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kmark_border公正:what is the right thing to do?

在读书会的各位陪同下,我们读完了这本书。首先和书无关的一个想法:任何事情的点滴积累,到后来都是可观的。刚开始我们都不抱希望能够用朗读的方式完成这本书。不过半年下来,两周一次的读书会上把这本书读完了,我觉得很有成就感。最近我的生活有点失控,本来每天规划出一点点时间用于练琴的,几年下来也很有效果。以后还是要加强自律。

justice

这本书吸引人的地方是,它不是艰涩的哲学理论或者政治理论。每当理论开始有些难懂的时候,作者都会举一些例子来拉近和读者的关系。另外,书的一开始也是用举例一些极端的道德情境来抓住读者注意力的。

不过,现在想来我又不觉得这本书带来了很多观点。在判断一个艰难的道德情境问题的时候,作者提到过两种原则,分别是利益最大化原则,和自由主义原则。在哲学历史方面,作者提到过亚里士多德、康德和罗尔斯。这本书等于为我普及了这几位哲学家/政治哲学家的观点。

但是最终,作者并没有为大家解决极限道德问题,而是提出了他自己的观点,原来这本书其实是一种政治哲学思潮的campainer,而不是一本哲学史书。

我记得最终,作者开始陈述自己的观点的时候,我还是非常不同意的。他说人的道德约束,公认的有两种:
a)自然的,比如说不能杀人,它是普遍的(不能杀任何人),不需要征得同意的
b)合约的,比如一个人和雇主的劳动合约,它是局部的,需要征得同意的

作者提出一种新的道德约束,可以叫做团结的道德约束,它是局部的,不需要征得同意的。然后作者举了一些例子,我似乎都不太同意。

然而到了最后,我又有点倒向了作者这边。作者说自由主义者的缺点是,他们认为自己是中立的,而实际上中立不是一种可能的态度。比如说是不是允许堕胎?这个问题,政府是不可能有中立的态度的,如果允许每对夫妇自己选择是否可以堕胎,这不是中立的态度,而是允许的态度。

自由主义的态度是有错的,这在我之前读Richard Dawkins的The God Delusion的时候我就发现了:自由主义的人(无神论的人)对于不同意见是一种冷冰冰的敬而远之的态度,这就促使了在美国宗教盛行的局面。现状是,对自由主义者来说,respecting is ignoring。的确,对于陌生人的不同意见,冷冰冰的尊重比驱逐异教徒要文明,但是,更好的状态难道不是把一般的人当朋友看,去challenge他的观点吗?

下面摘抄我当时写的纪要的最后一小段:

我反正最后是同意了作者的观点。甘地说过一句话:Be the change you wish to see in the world。我觉得作者的态度才是一个负责人的成年人的态度。同时我又想起罗素在一战的时候的事情:他本来相信不管是什么人,愚钝也好,不善良也好,只要 向他展示美好的生活,他都会动容的。可是一战却显示出很多人被煽动后,会对真正的美好免疫。我认为这是心里的一个阻止我支持作者观点的方面。但是这里 Yann说,这其实不是一个矛盾,因为前者是对自己的要求,不取决于外界。

bookmark_borderTed Chiang第二弹:Understand

读了Stories of your life and others里的另一个短篇:Understand。

对这一篇我有好多不同意和不太满意的地方,但是不妨碍我非常喜欢这篇。我甚至觉得,作者暴露出那些我认为是缺点的东西,正好也显示出他的真诚和他对他选择的路看得很清楚。

第一个不满:故事情节比较傻。作为小说,这一篇情节很俗套。我知道作者的意图不在情节,不过我不太喜欢这种默认可以接受那种“CIA电影情节”的态度。相比之下,Story of your life的淡淡的情节我很喜欢。

另一个不满,我还没想好是不是因为我的观念不对。故事最后说两个智力超人所顾及的领域各有千秋我不反对,但是为何他们不能联手想一个兼顾双方的方案,反而要毁灭对方呢?

