办?电影里的丈夫对妻子百般耐心,虽然都没有成功,但我想不出还有更好的做法了。
当然,看这个电影主要目的是看Adam Driver。之前看SDCC的SW panel,对Adam Driver感觉略担心。Hungry Hearts剧本和导演意图略莫名,但是几位主演都很棒。我现在的理论是,Adam Driver在SDCC上只是放不开而已。他肯定是个很有能耐的演员。另,这部片获得了威尼斯电影节的最佳男主和最佳女主。
903我史无前例地打了8分,看完904以后我想不起来之前打高分的原因了。。。904打6分。直接面对bootstrap paradox感觉挺有勇气的,给加分。但另一方面来说,那么plain地解说,根本就是没有能力通过叙事来呈现。
说是聪明,但漏洞还是不少的。Doctor在保鲜棺材里躺了150年?Fisher King怎样才算死透?所以淹没小镇的是Doctor?那个信号那么难解释,只有Doctor能看懂,怎么指望能吸引很多人来当鬼?Prentis这个种族的设定和主线的关系是?小镇里面都是苏联海报这是不会填的坑吗?还是让观众不觉得淹了不可惜?
Bootstrap本身:Doctor设定好自己的鬼会说那些话,然后给回到过去的自己看。这样地悖论有意义吗。查wiki这个词的来源是海因莱因。和之前看的“All You Zombies”一样让人觉得是炫耀自己逻辑技巧的无意义的东西。
如果角色的故事让人对他们有感情一些也许还能挽救。可是,O’Donnell又是一个崇拜Doctor的女孩(对这种角色真心挺烦的,让人想起现实中一些自以为是的粉);喜欢她的crew叫Bennett,是个木头脸。Cass和Lunn稍微好一些。可是最后Lunn翻译那句话之后还要推托一下,立刻觉得恶心了。Clara一如既往地让人讨厌。大家在紧要关头就不要和Doctor谈人生了。Doctor也是,鬼都要追过来了,电话里还要对自己的鬼说,我崇拜你很久了。。。有毛病。
总之看完之后觉得,魔法特(这一集其实是Toby Whithouse写的。他还写过Vampire那一集。他甚至还写了School Reunion。)惯用的招数是,用很快的语速、惊人的转折,来搞混观众的思维,从而惊叹故事好厉害啊。除此之外他另一个惯用招数是用恐怖元素来吓傻你。我有个不看恐怖片的原则的,因为我受迫害妄想症挺严重的,看了会引发不必要的胆小。我已经忍受魔法特那么久了,也许会因为恐怖片的缘故而最终弃掉曾给我带来无数感动的Doctor Wh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