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kmark_borderYou don’t have a good choice

前两天TPN更新了Firefly “The Train Job”的分析。今天晚上我打开看了。让我惊讶不已的是,他串联了Buffy和Angel中我特别喜欢的两个地方。这几个地方我都特别喜欢,看过很多遍,也想过很多,但串联起来,真的是一种顿悟感觉。

Firefly – “The Train Job”

Joss Whedon, Tim Minear

BOURNE
You were truthful back in town.
These are tough times. Hard to
find yourself work. A man can get
a job, he might not look too close
at what that job is.
(to Mal)
But a man learns all the details
of a situation like ours, well
then he has a choice.

MAL
I don’t believe he does.

Buffy the Vampire Slayer – S2E07 “Lie to Me”

Joss Whedon

FORD:
I don’t have a choice.

BUFFY:
You don’t have a good choice, but you have a choice.

Buffy的这一集是最早的几集让我感到震动的。第一季五毛钱视觉效果,故事也比较简陋,我主要是因为感动他们这么投入Buffy这个主角而坚持看下去的。我记得很清楚这一集是第一次真的击中我。这是我当时的截图

Angel – S2E16 “Epiphany”

Tim Minear

ANGEL:
In the greater scheme, in the big picture, nothing we do matters. There is no grand plan, no big win. If there is no great, glorious end to all of this, if nothing we do matters, then all it matters is what we do.

Angel的这一集不用说了,这段话不仅是激励我,还有俄国示威者引用

TPN还没做到Buffy第六季,但是在四年前的“Lie to Me”点评最后一长段独白:

Children, of course, begin life with an untarnished sense of wonder, a capacity to experience total joy at something as simple as the greeness of a leaf. But as they grow older, the awareness of death and decay begins to impinge on their consciousness, and suddenly erode their <French> idealism and their assumption of immortality. As a child matures he sees death and pain everywhere about him and begins to lose his faith in the ultimate goodness of man. But if he’s reasonably strong and lucky, he can emerge from this twilight of the soul into a rebirth of life (?). Both because of and inspite of his awareness of the meaninglessness of life. He can forge a fresh sense of purpose and affirmation. He may not recapture the same pure sense of wonder he was born with. But he can shape something far more enduring and sustaining. The most terrifying thing about the universe is not that it’s hostile, but that it is indifferent. But if we can come to terms with this indifference and accept the challenges of life within the boundaries of death. Our existence as a species can have genuine meaning and fulfillment. However vast the darkness, we must supply our own light.

我发誓这是我最近十年的心声。我自己日记本里写的是“越懂得痛苦,就越懂得快乐”。(不过我很久没有写这样的日记了,因为最近两三年是恐慌。)我就是没有想到这几个剧本写的东西,和我的心声并没有太多出入。

bookmark_borderRiver Town

从哪里说起呢?这本书我几乎挑不出不喜欢的地方。而喜欢的地方有很多很多,想说的也很多。

我们身在中国,但因为宣传的原因,其实对中国现代的事情知道得很少。他写了关于三峡工程的事情。我联想到我自己的认知过程。我小时候完全是被宣传牵着鼻子走的。记得初中的时候我特别喜欢地理课。我们的地理老师让我们每堂课前轮流讲一个主题。别人都敷衍了事,而我却非常期待。轮到我的时候我讲了南水北调的东西。而我的source则都是报纸上来的。我小时候特别喜欢看报、剪报。我完全不知道这些大工程里面有有争议的地方。而当时我讲完以后,我记得我对地理老师的反应略失望。老师表扬了我,但他说的是“这位同学准备得这么充足,自己肯定学到了很多东西”。我记得老师完全没有就我的话题内容发表任何评论。那之后,我也不记得是哪里看到说是有争议的,我也不知道争议点是什么,只记得自己完全倒向了另一个极端,对自己当时的得意的演讲很羞愧。这本书里讲三峡工程的利弊,其实里面的argument都是很基本的。我很可怜小时候的我自己(以及所有中国小朋友)根本不懂怎么权衡多方意见,也没机会在小时候学。

关于三峡工程,书里比较有趣的地方是关于人。他观察到当地百姓完全不关心这些。即使是那些必须迁移的人。我完全可以想象那些人那时候是这样的。他猜想背后的原因也很有道理:这些中国人经历过那么多更糟的事情,早就习惯不要发表观点了。

他对人的观察,可能来自于他特别喜欢人,对此特别感兴趣,对人也特别有同情心。我记得书一开始说到为了招待外国客人,他们被邀请参加酒宴。我真的是特别特别讨厌劝酒文化,而且一直很纳闷到底是要干啥。直到之前有一次在豆瓣上看到个什么文章说,劝酒文化是权力和服从的游戏,我才恍然大悟。而书里就直接用了一个词bully概括,实在是很精准。

