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kmark_border西方哲学史 – 休谟

进入理性主义、经验主义时代之后,本来觉得松口气,终于都是reasonable的东西了。但是松口气只是因为我们思路模糊&对哲学不深入了解。所以至今我们都会觉得’reasonable’是个好结果。

休谟本来想要从彻底的经验主义出发,去征服世界。结果呢,严格理性+经验主义却走向了彻底的怀疑论。这条路怎么走都走不通。罗素也说,休谟在这个方面代表了一个死胡同。而我,读完一遍之后第一反应是不甘心,要再读一遍。

这一篇的一开始讲休谟的体系的基础:经验主义路线的休谟说,确定的knowledge只有来自simple idea. simple idea是感官得到的外界的impression。我们还可以有complex idea,都是从simple idea组合起来的。complex idea似乎是不算确定的knowledge的,因为后面说到,我们对self,没有impression只有perception(我冷、我爱等等),所以我们心中的self,是个组合的东西。而由这推出的是self这个substance是不存在的。虽然这段我有很多疑问(比如说,外界的东西,比如一个桌子,难道就是simple idea?不是桌面、桌腿的组合?外界的东西和self有什么不同?),但是罗素说(我就接受好了)这个结论是很重要的。在形而上学方面,排除了substance存在的必要性;在神学方面,可以不要讨论灵魂了;在analysis of knowledge方面,说明了subject和object的分类不是一种根本的分类。

这里我跳过了前面说的impression理论。罗素说impression理论有两个点可以攻击。第一,nominalist想要排除柏拉图主义的universal(上帝那边有一个猫的idea,所以实际上的猫的instance都是那种idea的(不完美的)实现),而是提出我们的概括的名称猫,实际上是一个一个instance的总称,没有instance的话,“猫”这个概念什么也不是。罗素说,逻辑上这个general name和universal name没有区别。第二个弱点是,impression有多清楚?我们的idea可以有很多的细节(比如我有个idea说那个人身高一米八),但人的impression不可能这么清楚的,要把所有的知识建立在impression上是做不到的。

这里,休谟只是在描述经验主义应该是怎样的,在建立经验主义的理论体系。但是休谟的一个结论,却至关重要,那就是:causation这个关系是不可靠的(如果纯从理性和经验主义出发的话)。我们看到A会导致B,只是因为我们已经看到无数次A发生后B发生了,而且从来没有过A发生了B不发生,所以我们下次看到A的时候就expect B会接下来发生。(这里有个小小的矛盾,这里的“所以”也是因果关系。)

休谟这样的彻底经验主义者,认为确定的knowledge,只有1)你真的观察到的东西(所有未来的东西和过去你没观察到的东西都不算确定的知识)和2)逻辑和数学推论得到的结果。所以呢,你可以观察A,你可以观察B,你可以观察A和B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关系。但是,A导致B这个动作是看不见的。(实际上它只是一种心理活动,你心理上对A发生后B会发生的错觉。我们无法保证下一次A发生了之后B会发生。)

如果只从经验主义出发,那么这个问题就变成了:causation能不能被观察到?休谟的答案是不能。罗素说,他觉得对休谟的观点最有力的argument是,所有的科学结论。在发展科学理论的时候,只有在最初非常粗糙的假设的时候,我们会引入causation。实际上,任何一个物理现象,究其本质都是非常非常复杂的一连串作用,不可能被直接观察到。更不要说量子物理,更加支持没有causation的观点了。

所以说,如果我们铁了心一定要千万要防止自己乱下结论,只从经验主义出发,不接受别的,那么我们得到了结论:所有的belief都是irrational的!(啊,我们怎么能得到这样的结论呢?)这,是经验主义的矛盾。(而洛克那样容易满足思路不够清晰的哲学家却会以为我们成功了,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就是通向真理的康庄大道。)

这种彻底的怀疑论,休谟自己也有点受不了,他也是不得不得到这样的结论的。他还有点自嘲。

真的,看了这个理论的感觉就是不甘心。罗素在开头也这么说,而且他还说,他觉得至今(写书的时候是1930年代)这个矛盾没有被很好地回答过。我们经历过无数个太阳升起的早上,但是要说明天太阳也会升起,是不理智的?如果连因果关系都不承认,还怎么研究科学?

如果我们已经经历过无数次A->B,而且从来没有经历过!(A->B),那么我们可不可以推断下次A->B的可能性大到几乎是certain?这个过程,就是inference,归纳法。归纳法到底可靠吗?休谟不愿意轻易接受这个方法,因为它和逻辑推论(演绎法)相比,差很多啊!罗素最后说,他觉得这说明了归纳法是一种独立的逻辑原理,无法从别的逻辑原理推论得到,也无法从经验得到。没有归纳法,科学就无法继续。

罗素的这个结论,他自己大概也觉得不够好(所以一开始他承认休谟提出的这个让人不甘心的结论,他很希望,但没有看到很好的解决),完全就是因为我们不想彻底不承认科学而接受的。好想看看这条thread以后会怎么进展啊!

bookmark_borderWhere have all the good guys gone

Mika来上海,几乎是自动地买了票。不知是不是因为在本地,看演唱会这件事一直没在心上。甚至周四早上出门的时候不知道路上听什么歌,快要到公司的时候才想起还没有复习Mika的新专。最近两张专辑我听了都没有太大感觉。

不知道多少是由于自己变了。

但是他的表演那么有感染力!真人帅得流泪,又调皮又humble,又非常有表现力。完美的表演者。

超小的场地,非常intimate,很多很多互动。他准备了很多很多中文。。。(后来在油管上看到他的采访,谈到他参加意大利的选秀节目评委的时候,提到他是一个半月内突击意大利语从不会说到上台的,拜服。)

教训是以后记得free standing要寄包/不带包。

激动以外,我还是觉得最近2张专辑没有前面的好。昨天中午补新专的MV,然后去看了Kick Ass的MV,一种奇怪的心痛。(而新专还是不太能调动我的情绪。)

If we all together screaming
Why can’t we be heard?
‘Cause the dirt on which we are stepping
Is the one in which we will be found

上面这段歌词曾经是让我爱上Mika到五体投地地步的因素。

可是现在看来,却觉得不现实。Yes you can be heard. You are dead if you are heard. We must operate in secrecy. 真的吗?真的吗??

