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kmark_borderReach – Gloria Estefan

又是一个没有互联网没法追溯的爱。小时候别人送了一盘格莱美提名CD,从而认识了这首歌。后来才知道这是某一年奥运的主题曲。

太喜欢这首歌了。。。前一阵不知为何想起来,股沟了一下。

“Reach”

Some dreams live on in time forever
Those dreams, you want with all
Your heartAnd I’ll do whatever it takes
Follow through with the promise I made
Put it all on the line
What I hoped for at last would be mine

If I could reach, higher
Just for one moment touch the sky
From that one moment
In my life
I’m gonna be stronger
Know that I’ve tried my
Very best
I’d put my spirit to the test
If I could reach

Some days are meant to be
Remembered
Those days we rise above
The stars

So I’ll go the distance
This time
Seeing more the higher
I climb
That the more I believe
All the more that this
Dream will be mine

If I could reach, higher
Just for one moment touch

The sky
From that one moment
In my life
I’m gonna be stronger
Know that I’ve tried my
Very best
I’d put my spirit to the test
If I could reach

If I could reach, higher
Just for one moment touch the sky
From that one moment
In my life
I’m gonna be stronger
I’m gonna be so much stronger
Yes I am
I put my spirit to the test

If I could reach, higher
If I could, if I could,
If I could reach
Reach, I’d reach, I’d reach
I’d reach, I’d reach so
Much higher
Be stronger

 

“I’ve tried my very best, put my spirit to the test.”这句话,和很多现在打动我的东西是一致的。有时候我觉得在喜欢星战之前的我不是我,我现在的一切都是后来得来的。这样看来但是也未必。

bookmark_border新年总得写点什么

2013 – all time low——对一切都起了怀疑。我从来不是怀旧的人,我一直期待未来。现在想来,这不是因为我有远见或者有志向什么的,而是因为我一直觉得,如果现实就是这样了,不用改变了,那么现实也太糟糕了。

工作占了绝大部分时间。可是呢,又一次感觉对工作在根本上没有了动力。上一次这样觉得,我认为是因为所处的行业和周围人的层次不高。当时处于房地产行业,我觉得我的工作再努力,对社会at best是没有好处。我现在的工作(当然不是我一个人的工作),做得好的效果就是让零售行业的客户能够了解销售数据和帮助他们卖东西。零售行业比房地产行业对社会的好处多一些(?),即使我的工作只是remotely如此。工作对我来说,好处是什么?外在的,我希望能对这个世界起到那么一丁点儿好的作用;内在的,我希望能够使我个人满足。现在的工作显然两条标准都打分在50分以下。

读书少。13年一整年都献给了HP和Stephen Fry读的有声书了。另外,在朋友们的帮助下,读完了GEB,不能说自己明白了很多,需要总结一下。我自己读的书只有Getting Things Done了。我对这本书早有耳闻,一直知道是经典。我对个人效率的兴趣也已经很久了。这本书读完后,目前正在建自己的体系来管理自己的事情,遇到一些困难。需要另外小结。

看片少。我觉得我很难沉浸在什么电影中了。我有个念头是重温那些我最爱的片,找回我自己。

也没有听什么新的音乐。几乎一整年都在听古尔达的平均律。自己也attempt了几首。希望新年能对赋格有多一些的了解。下半年重新回听古尔德的哥德堡,依然被折服。

个人生活上,我受不了所有人结婚后生子的思维定势。由于我自己今年比较low,我看不出为什么要带一个生命来到这个世界。

我还染上了玩游戏的瘾。希望能够戒掉(今天把手机里的游戏删了)。

我现在很清楚能让我自己满意的生活是什么样的。我还很希望能对世界做一点点事情。如果能做到,就不枉来了世界一回。

照例贴Colin的照片。

colin

bookmark_borderDW五十周年

vlcsnap-2013-11-25-21h06m12s78

第六季(上)的时候,我就明白我已经不喜欢DW了。但是对它没有割舍。有一搭没一搭地看着,为的是它的过去。我连记日志抱怨都懒得了。

如今,全世界人民都是科幻迷的情况下,五十周年搞得轰轰烈烈的。这次的特别篇,好在煽情但不太悲情,我甚至不由自主地被卷入,又有点认真地看起来了。想要写日志记录一番,就快速又回顾了一遍。下面有很多剧透:

David Tennant和Billie Piper,他们的出镜率一直很高,我从来没有觉得他们离开过。。。但是没想到,看见DT回来演Doctor,心里还是觉得一股暖流。我从来没有怎么特别迷过他,但是这次却挺感动——他代表了good old times啊。

可惜Billie Piper的角色,基本上不是Rose。她一开始出现的那场戏,和John Hurt对手。John Hurt演的Doctor意识到她就是interface,她说:hello!这时的那种表情,让我很微妙地感觉到老时光。我忽然意识到,这就是Moffat的特点。他从来不写人与人之间最普通的感情。从来没有配角hearty的打招呼。在他这里,只有漠视配角,和符号化难以共鸣的主要情感。

我要提一下Martha出场的那一集。她的家人在争执,但是她转过一个街角,看见了Doctor。她那天早上上班的路上,Doctor曾经冲到她面前解下领带。这是个小trick。小trick可以很可爱。但是Moffat时代,只有放大了的trick,而且经不起推敲。我提这段的原意是,我喜欢以前的故事里,这些能深入人心的小细节。世俗争执算什么,我可以去见群星。

片中的战争场景,感觉像星战前传。。。

想吐槽No More怎么写得那么清楚。。。

想吐槽The Moment不是“galaxy eater”吗?Bad Wolf?

这些小细节Moffat的意图是我们该较真吗?后面有Unit女长官对手下说,广场上的鸽子需要换电池了。。。

Brigadier的女儿叫Kate,前几周看了一个DT的片里面也有Kate。。

伊丽莎白一世为什么要那样亲Doctor?很三俗的笑料。。

最大的不满/不明白/大洞:9,10,11都不记得自己曾经救了Gallifrey。朋友的解释是,11以后就记得了。使他们失忆的来由是什么?刚才特地回顾了一遍结尾,对于会“不记得”的解释,只有11说的那一句:Time stream is out of sync, you cannot retain it. 这太convenient了吧?在John Hurt说“我是不是会不记得”这句之前,我完全没想到他们可能会不记得。。。

话说回来,如果John Hurt的角色是9的话就好了。搞出一个节外生枝的Doctor,对满是洞洞眼的故事加重伤害。

还有:Gallifrey被frozen,这算是哪门子解救方法啊!?解救了吗?可以有intelligent的Time Lord站出来说,封锁我们,还不如毁灭?

我也不喜欢把Doctor写成在Time Lord里也是很厉害的人物,可以是比较怪异的人物,但只有他能召回13个自己来解救星球?

===

顺便提一句:对于Peter Capaldi,我的感觉和我当初对Matt的感觉相反。我预感他不够灵活和怪异。不过话说回来,每个Doctor都是不一样的。朋友对Tom Baker的评价是,他天生就是一副疯狂的样子。我还以为所有的Doctor都应该是这样子的呢?单从演员来看,Matt Smith会是最对我口味的Doctor啊。虽然Peter Capaldi很帅,但我预感我会不太喜欢他。

我喜欢Matt,我喜欢他的灵动,略怪异但却亲切的气质。特别喜欢他微笑的时候嘴角眼角的弧度。我也喜欢截图里他背后的那个人,虽然看得不多。他是DNA时期的Doctor,可能也对我脑中Doctor的定义产生了很大影响。

vlcsnap-2013-11-25-21h04m30s18

===

再顺便提一下关于Mark Gatiss的An Adventure in Time and Space。我不太喜欢那么煽情的传记片。但传记片大多都有这个毛病。我也算是读过不少幕后的书,我喜欢modest的传记。到底是什么赋予了DW这么长寿的生命力?到底DW的特别精神在哪里,从哪里来的?麦哥的传记片没有拍出来。

