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kmark_borderMansfield Park

写一写我对这本书的理解的想法,可能有些偏颇。

Mansfield Park,写作时间似乎距离Pride and Prejudice比较远。氛围和人物很不一样。这本书的核心,是socially agreeable和morally right之间的冲突。其实光这个主题,我很能共鸣。很多时候内心阻止你去做能够融入大家的事情,这种冲突我非常能有感触。在Pride and Prejudice中,Elizabeth漂亮又聪明有趣,是socially agreeable的。但是到了Mansfield Park里,时髦又聪明的Crawford兄妹,却代表了作者要谴责的那部分世界。作为一个现代人,我看不出要强调当时的morally right有什么必要。

我比较喜欢这本书的一个地方,是作者对各种人物的叙述。Jane Austen看人实在是非常透彻,各种不同的人她都可以娓娓道来。其实一个人看别人,得出的结论经常投射着自己的影子。如果能够投射出各种不同类型的人,我觉得那是很了不起的事情。Mansfield Park的一开始,用了很长的篇幅来写各种人,显示出Jane Austen阅人无数的眼光。

女主角Fanny Price,代表了一类人。可以说我自己也多少是这类人吧。她非常非常地害羞,容易惊慌,但是她delicate,有很多想法,有很多体验。我想起来《蝴蝶梦》里,Maxim的姐姐对“我”说,她觉得“我”这种人是那种placid的孩子。这时“我”想,不,placid的人,是从容大方,内敛平静的,不是像“我”自己那样能为一件很小的事情暗地里慌张很久的。我想说的是,不对,你就是这种人,这种人需要更加久的时间来建筑自己的内心。

虽然我很能理解Fanny Price,但是对于这样一个女主角我实在喜欢不起来。她是那么的缺乏生命的活力,以至于她的自我坚持,看起来都像是出于绝望。我不觉得,对于我们这类人来说,这样的道路可取的。要通过向外,通过努力思索,用真正能激发自己的事物来引导自己,而不是appeal to现有的moral。如果Mansfield Park没有Sir Thomas这个权威在,那么Fanny还有可能坚持自我吗?

看这本书的时候,有两个想法我觉得不是作者的意图,但是这两个想法非常占据我的脑子。

一个是当时的有闲阶级实在是太蛋疼了。他们悠闲,他们受过教育,他们有财产,他们有关系有权力。但是他们整天干嘛呢?!Sir Thomas一大段时间在外国忙事业,看起来是努力工作的人,但是他一般也就在自己的庄园里,构思着他的那点亲戚朋友,哪个要被接过来住一阵,要为他/她办一些什么事情之类。他的大儿子Tom是挥霍的纨绔子弟,而二儿子Edmund,工作是当牧师。至于Henry Crawford,则永远是到处游玩,在他被Fanny感化的那段时间里,回家去settle了自己土地上租户的纠纷……这也是我看到的他做过的唯一有点用的事情。Sir Thomas的妻子是一个心不在焉的女人,当她丈夫去国外的时候,她朋友来看她,她告诉朋友,她本以为Sir Thomas不在的时候,家里的事物就要她来处理(大概指一些收租金啊什么的事情),会很麻烦,不过儿子Edmund包办了,让她很省心,她觉得儿子很有用……故事的一个占篇幅很长的情节,是Sir Thomas不在的时候,Tom带了城里的朋友来Mansfield,他们商量举办一场私人theatre。于是他们买料子做戏服,请工匠来搭戏台,自己排练,互相争吵谁演哪个角色,这段在我看来是多么孩子气和蛋疼啊!当然作者的本意应该是从这些事件里看出各个角色的性格。

另一个想法是,在那种世界里,女性实在是很难生存。Sir Thomas的两个女儿,就是在那样的环境中生长起来。虽然她们的父亲给她们很严格的教育,强调美德的重要性,但是那种教育想必也只有Fanny那样懦弱的女孩才会深信不疑。Maria和Julia变得孩子气搬争风吃醋,也就很顺理成章了。

小说中只有Edmund是我喜欢的角色。但是恐怕,我喜欢他身上的那种宽大的胸怀、坦然的做事方式,只是他父亲教育的直接结果吧。我一直相信,只有心胸狭隘过了,再变达观才是最可靠的达观。