其实,我最初想到这个问题的时候,问题是这样的:“我”注重beauty,也就是追寻宇宙规律,寻找真理;而Reynolds注重humanity。为什么他们的supermind不能同时注重两者?但是后来我把这个问题否决了,因为注重什么问题,似乎不是智力决定的。这就是我一直引用的罗素的观点:相比科技,人类的智慧是落后的。同时关注beauty和humanity,这是个智慧问题,不属于K荷尔蒙的范畴。但我还是觉得不甘心放弃这个问题,因此这个问题就变成了上一段那种形式……

再说说我非常非常喜欢的地方:我觉得作者的思路很勇敢。虽然涉及领域很不一样,但是我再一次觉得Ted Chiang是现在的Arthur C. Clarke。作者心里最想要的,是对未知的探索。Arthur C. Clarke想要探索宇宙;而现在,Ted Chiang想要探索思维领域、计算机领域。因此他写了这个故事来探索这个情况:假如忽然出现一个智力超人,那么他会是怎样的。

那么在Chiang笔下智力超人的内心/脑内是怎样的??我觉得读那些,然后和自己的感觉相比较很有意思。首先这个人忽然有了超强的记忆力。(哈哈记忆力是智力强的表现吗?我的观点是:智力强的人会见到一个东西就用智力强加上去,马上理解,或者马上想到什么关联的东西,从而容易记住……)然后是他能够同时focus多件事,multi-tasking。(我貌似不太同意这是智力强的表现,不过也许这就是。)他能处理大量信息,立刻从中找到规律。(猛点头)最别致的设定是,随着智力变强,他控制自己身体的能力也有所提高,比如忽然变成了没有左右偏好的人(一般人都是左撇子或右撇子),他甚至能控制自己的心律……接着他就对自己的智力进行了编程。我读到这里的时候,觉得很会心:)

我有时候会在想自己是不是聪明这个问题。越想越觉得聪明这个问题很难定义。如果有耐心和精力,我可以懂很多东西,并且我自认为懂得比一般人深刻。所以我自认为是聪明的。但是其实从小,那种“谁聪明谁抢答”的事情都轮不到我,那些能抢答的人有些只是有gut,而有些应该的确是比我聪明吧……我一直觉得我的优势在于,对自己很aware。学弹琴的时候我就注意到,有些人会不得要领勤奋地苦练,但是其实是他们对自己的手指不aware。没想到小说的后面竟然出现,智力超人的一个表现是,能够很快模仿钢琴家的表演……

我对自己aware的另一个方面是,我可以用awareness去check情绪。作为一个感情强烈的人,这项技术给我带来了很多好处:)所以说,说到后来,智力是个神马东东我觉得不好界定了。要不,真的给我数数我有几个神经突出元?=v=

bookmark_border刚读完速写感想!你一生的故事

关于作者,我没怎么了解。只是偶尔听到一耳朵他是IT从业者,他其实没怎么写小说。

在这种情况下,速写一下我读完短篇集Stories of your life and others中,Story of your life这个故事。

首先,我想说这个故事和我之前读过的所有故事都不一样。(也许只是由于我读过的书太少我才会这样觉得。)

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会想到Arthur C. Clarke。我只读过克拉克的两本小说:《2001太空漫游》,和《与拉玛相会》。宇宙中的未知,是什么样的??2001太空漫游说,是我们不能理解的。那本书的最后,描述的怪异的事情,我们已经不去试图rational去理解了;与拉玛相会中,first contact没有被完全理解,其实我也是抱着“我们肯定不能理解”的想法,很接受《与拉玛相会》这个故事,并且当我听说了拉玛系列有好几本后续的时候,我觉得拉玛的故事是没法写得更好的。因为再具体下去理解外星文明,我觉得即使是克拉克也很可能做不好。

怎么说呢,我心里也有一种冲动想要写科幻小说。很可能我这辈子不会实现这个愿望。但我知道我的idea大概是什么样的。当我读了Story of your life的时候,我知道有人和我是一个道儿上面的。

Story of your life的故事,也是关于first contact的。我觉得其实从小说看来,没有任何理由认为作者是在有意演着克拉克的脚步往下走,或者是要向他致敬。但是把这个故事作为我心中理解外星文明的科幻小说探索,是非常优美又踏实的一步啊!!!

