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数据跑完的时候我来记一下前两周看完的基地3。
基地2解决了基地1似乎暗示的与我世界观不符的一点:未来社会的发展已经被谢顿预测好了。那么基地3更彻底地为我解决了这个问题——不仅谢顿的预测开始偏离,他的计划也面临破产的危险。之前涉及到科幻点统计预测和个人自由意志,那么这本涉及到了心理干涉和自由意志。对于非第一基地&非第二基地的人来说,他们对第二基地有敌意因为它负责实现谢顿计划,也就是保证第一基地会建立第二帝国;对于第一基地的人来说,他们有的人开始懒得努力,仰赖第二基地来护航,另一部分人也讨厌第二基地,因为感觉自己没有了自由意志。
这里的讨论是可以很有意思的。然而这本书的悬疑色彩在我看来削弱了科幻讨论。(我对悬疑有多大偏见啊。)也许阿西莫夫assume他的读者太聪明了,可以在被“第二基地在哪里”的悬疑牵着走的时候还能对科幻点思路清楚。我对各方各自的incentive就经常搞不清(有些也是最后才揭示的)。最初,主角父亲组建的秘密小组想要找到第二基地然后去除它的影响,于是我就不明白他们对于谢顿计划是怎么想的。最终发现,这里面各人的想法是不一样的。(如果这是推理小说,那么在最后之前的证据足以让读者猜出来吗?)
所以我有点想在继续读之前,至少读一本推理小说,以便读后面的书的时候可以区分推理成分和科幻成分。
另外,對於《第二基地》我也有個批評(也許以後會被推翻):我不覺得物理科技和心理學科學分開發展。人類知識的全部,應該最終是相輔相成、一起發展的。
一個無關的:最近由于读阿西莫夫,我忽然对七八十年代的科幻scene非常怀念。那个年代Arthur C. Clarke能把冷战美苏军备竞赛写成人类在未知面前忘记了争吵。而如今这个全世界都有点灰暗的年代,以前的那种乐观,现在想想都觉得心痛。那毕竟是时代的烙印,也许永远无法重现。我们要做的是按下现在的烙印,不知以后会怎样回想。在这个情绪下,我点开了Spotify里Star Trek Beyond里Night on Yorktown来听,然后被那种情绪吸引住了。12月应该是星战的月份,我却陷入了一阵ST的情绪无法自拔,必须去油管看别人的transcription然后挖下来自己弹来表达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