======

然后说几句我看的两个版本的改编电影。

5/103/10
左图是1999年的电影,右图是2007年ITV拍的电视电影。两部电影,都完全改变了女主角的性格,也许是因为编剧都不喜欢原来的Fanny吧。虽然我也不大喜欢Fanny,但是改了Fanny的性格,就是把原著的主要point给改了。两部电影的Edmund都比较迷人。99年版的Henry Crawford比较迷人,但是改编他的情节非常不妥;07年版的Henry Crawford则非常丑。两个版本的编剧都有脑残的方面= =就不一一细说了orz。共同的脑残是把Sir Thomas描绘成容易动气的家长。其实即使是很温柔的家长,要吓坏Fanny这样的孩子也是很容易的。值得一提的是,99年的电影编剧,我感觉意图是把Jane Austen的经历编织到剧本里,这里的Fanny会写故事,还接受了一次求婚在第二天反悔。

英国出品的影视作品,cast总是很让我感兴趣。两位Edmund的演员,是值得留意一下的隐藏英伦男演员。另外还有好多熟悉的名字:Billie Piper,可以说是全英国最不适合演原著中Fanny的演员,但是电影里的她,自然又有亲和力,我居然对她好感大增;Lindsay Duncan,扮演了99年版里的Lady Bertram和她妹妹;Sophia Myles居然在99版里演了一个比较不起眼的角色,她果然有点像Kate Winslet啊!07版的Maria Bertram扮演者是Michelle Ryan,我觉得很合适,虽然有点花瓶;Hayley Atwell扮演Mary Crawford,也非常出色。

bookmark_border读Northanger Abbey

[情节泄漏注意]这本书送来后,由于我赋闲在家所以没日有夜两天就看完了。(这两天我太懒散了啊!其实我觉得读小说也是一种被动的活动。)读这本书之前我带有一些疑问的。看书之后这些疑问有几个还是不大令我满意。可能因为这是Jane Austen第一部写完的小说,所以还不够成熟。

但是我很喜欢的地方是女主人公的成长。对于她的单纯和天真,我有时候觉得有点不可思议。但是她并不是愚蠢,对于遇到的事情还是会做出自己的判断。我们看到她对人和事物的判断,一开始是非常的差。但是到后来,随着见识和经历的增加,她的成长是很明显的。她被自己对General Tilney的猜想牵着走,直到后来被犀利的Henry发现,觉得羞愧不已。这时她得出结论,自己需要增加sense,不要把人想得太极端。她还想,就算她以后能发现Henry有什么缺点,那也不会让她惊奇。得出这个结论让我非常喜欢她啊!我们看到,作为一个没有见识没有经历的年轻女孩,她具有很自然的同情心和好强心,再遇到Henry这样有见识的朋友,她的提高是很快的。

不过Austen能写出Tilney家、Thorpe家,写出那些有些讽刺(但完全是调皮和善意——中文里善意的讽刺有没有一个词?)的对话,说明她自己作为一个年轻女性,见识已经不是很狭窄了。所以我还是觉得她分配给Catherine的见识太少了一点。:)

另外我想说,Henry实在是一个很迷人的男主角啊!等我有空看掉Austen的主要小说,我要来对她写的男主角排个序。但我觉得Henry肯定会在很前面。我对他最根本的喜爱,在于他虽然见识了人情世故,也会嘲弄Catherine的无知,但他还能看出和欣赏Catherine这样的单纯和天真,还能喜爱她无知的背后,平实善意的心灵。这种境界应该叫返璞归真吧?

另外对比下来我觉得电影剧本的改编也做得很好,加入和删节的情节把故事的戏剧冲突突出了。只是添加的Catherine的幻想显得有点突兀。

bookmark_border[搬旧文]读罗素自传

http://kate1138.blogbus.com/logs/37144554.html

2009-03-28

(虽然不是第一次写,但不知该如何写读后感,是写给自己以后看呢,还是给没有看过此书的人一点参考……在这些问题都没有想好的情况下,就动手写了,这样好 对自己有个交待,然后move on到下一本书去……这篇读后感实在欠了太久了。我想还是主要是写给自己看的吧……不过我挺怀疑自己以后会有耐心读……其实我最主要的目的是想吼一声…… 我实在太敬仰罗素这个人了,如果不是因为有罗素这样一个人,我会觉得自己决不会赞同、敬仰、崇拜一个人到这种地步。)

书中不少地方由于历史和文化背景不熟悉而没有理解,大量引用书信、日记、演讲稿等内容我也是跳过了很多。就这样,我终于读完了这本罗素自传(的正文)。

罗 素这个人物,我最初是因为wxb很喜欢引用他而引起了兴趣(想想那几乎已经是十年以前了啊)。罗素的文章其实很常见于各类英文essay的选集中,我第一 次就是在高中图书馆看到了一本英文教材中他的一篇文章而被他的文风给吸引了。而这几年来,我越了解他,越对他赞叹不已。他的一生经历之丰富,简直不是渺小 的人类能拥有的一生。数理哲学家、受欢迎的作家、积极的改革倡导者和社会活动家,他的多重身份中的任意一个,都足以使一个人在人类的历史中留下痕迹。