====下面是关于小说内容本身的想法:

宿命论,到底应该对宿命论采取什么态度?

语言,到底多少shape了我们的思维?
按照我自己的经历,我觉得英语和中文在思维的领域里很不一样。好多书我都觉得看英文比较容易懂。但这到底多少是因为人的背景不同,多少是因为语言本身?其实语言本身也是人的特点的产物吧。

我甚至对书中的宿命论色彩非常喜爱。(而一般而言我是比较否定宿命论的。)Story of your life里,接受宿命论,不带有一丝放弃的意味。就看到作者不紧不慢地一点点从语言学,渐渐移动到更深的层次。有一天晚上,我读到:“what makes it possible for me exercise freedom of choice also makes it impossible for me to know the future.”这句话,我忽然觉得,这种能试图从两个视角去看问题的态度(比起我本来只知道不赞同宿命论),是多么高超啊!!

这位作者真是一个很神奇的人物,我很期待读书中其它的故事。

bookmark_border[搬旧文]Inspiring!! – The Writer’s Tale读后感

http://kate1138.blogbus.com/logs/62915678.html

May, 2010

一般而言,粉丝,特别是科幻奇幻粉丝,普遍爱好看花絮。但是这本书远远不仅仅是一本可以满足粉丝看花絮的爱好的书。这本书是关于如何写剧本、以及RTD是如何工作的书。看这本书的时候我想到,wxb曾经说,写作,就像是发出的信,是单方面的,是孤独的。这本书是两位作者互相通信的集合。因此一部分缓解了作者的孤独。

考察自己是如何做一件事情并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这位和RTD通信,帮助他写下这样一本书的Benjamin Cook,是一位记者,经常为Doctor Who Magazine写文。他起到的作用,是发问,并且提醒RTD他们写这本书的这个项目的目的。我简直希望能也有个这样的人来提醒我,帮助我记录呢!

有趣的花絮,和感动点,还有觉得很有道理的地方,实在是太多太多了。我早就不准备整理了。昨天看完的书,现在随便列一些我觉得有道理或者感动的地方。另外,这本书是我读过的最厚的一本英文书了,但我丝毫不觉得在“啃”。感觉就像在看花絮一样。而且我忽然觉得,我的英文其实很大的一块是DW培养起来的,所以看RTD写的书很符合我的习惯……

记得一个很感动的地方,是RTD说到他被邀请去给一群年轻作家讲一堂课。他说他最反对把如何写作条条框框列出来,所以他几乎不会答应参加这种活动。不过那次是个例外。他对台下的年轻学生说:你们是不是觉得自己还年轻,什么生活体验都没有,所以不会写出好的作品来?慢慢地,下面的学生一个一个都点起头来。他又说,(具体我忘了,一下子翻不到|||)不管你的经历多么有限,你肯定感受到过真正的情绪。如果它们是真实的情绪它们就是你的财产,你可以把它们当作素材来写作。然后他说“看起来就像那些学生头上的灯泡一个一个亮了起来”(RTD的想像也非常漫画啊^^)。我相信每个人,不管他们表面是什么样的,也许他们的经历不算深刻,也许他过着舒服的生活,但他们内心的挣扎都是一样剧烈的。(哦转念一想,我也不知,也许有些人不是这样的?比如某种一直抱怨工作待遇太低的同事……?我想像这种人不会在乎很多真正让人觉得深刻的感受。)

有一章叫做Bastards,话题围绕着:你觉得在电视业中成功,是不是需要你作bastard?我想这个问题在其它行业也是值得问一下的。是不是如果做老好人,就不会成功?RTD说,可能他自己就算是个bastard吧。如果他认为对整个作品好,他会改剧本,会临时要求演员学新台词;有一次他做一档儿童节目,有一位儿童演员表现不够好,虽然剧组的工作人员都觉得,儿童演员应该得到保护,不应该辞退他,但是RTD还是坚持辞退了那位演员。每个人的底线都不一样,你很容易就跨过了一些人的底线。但RTD说,他认为这些都不是坏人的表现。他没见过几个真正的bastard,而那几个人后来也都没有成功。我感觉这个问题取决于你工作的性质和你本人的目标。如果你目标就是要做出最好的产品,那你可以不遗余力去达到这个目的,就算作出有违普常识的举动,相信大家还是会理解的。(可是,工作的目的是要努力做出最好的产品呢,还是为了让自己过得舒服,这个问题一般人都会犹豫不决。所以我羡慕艺术家、科学家,羡慕那些做着有意义工作的人。)