看见理想不觉得激动和跃跃欲试,而是觉得远而不现实得心痛。我一直知道这一天会来到。我不怕老不怕死,但是我怕这一天完全来到。

bookmark_borderUK之行记录

啰嗦地记录一下吧,趁还有记忆。一个月了(一个月只是我开始写这篇日志,现在已经2个月了),并不完全是拖延,最近不停刷星战所以没时间(还有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折腾)。另外,我总觉得拍照影响欣赏,所以照片不太多,质量也都很差。。。

12/15 – 抵达

晕机六小时后,当地时间晚上五点左右,从Heathrow进入了伦敦(我对自己说:我进入伦敦了哦,从小到大喜欢那么多英国的东西,我现在来了哦!不过我的意识没有反应,因为头很晕。)。等行李的时候换电话卡。晕机还没恢复,连看行李传送带都晕。机场到市区,我首选地铁。虽然机场快线更快,但贵很多。另外地铁给我熟悉的感觉,觉得安全。机场有Piccadilly线。进入地铁之前买Oyster卡遇到困难。我没有准备现金,而自助售卡机不认我的信用卡。绕着那边转了好多圈,试图问保安和旁边的工作人员,得到的都是简短得有点失礼的回答。最后我看见一个取现金的机器,取了40胖(看账单才知道,每取一次钱都会有3美元的手续费,所以应该一次取多一点的),花20胖买了地铁卡&充值,终于可以坐地铁了。

地铁非常狭窄和旧。刚过了人生最长的一天,一直在头晕恶心,外面天全黑了。需要换乘三个线路。在其中一个换乘的时候,因为特别挤,等了三趟车。记得一个换乘的地方等了三趟车。不过车的间隔是大概1分钟。那时我才意识到是晚高峰。

一个半小时之后,从Tooting Broadway站出来,第一眼看到了伦敦的地面。下面是第二天拍的这个车站的照片。第一天晚上是天全黑的,还下雨。这地方是居民区,晚上路上几乎没有人,Google地图给的走的路线的第一条还不太好找。后来我都是从别的路线来往地铁站和酒店的。

IMG_2904

 

晚上就在酒店休息。飞机上吐完所有吃下去的东西之后,也不想吃晚饭。虽然有点饿,但是一眼望去没有什么吃饭的地方(有一家饭店,但吃不准我是否吃得起,Yelp上的评价也不高),而且有种感觉如果吃,有可能会继续吐。所以我一边有点想研究怎么玩怎么吃,一边因为Google、YouTube快得流泪,晚上很快就过去了。(其实就是一直上网,饭也不要吃了)

宾馆到地铁的路上。(脑中一直在想Privet Drive大概就是差不多这样的,或者是这条路旁边居民区的小路那样。

IMG_2924

12/16 – Les Mis & TFA首映

在我原来的模糊安排中,第一天上午想去Richmond Park。因为那里是罗素小时候住的地方。(罗素小时候住的房子,是女王赐给他的前首相祖父的。如今是Richmond Park里的饭店。)不过那地方很偏僻,公交过去要一个多小时,我不知道第一天我能不能挑战郊区。而我又要带东西给同事,也不想拎着重担去市中心玩。上午就在纠结和上网中过去了。中午我跑到了同样很郊区的公司办公室。去公司在伦敦的办公室,需要坐DLR,相当于市内火车,主要在郊区(也有伸到比较市内的地方)。到了那里,见了一些一直听到名字没见过面的同事(现在也不记得他们长啥样子)。然后同事喂饱了大概24小时没吃东西的我。我又不是去出差的,还跑过去办公室,感觉是来讨饭的:)

途经Chiswick。记下来是因为Doctor Who中Donna有一次说她是”Temp from Chiswick”。
Chiswick

 

这是DLR换乘站,好多铁轨哦~

DLR

 

午饭后Argent陪我走到地铁站,我要去看市中心Queens Theatre常演的Les Miserables。赶过去的时候时间已经很紧了,我气喘吁吁跑到领票的地方,只核对了我的名字——Chen, Rachel Chen? No no… Chen from Shanghai? Yes. 这样就拿到票了,感觉很容易出错啊。。。

看现场的Les Miserables不知道梦想了多少遍了。这次买的时候纠结太久,然后没有好位子了。买了三楼最便宜的票(对我来说仍然比较贵,但多贵都值得),正好坐在大灯斜后方,需要一直靠前才能看到整个舞台。(开场前池子里的乐队稀稀拉拉在试音,有人吹了Imperial March的一小段:))最大的泪点还是开头主教的部分。尽管听过无数遍,看到那里还是眼泪哗哗哗的。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力量是宽容。虽然有时候做好事会需要付出代价,但是我们没有别的option。

这场的Jean Valjean演员Peter Lockyer看上去比角色需要的年轻,又特别高特别帅,都不符合我原来的期待,但唱功十分过硬,所以还是非常棒。另外非常印象深的是Jeremy Secomb演的Javert,唱得非常的有力。也许这两个角色是必须请最好的演员来演的吧。相形之下Marius的演员非常逊色,是本场最失望的地方。Fantine是亚裔(菲律宾)演员演的。不过不看介绍完全没看出来(我坐得远又视力不好),也唱得非常好。想想经典版里演Eponine的Lea Salonga,非白人演白人角色也可以很经典。那么最近黑人女演员演赫敏有什么不可以呢?唯一有权反对的是JKR,不过她都赞同了。Cosette和Fantine又是一个金发一个深色头发:P