罗 素于1872年出生在英国的清教徒贵族家庭。他的祖父曾经是英国首相。他父亲家庭里的成员普遍性格内敛,而母亲家庭的人则比较活泼勇敢。我感觉他很好的把 这两种性格结合了起来。由于父母早逝,他在祖母带领的严格的清教徒家庭里渡过了孤独的童年。我总怀疑清教徒式的严格、安宁朴素的生活其实还是比较有利于儿 童智力的发展的,但也很可能使孩子性格懦弱,喜欢因循守旧。据说罗素本人非常痛恨清教徒式的生活。

小时候哥哥给他讲解平面几何的时候,他 就无法接受公理。我非常欣赏这种怀疑论的态度。当时罗素以为,想要在这个世界上找到确定性,最有可能的地方就是数学,因此十八岁的时候,他进入了剑桥学习 数学。由于在大学里认识了各种人,他年轻时的害羞性格完全没有了,渐渐转变为日后我们熟悉的犀利的作家、机智的演讲者。此后的很长一段时期,他的精力集中 于比较学术的领域:数学、逻辑学、哲学和经济学。在这本罗素自己写的自传中,并没有对学术着很多笔墨。这一点给我留下一个印象也就是对他来说,学术其实也 只是满足他感情需求的一件事。大战前,他这样的学者过着很安宁的生活,另外他又来自比较高层的家庭,接触过各种优秀的人物,也有能力去国外旅行。他爱上了 比自己年长五岁的美国女性Alys,不顾家人反对和她结了婚。虽然他家族的朋友都是一些比较优秀的人,但是显然也有很多缺点。他爱上Alys很大的原因是 因为在这个背景很不同的美国女性身上,他看到了很多和自己家族不一样的地方,很多自己家族和朋友们根深蒂固的偏见,在她身上没有。我感觉非常非常能理解这 种感情。

第一次婚姻中,他一直过着比较“学者”的生活。就是在这段时期,他和原来在剑桥的老师Whitehead合著了《数学原理》。写 这本书也是他希望通过数学找到确定的知识的最大的一次努力。这个努力也因为“罗素悖论”的发现而告失败。对于数学和逻辑学的很多地方,我不敢说我真正理 解,但是我的理解是,罗素出发去找确定性,却证明了知识的不确定性。

在自传中,罗素总结道,写完数学原理之后他的智力再也没有恢复到过那 时的水平。这让我对自己很担心,因为如果我的智力顶点就是现在的话,我会很失望的。好在还有四十岁证明了费马最后定理的数学家可以用来避免自己过早对人生 采取一种放弃的态度。(不过……作为普通人也许不能和他们类比吧……)其实罗素直到去世前,都保持着敏锐的思维,一直在工作。年轻的时候由于各方面条件允 许,他投身于了纯学术领域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而这之后,他不仅过了智力高峰,而且还不能将自己的全部智力都投入学术,他选择了去做别的事情。很多罗素的 批评者认为他过于强调理智,但其实他自己的人生选择大多数都是依靠感情的。

其实,也许智力和智慧的联系并不像我们通常认为的那样紧密。年 轻的罗素显然没有日后那样的智慧。人生经历摆在那里,年轻人无法体会。虽然罗素和Alys的婚姻持续了很久,但在数学原理之后,他就发现对她的爱不在了。 这种感情加上发现知识的不确定性,在罗素身上引起了很大的痛苦。我一直很同意罗素的一个观点:不幸的人生是可以用一定的办法避免的,只要你有充足的智力和 精力,一种健康的生活态度会给你带来很多幸福;而那些不幸的人,他们的不行,肯定有很多外界的因素存在,但也肯定有他们自己对待生活的不明智因素。我一直 相信,天生身体健康,智力超群,家庭又比较有社会地位,接触的人都很优秀,因此罗素本人的生活是健康幸福的。但是我以前一直不明白的是,他对不幸的思想, 也理解得很透彻,似乎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会明白。在读这本自传的时候,我似乎明白了,要做到对人类痛苦的理解,罗素不仅靠着自己的强大理解力和同情心, 他自己也经常陷于极端痛苦中——只有一个有智力有integrity的人才会有这样的痛苦。我不是想要赞扬这样的痛苦,我深信没有痛苦值得赞扬。