我还很喜欢的一点,是这本书事无巨细把他们的通信都收录下来。(前言中说,这本书基本没有编辑和修改过,尽量做到真实,只有第五季的剧透的内容,和一些脏话(!)被后来删除和修改。)这其实很违背常识中的效率概念:你要说什么,就概括地说一下吧,何必把什么都列出来,让人从细节中寻找。我现在越来越觉得,无论什么概括,对于原来的内容都是有损害的。只是在一般的工作中,你做的事情有别人也在做,或别人也做过,所以很多细节不用展示出来别人会知道。但是在做一件创新的事情的时候,追求管理效率会带来很大的损伤。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听说很多非凡的电影无法被大的制片公司赞助。因为制作那些电影是创新,而大公司讲究的是管理,这两者不是兼容的,特别是在它们都在各自的极端上的时候。

我总体感觉前半本书(也就是hardcover的那部分内容),对写作的讨论更加多一点。后半部,也就是The Final Chapter加出来的部分对DW工作组里发生的事情记录得多一点。对我来说是不介意的,因为仅仅是那些花絮我就能看得很乐。(The Final Chapter加出来的内容在量上面,基本和原先hardcover差不多多,当然也不乏有意义的讨论,还有可以看到RTD写后面的剧本的思路。不过由于和Ben写了一年的信,他们更加熟悉了,所以感觉文体更加个人化了一点点。)

后半部有一次,嵌在一大堆RTD对自己思路和自己当天生活琐事的叙述中,有一句话,在我看来是我喜爱RTD写的故事的核心。当时他正在构思End of Time,构思Doctor会如何死去。他写道:
“I’ve got to save the world.” isn’t half as powerful as “I’ve got to save Donna.”

然后我读到收在书中的End of Time结尾的剧本的时候,发现我和看那片子的时候一样泪流满面。

Inspiring!!!

bookmark_border道林·格雷的画像

简单说说感想。

这个小说其实有点科幻。这种科幻的做法和我心目中最好的科幻是一样的。

不过小说的主题却不科幻。但是,到头来科幻、艺术,感情、聪明才智,根本区别在哪里呢?

在读书会交流的时候,Aileen说到了很有意思的一点:书中的三个主要人物:Dorian Gray是作者Oscar Wilde希望成为的人,Lord Henry是大家以为他是的人,画家Basil是他自己想要成为的人。我很赞赏用小说来实现Dorian Gray这样的一个人物。并不是所有人,被Lord Henry激起对生命奥秘的好奇心之后,都能像Dorian Gray那样勇敢追求的。在这一点上我对这个人物的评价非常高。那么到底是什么造成了他的悲剧呢?我们讨论的时候似乎认为是因为那幅画像替代他承担了做坏事的cost,使他可以为所欲为。我现在仔细想了想,觉得是不完全的。在他发现画像出现了可憎的变化之后,他想要弥补的。悲剧出现在他失去弥补的机会那一刻。

这里其实又牵扯到一个历久弥新的问题:感情/情绪,应该任其发展,还是要用义务责任来约束。Dorian Gray追求的,无非是体验sensation。而他的体验,并不是一般而言大家对追求sensation的理解,纵欲什么的。我对前面这个问题的想法是:感情不能任由其自己发展,没有思考的感情,再纯洁再“高尚”,也是低级和肤浅的;而没有感情基础的纯粹约束,也是低级肤浅的。我的追求是不是要天人合一呀?是不是太理想化了……

另外一个问题是,要不要用复杂邪恶的思想去毒害无辜的年轻人?我只想说,那是一种挑战。和任何挑战一样,如果越过去了,就超越了之前的自己。如果你指着一个人说,不该告诉他这些事情,就等于断定他配不上被这样挑战。如果那个人是个弱势的儿童,那么情有可原。如果你认为对方是个成年人,那么说“我不能毒害你”,我觉得是patronising的。