另外有好几个地方让我对这最近的历史有点惊讶。他说anybody in Fuling who wanted real news relied on either the Voice of America, itself a propaganda organ, or小道消息。可能因为那个时候我自己是个小孩,我以为以前大家还是普遍比较相信官媒的。那时的官媒也没有现在这么离谱吧?至少当时还维持着一种“会有希望的”的假象。我没想到在涪陵这样的小地方,大家也不曾相信官媒。

另外一点是,书里他暑假去了新疆玩,当时半年前刚发生了伊宁事件(这是我看书后疑惑而股沟才知道的),新疆的安检非常严格,军警是持枪巡逻。这是我本来又忽略的一件事:特殊对待新疆并不是现在才有。

我很喜欢书里他一步步去了解人。我们的上一代中国人的经历真的是很特殊啊。他的一个中文老师的妻子的家里,有一个去了台湾的兄弟,该兄弟后来去美国读了博士。我特别感动他和涪陵的天主教神甫成了朋友。神甫在文革期间的经历很惨。他回忆在文革时被迫害致死的同僚的时候,他“顿了一下,好像在回忆他们的音容笑貌,最后说,‘六个’”,看到这里我流泪了。这些人死了还有人记得,简直是幸运的了。至少让我们记住史实好不好?作者本人是天主教徒。他父亲来涪陵看他的时候,也去见了这位神甫,两个语言不通的人你一句我一句拉丁文,也让我很感动。作者说他读他祖父的笔记发现,祖父曾经想要来中国传教。他离开涪陵前,跟神甫道别,告诉他他祖父的事情,请神甫为他祖父say mass。淡淡的语言,让我毫无防备地又感动了。

在文化差异的冲击下,有好多东西好像是超越文化的universal。我并不喜欢这个universal是宗教,但书里经常还有别的东西是这样的,比如自然风光的美丽,还有一些人性要面临的问题,都是相通的。我觉得,他在中国教英美文学,更是对什么是cross文化的universal感触特别深吧!书里好几次写了他观察学生解读英美名著,也是非常有意思。

我很喜欢他写到女性的地方,非常有同情心,又非常真实。书的开头他自嘲说,涪陵的学生还没有到抗议一个白男教书的地步。书的后面有一段说到,他被一个女性骚扰。这可能对他造成麻烦,他没有写他觉得厌烦的时候(应该有这样的时候吧?)。他说他明白这是一个非常unbalanced的人。和她打交道的过程中,他印象很深的是她非常的unhappy。虽然他的女性朋友相对少一些,但他还是觉察出女性特别容易被压抑。(他知道中国女性的自杀率是全世界最高的,也是全世界唯一一个女性自杀率高于男性的国家。)他写道:

I found that I had no equivalently simple definition for the average young woman in Fuling. She was expected to marry young and promptly have her child, and yet her childbearing was strictly and legally limited. She was expected to have a job and earn money of her own, but job discrimination was even more severe than in America.

他有写到文革中被迫害的人总是立即招供。

It was like a target of McCarthyism immediately breaking down and admitting that he was wrong, or a holocaust victim hating herself because she was indeed a ‘dirty Jew.’ Often it seemed that in China there was no internal compass that was able to withstand these events.

对了,另一个和我本来认知冲突的地方是,当时他们对外国人还是很提防的。我还以为提防外国人是最近两年的事情。他的酒店住宿会突然闯入警察,其他peace corps的外国人中,有一个因为和出租车司机吵架,最后被遣返了,遣返前的审讯里发现他说的很多反动的话都记录在案了。在学校里,官方是要求他的同事都不要跟他深入交朋友。书的最后他们班级的学生表演中国版堂吉柯德,不小心跨了界线,最后被不允许在大会上表演。他对审查的认知也是非常敏锐的。他当时才在中国待了两年,就深深体会到审查的可怕之处是它的暗箱操作。他还想到,如果他的话也记录在案,那就是他班上的同学在记录,而这个同学很可能是一个好学生,也许是他很喜欢的学生呢。

书里让我看到我自己的是一个英文名叫Rebecca的男生。何伟并不喜欢这个学生。这是一个学习不怎么好的学生,在“美国该不该采取独生子女政策”的辩论中以“美国是自由的”为由来反对。何伟说,他曾经想象中国的dissident是勇敢、有远见、charismatic的人。也许六四事件里的人是这样的,但在涪陵,Rebecca是唯一一个接近dissident的人。他说如果中国以后会有变化,他看不出变化来自Rebecca这样的人。