离 开数学的罗素注意到了经济和政治。第一次世界大战深深地打击了他。在这之前,他的注意力完全在最美好的事物上:知识和美。他认识的人也多数是学者或贵族。 这些社会‘精英’们完全没想到,文明的欧洲,居然会采取如此野蛮的行动。一战彻底改变了罗素对人性的看法。本来,他相信理性,相信即使是不幸的人,如果你 向他展示美好的事物他还是会理解,会向往。但是一战后,他发现,人性还有悲惨的破坏性的一面。等到大家的这方面性格都被唤起了,要用理智来劝阻这些人是无 比困难的。即便如此,罗素还是投入了effort和当时的和平主义者合作。虽然他心里充满了绝望,对他来说他那样做也不是为了能达到什么目的,而是为了展 示世界上还有有理智的常人存在。另外,他的观点也从没有和正统的和平主义者一致,但是他还是尽所能和他们合作,写一些宣传的文章。他的影响力渐渐引起了政 府的注意,最终因为一篇反对征兵的小册子,他被判入狱。如今看来,这也是罗素丰富的一生中一个有趣的篇章。(后来,在八十高龄的时候,罗素再次入狱……后 面会讲到。)

wxb在一篇文中提到过,尽管罗素这样的“大贤”(实在不知如何替换这个词以更适合我的语境)对人类疯狂的破坏欲有很多精辟 的阐释,但是由于wxb本人生活在一种叫嚣的宣传之中,他觉得自己对那种疯狂有更深的体会。(虽然想到wxb当年的处境再想想自己,没脸抱怨如今的环境不 好,但是……)我简直也想说这句话。我们这里,一提到“不同”这个词,就完全没有了存在的理由。我很想知道wxb经常引用的“所谓参差多态,乃是幸福本源 ”这句话出自哪里,反正我目前还没有在罗素的文里读到过……我认为即使是在公开宣布追求民 主的国家,理解这一点的人也很少。

一战过 后,对西方文明无比失望的罗素,随着一个考察团访问了苏俄。他希望从布尔 什维克(<-这个不会是关键字吧?还是加空格保险起见~最近风声比较紧)那里看到人类的希望。结果,他只看到了官僚、僵硬的国 家至上主义,完全没有了所有他认为的文明和美好的特征,军事化也使得国力花在了武装上,百姓生活普遍非常艰苦。没有创造力,没有生命,没有美好的人性。整 本自传,罗素的口吻一直是一种坦诚和实事求是的笔调。而这一段里,罗素的笔调有点讽刺。他说:有一天,三个稻草人来拜访我……原来他们都是诗人,因此他们 都过不下去了,其中一个被政府 逼他们写政 治方面的颂歌,结果写不出诗了。罗素还说,在苏俄看到的数学家,都过着比伦敦的乞丐还要悲惨的生活。

从 俄国回来后,罗素收到了北京大学的邀请。他当时的女友Dora也是个喜欢领教不同事物的人,她愿意去中国,于是,罗素就开始了他为期一年的中国之行。我曾 经读到过一种说法,说中国人普遍认为英国人能理解中国,虽然他们也是‘列强’之一,那是因为罗素能理解中国。虽然我认为那种说法很有偏颇,但是我完全能理 解其中的正确之处。我感觉对于传统中国,罗素比很多现在的中国人更加理解。我感觉这其中有两点原因,一是传统中国的很多地方,和英国贵族的确有相似之处: 讲究礼仪,重面子,尽管有点虚伪的嫌疑;第二个原因是,罗素有一种open mind,时刻准备理解新的东西,从中体会出更多的东西。尽管当时中国卫生条件、居住条件差,罗素在中国期间还曾的病奄奄一息,有家日本报纸还登出了他的 讣告。但是,罗素非常喜爱中国。中国人向来无比尊敬学者,而且,我怀疑那个年代没有很多外国人居住在中国,人们对他还是当作贵宾,非常优待的。但是这些都 不是主要问题,罗素在传统的中国人身上,看到了他喜爱的方面。中国人不像西方人那样好战,而喜欢幸福的小小生活。中国人喜欢小小的玩笑,很多中国人性格里 都带有艺术家的成分。虽然,我毫不怀疑,罗素对于中国人的缺点也是同样敏锐地观察到了——这些应该会在那本Problems of China中提到。罗素后来曾把那本书寄给毛 泽东,不知他老人家有没有费神看。但是……罗素没有预言到——尽管我感觉他是感到了那种可能性,但是他没有提那样的语言——中国会走向cp,在自传中,他 说他的朋友Joseph Conrad对中国的语言比较准确。