好欣赏作者创造出这样一个作品。它的独特、容易误解(好吧,我自以为读懂了),都是一种勇敢的艺术态度。我们还谈到一个问题:艺术家有时候会人品不够好(并不特指王尔德,我对他的生平不太了解),给他的亲人带来痛苦。如果一个艺术家的人品不好,那么他还能写出好的作品吗?你还能喜欢他的作品吗?我的想法是,每个人是什么样的,都有他自己的原因,旁人很难体会。如果你真的对他的作品动了心,那么不妨以作品为切入点,试着去了解作家吧。很有可能会发现,他的乖张是有更痛苦的原因的。

===另:之前有个电影,Ben Barnes演的,读完原著来想,根本不能看^^b

===再另:我觉得自己如今读书效率好低。我正在丧失Dorian Gray追求的那种体验sensation的能力。所有的想法,都是理智拼命拖出来的。所以说理智跟上感情的节拍、不断check和refine感情,其实也是一种双保险:)

bookmark_border解毒清高的心

Viktor E. Frankl – Man’s Search For Meaning

我最近还是很混乱,于是又是一篇意识流读后感……

本文标题用了和Jill的谈话用到的词。

这本书很薄,写前言的人说,他很喜欢这本书,有时候会坐下来一口气读完。我最近还是很混乱,心情有点agitated,所以断断续续读了两星期才读完orz。这是一本德文翻成英文的书,我感觉英文不太符合我的习惯(找借口了啊我)。会知道这本书是因为读了花姐的评论。会有机会读是因为折雨JJ买了。所以朋友很重要:)

简要介绍:作者是一位心理学家。他本人又是纳粹集中营里幸存下来的犹太人。这个经历帮助了他的心理学研究,本书的前半是集中营囚徒的描述和心理分析,后半是作者提出的心理学理论logotherapy的描述。Logotherapy的意思似乎是,帮助病人认识到自己生命的意义。

==========正式开始意识流。

个人自由的哲学,是让人兴奋的。但是个人有多少自由呢?我觉得对我自己来说,自由就是叔本华的那句话:“人可以做想要做的,但不能要想要的。”Man’s Search For Meaning这本书里说的:人和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人在最底线的地方是self determine的。即使是在纳粹集中营里那样的一无所有、没有希望、高压残酷管制的状态下,人还是有选择如何对待和承受这种情况的自由。读到这里,我觉得作者实在胸襟太高了……另外我也觉得这和我认为的个人自由是一致的。

Logotherapy还帮助解毒浮躁的现代社会。如果你过得不开心又找不到原因,求助于弗洛伊德派的心理医生,他会帮你分析你不开心的是由于小时候的某个阴影之类的原因……但logotherapy会告诉你,不必那么在意是否开心。这和我最近的另一个想法是很符合的,即简朴,甚至困惑、矛盾、痛苦对于身心都是有好处的。任何的困难都只是给你克服它的一个机会。作者说,他不相信“内心和谐”应该是一个人应该努力达到的状态。我读到这个地方,几乎拍起了桌子:完完全全同意这种说法啊!

这本书的另一个说法,我也非常感动,就是:外界的暴力可以剥夺你的一切,唯一不能剥夺的,是你的经历,你的想法,和你决定用什么态度来对待所有事情的自由。

我们常常觉得自己这一代人有很多困难。读了这本书,我几乎要认为,有各种困难的人是幸运的了。这种观点很容易导向清教徒的那种吃苦主义,而我当然是完全不赞成吃不必要的苦的。不过,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一直想到的一个词是Stoicism。一来因为以前读到过但一直没有太明白这个思想派系到底是什么主张。遇到外界的灾难(比如totalism,本来想到我们在走向totalism我就觉得绝望,觉得为何这么倒霉生活在这个环境里……),到底应该stoic地隐忍,还是鱼死网破地破裂。这本书让我觉得,隐忍是有其积极的一面的。