图:主演Peter Lockyer的标准照

Lockyer-240x255

 

图:出剧院后拍的剧院照片:

IMG_2913

之前在网上看到非官方消息知道TFA伦敦首映在Leicester Square,就在剧院旁边。但我不清楚几点钟会开始。这些活动最终是到凌晨的首映。我五点多从剧院出来的时候,看见外面好多好多人,知道有活动了。我挤到Leicester SQ的附近的时候,正听见里面在说BB8在进场。目测我是挤不到更近的地方去了,我就站在下图的位置看大屏幕,看着主演们一个一个从距离我五十米的红毯上走过,虽然我不能直接看到他们。

IMG_2917

不过呢,bonus是站在我面前的这位警察。别人问起我才注意到,他配备了光剑!当天没有让他使用光剑的场合:),虽然很多人,但没有人挤。所以特别想跑到前排去的我轻易就挤进去了,真有点不好意思。警察的主要作用是回答被挤得找不到路的人的询问。

IMG_2918

 

在广场上仰望大屏幕一两个小时之后,我决定回去了。虽然活动还没结束,但是我要为明天看电影保存体力。回宾馆之后为了防止自己松懈(想想上午浪费的时间),买好了之后去剑桥的火车票。

12/17 – TFA & 格林威治

看TFA是此行的主要借口。去看的过程中我却出了不少差错。首先我选择的电影院在格林威治(我在Odeon网站上筛选IMAX的电影院,看上去非常市中心的几家都满了),我没有想到那个地方离市中心那么远。市中心的地铁站都是非常旧的(我住的地方算是比较偏远的,地铁站还是建于1926年,见上文里的维基百科链接),而格林威治地铁站风格很现代化,这就说明这里是郊区了吧。

我比Citymapper和Google map要求的早近一个小时出门。地铁下来后我不想做公交选择走路,因为地图说走路18分钟,对我来说只是热身。坐公交的话我没有安全感总觉得要是一出错就会错很远,还是走路可靠。没想到在这个都是高速路和高架的郊区,有一个路口我看来看去没找到人可以走的地方,心想可以先朝另一边过马路,结果碰壁。后来我满头大汗走了很多很多路,好像还穿红灯了,终于在开场前五分钟赶到了电影院。结果取票机又只认芯片信用卡。我等大队人马过去了之后问检票的人,他让我去找小卖部的人。小卖部的人看了我的邮件后,想要打印我的票,打印机又坏了。最后她不紧不慢地抽出一张纸,说,你看的是Star Wars对吧?我说是的,她说,哪一场,我说,就是9:45那场,也就是现在!!!!没想到她一点也不急,而是慢慢地在纸条上手写了电影票,签好名,好心地罗哩叭嗦跟我说,你放心,把这个给检票的人,他们会让你进去的。。。进场之后我才知道,原来放电影前都要放二十分钟的预告片的,怪不得他们都不急。。。

我的TFA一刷电影票和赠送的IMAX海报:

IMG_2938

 

关于TFA就不说了,近N个月以来我好像就没闭嘴过。接下来我的任务是顺道去格林威治天文台。我还是选择走路去,这一次我没有赶时间的需要了,顺便走路可以想想TFA。走了很多上坡路之后,我走进了格林威治公园。公园的样子如下:

IMG_0085

在台球桌一样的草地间走了很多很多路之后(我特别喜欢走路所以一点也不介意)终于走到了天文台。天文台有一部分是免费参观的。但博物馆是收费参观。收费包括语音导览,而且似乎是有中文的。不过我选择了英文。

为什么本初子午线——零度经线——在格林威治?参观这个博物馆可以了解其中的历史。大致是,以前人们使用摆钟计时。这个办法在航海的时候无法使用。所以在海上观察星相很重要,很多研究在格林威治天文台进行。很多科学家设计出适合在船上摆放的测观星角度的仪器。另一方面,时间问题仍然没有解决。在海上,要知道时间和位置,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英国皇家科学院之类的一个组织,悬赏重金求可以航海使用的钟表。有一个姓Hxxxx的人,设计了基于弹簧的计时器。他一共做了H1, H2, H3和H4四个版本,一个比一个精巧。

反正就是计时的技术在格林威治不断改善。格林威治还有一家人专门卖时间给需要精确时间的人。后来,火车的普及造成英国统一时间的需要。所以英国各地弃用当地时间,都改为使用格林威治时间。后来无线电的出现,BBC的整点报时,都普及了格林威治时间。国际上也渐渐采用。最后一个同意采用格林威治时间的是法国。

IMG_0088

 

在格林威治的时候,我发现我手机掉电超级快。我现在想想大概是因为手机充电没有带变压器。去格林威治这天带了充电宝却没有带电线。而且后来发现没有变压器我的充电宝都不充电了,所以都不舍得用我要留着去剑桥的时候用。没手机真是什么都不能做。

从格林威治出来,我用仅有的电找路去任何轨道。有了轨道我就可以倒来倒去回宾馆充电了。这次又坐了DLR,找路的过程中挑战了我对platform这个词的认识,之前遇到都是事不关己不求甚解的态度。还有一个困难是,车上几乎没有人,我根本没注意人家是怎么下车的,到我下车的站才发现门是要自己按按钮开会开。差点下不了车。