我有时候感觉其实罗素是个很随性的人。比如说他非常厌恶日本。他访问日本的 时候一直受到记者围追堵截。有些地方我读着忍不住放声大笑:他们在一个房间里,随口说一句话,就会听到隔壁房间里打字机的声音响起。还有,他和两位女伴在 公交车上站着,一个日本人给他让座,他把座位让给了Dora,然后另一个日本人站起来让座,他又把座位让给了另一位女伴,这时,车厢里的人都被他的un- manly举动震惊了。我感觉,民族性是有一定道理的,尽管我一直非常反对先把人分类再评论。对于有潜力变得非常军事化的国家,罗素有一种感情上的排斥。

罗 素的第二任妻子Dora给他带来了儿女。(他的大儿子和女儿都根据他了父母命名了,他们叫John和Kate。^^)他们居住在康沃尔海边,过了一段安宁 的生活。随着儿女的成长,罗素开始关心儿童的教育。他无法接受当时任何学校的教育,后来决定和Dora一起办了一所先锋学校,以实行他们的教育观。这所学 校几乎无法靠自己盈利,罗素不得不到处讲学,不停写书来维持学校的运作。如果我记得没错的话,Conquest of Happiness就是这个时候写的,目的是为了挣钱的书。此外,他也一直积极参与学校的管理。但是,由于很多方面的原因,学校最终是办不下去了。他们吸 纳了很多问题儿童,因此本来就很难管理。而他们的教职员工有些也无法彻底贯彻他们的教育理念。此外,媒体也给这所学校很多不理解很纠葛。随着第二次婚姻的 结束,罗素也离开了这所学校。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罗素和他的儿女在美国。一开始是应讲学邀请去的。后来,美国的大学中爆发了一场排斥 罗素的风潮,这些主要是由于罗素对于儿童教育和婚姻道德的观点引发的。有位女士还将纽约的一所大学告上法庭要求他们解除罗素的教职,称罗素的观点会毒害她 就读于该校的女儿。在回忆这件事的时候,罗素很委屈地希望,他们如果直接告他就好了,那他就有机会为自己辩护,可是那学校还拒绝罗素出庭。于是突然间,美 国没有一所学校愿意给罗素提供工作,而这时大战爆发,罗素也无法回国。他陷入了经济的危机。罗素最挣钱的一本书——西方哲学史——就是这个时候写的。这本 书本来是为一位美国的基金会组织的演讲写的,结果该基金会主席是个反复无常脾气古怪的人,先逆社会风潮请罗素来讲课,后来又一时兴起撕毁了聘用合约,好在 罗素从该合约的被违反得到了赔偿金,后又写出了西方哲学史,终于摆脱了经济困境。

二战过后,罗素终于回到了英国,享受了一段受尊敬的生 活。他获得了种种荣誉,包括诺贝尔文学奖和英国国王授予的某个奖/称号。剑桥也重新邀请他回去讲学。他也比以前更加知名了。有时候在旅途中也会被人认出 来。在被国王授予(某个勋章/称号)的时候,他感到很高兴,因为虽然他一直和政府有冲突,但是他一直很热爱英国。而且国王不得不把奖章授予一个在他的打牢 里蹲过的人这件事也让人感到有趣。尽管我也很热爱英国,但是罗素身上的强烈爱国之心一直是我无法理解的。我想可能是因为我看到太多建立在对别的国家的仇恨 之上的爱 国,还有看到太多太多以爱 国这顶大帽子来压 制 思想使得真正的讨论成为不可能的任务,使我再也无法真正体会那种感情。(我还是相信罗素是对的,即使我无法体会或理解……)

罗素是最早理 解相对论的人之一。他完全能理解原子弹这项技术的破坏性。在接下去的岁月里,罗素一直在为国际和平事务工作。首先是1965年的罗素-爱因斯坦宣言。罗素 非常想让人看到,如果不采取行动,任凭政治力量和被煽动的民众自己的决定,人是有可能会用核武器毁灭自己的。他很早就认识到人不仅能从建设中体验到美好的 快乐,更愿意从毁灭中获得强烈的快感。他集结了全世界各地的很多科学家的签名。他的目的是要征集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政体和意识形态下的科学家的签名,以展 示人类是能超越那些浅薄粗暴的划分达到共识的。他得到了西欧科学家的支持,也得到了苏俄科学家的签名,但是寄往中国的信件不知为何没有回音。而媒体显然对 爱因斯坦的签名印象最深刻。在这份宣言上签字,几乎是爱因斯坦生前最后的对外书信。(罗素-爱因斯坦宣言的宣读的日期,正好是在我生日前的三十年 ^^<-此人真无聊)

