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kmark_borderOliver Cromwell: Commander in Chief

Ronald Hutton
本来想忍一忍省着点的,看完了等第三部要等很久,但是还是没忍住直接看了。这本书从1647年第一次内战结束后试图settle下来,讲到1653年克伦威尔解散议会。1647年的部分我看了两遍。我一直觉得英国内战是现代世界的开端(民主,资本主义,殖民主义的开端)。将近四百年后我们仍然在理解发生了什么。Ronald Hutton的叙述显示出他本人非常谦逊宽容,所以很放心依赖他的讲述。很多很多长长的脚注叙述了某个话题在历史学家中的讨论的演变,列举很多别人的观点。

讨论怎样settlement,比打仗有趣得多。军队、议会、国王三方斡旋,另外还有苏格兰、爱尔兰。军队里有radical和相对保守派,议会也有激进派和保守派,有些军官是议员。形势非常复杂,来来回回谈判。Hutton的结论是,虽然军队激进派的要求:宗教宽容、选区改革等,是英国后续几百年发展的方向,但是当时军队提出这些是为了自私的目的。而保守派占上风(在被军队威胁和肃清前)的议会,则做出了当时合法的决定,而且代表更多人的意愿。但我觉得,军队内部选出agitator,代表普通士兵和军官谈判,可能就是民主试验田。(自私不能否定民主。)

我最初迷上这个话题,是在CH Firth的书里读到克伦威尔从苏格兰撤军的时候说,与其sack爱丁堡城堡,难道坐下来坦诚讨论我们的分歧不更好吗?可以说很长时间以来驱动我的都是了解这句话背后的那个人。这个信件发生在这本书cover的时间范围里,但是书里完全没有提。书里说了其实他已经想尽办法打苏格兰,打了很久(记得是过了一个冬天,打了一年多)。只记得Dunbar大反转,到最后Worcester赶走查理二世,是中了克伦威尔宣传机器的招。前面迷住我的那封信也说明,尽管有语言和文化的隔阂,克伦威尔的宣传能力还是厉害到能忽悠到我。

另一方面,没想到现在我对战争也有一点兴趣。通过作者的叙述,我理解克伦威尔打仗的优势在于他很重视调动资源。而议会能给到他资源(这里有他政治协商能力在里面),因为议会掌握的经济,还有后续征服爱尔兰和苏格兰的时候英格兰的经济优势,都是决定性的。还想说两点和别的话题的相关:第一是后续看Adam Tooze写的二战纳粹德国的经济,更加强了我理解里军备的重要性。也许军备竞赛也是英国内战开始的。当时要什么资源都一点一点讨价还价,资本主义机制也增加了人为军备生产的动力。也许是伴随着这种需要,政府的力量变得更大。到了二战的时期,政府的权力很大,军备变成国家计划。另一个想法是关于战争能达到什么结果。英国内战的时候,经常说到,比如Marston Moor后,一直支持国王的北方被议会控制了。如果你心里是支持国王的,但是议会打赢了,只能服从,最多在心里嘀咕。打仗,打输了坐下来谈判,我赔钱,赔领土、自然资源。这个规则好像是人的本能。胜负的双方最终还是被同等对待,坐在同一张谈判桌前,签署同一份协议。但是殖民战争不是这样,被殖民者不被当作是同样的人,他们的抵抗是游击战争,also known as恐怖主义。

附:看两遍后都觉得没头绪,试图写一下到底发生了什么来理清思路。一下是当时写的:

1647年发生了什么?

1647年,内战结束了,胜利的一方被证明享有上帝的眷顾,所以将得到他们想要的,不是吗?没想到,即使是并肩作战的一方,想要的还不一样,更不要说失败的一方,他们也是社会的一部分,而且失败的一方包括国王,当时谁也想象不了“恢复正常”的国家政府里可以没有国王。打仗的时候“胜利”是个很明显的目标,但是战后各自的分歧还是无法调和(让人怀疑打仗到底能解决什么问题),1647年发生了很多事情,让人眼花缭乱。作者在前言里说,他小时候很喜欢的一位作者写内战,写到1647年无法进行下去了。