回宾馆之后,充了一点电,又冲到市中心和同事吃饭。吃了好吃的汉堡,但是吃到好晚。

12/18 – 剑桥

King’s Cross火车站是唯一一个自助机器认我的信用卡的地方。取到票之后时间还早(其实我可以上前一趟去剑桥的车的,我的车票来回都是open的),在火车站晃的时候体验到了三明治店的便利之处。之后我一个人吃的时候几乎都是在这种小店解决的。

下图是哈利波特去学校的火车站——国王十字火车站。车票上没有车次、车号等信息,开车前十分钟左右看版上有车在什么站台的信息。所以又一次考验我对platform这个词的认识。同时想起一年级的Harry问工作人员“九点开的车在哪”这种问法没有那么怪。(在中国肯定不能这么问)

IMG_2940

 

剑桥火车站非常小。剑桥本身就非常小。按照股沟地图出站后向北走,十五分钟就到了市中心。市中心其实是很多商场。现代化的商场的旁边可能就是一座古老的college。我听信了trip advisor上面的一个guide,第一站决定去the Round Church。在里面可以看一个剑桥历史的视频。结果我是第一个进来的顾客,来这边看的人也很少。这里的一个工作人员跟我聊了很久很久。

我忘记拍照了。下面是网上找来的图:

theroundchurch

这座教堂果然是圆形的。原本是教堂,但是后来嫌小又修了一座大教堂,我从火车站过来的路上看到。我看了教堂里的展览,非常考验我的历史知识。因为只有我一个人,所以工作人员立刻给我放了视频。剑桥最早是1209年,牛津的一些学者在当地搞不好邻里关系跑过来的。1284年成立了第一个学院Peterhouse。然后视频几乎讲的就是英国历史。15xx年是Reformation,然后是天主教的女王Mary迫害新教的Elizabeth。克伦威尔也是剑桥出身。我们所知道的大名鼎鼎的各种人都来自剑桥:Francis Bacon, 卡文迪许实验室、电磁学之父Maxwell、达尔文等等。除了科学家,还有很多文学家也是。视频的最后基本上是一种宣传基督教的感觉。原本就知道这样的一个institution和国家历史很有关系,很多学院都是国王、女王等修建命名的,但原本我没料到和基督教的历史那么密切相关。视频里说,只有Christianity的凝聚力才能成就这么多。

展览里的一块牌子(其实不能拍照的)。对于宗教我是彻底排斥的态度。但是看到这里写:虽然宗教也让人做过很多残酷的事情,但是让这一切进行改正的力量,在西方也来自于基督教。看到这一段我很感动。人类做残酷的事情大概是天性,没有基督教我们照样做残酷的事情,而且还没有力量去改正。

IMG_2954

接着,工作人员之一,一个看上去五六十岁的大叔,过来跟我搭话。我脱口而出说没想到剑桥的历史和宗教的关系那么大,也许只是因为这里是一座教堂的关系?然后跟他聊了很久。他说他三十年前去过上海,住在外滩。他曾经是无神论者,后来convert的。我说我最喜欢的作者是罗素。他立刻说,就是那个写了“为什么我不是基督徒”的人?他说无神论的否定太简单了。然后拉我去后面的书架上面推荐书,还挖了好几本小书要送给我。我拿了一本Gospel of Luke(因为其它的书都是奇怪的中文书,而这本看起来是一本普通的书。从英国回来的那天,在去机场的地铁上,我看到有人拿着和这本一样的小册子(在祷告?))。

从圆教堂出来之后,我向剑桥的中心走去。国王学院门口贴着今天不开放的牌子。

走在Trinity Street上,越走越激动。很多很多年以前,我第一次知道股沟地图,我就把地图拉到剑桥,看了一眼三一学院的位置。当时还没有街景,但是有卫星图。我记得就看了一眼卫星图,什么也看不出:)而如今,I’m physically here!

IMG_2956

 

三一学院其实当天是开放的。此时正是中午,我准备逛一圈再说。走到河边就被开船的帅哥抓住。其实我也是想坐船的,但是我喜欢在一个地方用自己的脚走过了以后,再把自己交给什么活动。我的犹豫被看成了砍价,最后以12胖成交。其实可以还价到10胖的,但是我不好意思还价。约好一点钟在此集合。而我如愿先自己闲逛。那天天气也不错,虽然地上是不久前下雨的湿润,但是是晴天。

下图就是出了牛顿、达尔文、Charles Babbage(和Ada Lovelace一起,是设想计算机的先驱)、Francis Bacon、拜伦、丁尼生、维特根斯坦、麦克斯韦、波尔、卢瑟福(学过高中物理的都知道前面这三人)等等无数人的三一学院。还有定义了我的罗素。想到这些我几乎觉得自己的存在很害羞,所以没有敢立刻上前研究怎么进去参观。

IMG_2957

我绕着国王学院和三一学院的这个block走了一圈,差不多时候回到了上船的地点。一个卷发的小哥带我们坐很窄的一条船。我和一个三人小组的姑娘们中落单的那个挤在船头。姑娘们说的不是英语。

早就听说剑河上划船的帅哥都很幽默。大概我期待太高,我没觉得特别有趣。基本上就是一些普通的笑话。但是能从河上看这些学院,天气又那么好,还是很好的经历。就是在船上坐了四十分钟到后来有点冷。

这是街上的模型地图,告诉你哪个是哪个。拍下来是因为觉得像冰与火之歌电视剧的片头。

IMG_2976

剑河上的大白鹅:

IMG_2984

这就是剑桥标准照:国王学院教堂。也是去剑桥最值得参观的地方。可惜我去的那天国王学院不开门。和三一学院一样,国王学院也是最大的学院。我记得图灵就是国王学院的。

IMG_2992

 

