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kmark_border读《新资本主义的文化》

读这本书我有很多感想。不过由于我对这个领域(社会、经济、现代历史)所知太少,所以这一遍读肯定有好多没有领悟到地方。不知不觉,“想要理解这个世界”这个愿望,在我心里已经积累了很久很久了。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基本就是个萝卜,自己的坑之外的世界,能知道得很少。当然,我们可以读历史来知道自己眼前的世界之外的东西,但是对于左右着我们实际生活的当今世界,要去怎样理解,这真是个很不容易的话题。作为一个没有社会学素养的人,怎么看待各种实际问题?我们会受有目的地宣传影响(商业广告、政治宣传)。我一直觉得我对如今世界的理解是非常欠缺的。我不知道除了我和我认识到极少数人之外的人都是怎么想的,都在做什么,想要什么;我看不懂为何商业在现在的世界里有这么大的力量,金融业不产出什么价值,却能获益丰厚,在我眼里似乎是个天大的不公平……等等等等,我对当今世界有十万个为什么……

这本书是以学者的角度来分析当今世界。它提到的一些专有名词“新左派”啦,“新资本主义”啦,我都一知半解。像读有很多很多生词的外文书一样,没法一个一个查明。在这样勉强的条件下,读了这本书我还是觉得很受益。

有两个细节印象最深:1. 现在的商业、经济金融里的一些用词,都是从军事用法借鉴来的。“战略”、“投资战役”。包括现在的企业管理,有些也是从军事上借鉴来的。于是,这些计算得失、想办法高效办事的高明办法,都是军事背景啊!我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2. 作者在前言里提到,如今的世界,因为国际化、信息化的缘故,对人的要求是:a) 自如应对各种短期关系(因为长期在一个地方工作的情况变少了)b) 不断更新转移到新技术领域 c) 不倚赖经验,敢于忘掉过去。这些要求其实是对人的某些方面是有伤害的,但是大多数人都倾向于无奈地接受。我读到这里感觉是顿悟了。我一下子看清了自己在这条路的位置:我在摸索,想要找出世界需要怎样的人。所以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觉就是,开眼界了啊!

有空要重新温习一遍。对于作者的其它书,我也有兴趣了。

bookmark_border公正:what is the right thing to do?

在读书会的各位陪同下,我们读完了这本书。首先和书无关的一个想法:任何事情的点滴积累,到后来都是可观的。刚开始我们都不抱希望能够用朗读的方式完成这本书。不过半年下来,两周一次的读书会上把这本书读完了,我觉得很有成就感。最近我的生活有点失控,本来每天规划出一点点时间用于练琴的,几年下来也很有效果。以后还是要加强自律。

justice

这本书吸引人的地方是,它不是艰涩的哲学理论或者政治理论。每当理论开始有些难懂的时候,作者都会举一些例子来拉近和读者的关系。另外,书的一开始也是用举例一些极端的道德情境来抓住读者注意力的。

不过,现在想来我又不觉得这本书带来了很多观点。在判断一个艰难的道德情境问题的时候,作者提到过两种原则,分别是利益最大化原则,和自由主义原则。在哲学历史方面,作者提到过亚里士多德、康德和罗尔斯。这本书等于为我普及了这几位哲学家/政治哲学家的观点。

但是最终,作者并没有为大家解决极限道德问题,而是提出了他自己的观点,原来这本书其实是一种政治哲学思潮的campainer,而不是一本哲学史书。

我记得最终,作者开始陈述自己的观点的时候,我还是非常不同意的。他说人的道德约束,公认的有两种:
a)自然的,比如说不能杀人,它是普遍的(不能杀任何人),不需要征得同意的
b)合约的,比如一个人和雇主的劳动合约,它是局部的,需要征得同意的