Logotherapy的根本主张,是当认识到人的意义,很多困难就可以忍受了。人的意义,可以是一种创造、建造和成就,也可以是一段经历,一种感情。在集中营里,作者意识到,人的意义还可以是痛苦。老实说对于这种说法我是很隔膜的感觉。痛苦是一种体验,也许会给我带来精神上的净化,但我很难把痛苦当作自己的成就和意义。也许我阅历不够吧。

和花姐不一样的是,我觉得更喜欢后半部分讲心理学理论的部分。

从花姐的评论中,我以为这本书能够帮助迷茫的人找到人生的意义。我相信一个人活不活对于世界来说基本是无意义的。在这种想法下我也不是很消极。所以从这个层面来说,我不是寻找意义的受众。

总之我对这本书的感觉就是,它的价值观和我有点不一样,但是有很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只是我现在好混乱所以没有更深的体会。所以这本书以后一定要重读~

bookmark_borderT is for Television以及the second coming

最近我人很混乱所以就混乱地记录一下吧。不能因为混乱就放弃。

======RTD的传记T is for Television
感谢DM借书给我看。这本书一大半在讲我不怎么熟悉的事情,所以我看得没有全明白。比较惊讶RTD的爸爸名字叫Vivian。我差点以为他们是一个Lesbian家庭。

RTD对自己的career很aware,在Doctor Who上面疯狂了好多年之后他能毅然决然地离开,and leave with all good will,也是因为他对自己的认识很深刻。对他来说DW是他职业生涯中的重要一章而已。但是我看来他之前的作品的描述,实在是觉得,这个人啊,就是一直准备着得要写DW的,he was meant to bring back DW. 他的作品一直有超自然现象的元素。即使是在BBC最热衷于现实题材的时候,他也从来没有想要写完全的现实题材。即使是suppose现实题材的QAF,也有超自然的元素在里面。

我印象很深的另一点,是他的合作的工作态度与他的创作力的神奇结合。(这也是我读The Writer’s Tale的最深刻的印象。)T for TV的后面有一段RTD自己说的:有些作家觉得自己entitled to那些不检点的behavior:喝醉酒、不按时交稿、对人无礼什么的,因为他们在being creative。但RTD认为那些不professional。他还认为作家应该一直和世界有接触。这也是我对艺术的看法。当然你可以说,有管理的创作不是最高级的创作,我也不想反对那种说法。我只想说RTD的这种态度我最同意。

我现在号称喜欢古典音乐。于是有人问我是不是看不起流行音乐。我本能地回答不是。我想我的回答一部分是因为怕被认为是snob。T for TV里面竟然有一段,是某个和RTD一起工作过的人(具体是谁我忘了)说,RTD很了不起,而他很高兴这么有才华的人选择了“流行音乐”。我似乎隐隐约约看到对于这个问题的正确态度:P

关于Doctor Who的那些篇章我读得比较有感受。一开始作者speculate了一些明确表示是DW粉的英国编剧。我觉得他们没有一个人会做得和RTD一样成功。当然我是一个很片面的判断者。不过书中也有一个别的作者这样说。

我觉得RTD的DW剧本的另一个优点,可以体现在书中对一个人的采访中(好像是Phil Collinson),他说,看到剧本后,如果有人问他剧本中没有体现出来的背景或细节问题,总是能发现RTD已经考虑过了。RTD生产剧本的过程,是一个产出率极低的过程。我们看到的剧本只是冰山一角。他的脑子里发生的多很多……

读这本书让我觉得对CE的爱又回来了。最近在朋友的影响下稍稍关注了一些CE的事情,我觉得他不管什么情况下,都那么thoughtful!书中还有一段采访CE,他说他演Doctor有一个现实的role model——就是RTD本人。我竟然从来没有想到过这一点啊!!!现在想想可能9th doctor就是RTD和CE的结合,而10是RTD和DT的结合。虽然这样说出来觉得很明显,但我还是觉得这是多么奇妙的过程啊!