国王的要求是Anglican Church,内战的导火索就是他把在英格兰推行的祈祷书推行到苏格兰引发苏格兰叛乱,Bishop’s War导致国王必须召开议会筹钱,而议会11年没有开,积怨很多,后来矛盾升级开战。这7年里,国王的实际权力被削弱,所以现在他还有一个诉求是重新获得君王的权力(比如对军队的控制权,外交决定权,国家大臣的任命权等),或者至少,他自己可以被限制这些权力,但是他要为他的继承人争取这些权力,把他从自己父亲那里继承来的权力传给自己的继承人。另外一点是他想要尽量庇护内战中自己的支持者。

第一次内战中议会军联合苏格兰来对抗国王。和苏格兰的联合的前提是英格兰议会宣誓要在英格兰推行苏格兰的宗教组织方式,这个派别以苏格兰宗教形式命名,叫Presbyterian。相对而言另一派叫Independent,强调信仰自由。他们诉求国家可以是Presbyterian Church,但个人可以选择不参加,这些人一般是各种sect,有的相信不该出生的时候受洗礼,有的是当时刚出现的贵格会等,但是不可以是天主教徒。这些sects在当时的主流来看这些简直是异端邪说。克伦威尔不是任何一个sect,但是他是independent。军队中本来也是两派都有,但是渐渐Presbyterian的人被挤走,其中更多的是军官。士兵中independent和sectarian更多。

1647年初,士兵关心的主要是议会需要支付欠他们的军饷,和通过赦免战争期间军队行为的议案。议会则更关心支付军队的征税非常不受欢迎,还需要派军队去爱尔兰摆平当地的叛乱。议会急着解散军队,保留的部分派去爱尔兰,造成士兵强烈不满。各个军团自己选agitator代表他们向军官们提出要求。

同时在伦敦有一些激进的想法传开来,和激进派士兵天然联合。他们提出了议会下院主权,上院和国王不能否决下院通过的法律,信仰自由(但不能是天主教)和不给国家教会支付什一税,法律程序简化,不能不审判就关押人。议会决议满足一些士兵的需求想要平息不满,他们通过了赦免法律,采取一些措施来支付拖欠的军饷,扶持军属,帮助退伍士兵更快找工作,然后要立即解散军队。但是士兵此时已经无法仅接受这些,在他们看来如果国王取得回君王的权力,这些法律都可以被他改写。军队的诉求增加了要求议会中反对军队的议员要被惩罚。军队内部组成General Council,包括各军团的代表和军官,讨论大家的要求。六月份讨论出一个文件(A Representation of the Army),里面增加了要求议会需要解散重新选举,选举权和选区改革。七月份出了一个Heads of Proposals,之前的那些条件里加上Council of State,和国王共同控制军队,而国家大臣由议会决定。

这期间发生一件神秘的事情,一个军衔比较低的军官Joyce带领一队士兵劫持了国王。国王本来被Presbyterian军官保护。Joyce把国王带到了军队大本营附近,军队决定把他安排在附近的豪宅里。后来军队和议会分歧严重的时候,军队开始考虑先和国王达成约定。国王对军队的要求的回应是,不同意改变国家宗教结构,不同意永久失去一些国王的权力(Anglican和Presbyterian的一个主要区别,我的理解是,主教的任命由国王决定,所以对国王来说也是他统治的一个重要手段)。

但是军队的这些要求的支持者,在全国来看其实是少数。七月下旬,伦敦人入侵议会,逼迫议会通过决议反对军队。军队的反应是向伦敦进发,武力威胁。这个的结果是伦敦投降。军队驻扎在伦敦附近的Putney。

军队和国王的协商妥协遭到内部反对,所以内部的讨论也很频繁。伦敦激进派开始发表传单攻击军队高层。军队底层写出一个文件The Case of the Armie Truly Stated,然后又出了一个文件The Agreement of the People。十月底开始的7天讨论就是著名的Putney Debates。对于投票权的讨论有Rainsborough说的那句the poorest he has the same stakes as the richest he. 前三天的讨论是激进派占上风,激进派还提出了国王对是战争的根本原因,要求审判国王的声音越来越明显了。但是后几天里军队高层占上风。最后决定全部军队分三次大集合。一次集合的地方出现了叛乱,叛乱者被抓,军事法庭判决死罪三人,处决一人。又是武力的方式处理的问题,平息了军队的暴动。