作者提出一种新的道德约束,可以叫做团结的道德约束,它是局部的,不需要征得同意的。然后作者举了一些例子,我似乎都不太同意。

然而到了最后,我又有点倒向了作者这边。作者说自由主义者的缺点是,他们认为自己是中立的,而实际上中立不是一种可能的态度。比如说是不是允许堕胎?这个问题,政府是不可能有中立的态度的,如果允许每对夫妇自己选择是否可以堕胎,这不是中立的态度,而是允许的态度。

自由主义的态度是有错的,这在我之前读Richard Dawkins的The God Delusion的时候我就发现了:自由主义的人(无神论的人)对于不同意见是一种冷冰冰的敬而远之的态度,这就促使了在美国宗教盛行的局面。现状是,对自由主义者来说,respecting is ignoring。的确,对于陌生人的不同意见,冷冰冰的尊重比驱逐异教徒要文明,但是,更好的状态难道不是把一般的人当朋友看,去challenge他的观点吗?

下面摘抄我当时写的纪要的最后一小段:

我反正最后是同意了作者的观点。甘地说过一句话:Be the change you wish to see in the world。我觉得作者的态度才是一个负责人的成年人的态度。同时我又想起罗素在一战的时候的事情:他本来相信不管是什么人,愚钝也好,不善良也好,只要 向他展示美好的生活,他都会动容的。可是一战却显示出很多人被煽动后,会对真正的美好免疫。我认为这是心里的一个阻止我支持作者观点的方面。但是这里 Yann说,这其实不是一个矛盾,因为前者是对自己的要求,不取决于外界。

bookmark_borderTed Chiang第二弹:Understand

读了Stories of your life and others里的另一个短篇:Understand。

对这一篇我有好多不同意和不太满意的地方,但是不妨碍我非常喜欢这篇。我甚至觉得,作者暴露出那些我认为是缺点的东西,正好也显示出他的真诚和他对他选择的路看得很清楚。

第一个不满:故事情节比较傻。作为小说,这一篇情节很俗套。我知道作者的意图不在情节,不过我不太喜欢这种默认可以接受那种“CIA电影情节”的态度。相比之下,Story of your life的淡淡的情节我很喜欢。

另一个不满,我还没想好是不是因为我的观念不对。故事最后说两个智力超人所顾及的领域各有千秋我不反对,但是为何他们不能联手想一个兼顾双方的方案,反而要毁灭对方呢?

其实,我最初想到这个问题的时候,问题是这样的:“我”注重beauty,也就是追寻宇宙规律,寻找真理;而Reynolds注重humanity。为什么他们的supermind不能同时注重两者?但是后来我把这个问题否决了,因为注重什么问题,似乎不是智力决定的。这就是我一直引用的罗素的观点:相比科技,人类的智慧是落后的。同时关注beauty和humanity,这是个智慧问题,不属于K荷尔蒙的范畴。但我还是觉得不甘心放弃这个问题,因此这个问题就变成了上一段那种形式……

再说说我非常非常喜欢的地方:我觉得作者的思路很勇敢。虽然涉及领域很不一样,但是我再一次觉得Ted Chiang是现在的Arthur C. Clarke。作者心里最想要的,是对未知的探索。Arthur C. Clarke想要探索宇宙;而现在,Ted Chiang想要探索思维领域、计算机领域。因此他写了这个故事来探索这个情况:假如忽然出现一个智力超人,那么他会是怎样的。

那么在Chiang笔下智力超人的内心/脑内是怎样的??我觉得读那些,然后和自己的感觉相比较很有意思。首先这个人忽然有了超强的记忆力。(哈哈记忆力是智力强的表现吗?我的观点是:智力强的人会见到一个东西就用智力强加上去,马上理解,或者马上想到什么关联的东西,从而容易记住……)然后是他能够同时focus多件事,multi-tasking。(我貌似不太同意这是智力强的表现,不过也许这就是。)他能处理大量信息,立刻从中找到规律。(猛点头)最别致的设定是,随着智力变强,他控制自己身体的能力也有所提高,比如忽然变成了没有左右偏好的人(一般人都是左撇子或右撇子),他甚至能控制自己的心律……接着他就对自己的智力进行了编程。我读到这里的时候,觉得很会心:)