这个Rebecca明显内心一直有怒气,可能怒气让他偏离了一些。我就是这样的人。很早很早以前,我发现了一个词可以概括这种人:malcontent。我们有不满,但能力不足,无法改变世界,然后我们就更加不满。可以说我从小学开始,就一直在学习压抑这种情绪和倾向。最早的时候我依赖偶尔的情绪爆发,所有人都知道我‘脾气不好’。后来我是绝望地限制自己的爆发,我无法真心批评自己嫉恶如仇饿性格,我还是觉得是别人太宽容恶了。后来我才认识到宽容本身的价值。成年后,不管我接不接受,我理论上是要为世界负责的。何伟对Rebecca的态度(直接概括他是个loser,太直白决断了吧?)让我有点难受,但我也完全理解。

最后再摘抄一段直击我的(在去新疆的火车上提到了动乱):

A woman in her forties told me that she didn’t understand the issue, because she was simply Old Hundred Names. That was the best part of being Old Hundred Names – they were never responsible for anything.

这本书的文风就是这样的,有时候透过小小的twist读出他的观点。

我非常喜欢这本书的形式。书的后记里写他的经历的时候我学到这种叫做narrative nonfiction。这种形式并不急于下结论,而是把整个过程暴露在外,包括作者的背景、作者写这段话的前因后果。因此,读完这样一本书,对作者本人也有很多了解和想法。我可以看出他喜欢了解人,喜欢自然景观。也许这本书好看的本质原因是作者是个很好的人。我有点想读一下他写的埃及的书,看看换个话题我会不会同样喜欢。

bookmark_border你愿意让AI为你做什么

我一直不太喜欢桑德尔。但是还是订阅了The Public Philosopher。更新不是很频繁。之前就听了一期讲移民的,觉得讨论非常不周到。这次听了一期讲AI的,忽然质量高很多。(所以这个节目质量和参与的人很有关。)我想,他这样“我没有自己的意见我就是绝对中立”的哲学家,很适合主持这种讨论。而这一期他的题目也准备得很适合讨论。他问了四个问题:

  1. 如果有一个AI可以读取以前的很多论文和结果,然后自动批论文,你是否觉得AI批论文会比人类教授更好?
  2. 如果有一个AI可以读取你所有的信息,那么在介绍结婚对象这件事上,它的意见是不是会比你父母的意见更好?
  3. 如果你的亲人去世了,但ta的所有信息都可以被一个AI读取和处理,你想念ta了可以跟这个AI对话,好像亲人还在世一样,你愿不愿意使用这个技术?
  4. 如果有一个AI可以自动翻译,你是否愿意使用它,你再也不用学习别的语言了?

记录一下我的回答:第一题和第三题不赞成AI;第二题赞成AI但仅因为AI的pool更大,而父母这个参照对象bar太低;第四题我觉得人肉学习语言还是有必要的,但自动翻译也许在某些情况下有用。

四个场景里我觉得最不赞成AI的是亲人AI。如果一个人不再改变,那也就不是人了,没有意义。节目里一个赞成的人说,如果AI能让你和历史人物对话那会多好。这个主意挺吸引人。但是历史人物AI仍然不是人。

第四题明显让我想到了Babel Fish。让我想到了H2G2里带过那一句话:这个非常有用的东西,曾经造成了最血腥的战争。我以前一直觉得是大家忽然交流没障碍了,就意识到互相之间有这么多负面想法,然后就打起来了。现在想想可能还有该不该把互相理解这件事交给这个东西,像宗教战争一样的争执。What did he have in mind when he wrote this?

bookmark_borderAmerican Factory

终于看了这部纪录片。纪录片讲了福耀玻璃在美国建厂,管理美国工人的问题。我看到镜头跟着几个美国管理人员来中国工厂考察学习,里面的领队正在军训化管理工人,让工人列队报数什么的。看到这个地方我忽然想,谁会想到共产党文化下的中国人,会比资本家更会剥削工人呢?(另外想到最近在读的《江城》里面说,大学新生军训这个做法是从六四事件之后开始的,因为觉得大学生需要接受这种(服从)教育。这个来历我本来完全不知道,他也说了他的学生都不知道(他怎么不说说这个信息的来历。))在这里,军训这个手段,可谓是活学活用了。

这部纪录片的问题是,并没有把拍到的事实提高到更深或者更高的层面上来讨论问题。我看的时候想问的一个问题是,市场规律必定会造成更加狠毒的资本家才能生存吗?我天真的理想是这样的:牺牲工人和安全的情况下才能赚钱这个矛盾,会激发更好的innovation的产生。我很想在现实中找到例子支持我的理想让我感到不那么绝望。