但是印象非常非常深刻的是,人物形象的还原都太厉害了。。。除了Patrick Troughton。。。

===

最后提一下Peter Davison拍的the Five(ish) Doctors Reboot太好看了:)粉丝福利:)同时,世界上很多很多人都非常非常熟悉那帮人,真是难以想像啊。。

bookmark_borderFarewell to Yesterday’s Tomorrow

Alexei Panshin,好歹是得过星云奖的作者,但不太出名。他作品似乎不多,除了Rite of Passage之外,只有少数几本的fiction。他的另外一些比较出名的书是科幻作品的评论。当年Rite of Passage击中了我的某根心弦,所以这个作者的书我肯定要追看一些的。没怎么做研究就选择了这本Farewell to Yesterday’s Tomorrow,主要是被这个诗意的标题吸引。

这本书是Panshin的一些短篇的集合。我没太研究这些故事的写作时间,但感觉它们是一些还不够成熟的点子。读前半本书的时候,我觉得主题是成长。成长是他的作品的一个重要主题。“如果你从来没有怀疑过既有的标准,那你就没有成长过。”慢慢地,最后一篇读完后我觉得作者在说的是一种政治观点。我依稀明白罗素说的“政治欲望是每个人的一种基本欲望”的意思了。即使是如此reluctant要把观点加给别人的人,也可以有政治欲望。

虽然这些故事多少给人一种不太成熟的感觉,作者没把它们当作自己的重头戏来写,但是整本书给我感觉很有诗意,很美。我印象中最美的是When the Vertical World Becomes Horizontal里:

“Who?” he asked. “Who?”
“You,” they said. “You.”

我一点也不懂诗,但是我觉得这很可能就是诗的节奏。

这一篇是我最喜欢的一篇。我喜欢它这种“新的纪元就要开始了”的感觉。我还喜欢它的略带荒诞的感觉。什么是vertical world?什么是变为horizontal?没有说明,无需说明。

How Can We Sink When We Can Fly这一篇,非常的奇怪。开头的人物似乎是写实的,有作者自己,和他妻子Cory。发生的事情我也没看懂。最后作者构思出了一个故事,故事里是神的世界,一个小神成长中,要去挑战传说中最难做神的时代:1970年代。

书中一开始有几篇是星球vs飞船文明的设定,和Rite of Passage一样。RoP中,作者有暗示飞船文明没有发展方向。我一直认为RoP中一定程度上飞船代表美国,星球代表落后国家。所以我没想到作者的星球vs飞船的设定其实非常是pro星球的。书中的两篇,和RoP的视角截然不同。

书的最后一篇是Farewell to Yesterday’s Tomorrow,其实是一篇小随笔。作者谙熟科幻小说,而且是对着时代政治来看小说的。科幻小说的历史研究起来一定很有趣。我读最后一篇的时候,暗自觉得作者对未来的观点乐观得太天真。结果读完后,看到作者补了一篇说,他也觉得自己当年的乐观现在看来很窘。

Panshin还是击中了我的心弦——他的乐观、对成长的理解、对政治的理想,都击中我。为了能看明白他的科幻评论,我要去多读科幻:)

下面让我以最后一篇结尾的摘抄来结束吧:

Perhaps the greatest puzzle is the degree to which politics-as-usual has lagged behind imagination and the appearance of new realities.

In the conflict between imagination and politics, it is imagination that leads the way and politics that eventually – if only with the greatest reluctance – follows.

Farewell, yesterday’s tomorrow. The sooner you’re gone, the better. Welcome, new ways of living and becoming fully human. You can’t come too soon.

bookmark_borderTOS S1 前6集分集评论

有了VPN可以放心上google docs。惊讶于当年我在里面留下了那么多内容。里面有很多写到一半的书评影评,有我唯一尝试翻译的fan fic,甚至还有我尝试写的玛丽苏fan fic。最近看了花姐的分集TOS日志,然后才发现当年我也写过只言片语,只是不知为何(很可能是看片不太坚持,依稀记得TOS第一季我看了貌似两年,过了很久以后google docs很难上然后放弃了)早早地烂尾了。想来真可惜。(另:想来看到google docs里留有那么多我几乎没有印象地回忆,觉得好可惜。)