我有时候会在想自己是不是聪明这个问题。越想越觉得聪明这个问题很难定义。如果有耐心和精力,我可以懂很多东西,并且我自认为懂得比一般人深刻。所以我自认为是聪明的。但是其实从小,那种“谁聪明谁抢答”的事情都轮不到我,那些能抢答的人有些只是有gut,而有些应该的确是比我聪明吧……我一直觉得我的优势在于,对自己很aware。学弹琴的时候我就注意到,有些人会不得要领勤奋地苦练,但是其实是他们对自己的手指不aware。没想到小说的后面竟然出现,智力超人的一个表现是,能够很快模仿钢琴家的表演……

我对自己aware的另一个方面是,我可以用awareness去check情绪。作为一个感情强烈的人,这项技术给我带来了很多好处:)所以说,说到后来,智力是个神马东东我觉得不好界定了。要不,真的给我数数我有几个神经突出元?=v=

bookmark_border道林·格雷的画像

简单说说感想。

这个小说其实有点科幻。这种科幻的做法和我心目中最好的科幻是一样的。

不过小说的主题却不科幻。但是,到头来科幻、艺术,感情、聪明才智,根本区别在哪里呢?

在读书会交流的时候,Aileen说到了很有意思的一点:书中的三个主要人物:Dorian Gray是作者Oscar Wilde希望成为的人,Lord Henry是大家以为他是的人,画家Basil是他自己想要成为的人。我很赞赏用小说来实现Dorian Gray这样的一个人物。并不是所有人,被Lord Henry激起对生命奥秘的好奇心之后,都能像Dorian Gray那样勇敢追求的。在这一点上我对这个人物的评价非常高。那么到底是什么造成了他的悲剧呢?我们讨论的时候似乎认为是因为那幅画像替代他承担了做坏事的cost,使他可以为所欲为。我现在仔细想了想,觉得是不完全的。在他发现画像出现了可憎的变化之后,他想要弥补的。悲剧出现在他失去弥补的机会那一刻。

这里其实又牵扯到一个历久弥新的问题:感情/情绪,应该任其发展,还是要用义务责任来约束。Dorian Gray追求的,无非是体验sensation。而他的体验,并不是一般而言大家对追求sensation的理解,纵欲什么的。我对前面这个问题的想法是:感情不能任由其自己发展,没有思考的感情,再纯洁再“高尚”,也是低级和肤浅的;而没有感情基础的纯粹约束,也是低级肤浅的。我的追求是不是要天人合一呀?是不是太理想化了……

另外一个问题是,要不要用复杂邪恶的思想去毒害无辜的年轻人?我只想说,那是一种挑战。和任何挑战一样,如果越过去了,就超越了之前的自己。如果你指着一个人说,不该告诉他这些事情,就等于断定他配不上被这样挑战。如果那个人是个弱势的儿童,那么情有可原。如果你认为对方是个成年人,那么说“我不能毒害你”,我觉得是patronising的。

好欣赏作者创造出这样一个作品。它的独特、容易误解(好吧,我自以为读懂了),都是一种勇敢的艺术态度。我们还谈到一个问题:艺术家有时候会人品不够好(并不特指王尔德,我对他的生平不太了解),给他的亲人带来痛苦。如果一个艺术家的人品不好,那么他还能写出好的作品吗?你还能喜欢他的作品吗?我的想法是,每个人是什么样的,都有他自己的原因,旁人很难体会。如果你真的对他的作品动了心,那么不妨以作品为切入点,试着去了解作家吧。很有可能会发现,他的乖张是有更痛苦的原因的。