但是我的理想并没有发生。

福耀的老板从一开始就特别明确知道不能要工会。这只能说明他对剥削美国工人有经验吧?这让我对他一点也没法同情。包括后面他去寺庙什么的,有点感慨的样子,我也完全没法同情他(当然人家并没有要你同情)。在美国开厂,一开始是要亏钱的。他是想好要用那些在我看来很不厚道的手腕的。里面有一个中国人小领导,一个会上他说,“我周末叫他们加班他妈的还不行吗”,别人都没有说脏话,这个人一看就是不说脏话不习惯的那种人。后来他面对单独采访,拿出手机说,你看这个人(翻出两人合影),我跟他关系挺好吧?但是我知道他是支持工会的,所以过两个星期你来就看不到他了。哎,卑鄙小人。

我最近一直觉得,“无形的大手”好像没有可以责怪的地方,这肯定是不对的,毕竟经济力量是人类社会的产物,要怪只能怪人类自己。如果说人类本性就是互相竞争的丛林法则,并没有更高的calling,我也许会相信的,因为如今真的感觉很绝望。


Update:跟盆友讨论过后,我对这部纪录片的评价更低了。朋友指出:这部纪录片故意把中美经济矛盾弱化为文化差异,和川普的敌对态度迥然不同,是民主党的propaganda。我并不是很想维护这部片,但是起码好像它没有提供更深的东西让想维护它的人可以反驳上述观点。还有我觉得,朋友说的“中美经济矛盾”,我想不仅是经济矛盾,还是意识形态矛盾?“更会剥削工人”是经济矛盾吗?我不想把“人权”这种大帽子搬出来。但是还能怎么概括呢?

另外,弱化为“文化差异”,如果说年终晚会这种糟粕东西代表了现在中国的文化,那也是极度可悲的。纪录片里的中国人:福耀的老总,福耀美国的中国人老总,都给我非常狡猾的感觉。曹老板唯一的文化是去烧香拜佛,而他在想他是不是做了好事,开厂让人就业,但也许毁坏了环境?我觉得他本人肯定不这么想,拍进纪录片装装样子而已(我又小人之心了)。而福耀美国的老总,采取那么多卑鄙的伎俩,比如给员工洗脑说有了工会你就不能直接和公司沟通了,看到洗脑技术开始传播到美国(albeit是跟中国员工洗脑),我简直心寒。而最正面的中国人,姓王的工程师,也其实是非常浅薄的一个人,虽然还算正派的样子,而他的浅薄并不是他的错。

Update 2: 纪录片里,福耀的老总和很多管理人员都说,美国工厂在亏钱。纪录片最后说,18年开始赚钱了。(所以我没有明白为什么要开厂到美国去。Y说,大概因为在中国虽然工人很拼命,但赚钱被国家收走很多。去美国可能有很多政府支持(因为那边就业问题),然而没想到美国员工太不拼命了,还是赚不到钱。这个的意思就是说,两边同样不容易赚钱(虽然原因不同),所以两边都开了厂。D说,因为福耀是红色企业,而“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要求国内生产做一些高级的东西,所以把生产玻璃这种事情放到美国去,也是一种political gesture。我觉得,纪录片本身居然不address这种连我都会想到的问题,太soft ball了。也许,福耀给制片方这么多access来拍纪录片,条件就是这种censorship——不让你问真正的问题。

Update 3: 环球屎报刊登的一篇文章:曹德旺说去美国开厂的主要原因是有客户要求。

2010年美国通用汽车向福耀提出要求,2016年之前必须在美国建一个工厂进行配套生产,这也成为我们在美国寻求投资建厂的主要原因。

另外,关于开厂的成本:

比如,我们在美国这家工厂,员工工资占销售额的比例为35%至40%。在中国,我们已经增加了大量自动化生产设备,把人工成本降下来,综合人工成本占总成本约20%。但税、费这两方面美国有一些优势,还省掉产品从中国运到美国的费用。美国的税收较简单,联邦按企业经营利润的25%征收所得税,企业没有利润就没有任何税负。而中国除了所得税,另外还有一项增值税,不管企业有没有盈利都要缴纳,相当于营业额的6%。同时,美国联邦还有一个收费项目与中国的五险一金类似,但在美国是按应付工人工资额的11%,而中国是应付工资额的40%。因此这个同类科目美国比中国少50%,相当于营业额4%。从我们的统计来看,如果把综合人工成本与税、费结合起来考虑,我们在中国的工厂与美国的工厂,开支基本持平。中国工人目前一个重要优势,就是在业务素质、工作效率和服从管理等方面,比美国工人要高。

