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读到了《阿西莫夫:关于思维方式的思考》这篇文章[链接]。发现我很赞同他说的,其实人没有聪明与否的区别,只有多样性区别。那篇文章中,阿西莫夫否定了各种智力测试。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有觉得有些人聪明,有些人愚钝的直观感受。有些人遇到不熟悉的环境和事物,能够很快领悟要点,而有些人会比较慢。作为比较慢的一员,我一直在寻找证明自己不笨的理由:) 原文中阿西莫夫指出的几点被看作是聪明的证明的理由:“第一,善于积累知识性的东西;第二,记住这些东西;第三,一经需要,迅速想起这些东西。”在我看来,这些东西只是一台计算机的特征。
最近读神书《GEB》中,读到“跳出系统”的概念,让我感到,似乎能够审视自己的行为、思维的能力,才标志了智能。不过智能,当你对它有了一些定义,然后觉得应该照着去做之后,又会失去灵性。(这是不又是一个strange loop呢:))我又想到H2G2第二本里,宇宙的统治者的描述。
这样的想法,乍看下来会很快达到虚无,但实际上是积极的。虚无的消极主义者会认为,因为任何一种标准都是有伤智慧的,所以放弃所有的标准,什么都是虚无(神马都是浮云)。与此不同,我们认为的智慧是愿意积极地投入进去,而“任何一种标准都是有伤智慧的”这样的knowledge是让我们保持humble的有力原因。
实际生活中,很多因素影响着一个人掌握情况、积累知识、调用知识……等等的能力。经常被打笨孩子标记的人,也许在考虑问题的时候比一般人多一些惊慌和放弃,造成他们越来越像自己的标签。对于聪明人也是一种累赘,需要maintain聪明的名誉,或者觉得聪明了不用谦虚……
所以说我很喜欢有点愚笨的自己。
我也深深知道,自己看任何书,经常只能看见自己(当时)在想的问题。也许我误解了阿西莫夫的重点。
所以最后我又想起罗素回答“什么是智慧”这个问题的时候说,智慧的首要因素是sense of proportion.
如果越能审视自己的行为和思维就越”智能”的话,好像也容易有太self-conscious的危险,很多人不爱好自省的也很有创造性才能啊
@winterwood,看了你这句话,我想了几分钟………………结论是:真的什么都是怪圈啊!!
我怎么突然感觉有种deja vu
好像跟你在你的博客上讨论过这个关于聪明的主题
@Yann:是不是之前Ted Chiang的那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