国王此时因为觉得在军队总部不安全,逃离了他的住处,来到了怀特岛,被一位比较同情他的军官保护。军队激进派被管制后,国王觉得可以继续和军队谈判。但是军队高层意识到继续和国王谈判会引发激进派再次叛乱,不再和国王谈判。此时议会也试图和国王谈判,但是议会的有些条件比军队的还不利于国王(议会要惩罚更多的保皇党人,并且要求在谈判前国王先宣告他战争期间的所有法令和册封无效,议会的所有法令都有效,军队归议会管20年)。而此时苏格兰人也在和国王交流,在苏格兰看来,军队的发展违背了当初他们约定在英格兰规定Presbyterian Church。

作者的评论是,虽然军队讨论出的很多要求,都是后续几百年英国政治的发展方向,但是看当时,军队是出于自私的目的提出这些要求的,他们的宣传中,谁谁在勾结国外势力等,都是很虚伪的,反而议会是通过合法途径来提出决议的,并且比军队更代表多数的人。我觉得,军队的组织方式(自己选agitator),真的就是现代早期的民主试验。我们知道这个试验的结果是逼迫合法议会服从军队,把少数人的意志强加于多数人,手段和结果都不符合现代对民主的理解。后续是这其中最著名的士兵和政客,克伦威尔,也无法和议会合作,一次一次对新的议会寄予希望,一次一次解散议会。再后续是国王归来。看现代的开端让人觉得,也许现代世界建立在一个巨大的矛盾上。

bookmark_borderMy Son Tom: The Life and Tragic Death of Tom Hurndall

Jocelyn Hurndall
很久以前看过The Shooting of Thomas Hurndall这部电影,当时的感想是,意外这部电影里提到了尽管Hurndall的死很不应该,但还有更多平民的死亡,更没有希望诉诸公平。2023年10月Hamas袭击后,我渐渐意识到这个电影说的事情也是在加沙(而这个电影讲述的真实事件发生在2003年)。于是我找来了Hurndall的母亲写的回忆录来看。主要从她的角度叙述了得知Tom受伤后,飞去以色列,试图通过法律和外交途径找到发生了什么。

加沙战争让我很受震动,改变了我的世界观。我知道对于很多人来说,我的加沙moment是他们的伊拉克战争。Tom Hurndall比我大不了多少,他是在伊拉克战争的背景下去参与国际志愿活动的。我记得当时听新闻说布什总统的“反恐战争”,无知的我也略觉得不对——要解决你看来是“恐怖主义”的东西,光靠武力有用吗?应该首先了解对方的诉求是什么。2003年,整个世界还在一种“世界会变好的”氛围里。但是现在看来更确定那种氛围是虚构的。

这本书里叙述了Tom的父母和兄弟姐妹相继来到以色列,通过英国使馆希望和IDF负责人见面,但是过了好几个月,到他们准备离开(安排好航班,安排好植物人伤员)的前一天才得以见面。期间官方出具了不负责任非常离谱的报告。Tom的父亲Anthony是律师,很早就意识到得不到官方支持,就自己搜集证据,联络证人。他们坐使馆的车去加沙,也经常受到阻挠,所谓的阻挠是,经过关口的时候被射击,还被人故意开车撞车。

回忆录写得很详细,很个人。看完后再回顾电影感觉有点无法看。感觉电影改掉一些关键内容,可能是为了不要太离奇让观影者无法相信。比如Tom的中枪,电影里,他举起相机拍摄当地人抗议行为,IDF开火后他救小孩然后被射中头部。实际上,Tom刚到加沙没多久,他所在的组织International Solidarity Movement发现本来计划静坐示威的地方(抗议IDF强拆民居),已经有士兵在射击了,就准备取消示威活动。Tom看见小孩子们在子弹间玩耍,射击接近时,多数小孩一哄而散,有几个小孩呆住了。他身着国际志愿者荧光背心进去抱出一个小孩,再次进入救别的孩子的时候被射中头部。

看Tom Hurndall的故事,我有一点不好的心态是,巴勒斯坦人的命不是命,那么你看英国人的命总该是命了吧?但是他不是唯一一个在加沙丧命的西方人,在他之前一个月,美国人Rachel Corrie被推土机碾死。同年还有一位英国纪录片制作人James Miller在加沙被杀。这些都是二十年前的事情。到如今,新闻里的事情变得更残忍,更多。联合国工作人员被杀,国际记者不允许进入,医务人员被炸死。你不能怪在西方右翼政府上,Biden总统对以色列的支持比川普总统的支持更坚定。加沙战争让我理解了MAGA说的民主党的虚伪。川普的恶劣相比之下至少是坦诚的。在英国,换上了工党政府,但是对以色列的支持没有丝毫松懈。甚至,美国派轰炸机支持以色列轰炸伊朗,他们都没有这样支持过乌克兰。