2009-06-13

看了第一集The Man Trap。一直以为美国科幻只会打打杀杀。没想到第一集完全不是那种。剧情非常依赖Bones对于过去女友的牵挂,而最后,还是危急中看到Kirk面临危险他才清醒过来。剧情现在看来也是大俗套。不过,让我决心去看TOS的是我看到过一个粉丝评论说他之所以最喜欢TOS是因为其中的积极向上,crewman之间互相信任的气氛。我觉得,从第一集中可以看出这一点。

 

另外,Uhura和Spock那时(居然第一集)就有flirt的桥段,不过Spock显然什么也没领会……虽然见过这群老演员当时的照片,但没想到这位黑人女演员真美丽(另外还发现这个演员演了Heores第二季),让我想到了Freema……话说回来,我开始看六十年代的古老科幻剧,居然不是从DW开始的,真是罪过……

 

2009-06-21

第二集Charlie

上星期专门查了wiki什么是硬科幻什么是软的。wiki上说硬的是natural而软的是social。光从这个标准,我目前看的两集TOS完全是软的。这一集的矛盾集中在一个不成熟的孩子身上。Adolescence的孩子容易情绪受伤害,而这个孩子还有神奇可怕的能力。

 

这一集里我开始喜欢这些人了。虽然服装、道具、视觉设计很古老,剧情节奏也很拖沓,但是能感到背后有一种精神。一提到有精神,就变成软看科幻了,所以,我恐怕只会喜欢软科幻。这一集中有一个很短的场景,Kirk和Spock在一起下三维象棋,Spock对Kirk的评价是:your illogical approach to chess does has its advantage. 而Kirk的回答是: I call it ‘inspired’. 这个场景给我印象很深,让我开始喜欢上了Kirk。(你原来不就喜欢的么)

 

我很赞最后Kirk offer让Charlie留下。这一决定标志着TOS具有我欣赏的那种特质。

 

2009-06-27

第三集Where No Man Has Gone Before

还是软的。

涉及到了gods。人如果具有god的能力,他还不是god,他还需要具有god的判断力。科幻总是想象如果人有很强大的能力会怎样,却无法想象人如果有很强大的智慧会怎样。那样的fiction种类还没有开发出来吧?就像古代人没有科幻一样……(给我一个tardis让我看看未来吧!)

 

我说TOS软,不是鄙视的意思。正是软的我才喜欢。我很喜欢Kirk最后单独面临变异人的紧急情况下的讲话。Kirk是个有智慧的人。

 

另外,片中如何对待没有了Humanity的人,和最近看的Torchwood s2e2是一样的。

 

花絮:这一集中有Kirk的墓碑,上面写着James R. Kirk。

不知为何,这一集中McCoy和Uhura不见了(显然还是对人有感情才更想看啊)……不过Scotty是第一次出现。

 

第三集The Naked Time

一个不小心的船员带来了一种病毒,它能把人的情绪控制力降到了零点,使自己的内心完全暴露出来。Enterprise上的船员们一个又一个地染上了。整座船逐渐变成了疯人院(于是人的真心都是疯子么?)。很软!不过我可以把最后危急中Spock发明的飞行方法让时间倒流辨识为硬的。

 

染上真心病之后的人有各种症状。第一个人(粗心大意的那位)内心脆弱,无法支持自己活下去,选择了死亡。Sulu的症状是在走廊里赤膊舞剑,假装自己是英雄(XDD)。一位爱尔兰人船员的症状是大肆唱歌(还封锁了整个船的系统,使Scotty无法开船)。McCoy手下的一位女护士的症状是向Spock表白(同时把病传染给了他!)。连Spock也不能免疫,跌跌撞撞冲进自己房间在那里练习控制自己。这时焦急万分的Kirk冲进来,为自己揽上了病,胡言乱语了一通……

 

我觉得这一集的构思比较好,分两条线进行,一方面是快要毁灭的星球,一方面是乱作一团的船员。我感觉是目前为止内容最full的一集。

Uhura又出现了,还是有可疑片段。当Spock被表白的时候她在comm中呼叫他……(这也被看作是JQ?)