下船后,我去了菲兹威廉博物馆。其实这个博物馆好像不是剑桥主题,而是展示了很多文物和画。看得我其实挺晕的。

从博物馆出来后,我有点晕,而且天色已经不早(英国冬天天黑得真早啊)。再去学院参观感觉会看不清。而且一部分的我还觉得跑去人家学校里参观真的有点变态(我知道这些学院的重大意义就是它们值得参观的历史意义)。所以我,不可置信地放弃了参观三一学院内部。有点遗憾,但并不是很后悔。

又走回火车站,搭火车回伦敦。这种没有定时的火车票真的很方便。回去的路上明显人比来的时候多。不能一个人占一排位子了。旁边的帅哥坐下后就拿出电脑,一直在回邮件。从King’s Cross下车后,我找了一下找到了传说中的9又3/4站台商店。我在里面转了很久很久。虽然很喜欢各种纪念品,但是我买纪念品的原则是不能光是摆设,要有实用性(写下这句后,我感觉柜子里的funko在抖动)。而HP的围巾帽子笔记本都好贵好贵。我犹豫下没有买东西,而是坐车回宾馆了。

12/19 – 西敏寺&大英博物馆

来了英国也好几天了,居然一直没玩市中心。这一天的上午将近中午的时候,YG的火车会到达,那么上午我先去逛逛市中心吧。所以我早起,来到了议会大厦地区,终于看见了大本钟。

IMG_3021

这里有好几个景点。我没有看见议会大厦的参观入口在哪里。而是走到了Westminster Abbey门口,看见一个牌子写着八点开放,还有几分钟就到了,而且开放比较早,我可以看完再去见朋友。结果人家其实是八点半开放,八点只是开始排队。所以我就排在了第一个。。。票价非常贵,要20胖。但是值!进去后可以拿一个音频导览,以自己需要的速度参观。这一点非常好。因为昨天在剑桥圆教堂看视频选了中文有点后悔,这次我坚持要了英文的。打开一听,解说是Jeremy Irons,顿时觉得赚到了。他念完欢迎之后,说了一句:God bless you。他是教徒吗?

这里的看点是,这里是历代国王女王加冕和埋葬的地方。另外还埋葬了很多名人,也有一些是迁过来的墓,也有一些只是一块纪念碑。从门口进去,地上就是很多墓碑,一不小心就踩在了达尔文的墓碑上。解说里说门口的通道上还有牛顿的墓碑。我来回走了两遍没看到牛顿的墓碑。在有达尔文的墓碑的这条通道尽头,是Beatrice & Sydney Webb夫妻的墓碑。这是英国之行最大的惊讶。他们俩,是Fabian重要成员。罗素年轻的时候接触社会主义,和Fabian很熟悉。甚至他们会住在一起一段时间。我非常喜欢Beatrice对罗素的记录,她敏锐有洞见,又很诚实简洁。来英国我很想看看和罗素有关的东西,我查过,罗素死后是按照他的意愿火化了,骨灰撒在了威尔士乡间。火化大概就意味着没有墓。我也没有看到有什么故居之类的纪念馆可以参观。

教堂大厅的一边,是世界大战战士的集体墓碑。还有丘吉尔的墓。中间是摆满座椅的教堂。穿过这个大厅,是两边阶梯状成排的座位,是古代教士们念经的地方。再过去一个大厅,就是国王女王加冕的地方了。加冕的椅子是一个非常plain的木椅子。解说里说是从苏格兰搬来的,后来再也没有换过。然后跟着解说听了很多历史上的皇室贵族的事情,看了各种各样古老的墓,不过都没印象了。

再过去还有文艺名人的墓和纪念碑。现在还记得的有莎士比亚、亨德尔、简奥斯汀、Laurance Olivier等等。

我觉得西敏寺的内部是不能摄影的,反正我没拍照。在后院里忍不住拍了一张:

IMG_3029

 

从西敏寺出来后,坐了传说中的24路市中心观光公交线路,到了Leicester Square附近。大英博物馆也在附近,走走也就十分钟的路,对我来说真心不算什么。所以我决定先去拿好晚上二刷TFA的电影票,以免到时候信用卡不认又要很赶。结果!我买错电影票了!Leicester是伦敦郊区,而这里是Leicester Square。(大概和梅陇&梅龙镇类似道理吧)那里的女孩说,it happens all the time,建议我打电话去退票。我的首要任务是再买一张电影票,不能YG来了却没电影看。几番询问和犹豫后,在旁边的Empire电影院买了第二天早上的票。和在上海网购电影票不一样,这边似乎没有覆盖所有电影院的网站。我在网上看到Odeon是很大的网上购票网站,就以为它覆盖了所有的电影院,实际上它只覆盖它旗下的电影院。

买完电影票,我打电话去Odeon退票。打进去等待的时候听到的:there is an awakening in the Force, many Jedi are getting their tickets, please wait之类的录音:)退票很顺利。但由于汇率波动,我收到的退款比我付出去的钱少了一美元。(对于电影院来说他们没有多收我钱,所以谁赚了这一美元呢?)

然后我羞愧无比地去大英博物馆,见到了YG。她和我记忆中的有点不一样,不过当年的记忆也不清楚了。我历史知识很有限,参观博物馆也不知道在看什么。一边参观一边讨论星战也是一种快乐的体验。(我们都刚看了第一遍,有无数想要讨论的话题)很明显我们是来不及仔细参观的。所以我们根据地图上的“不可错过的展品”在参观。到最后勉强把所有的不可错过的展品都看完了,虽然很多看不出所以然来。

在大英博物馆看到的巨大的古希腊的,厄,好像是墓碑。感慨当年怎么运送这么巨大的物件的。

IMG_3036

博物馆关门把我们赶出来了。我们一路走一路说星战,来到了一个饭店坐下来继续聊星战。TFA之前我完全不知道我身边还有这么大一个星战迷:)我之前基本上没有什么能聊星战的朋友呢。甚至星战论坛上交到的朋友,都更能聊LOTR和DW。这是一个奇怪的现象。