好多年来我几乎每天都听BBC的global news。今年年初读了Owen Jones在Drop Site News上发表的文章后,我不再听BBC新闻。(改成了Al Jazeera的3分钟新闻。)后来经常在网上看到揭露BBC和别的西方媒体偏袒以色列的新闻报道。比如报道加沙平民死亡就用被动语态隐藏主语,甚至有那种”52 people killed including 30 under 18 who are defined as children”这种弯弯绕的语言;BBC采访英国美国国家的去过加沙回来的医生志愿者,人家每说一句话主持人都要插一句“以色列官方对此的回应是”。

为什么?我早就没有力气愤怒。我就想知道为什么。这是有什么书可以看学到的吗?

bookmark_border2025H1 reading

看完一本书要求自己写一篇日志我做不到了。。但是完全不写自己不满意。不更新blog也不甘心。列一遍上半年看过的书。

Bullshit Jobs

David Graeber
这本书上半本读下来我担心是纯抱怨的书。很多左派的书都有这个缺点,大部份都在说别人不对,现状不对。而这本书下半本提出一些解读(很多时候不是“资本用于投资生产”的资本主义了,而更类似于feudalism,有权的人分配财富,这种解释回答了“为什么能优化资源的资本主义会允许无意义的工作”这样的反驳——因为不再是那种资本主义),和一个建议(UBI),使这本书真正有突破。这样级别的书感觉一年看到一本对我来说已经很满意了。这本书的一半是去年读的。

Led by Donkeys: How Four Friends with a Ladder Took on Brexit

Led by Donkeys
如今怎样参与公众讨论和抗议越来越难(我是指西方,我的精神生活是一种vicarious的参与西方讨论和政治)。去年很长一段时间比较关注这个组。这本书介绍了他们是怎样开始的,最早做了一些什么campaign,挺有意思的。买书主要是支持一下。

Russell: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A. C. Grayling
这个系列的书一般都很dense,但是这本我觉得语言非常差。比如,看到一句句子是:

Two features of Russell’s approach in HK (Human Knowledge) explain this result, One is that he now thought that knowledge should be understood in ‘naturalistic’ terms, that is, as a feature of our biological circumstances, taken together with the way the world is constituted. The other … The first makes its appearance whenever Russell needs to justify the justifications that HK attempts to provide for scientific knowledge.

看到’justify the justifications’,比较确定真的是语言不行。

DK植物大百科

去上海图书馆逛的时候看中的书。插图精美,分几个部分介绍植物:根,茎,叶,花,果。植物好多样啊。植物和一些动物的关系也很有意思。我想到去年看过的一个动画片叫 Scavengers Reign,当时惊异于它对外星生物的想象。了解一些植物后,感觉那些想象没有那么异想天开。我前几年热衷于看鸟,这几年渐渐转向看植物。植物比鸟难好多。

Meditation for Mortals

Oliver Burkeman
每年都要看一本心灵鸡汤。今年选的这本还不错。

My Son Tom: The Life and Tragic Death of Tom Hurndall

Jocelyn Hurndall
单独发日志

Mythology

Edith Hamilton
看这本书是在我看了电视剧KAOS之后,再次想要了解希腊神话而选来看的。感想是我还是记不住这么多人物。书的最后一章是北欧神话,作者解释说,文化上我们继承希腊,血统上我们继承北欧。作者是美国人。这里暴露了这本书的古老。

顺便说一说KAOS,记得第一集的时候不太喜欢。到第三集Troy人在Crete的种族隔离,看得我意外掉眼泪,从这一集开始被吸引住。另外超级喜欢这部剧的现代风格,queer风格。里面一位女装男演员Eddie Izzard治好了我的transphobia,而他甚至不是trans。当然还有有一位trans演员Misia Butler主演。我发现我们的审美真的还能进步,没有什么更让我感觉不至于绝望了。