Kaiser在节目里和在推特上推荐了这个纪录片好几次。他最近好像说最好能够采访到相关人员。好奇他如果采访的话会不会问到让我满意(

bookmark_border夏天午后的雷阵雨

我小时候的一个记忆是,夏天的午后下雷阵雨。那时家里只有一个房间,一扇窗。炎热的夏天在家里,忽然意识到天光变暗,是年幼的我第一次意识到平时对日光过于习以为常。过一会儿传来滚滚雷鸣,接着就是雷暴雨。窗外的弄堂里到处流淌着雨水,从屋檐上,从雨棚上留下到水泥地上,流进墙角的排水沟。雨水冲走了炎热,凉风习习。而我们平时一天的节奏被打断。我们不再摇扇子,或者做别的我们每天做的事情。爸爸无言地望着窗外,抽着烟。以前的这种雷阵雨一般都很快就过去了。雨停后,夏日的太阳依旧猛烈,很快外面残留的水也不再凉爽。我们继续摇扇子,而爸爸则去做他夏天下午会做的事情。

中学地理课上学到,这种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常见的对流雨。这也是我小时候特别喜欢地理课的原因之一,因为我可以拿学到的东西和常识、经历、想象去比较。后来我们搬离只有一个房间的住处后,夏天下午仍然会下雷阵雨。有一次我骑车出门遇上了。瓢泼大雨冲到我眼睛睁不开,我只好打退堂鼓,推着自行车走回家。但是当我回到家门的时候雷阵雨已经过去了,不久太阳就烤干了我湿透的衣服和头发。

我不知道为什么如今夏天下午很少下这种雨。难道夏天午后的雷阵雨也只是我忆旧过程中理想化了的内容?还是全球气候变化中,消逝了的一个现象?如今夏天只有持续不断的烈日。而如果要下雨,就可以给你下一个星期、一个月。


我忽然写了这篇日志。因为我在读Peter Hessler的River Town。别的优点先不说,他用语言描述的场景读起来特别有滋味,好久没有新读到的书给我这种感觉了。有时候他描述的场景,没有评论,就能让我感动掉泪。这也太夸张了。作为一名东施,我必须效颦一下,用自己的语言来体会一下把对一个场景的感情投射在描述里,看看能不能达到那种效果。

另外想自大的一点:我发现我现在中英夹杂的毛病变少了。写上面的文字的时候有几次我挣扎着思考怎样用中文表述。一个地方是,小时候下雷阵雨之前天变黑,是让我不再take sunlight for granted的一个记忆。这个想法我是翻译成中文写的。第二处是怀疑自己对雷阵雨的记忆是不靠谱的nostalgia,难道这种词中文都没有对应吗?肯定是我的知识有问题。还有一处是,前面那一段说River Town,我想说的是among other things, the language is a pleasure to read. 因为这本书最大的优点肯定不是语言。我以前中英文夹杂,是因为我自大地觉得想法本身最重要,我就真的不在乎我写下的是中文还是英文。我现在还是觉得想法本身最重要。但是如果你有技能用准确的语言记录下来,那就更好了。我应该用更高标准要求自己。至于怎样做到像River Town这样的效果,那人家是专业的,我还是先不要妄想了。

bookmark_borderI like opinionated people

今天打开最新一集Sinica,照例Kaiser又在夸张介绍他的co-host,说他上周说 “I hereby order all American companies to ignore twittering ranting of the narcissist.” 我忽然明白了一件事,我喜欢他俩也是因为他俩从不掩饰自己的意见。在涉及政治和文化方面的领域,人们最喜欢保持中立。他俩能这样真的很少见。

我一直喜欢不掩饰自己意见的人。这也是为什么我觉得说罗素的西方哲学史很有偏见在我看来不是批评而是一种赞扬。

有的人为了情绪而争论,其实并不是真的想听不同意见;或者反过来,有的人只是为了表面和平而同意你的意见,并不是真的赞同。这些都不是真的讨论。我觉得我现在能辨别这些,活到这个年龄还不算白活了。

我喜欢对自己意见很在乎的人,他们和不同的意见争论,无论争论结果如何,他们可以巩固或者推翻自己的意见,最终得到的都是比原本更好的意见。罗素就经常把自己的意见推到极端,好像在挑衅别人(或者自己)来挑战它一样。

又是好久没有更新博客了。而最近社交网站用得比较少。虽然我还是一直在刷豆瓣,但因为我想说的话发广播已经不是被删的问题了,而是感觉很危险。以至于我什么都不想说了。所以回到博客来唠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