12/20 TFA#2, National Gallery

第二天一早跑去Empire看了TFA。看完后边上的店还在卖早饭,所以吃到了传说中的英式早餐。据说这家是又贵又量少,不过人家在市中心啊。

IMG_3049

 

吃完早饭我们打算去看National Gallery,一路上还是聊星战、星战、星战。。。国家美术馆位于Trafalgar广场。下面是广场上的Yoda大师:

IMG_3052

美术馆里也是很多很多可以看的东西,历史知识不好的人就是过来到此一游的。

IMG_3053

美术馆应该也是不能照相的,但是人很多也管不过来。下面是梵高的角落,显然是个人气非常高的角落。我以为会看到Vincent and the Doctor里面的场景,但没有。

IMG_3054

 

从美术馆出来,离YG的火车还有很长的时间。我们走了很多很多路,从美术馆走到了议会大厦,再坐了几站地铁到了伦敦塔和塔桥。拍了一些游客必须拍的照片,比如这张议会大厦+大本钟(背光啊不好看)。

IMG_3067

 

为了准备这次旅行摸索了股沟地图。作为股沟脑残粉我也要抱怨,我觉得股沟地图在自定义路线、标记等等方面做得体验太差了。感觉”My Maps”是个和地图产品有点隔离的产品。(我弄了好久才明白,要到my maps上面去才能编辑和标记自己想要标记的地点。而且my maps里都不能在标记点之间查路线。)

map

 

天黑得早,都没有心思玩。但我们聊得很开心,就一直走走走走走。顺道去了Red Lion Square,我读到里面有罗素的bust。结果那就是个街心花园啊!而且晚上关门的进不去。绕着小花园走了一圈,啥也看不见。我这样傻的游客是不是很少见的,还拖累YG跟我暴走,人家又不是罗素的粉。

最终到了King’s Cross & St. Pancrass。后者是个现代化的车站,貌似有国际火车(岛国也可以有国际火车?应该是Calais到Dover之间有隧道。中学的时候读毕尔布赖森Notes from a small island里,他年轻时就是从Calais到Dover第一次到英国的(他应该是坐船,不记得了。。。

St. Pancrass车站里有好几架钢琴。其中一架上坐着一个男生一直在弹。弹得那么expressive。希望有朝一日我也有能力这样表达自己。

送走了YG,UK行的尾声忽然感觉很近很近,还有好多好多想看的地方啊!不禁觉得很伤心。这个情况下,我冲进9又3/4,买了一件Hogwarts的连帽衫。

12/21 Highgate Cemetery, V&A, shopping

这是在英国玩的最后一天。人总是高估“一天”可以做的事情。我早早地就出发了,今天又要去一个比较郊区的地方——Highgate Cemetery,在伦敦的西北部(而我住在南部比较偏远的地方)。赶在早高峰进入地铁(发生了交通卡没钱,充钱的机器不认纸币(&本来就不认我的信用卡)的状况,原来隔壁的杂货店里就可以充)从Archway地铁站出来还没吃早饭,就在地铁站旁的小店里买了咖啡和可颂。然后,在明媚的早晨阳光下,按照地图的指引走去。

走到墓园的时候,那边还没开门。我就去了旁边的Waterlow Park。在格林威治公园的时候,就发现很多人会为了纪念去世的亲人,向公园捐赠一个长椅,在长椅上写一句纪念的话。由于今天在纪念死人的mood中,我一边走一边读椅子上的话。最终,我在一张长凳上坐下来,长凳上写着:To xxx (忘记名字了) and to the London with many free public places she always loved. 觉得这句话说得很有道理。坐在冷风里,心里想着就要回去继续原来的生活,继续难以掌握自己命运的生活。不禁觉得非常的伤感。眼前的清净和台球桌面一样的草地让我非常留恋。

IMG_3100

 

差不多到点了,我走到墓园,买票(4胖)进去。Douglas Adams的墓在门口进去不远的地方,我一瞬间就走过头了。在地图标示的附近转来转去,终于找到了这座埋在很多墓碑中间的不起眼的墓:

IMG_3103

 

IMG_3107

 

So long, and thanks for all the fish!

墓碑前的小罐子里插了很多笔。所以我也拿出一支笔插在里面。我原以为是让他不缺笔写作(典型中国人思维?XD),后来朋友说,是因为H2G2里提到,一定有个星球是ball point life form的家乡。我插的是水笔,但应该也有ball point。

这里的另一个我知道的名人就是马克思。(很多都是普通人的墓,甚至有不少中国人的墓,上面刻着中文。导览图上还写了很多别的名人,但我都不认识。)

马克思的墓非常好认,走到那条路口就能远远看见。上面写着:“全世界工人联合起来”。和:“哲学家们只用各种理论解释这个世界,但更重要的是要改变世界”。你的确改变这个世界了,虽然不是你期待的方式,而是成了别的情绪和利益需要的借口和高级幌子。

IMG_3106

 

从墓园回来,我决定去A推荐的V&A博物馆。我感觉这个博物馆是比较偏艺术的,收集了世界各地的艺术和反应艺术的文物。甚至有不少现代艺术品。一些日本的现代艺术很美。有个展区在展示Julia Magaret Cameron的摄影。她的一个代表作就是我们常见的达尔文的标准照。她甚至是Virginia Woolf的亲戚(她侄女是Woolf的母亲)。比较仔细地看了这个展览。出来后觉得头晕。这几天其实都没睡好,时差的关系。我就去了就餐区(人山人海)买了茶和甜点。喝了滚烫的热茶,还不够恢复。我决定放弃看博物馆。本来很想去的隔壁的自然博物馆也就这样放弃了。(我一定要再来的!)