此后罗素积极参与和策划解除核武器运动的集会、演讲等活动,其中也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政府阻挠集会,但是 越阻挠,显然按罗素的性格,他会越起劲。而他在八十高龄再次入狱,其中的部分原因也在于希望通过入狱事件扩大他们的影响力,获得更多的同情心。我有点感觉 罗素在次也玩起了政治手腕。

后来罗素又和解除核武器运动的一些核心人员产生了分歧。但是他的社会活动完全没有停止。他一直支持民众的 conscious disobdience。他成立了罗素和平基金会,特别支持各种受到不公正待遇的人。在八九十岁的时候,罗素主要的工作就是建立和维持基金会。该基金会如 今仍然在运作。(我最近在他们的网站上买了书。)我感到,任何知道罗素的名字,并且理解赞同他的观点然后为以他名字命名的基金会工作的人,都非常值得相 信。我很高兴罗素去世后还有这样一个基金会存在。罗素一直不是一个以扩大自己影响力为目的的人。但是他的影响力还是深刻的。

罗素在98岁 的时候去世。1872年到1970年,这整个世纪,世界上发生了轰轰烈烈的大变化,而他也都参与了那些变化。他在18世纪末期,这最后的黄金时代度过了年 轻的时光,那个时代科学急速发展,整个欧洲一片欣欣向荣,而他最初,也正是在学术界起步。他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在和他一样的老一辈人都退居二线的时候, 他仍然生机勃勃地工作着。大战之后世界陷入冷战,他也在其中积极地活动着。这本自传的最后一部的开头,罗素说到,他认为这个世界如今在走下坡路,因为相比 人类所拥有的科技,人类的智慧太不够了。罗素决不是一个守旧的人,因此他说出这样的话,让人更加感到寒心。

我去读这本书的目的,是想更加 了解一下这个让我着迷的人物。我想,正如他的一位学生为他写的传记的标题说的那样,他的令人着迷之处,在于他是个非常热烈的怀疑者,而且,他一直有足够的 精力和智力去怀疑去热爱。这,也许是人类能采取的最好的态度了?不过我拒绝认为这方面能有个‘最’字存在。

bookmark_borderFirst Contact – Failure

不敢说看明白了《索拉里斯星》这本书。不过呢,看书的时候倒是有很多别的想法,暂且在这里写几个我还记得的。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是容易让我走神乱想。这个小说涉及的想法,比如什么是sentient的being什么的,很难让我的思维就停留在小说里。

在地球上,人的聪明程度远远超过了其它物种(除了海豚和老鼠),是不是造成了人类很难和其它物种沟通?人类内部就已经很难以沟通了呢。科幻作品中,first contact的题材很常见,但是表现失败的first contact倒似乎不多见。(这倒让我想起《与拉玛的相会》,也是科学家在试图理解外星产物,最后没有得出结论的)其实仔细想想,地球上的生物我们都无法了解呢,和alien接触的话失败的可能性应该远远大于成功吧。再说,所谓的理解又是什么?无非就是把自己的感受impose在别人身上。理解是相对的,不理解才是绝对的。

呵呵,这种想法是不是太悲观了啊。其实,我很喜欢这部小说的一点,是小说的最后,主人公凯尔文经历了很多感情上和精神上的波折,也思考了很多科学问题,虽然有得有失,也似乎没有达到什么确定的知识或发现,但是他体验了更多,明白得更多,达到了一种比较豁达的境界,和坦然的心情。从人类自己的角度来看,这岂不是渺小的我们所最多能追求的了吗?(<-这句话很不通顺啊,可是你明白我的意思吗?怎么样把它写通啊orz)

这本书是很硬科幻的风格,充满了大量的科学细节。作者呢,我觉得肯定是写过论文啥的,很热衷于介绍“索拉里斯学”(<-就是指,发现了这个奇特的星球之后,研究这个星球成为了一门学科)的历史。他介绍的索拉里斯学家各个性格不一样,就像我们会介绍真的历史上的科学家一样。不过呢,人类很“硬”地发现了这个星球之后,小说很快就软下来了,因为没法硬。人类完全不能理解索拉里斯。人类的理论就像是古希腊学者的自然科学一样莽撞。