 

2009-7-04

第五集The Enemy Within

就在前两集我发展出了对老Kirk的喜爱。Captain是个有魔力的角色啊……于是这一集拿他开刀。Transmitter出了问题,Kirk被分裂成两半,一个好人Kirk,一个坏人Kirk。随着剧情发展,角色们得出结论那就是Kirk的command力量都来自他坏的一面,没有坏的一面他不能胜任船长。另一方面,后来Scotty终于修好了transmitter,他们准备拿一个被分裂的动物先试验一下,结果那个动物死掉了,因为一会儿分裂,一会儿合起来,它受不了shock而死。这时Spock和Bones就是否应该在Kirk身上使用而吵起来,Bones主张不能take risk(但是他们不赶快的话地面上的Sulu要冻死了,顺便说一句,这里面的Sulu好可爱><),而内心一直分裂Spock主张Kirk因为有智慧,所以能够handle这些。他们两个还是等着kirk做最后决定……

 

我觉得这一集的中心挺有意思的。

 

第六集Mudds Women

这一集有点奇怪。Mudds是Enterprise遇到的一个大骗子,他带着三个美女,整个船都被迷住了。在追查他们的飞船的时候Enterprise的宝石都没了,而宝石是用来产生动力的。于是他们用仅剩的动力飘到一个产宝石的星球周边。不管Mudds以前是干啥的(好像是用美女来骗人的),他好像急于把美女嫁给矿工(以便来骗取他们的宝石吗?)。Kirk坚决拒绝做人肉交易。而美女们其实又都是因为服用禁药才年轻美丽的。其中一个其实也痛恨这种生活,于是她搅乱了Mudds的计划……

 

这一集在我看来反正很奇怪……我感觉它的原意是要否定女人竭尽全力要自己好看来取悦男人,可是到头来肯定的是朴实、会做饭、有生活智慧的女人。为何在我看来两者都是大男子主义。

 

bookmark_border无穷集合

继续听那课程(我速度够慢的啊。。)

经典的“自然数的集合与偶数的集合谁比较大”的问题(原来是伽里略第一个提出来的呀)。之前略有耳闻。但这个课程把它讲得特别清楚。

前提1: 若A是B的真子集(A的所有成员都属于B,且B内有不属于A的成员),则B的size比A大
前提2: 若A和B各自的成员能一一对应,则A和B的size一样大
前提3: 假设A是偶数的集合,B是自然数的集合
前提4: A的成员可以与B的成员这样对应:a=2b
结论:由1和3得出B比A size大;由2和4得出A和B size一样

这个互相矛盾的组合,说明前提里有需要丢掉的东西。那么你会废掉哪个前提呢?

因为之前读到过并且印象很深刻,觉得用映射来反映集合的大小是很有意义的做法,所以选了废掉1。课程里的解释非常到位。

伽里略对这个悖论最终的解决方法是,对于无穷集合,不要去讲size,没意义。后来有人说,是不是1和2里的大小,是两种大小?我们可以说A is less1 than B, A is equal2 to B。再后来,康托发现,2的比较方法能自圆其说,并且更illuminating.

这里讲到一个概念之前从来没有听说过。实际上,可以这样定义无穷集合:X是无穷集合当且仅当X的size和自己的某个子集一样大。

所以无穷集合有这种“跟自身相似”的性质——这和分形相似。

当初在图灵传里读到康托的对角线方法。我貌似已经忘记在图灵传里对角线方法是干啥用的了。但对角线方法的这种能造出一个不属于原列表的成员的过程,让人想起哥德尔定理。(我也忘记《哥德尔的证明》里有没有提到对角线原理了。。。)

Anyway,对角线方法证明了实数的集合大于自然数的集合。假如说我做了一个自然数和实数的一对一mapping,那通过对角线方法就一定能造出一个不属于你哪个mapping过的实数列表里的有理数,这就说明实数的集合大于自然数。

康托还说,无穷集合的大小,也是无穷的。他发明了一种数叫做transfinite cardinal numbers,用来标记无穷集合的size。

希尔伯特说,康托的天堂就是什么都能容纳的。(这让我穿越到了graceland的歌词啊。)