外面下起了雨。看地图发现我可以去买给同事带的东西。之前在英国的同事推荐了Harrold’s,说是即使不买东西,进去看看也很值得,是很老的建筑。我走到了Harrold’s,也是人山人海。说实话在伦敦几天几乎没有遇到过那么多人的情况。我想这里应该有Jo Malone的,但是一进店就热&人多&珠宝闪闪发光搞得我头痛恶心,所以我走了几步立刻从另一个门出来了。结果碰巧看到了卖水晶的那个牌子的店,进店买了同事看好的款式。询问了一下退税的事情,拿了单子走人。其实税只有30人民币,店员一定觉得这个人很烦。

出来后冒着蒙蒙细雨穿过Hyde Park。市中心有那么大片大草地真是美好。公园里有很多松鼠和大鸟。公园中心是个游乐场。穿过Hyde Park,竟然到了Bond Street,所以这里还是购物区,所以还是人山人海啊啊啊!好在这里有个HMV,我进去买了60胖的星战纪念品。然后在对面的迪斯尼商店看了一圈星战纪念品。又在斜对面的Thornton’s买了另一个同事指定的巧克力。

本来想去什么书店逛逛,结果越走越晕&找不到厕所。所以我带着不甘心&遗憾早早回宾馆了。

在宾馆边上的饭店里吃了沙拉和汽水。第二天也吃了两顿沙拉。三顿沙拉下去,回来的路上完全不头晕。在机场的书店横竖买了两本畅销书&一本杂志。

我好喜欢一个人旅行。下次会带爸妈出去看看的。但是第一次去英国,我需要一次这么personal路线。感谢TFA给我这么一个借口,也给我机会更深地认识一个如此聪明率性的朋友。

 

 

bookmark_borderA Most Violent Year

电影本身,基本上是男主独角戏。当然配角也很重要,但是叙事和镜头的缓慢把重担全架在男主身上——而Oscar稳稳当当地承担了。他真的什么都能做到。看电影到焦虑的阶段,我恨不得咆哮:just trust him, he’s Oscar Isaac, he can do anything.

说他像教父。从演技来说,有过之而无不及。Al Pacino其实演什么都带有教父的影子。拿Oscar和他相比,首先肯定是很荣幸的。但是Oscar无论演技、为人还是外貌,都超过Pacino很多啊。

就剧本来说,也和教父有相通的地方,但还有相反的地方。都有必须坚持的别人有时候会让步的原则;都对自己人和别人划分很清楚,对自己人关怀备至。教父不轻信美国梦,他只相信自己来维持的秩序;而Abel Morales却坚持和警方合作,即使警方非常无能。如果他有和教父一样的resource,他大概也会成为教父吧。

他的坚持不持枪,多少是出于道德上的原则,而多少是出于商业上的需要?我觉得后者肯定不少。这也是我觉得剧本不够好配不上Oscar的原因。剧本似乎分不清或者没有决定Abel是不是理想主义者。理想主义者只有100%的。少一点就是虚伪。当然在这个世界上存活需要这种虚伪。可是虚伪了还可以对手下说出那么动人的洗脑课程(参见他给新销售上课那段),不管我多么欣赏那段,都免不了在最深处知道他在装逼。而教父的设定则没有这种缺陷,教父的理论是非常自圆其说的。

电影里最揪心的是Julian。他是 – 如果你没有能耐做好人做到底还不如做坏人 – 的一个lesson??!!他是Abel这个角色坚持清白做人做生意的反面教材?虽然relief他没有谋杀Abel和家人,但是看他倒地还是心碎了一地。世界为什么要对正直的年轻人这么残酷。

Quote to live by:

When you feel scary to jump, that is exactly when you jump.

另外,他给新销售上课的那段话:

When you look them in the eye, you have to believe that we are better. And we are. But you will never do anything as hard as staring someone straight in the eye and telling the truth.

我觉得这段话也是他演戏的原则。把所有角色的动机和特点都internalize,他给我一种非常刻意这么做的感觉。所以在In Secret里,他似乎都演不坏坏人。在Drive里,他必须给他的配角角色一些层次,而不是typical Latin thug(还没看那个片,只是读到)。他能演那么多那么不同的角色,是因为他想得多理解得多。他真了不起。

(相比之下,Poe大概是本色出演:)

2/9 更新:收回“Poe大概是本色出演”这句话:)

DP / 30 interview with JC Chandor and Oscar Isaac:
记这个采访里看到的(很多不熟悉的地方没听懂)
– 一个是Oscar说:表演是expressive art而不是communicative的。所以他喜欢subconscious take。他还说一旦表演的表达变成communicative就完蛋了。
– 关于角色的原则的motive,果然完全不是理想主义。It’s not only the right thing to do, it’s the right thing to do because it’s the smartest thing to do. What’s the difference anyway?
– Oscar created the backstory for the character. Civil war in Columbia. It was about the time he would have arrived in the US.
– He’s both straightforward and hypocritical. It could be any time in history. I can see this person as a count, a bishop… It was the study of ambition… I couldn’t care less about real estate, business…

bookmark_borderTFA#9 & io9问答 What Does Star Wars Mean to You

昨晚去看了2D的TFA。这次机缘巧合在好几年没有来的和平影都看了好多次。我也好久没有在影院看过2D电影了。2D果然比3D清晰。没有3D强调focus,可以看到很多背景里的东西。比如开头Lor San Tekka叫Poe快走之后,镜头跟着Poe跑了,这次我却在看背景里的人,过一会儿才反应过来是在拍Poe。还有几次看见BB8在沙地里留下的轨迹。除了看2D,看了这么多遍,已经不知道重看的看点是什么了。