嗯人类之间的确很难沟通,语言就是个问题。作者授权中译本从德文版翻译。我在网上看到英译本是从法文版翻译的。对于沟通这种事情,这位作者肯定有很多见解。

bookmark_borderIt’s the Pile of Good Things That Matters

作为地球人我见过梵高的作品的样子。但是我不懂欣赏。看了Vincent and the Doctor之后,忽然梵高的作品中我心中活了起来。他笔下金色的麦田,夕阳下蓝色和黄色相间的田野,他画的室内的灯光一圈圈的光线。他的作品和一般的那些色彩厚重、技法规整的油画是多么不同啊!是怎样一个生机勃勃的生命创造出了它们?我那么多感触都是由Doctor Who的一个剧本引发,这个剧本并不是一个可靠的信息源。但是要不是同样的感动激发了Richard Curtis,这个剧本怎么会强烈地散发着这种感动呢?

有一种模式化的人物形象叫做痛苦挣扎的艺术家。通常提起这样的模式,人们总是一种敬而远之的态度。

如今在我看来,人活在世界上,需要靠一些illusion才能保持“正常”。俗人相信金钱名利,或者追求享乐。也有矫情的人沉浸在矫情中。凡人都多多少少按照不同比例地沾有这些。他们也享受着小小的幸福和快乐,感受着无奈和痛苦。但是,真正敏感、正直的心灵不能容忍这些。只有这样的心灵才能体会到最美好的美。因此幸福和痛苦是相连的。正如Curtis的剧本里写的:每个生命都是a pile of good things and a pile of bad things,积极的方面不会减轻痛苦,然而反过来,真正的美好也不会因为痛苦和黑暗而degrade。

人多多少少都具有那种敏感和正直的艺术家气质。世界上也有很多艺术家。但有时候艺术家会沉迷于表现痛苦,这其实也是一条弯路。

我理解中让我感动不已的梵高,是最诚实地在美好和痛苦之间挣扎的一个人物。生机勃勃的光彩,和绝望的黑暗,一直存在于他的画作和经历中。

我去读了Irving Stone写的梵高传,主要因为1)我希望了解一下梵高的生平;2)这本书的原名Lust For Life让我觉得很贴切。我对这本小说有两点严重的不满。

一个是我看不出小说形式的价值何在。小说本是一种艺术手段,但是这本书为了靠近史实也就无法发挥。但要通过这本小说去了解真实的梵高,又让人不放心。这位作者看起来是一位谦虚、传统的人,他的经历看起来挺顺当,他的妻子是一位编辑,他们一直合作,关系和睦。作者不可避免地把自己对挣扎,对各种事物的理解写入了小说,我觉得对梵高是一种降级。

另一个不满的地方是,我前文所述的那种挣扎和美好,作者并没有写出来。的确作者写了很多痛苦,也写了梵高受激发天天发奋作画,但是我看起来总觉得是隔靴搔痒。比如说,梵高在比利时见识了艰苦的矿工。一开始梵高希望用基督教给他们带去慰籍,他也把自己的钱和物品分享给矿工,自己几乎和矿工同样艰苦。但是宗教的力量显然敌不过经济利益。最好梵高的教职也被解除了。这其实是一个disillusion的过程,对于年轻的梵高来说一定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一开始他看到艰苦的矿工很不忍心,投入大量心血要帮助他们。可是后来他还是住在那些人中间,就能忍受自己的不作为了吗?我觉得作者这里的处理太简陋了,特别是在他很煽情地写了梵高如何帮助矿工之后……再一个例子是梵高生命的最后十年,他的精神病状况。梵高作画的巅峰期是他开始患精神病的时期。这里如果能仅仅摆出一些真实的事件,再加上各种医学解释就好了。这是梵高最神秘的地方,看着作者impose上去的对话、心理描写等等,我觉得有点不妥。

但是这位作者显然是受了梵高的激发。他为了写这本书作了很多功课,拜访了健在的认识梵高本人的人,重访了梵高去过的地方,阅读了他的信件。作者的出发点很好,努力也很诚恳。