再说一点关于transgender的感想。我的本能,可以说是TERF。有一点我曾经非常反感的地方是,transgender似乎加强了性别的刻板印象。但是我渐渐意识到,现代的性别刻板印象,认为女人怎样是美的,可以从1930s,40s年代好莱坞开始。而很多扩展了这些定义的明星,都是queer的。其实只是queer的善于表达,被父权社会挪用来压制女性,物化女性。女人想要变成什么样都可以,女人从queer身上吸取灵感当然可以。但是要记住压制女性的是父权社会,而不是queer。

Get In: The Inside Story of Labour under Starmer

Patrick Maguire, Gabriel Pogrund
这本书的体裁我很不适应,很多内幕信息,但没有一处说明来源。看到后面就当作八卦看看。了解了工党内部的运作(内部决定的流程)。了解了很多人名。McSweeney为什么这么仇视hard left呢?在他眼里hard left只知道搞标语,实际治理很不行。书里说了他早期在工党的一些经历来阐述,某个council很corrupt,话说得好听但是行为上允许恋童癖之类的。我觉得整本书的所有内容都给我这样的感觉,觉得叙述不确定多真实也不够有说服力(看见一个corrupt的council就觉得是hard left的问题,正常人应该觉得是恋童癖和纵容恋童癖的人的问题,不管是不是hard left)。按照书的叙述,赶走了不会治理的hard left的工党,上台后第一年还是很失败啊?国家开支要通过削减残疾人补助来筹钱。我也不明白那么仇视左派为什么要加入工党。但是这本书的确讲了hard left是怎样被一步一步开除权力中心的(写下这句话我想了一下,只记得他们改了选举leader的规则)。多少能说McSweeney和Starmer这些其实很右翼的人是用欺骗得到权力的呢?感觉没法下结论,书没给人一种思路。这本书堆砌了很多很多好像是fact的东西,但完全没有分析和评价。

Oliver Cromwell: Commander in Chief

Ronald Hutton
单独发日志

The Birding Dictionary

Rosemary Mosco
作者的书我读了好几本了。最喜欢The Pocket Guide to Pigeon Watching。这本也挺有意思的,但信息量不是很大,我记得学到了eBird app不鼓励记录的时候用x代表数量。

The Wages of Destruction

Adam Tooze
打算另外发日志

Mansfield Park

Jane Austen
有时候我会没有脑子听podcast,就想听听熟悉的东西解闷。以往我似乎总是去听哈利波特有声书。现在无法接受JKR。甚至无法接受Stephen Fry,因为有一天我想起来他经常为乌克兰发声,那么他有没有为加沙说过一句话?去搜了一下发现他只谴责过antisemitism,对加沙屠杀沉默。我控制自己不要陷入猎巫心理,但是为了回到舒适区而做选择,我决定听Juliet Stevenson。在Hurndall的书里也提到了她,那时她就在发声。

Mansfield Park我以前就读过一次,记得当时不太喜欢,这遍听之前对情节的印象不深了。没想到这遍听很喜欢。我读奥斯汀的乐趣主要是看女主们的原则。Elinor Dashwood有很多理由生气,但是她观察到的人,做出的判断,坚守原则,就没有被provoke到;Anne Elliot有很多理由放弃,有很多理由接受另一个人,但是她的原则让她对Mr. Elliot持保留意见。Mansfield Park里,奥斯汀似乎揭示了更多女主原则的来源,其实是宗教,至少是用上了宗教的语言。奥斯汀的父亲是神职人员,所以这一点不奇怪。

我记得在Firefly是我最喜欢的电视剧的时候,我对其中一集隐约的不满。Inara的客户对她占有欲很强,行为越界后造成冲突,最后破口大骂,说你等着我会让你找不到工作。Inara回复说,这不是这样work的,而是你会上黑名单,再也无法contract一个companion了。我一直在想,帮助Inara的是一个对她有利的系统,我对这个设计一直有点失望。这给我一种依赖benevolent patriachy的感觉。

Mansfield Park中,Sir Thomas就是一个benevolent patriach。Fanny拒绝Crawford的求婚,家人朋友都不解,后来Crawford被证明是渣男。Fanny和Sir Thomas的冲突是暂时的,她最终得到了家长的认可。这本书里,有原则的Fanny,原则来自宗教,被家长维护(即使,世风日下的时候,在伦敦这种道德败坏的地方,很多规则在松懈)。也许奥斯汀成为我的comfort listen就是因为可以诉诸一个保守的系统。没有支持的情况下,坚持原则太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