第一章(第一周的课程)是关于无穷这个概念,它结束了。这方面给我的感觉是,人类几千年的文明,怎么才开始研究无穷呢。。。

这个课程真心讲得非常的好。下一章要讲到GEB里我没读明白的Taski了。拭目以待。

bookmark_border之诺悖论

秀无知的来了。。

我知道之诺悖论,但从没有想到解决方法是微积分。

飞矢不动和乌龟与阿基里斯赛跑,两者的原理是一样的:飞矢要从0到1,必须经过1/2;要到达1/2必须经过1/4,等等。结论就是这么切分成无穷份以后,所需的时间也是无穷大的了。

解决这个悖论的方法:假设飞矢的速度是1,那么它按照那样切了以后所需的时间是:1/2+1/4+1/8+…这个数列趋于1 。

一种证明这个数列趋于1的方法是:

T=1/2+1/4+1/8+…,则T/2=1/4+1/8+…=T-1/2,从而T=1.

为什么以前从来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结论1:我没有主动去想悖论意味着什么。我的确有那种容易接受权威思想的倾向,思维不够独立。而以前看的书可能只是说了就是有这样的悖论,滑稽吧~?

结论2:微积分的思想,我嘴里一直说我一窍不通。其实比我说的一窍不通还要一窍不通。

结论3:知识要消化到哲学层面才算理解。。。

对了这是我最近在听的Coursera课程Introduction to Mathematical Philosophy.

bookmark_border2013年中

过去几年我都会在年中写一些工作感想。

今年开始取消,换成对new year resolution的评价。

  • 读24本书 [要求:每本书读完都要记录;读书的题材要广] – 读了7本哈利波特,其它几乎没有了。。。离目标还很远
  • 重拾钢琴课 – 好好找老师上课貌似做不到。但自己弹了一首平均律 – 还算满意吧
  • 读一些一直没弄懂的科普读物 [相对论;量子力学;概率论;微积分;人工智能] – 参加了统计方面的课程;微积分的课程进行中(好像已经脱节很远了,似乎要放弃了)
  • 开始学德语 – 没有开始
  • 开发一个iOS或Android应用 – 没有开始
  • 为今后的发展作初步的计划和行动 – 没有进展

bookmark_border更细的粉末

今天看到花姐说:“写文让我觉得自己的心智积极地活着,这是我体会生命的方式。”恰好是我的心声呀。

组织不起来自己的心智,所以说一些粉末状的心智吧。

今天早上坐地铁坐过站了,因为读到这篇文章,我大大震惊了。某件事情,你对自己的期望其实很可能比你实际能做到的要高,这会很容易导致拖延。最近几年来我喜欢看productivity的文章,大多数trick或道理,我都感觉是我自己曾经思考过甚至实践过的。这篇文章的内容着实是我没想到的。想来真是如此。

其实,这也是humble的一个好处吧。

说到我嗜好读productivity的文章,就随便说说最近读到的一些粉末吧。

第一个是,要真的做什么事情,如果有计划一个确切的时间去做,那么这件事被做的可能性会大很多。

Lifehacker的How I work系列,给我很多启发。上周的How I Work是《自控力》的作者Kelly McGonigal。我想说1)HP里很多人物名字是现实的人名的略改变。但我之前没看到过McGonigal这个名字:)2)这篇里面我最喜欢的一点是,作者说她不做饭,但允许自己在健康食品方面花钱。3)原先是艺术家,后来进入心理学、医学领域,同时又教瑜珈。其实任何事情都是相通的,只要你genuine知道自己要去做。现实中,只有无法辨认genuine的东西的情况下,才会只看中一个人的头衔、过去经历等等。

我最近的计划是重新启用todo.txt。脱离Unix之后我非常怀念它。第一次读到todo.txt的作者Gina Trapani说:她可以grep过去几年的todo.txt,看到自己做过的项目,这立即吸引了我。不过种种原因(拖延症、不熟悉Cygwin)导致没有实行。上周建好了我各个电脑上的命令行环境。现在需要开动了!:D

可惜今天所有的想法,都是早上想到的。一开始工作就忙得不可开交。下班后除了无力做想做的事情之外,什么心智都没有了。幸好早上记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