===另:之前有个电影,Ben Barnes演的,读完原著来想,根本不能看^^b

===再另:我觉得自己如今读书效率好低。我正在丧失Dorian Gray追求的那种体验sensation的能力。所有的想法,都是理智拼命拖出来的。所以说理智跟上感情的节拍、不断check和refine感情,其实也是一种双保险:)

bookmark_border布鲁克林有棵树

因为以前花姐推荐过南桥的博客,我就一直订阅着,所以知道南桥翻译了这本书。这是一部一个女孩成长的小说。成长主题我一直很喜欢,所以很想读一下。

读前半本的时候,我觉得这本书类似于前一阵读的《东京塔》。作为半自传体小说,作者饱含深情地描述着一个又一个童年细节。1900年,世纪之交的纽约布鲁克林,不是我熟悉的背景。不过作者的描述很有感染力,因此那个环境也在我的印象中栩栩如生起来了。

和《东京塔》在我身上引起的感动不一样,这一次的感动丝毫没有压迫感和逃离的愿望,好几个地方引起我的感情,让我想要完全拥抱这些感情,好好大哭一场。

===下有情节透露

这是一个穷苦的第二、三代美国移民的故事。主人公是11岁的女孩弗兰西·诺兰。和我之前非常喜欢的女孩为主角的成长小说《成年仪式》一样,弗兰西的故事最后也没有结束或者安定下来的感觉,而是一种生活在继续的感觉。而女孩长成女人、结婚生子的部分,则由弗兰西的妈妈凯蒂的故事填补了。弗兰西的外公外婆,爷爷奶奶两家人,都是从欧洲移民到美国来的,这片自由的土地给无知又没有受过教育的他们带来了希望。

我最感动的地方是,弗兰西家里虽然极度的穷困,也出过不少丢脸的事情,弗兰西的爸爸约翰尼还是个酒鬼,但是他们按照自己内心能够接受的方式活下来了。小说里有一次,凯蒂看到社区酒吧老板家虽然比自己家富裕得多,但是他的几个孩子放任不管,肮脏不堪。相比之下,自己的两个孩子衣着简陋,但很干净,整齐的头发很漂亮。她明白了虽然自己那么辛苦,但是自己比他们幸福。

小说里约翰尼的去世让我大为震惊。小说的一开始就说到,认识诺兰家的人都说,凯蒂这样美丽的女子,嫁给因为酗酒而无法正常工作来养家糊口的约翰尼真是命苦。但是弗兰西却非常爱爸爸。小说写了凯蒂和约翰尼相识到结婚的过程。这个过程有点轻率,处处透露着他们的年轻无知。婚后凯蒂发现自己必须当清洁工养家,而约翰尼觉得生活还没有开始就结束了,于是开始酗酒,同时又为自己的不负责任感到难过。他是个无知的青年,不负责任的丈夫和爸爸。但是他又是充满爱的情人和父亲。这让这个角色充满张力。无知和不负责任从来就是我讨厌的品质。但是小说却能把这样一个角色写得让我着迷。的确生活就是这样,每个人都有缺点。

小说里每个角色都有一定的缺点。可是诺兰家和罗姆利家的所有人(外公托马斯·罗姆利除外)都有让人喜爱的地方。主要的几个人物凯蒂、约翰尼和弗兰西则更加让人喜爱。

让我们按照本心,真诚地活着吧!

bookmark_bordermy interpretation

最近在读Brave New World Revisited。每天看一篇多一点点,看完记一点点@@
不过想把今天这段贴到这里来希望有更多人看到=v=

第三篇Over-organization……
前两篇讲到人口过剩会导致极权zf。极权当然是不好的,本来以为这篇over-organization不会有什么新的东西。没想到!!!!