=====The Second Coming
剧透注意:
今天在比较嘈杂的情况下看了这部作品,我对宗教典故也有很多不理解的地方。对这部作品我有两个比较大的不满。第一是我希望在主角发现自己就是上帝的儿子,而the second coming正在发生的之前我们能够更加了解他一些。第二完全是由于我自己的期望造成的。我也不知为何今天看到这部片的最后,RTD正正好好voice了我自己的看法,竟然觉得有点失望:)我本来期待RTD能给我醍醐灌顶一下的,但是……好吧也许我的世界观和他的太相像了(自大了吧……)

我早就从逻辑上想通了“上帝是好坏的定义”的荒谬。从情感上,我也非常赞成每个人要自己承担责任。religion向我们承诺一个美好的世界,如果今生不够美好,起码有after life来纠正。无神论并不向世界承诺一个更好的世界,而我们应该接受它,那是因为我们是有责任的成年人。

另外就是觉得这部片……很多细节让人容易穿越到Doctor Who去……

bookmark_border《一个特立独行的人》读后感

我已经好多年没有投入地回顾过WXB了。这些年来,我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认识改变了很多。对WXB的理解也有很多改变。但这些改变都是在我心里完成的。曾想向我们的读书会推荐WXB的杂文,但是我的态度不是很坚决。因为大家都是比较明事理的人,杂文的内容显得太简单了。这一点在WXB的文中也预见到了:“艺术和科学是永恒的,我此时此地说的像疯话一样。然而我还是觉得自己是一本正经的。”

初读WXB的杂文,我还是个小孩子。对他的文章,我是一点一点明白的。如今觉得他说的很多道理,都是文明人的基本常识。与众不同的地方在于他的文章透露着宽容和调皮幽默的结合。这本书的开头是李银河写的一段文,她在估计如今喜爱WXB的年轻人,喜爱的究竟是哪个方面?读到这里我放下书在心里找了一下自己的答案:那就是这种kindness和调皮幽默的结合。在草稿纸上记下这一点之后,我忽然明白,这和我喜爱DNA是差不多的……前两年读了《我在荒岛上迎接黎明》之后,我似乎豁然明白了WXB对艺术的定义。从那时起,WXB在我心中从一个启迪人的智慧导师,转变成了艺术家。事实上这也是他希望成为的角色吧。对他来说,出来发表观点,只是出于一种对年轻人的责任感。

曾经读到过这个意思的音乐评论:对于像贝多芬、巴赫这样的经典大师,人们会觉得没有什么不了解的,从而定下心来对他们的了解就变少了。如今有很多人崇拜WXB,我想,每个人都多多少少是因为在他的文字中,看到一些方面非常同意或赞叹,然后自诩为“门下走狗”。我想说,对于任何一个人的理解,都可以有很多方面的。囿于解读者自己的能力,理解并非全面。更何况是对于一位艺术家这样丰富的灵魂的理解。从另一个角度来讲,WXB也在成为经典。成为经典的同时,就容易发生被简化理解的事情。

回来说这本书。这本书让我更细节地了解了WXB的生平经历,和他周围的人对他的看法。我比较感慨的是下面几点:

所有人都说他是大好人。他却说自己小时候很容易愤怒。这一点很得我心:愤怒是一个人的intergrity。而智慧却启人宽容。我自己就是这条路上走下来的。现在看到WXB比我想的似乎更贴合这条路,觉得很高兴。(得了吧,有多少人会像我这样阴暗……)

第二个感慨说关于李银河的。我一直跟着她的博客,她的关注点是性。我对她的意见基本同意,但是总觉得我们这个世界还有很多更紧急需要关注的问题,她却不太涉足,我一直有点阴暗地怀疑她被“和谐”过。我现在仍然觉得要解决她关注的一些性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制造普遍宽容的气氛,像她这样就事论事是不够的……读了这本书之后,我对她也有了一些了解,她让我很感动,以至于我自己的阴暗想法让我很羞愧。