> 从第一次刷开始,就觉得在Finn头盔留下血印这件事很像LOTR中Saruman的强兽人脸上有白手印。另外觉得暴风兵应该是戴手套的。
> 注意到Jakku的天空经常是灰色的。不记得Tatooine是不是也如此。
> Finn击落第一架TIE的时候,碎片还没落地就有捡垃圾的跑过去。依稀记得这个捡垃圾的人是后期制作上去的,觉得后期制作过头了呀。(哦其实整个追逐战都是CGI
> Jakku上Millennium Falcon和TIE的追逐战中,Finn的炮卡在了垂直角度。这时为什么不试着使用另一端的炮呢?还有他们飞离Jakku的镜头里,似乎卡住的炮没有了。
> Falcon一开始是当作垃圾停在空地上。第一次飞起来的时候,上面的遮羞布掉下来,露出了大家期待已久的老垃圾。后来,他们从大飞船里逃出来的时候,似乎还有一块遮羞布掉下来。不过也许是Rathtar。
> Han吧一个帮派的小兵投喂给Rathtar。这个举动肯定很多人赞许。也让我想起Mal把Niska的人踢进引擎里。。。
> Kylo Ren的披风并不是垂在身后的,我理解是他为了走路方便不挂到东西把披风的一角卷起来了。效果挺好看的,星际fashion icon。
> Hux除了给了那个疯狂的演讲,基本上就是穿着笔挺的制服,身材挺拔地走来走去。基本上就是个模特:)
> Rey修好了hyperdrive,兴奋地告诉Han,后者却只是说了一句很不服气的Huh. 这个立刻让我想起前几天看的一个Oscar Isaac的采访,他说感到有人在看他,回头一看是Harrison Ford。Harrison看到被发现了,就说:Wig. (老爷子说话好简单啊)Oscar说,不,是我自己的头发。Harrison同样是回答了一句“半disgusted半impressed”的huh。
> Finn一开始勾搭上Poe,高兴地轰掉了很多暴风兵;然后丢了Poe,又找到了Rey,他总是缺一个pilot:)
> 电影里两次着重拍到Finn拿到武器又丢了。第一次是他在Maz酒吧准备离开的时候,Han说这把枪你留着吧。结果后来打起来的时候他的枪没有了(应该是行李放好了),很紧张地说我没有武器!Maz推推他的光剑。。。还有一次是最后在Starkiller上雪地决斗。Kylo把Rey推飞了,Finn一把扔下手里的枪去救Rey。结果后来决斗时只能用光剑。
> 还有注意到两个相反的中文字幕:一个是开头Tekka说(大概):I’ve lived too long, travelled too much to ignore the turmoils of the galaxy。翻译成(大致) 我活得那么久经历那么多,已经不在乎银河系的死活了。另一处是Leia和Han重逢时,Leia说,Same jacket. Han说,no it’s a new one。翻译成Han说:舍不得。。。。
> “There is no one left in the Galaxy for you to swindle.”这句话伤到了。做不到当玩笑话。人艰不拆啊
> Luke最后的眼神,那是悲伤吧。

这一刷觉得Daisy Ridley越看越好看。觉得有点问题的是,她和Finn在沙里爬滚过终于坐千年隼逃走,修飞船到飞船被拉走那段里,她的脸太白净了:)她的五官和脸型都好,应该剪短发都露出来(当然头发都梳到脑后也有这个效果)。

—–下面是偷问卷时间—–

http://io9.gizmodo.com/io9-round-table-what-does-star-wars-mean-to-you-1748536461

Let’s begin by explaining how and when we first became aware of Star Wars.

(才注意到问题是“aware”。我觉得我一直知道有“星球大战”的存在。这个中文名和英文名&星战在西方pop culture中的情形一样,过于直白幼稚。所以虽然从小就知道它,却从来没有感兴趣过。)我之前一直对“大片”持snob态度。05年被送电影票而看了Revenge of the Sith,之前连我是你爸爸都不知道,但完全被那股纯粹的悲剧情怀吸引进去了。(之前看过新希望但觉得太幼稚太军事化,而且是宿舍楼下放的露天电影,完全没看进去)后来,已经不知道星战占了我多少的想象。记得当初我通过意志力告诉自己要理智,我有生之年很可能是看不见Coruscant那样的城市的。所以我并不是从小喜欢星战的粉,而这也奠定了我不讨厌前传。

What were everyone’s feelings about Star Wars prior to the prequels?

见上题——OT没有让我沉浸(也有放映环境的问题),我觉得幼稚来着。星战就是想要symbolize,OT那样做得想要讲好故事,我反而接受不来。当然我现在是很喜欢OT的,最喜欢ANH。

So prior to The Force Awakens, where would you consider Star Wars on your personal pantheon of nerdiness?

我喜欢的别的东西:Firefly, H2G2和DW2005-2010,喜欢的程度不比星战低。但是总觉得星战更加本质,更接近最柔软的内心。和其它三个fandom相比,星战尽管有很多傻的地方,但是星战是那么独一无二地纯粹,是所有爱的基础,不可替代。

另外想照抄原文里别人的回答,深得我心:

It’s #1, always. Nothing has ever come close for me.

Which is odd, though, because being a Star Wars nerd is like being the most basic, simple nerd ever. It’s almost embarrassing because it’s so obvious; it’s like being a New York Yankees fan. But Star Wars has always been my favorite.

What do you believe makes Star Wars so special in general, and so special to you in particular?

星战是最健康的fairy tale了吧。如果它有什么限制,我们还可以怪罪George Lucas而不用讨厌它本身。这样,星战在每个粉丝心里都是最高的。

One more thing before we wrap up. If there was one Star Wars moment that will stick with you forever, from a movie or from a game or a book or one of the TV shows, what is it?

肯定是ANH里的双落日。那种希望、渴望,是星战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