一开始讲的是,科技使得很大的权力掌握在一小撮人手中成为可能的事情。这似乎是极权的另一条路(而不光是人口过剩)。这一点我很同意。(啊我觉得读书最有感触的时候,是这本书confirm了我心中一些模糊的点。)

然后说,在under developed的国家里,极权很可能表现得很明显。但是在西方发达国家里,则表现为少数人有很大的影响力,他们控制别人的方法也很subtle,是manipulate而不是用武力来force。

美国的founding fathers之一的thomas Jefferson的理想国是由一个个self governing的个体组成的。(这个目标到底是不是一个高尚的目标呢?)但是如今的世界,never have so many been manipulated so much by so few. 读到这里我放下书倒抽一口气。

后面立刻还有更让我惊讶的!
作者立刻就开始考察这种世界里的人。他说,心理健康的重要表现是,有很多不适应的痛苦症状。为什么呢?
Where there are symptoms there is conflict, and conflict always indicates that the forces o life which strive for integration and happiness are still fighting.

因为这不是一本谈论个人幸福的书,不是self-help类型的书,所以读到这段非常惊讶。继而是感动。我几乎要流泪了。

bookmark_border刚读完速写感想!

在没有看前言,和后面的Brave New World Revisited的情况下,先速写一下我的感受。

以前一直不能理解1984为何能算是科幻小说——那气氛那么严肃、那内容那么沉重,太容易让我想到我周围的现实,所以很难想像是科幻小说。不过Brave New World像科幻我就比较能理解了。这两本书相比之下,1984偏向于政治,而BNW偏向于……哲学。我粗略地关心了一下,George Orwell之所以写得那么偏向于政治,其实是因为他的经历和布尔什维克有关系。那么,如果赫胥黎有哲学背景我不会觉得奇怪。小说的最后,是一段John和Controller之间的对话,那对话完全就是在探讨哲学。后来在维基上读到,连罗素当年也觉得这本书是受了自己的影响……(很期待研究一下罗素对这本书的看法啊啊)

其实我还没有形成完全的见解,但是非常想提前宣泄一下。因为这本书最后的主题,就是我一直以来体会最深的一件事,那就是:要幸福,不能靠不断满足自己的欲求。要靠一定的effort,甚至要靠痛苦。痛苦越深,才越有能力感知幸福。我说这样的话,不是因为我赞成禁欲什么的,没有必要去追求刻意的痛苦。

故事的靠后的部分,三个主要人物和controller畅谈一番,主要谈论了科学、艺术和宗教。科学和艺术部分,和我的世界观是一样的。(并不是说我也会那样选择,但是那种认识,是一样的。)宗教方面,我还需要细想一下。作者的意图隐藏在他的人物背后,有点看不清楚。但是如果赫胥黎是信基督教的,我也不会觉得太吃惊。John最后的隐居,和自我惩罚,折射着基督教的影子,而且我完全能感受他背后的动机。……仔细想一下,啊不,我感觉作者是不信教的。

他们在讨论各种选择的时候,的确是用着罗素的哲学:道德是没有好坏之分的。如果你相信一个人做某件事是degrading的,那是因为你相信他degrading from的那件事是好的。而你完全也可以采用另一套体系,这些标准的选取采用,是完全random的。而之所以我们会认为某些事情是不好的,那是因为我们从小就受这样的观点影响了,现实中那些丝丝入扣的言传身教,和小说里的睡梦condition,其实是一样的。

我喜欢这样的哲学,因为它带来一种open mind。而我忽然发现,这其实就是那些出色的科幻小说的哲学:open mind地接受一种完全新奇的假设。(为什么我喜欢科幻和我喜欢的哲学也能套在一起?)

另外,小说中的人名也很值得玩味。(我希望在BNW Revisited中作者能够出面解读一下……)Bernard Marx,显然让人想到马克思;Lenina让人想到列宁;小说中的Ford,是不是在暗喻发明了mass production的那位福特;而Ford有时候又被说成Freud,那应该是指弗洛伊德……其他人物的名字选取也非常奇特,让我感觉似乎也有指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