认识到WXB的了不起这件事并不太难,我也可以做到。但是有勇气在实际生活中,全力付出去支持一个未出名的作家,这是很伟大的。书中有一篇文章是李银河的妈妈写的。她觉得自己女儿付出太多了:先嫁入一个被政治斗争的人家;后来去美国她有奖学金而他没有,她不让他打工,坚持和他分享奖学金,自己打工,为了他的学业和创作;回国后,后来她还坚决支持他辞职专事写作。李妈妈觉得,如果她对他付出少一些,她自己的事业可能会取得更多成就。这些付出,在worldly的眼光中,都是很大的。而在精神方面,前面提到他孩子时期的容易愤怒,我可以想象她也是给他感动、带出他的宽容的重要原因。

除了丈母娘的那篇,我印象很深的还有弟弟王晨光的一篇。这一篇写了几件很小的事情。后来,弟弟形成了认同与人为善的思想。外甥姚勇的那一篇,看到WXB那么深地影响了我们这一代人中的一员,让我觉得很温暖。这些都是很了不起的影响。

最后的一篇是大学同学刘晓阳的。WXB自己说,初入大学是他最快乐的日子。刘晓阳的文中就能看出来。“地久天长”这样美好的词,我小时候便感动过、使用过。然而由于没有深刻的体验来充实,它们被用来指代虚伪,在我心里都烂掉了……随着了解WXB,那些原始的、强烈而美好的感情,又能体验到了……

bookmark_border布鲁克林有棵树

因为以前花姐推荐过南桥的博客,我就一直订阅着,所以知道南桥翻译了这本书。这是一部一个女孩成长的小说。成长主题我一直很喜欢,所以很想读一下。

读前半本的时候,我觉得这本书类似于前一阵读的《东京塔》。作为半自传体小说,作者饱含深情地描述着一个又一个童年细节。1900年,世纪之交的纽约布鲁克林,不是我熟悉的背景。不过作者的描述很有感染力,因此那个环境也在我的印象中栩栩如生起来了。

和《东京塔》在我身上引起的感动不一样,这一次的感动丝毫没有压迫感和逃离的愿望,好几个地方引起我的感情,让我想要完全拥抱这些感情,好好大哭一场。

===下有情节透露

这是一个穷苦的第二、三代美国移民的故事。主人公是11岁的女孩弗兰西·诺兰。和我之前非常喜欢的女孩为主角的成长小说《成年仪式》一样,弗兰西的故事最后也没有结束或者安定下来的感觉,而是一种生活在继续的感觉。而女孩长成女人、结婚生子的部分,则由弗兰西的妈妈凯蒂的故事填补了。弗兰西的外公外婆,爷爷奶奶两家人,都是从欧洲移民到美国来的,这片自由的土地给无知又没有受过教育的他们带来了希望。

我最感动的地方是,弗兰西家里虽然极度的穷困,也出过不少丢脸的事情,弗兰西的爸爸约翰尼还是个酒鬼,但是他们按照自己内心能够接受的方式活下来了。小说里有一次,凯蒂看到社区酒吧老板家虽然比自己家富裕得多,但是他的几个孩子放任不管,肮脏不堪。相比之下,自己的两个孩子衣着简陋,但很干净,整齐的头发很漂亮。她明白了虽然自己那么辛苦,但是自己比他们幸福。

小说里约翰尼的去世让我大为震惊。小说的一开始就说到,认识诺兰家的人都说,凯蒂这样美丽的女子,嫁给因为酗酒而无法正常工作来养家糊口的约翰尼真是命苦。但是弗兰西却非常爱爸爸。小说写了凯蒂和约翰尼相识到结婚的过程。这个过程有点轻率,处处透露着他们的年轻无知。婚后凯蒂发现自己必须当清洁工养家,而约翰尼觉得生活还没有开始就结束了,于是开始酗酒,同时又为自己的不负责任感到难过。他是个无知的青年,不负责任的丈夫和爸爸。但是他又是充满爱的情人和父亲。这让这个角色充满张力。无知和不负责任从来就是我讨厌的品质。但是小说却能把这样一个角色写得让我着迷。的确生活就是这样,每个人都有缺点。

小说里每个角色都有一定的缺点。可是诺兰家和罗姆利家的所有人(外公托马斯·罗姆利除外)都有让人喜爱的地方。主要的几个人物凯蒂、约翰尼和弗兰西则更加让人喜爱。

让我们按照本心,真诚地活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