当然,我也只是把自己的理解impose上去。我相信这位了不起的人物真实的挣扎和最深的美好体验,是我无法想象的,也肯定比我的复杂许多。但是,这本书似乎连我的体验都达不到。

bookmark_borderReview: In Praise Of Idleness

(这将是一篇很personal的评论。有时我写评论会想象它发到豆瓣上去,给没读过这本书的人一点参考。不过那需要对所涉及的题目有比较广泛的了解。这里我似乎做不到写一篇给别人做参考的评论,我准备就随随便便记录一下我自己的想法。) 这本书是去年底偶尔得来的。我一直知道罗素写有这本书,中译本的《征服幸福》经常后面附着这本小小的书,译名叫作《悠闲颂》,以至于我一直以为这也是一本关于个人幸福的self-help类型的书。《悠闲颂》这样的名字(特别是中文译名)带有那么点诗意,但事实上这本书是分析类型的。这本书再一次显示了罗素对现代社会,和现代社会中的各种人群的理解非常透彻。这和罗素本身出生于一战之前的宁静时光,又经常能去外国旅行,自己的经历又非常丰富有关,当然另一方面,也和罗素饱览历史,知识渊博有关。

要不是因为一开始对书的内容有误解,我也许不会开始读这本书。因为我一直避免读罗素关于社会和经济方面的书。我的世界观里已有的部分已经几乎全都受了罗素的影响,我很希望我不熟悉的经济方面,我自己先形成一定的观点再去了解罗素。In Praise Of Idleness这本书,其实也不完全是经济专著。罗素在前言中说,他想在这本书里强调一下宽容、平和的重要性。如今的世界(这本书写于1930年左右)太注重效率和行动力,宽容很容易被忽略。这里说的宽容,不仅仅指道德意义上对人的宽容,而是一种普遍思维上的open mind。

这本书是最近几年来我读的对我世界观影响最大的一本书了。去年底读完,我的笔记本上有好多次努力写读后感,都没有能写完。因为似乎不管怎么写,都不能表达全我对这本书的感受,所以这次我准备想到哪就写到哪,现在距离刚读完那本书也已经有半年多了,还能一下子想起来的地方都是印象深的地方。也许几年前我还是学生的时候如果来读这本书,不会有现在这样深的感受。作为一个成年人,诚实努力却无法独立,生活无保障,活得很累。这种状态是正常的吗?财富分配应该是这样的吗?于是有生以来第一次,我对政治经济问题有了兴趣。

罗素提到了很多现代社会里常见的误解。比如注重生产不注重消费现象。这种现象平时很容易发现,我们都知道大家关注业绩,无非就是产量或者推销成功案例个数之类。而对于消费,普遍的观点是节约是美德。这种普遍的想法是矛盾的,因为生产和消费是同一个transaction的两方面。罗素指出金钱本身的积累,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没有意义的。要鼓励民众消费,比如一个人为朋友举行派对,那么他就养活了很多别人,比如卖饮料的,生产饮料的人等等。罗素第一次提出这种观点的时候,外界普遍以一种“哲学家错误地对经济问题发表了意见”的态度来对待,可是后来同样的理论却成就了凯恩斯。

The Modern Midas这篇文,提到一战之后对德国的制裁中,出现的可笑的经济学误解。战胜国认为德国需要被制裁,可是用什么方式制裁呢?让德国赔物资,则会对战胜国内部生产同样物资的产业产生打击。让德国陪金钱,他们却拿不出来和他们的“罪恶”相称的金钱。于是最终,各国在凡尔赛条约上达成的方案是,借钱给德国让他们还,还要包括利息。可是后来欠钱的德国人还是还不出所要求的钱,造成了一系列倒闭,先是在德国,然后是那些等德国还钱的国家里……现代社会起主要地位的媒体,即使在西方,也受政治制约,这种情况下,要真正想通一个问题是不容易的。罗素说,人的工作可以这样分为两种,一种是自己去做一件事,另一种是建议别人做一件事。后一种可以达到无穷的可能性,效率高、地位高、收入高。要做好后一种事情所需要的,不仅是对“这件事情”本身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懂得说服人的技艺。这种格局使得很多事实难以被看清。

而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还过度膜拜效率和行动力,很容易做出有害的工作。

罗素提到了一些现代社会的问题。有失业的问题。他举的例子我感到很震惊,导致我几乎不敢相信他了。这个例子是这样的:假设有一批制钉工人,他们辛勤工作,制造出了满足全世界需要的钉子。后来有人发明了一种机器,使得制造钉子的效率大大提高,这些人一起工作原来一半的时间就可以达到原来的产量。可是钉子的需要却没有增加。这种情况下,所有的工人都可以只工作原来一半的时间,大家可以过上轻松的生活。可是事实不是如此,现实中我们的做法是让一半的工人下岗,然后让剩下来的人继续过度工作。这是一个很荒诞的解决方案。

这个例子罗素是从历史得来的。在古代,少数有闲阶级的“闲”来自劳动者普遍的超负荷劳动,劳动者的生活水平低,寿命短。工业革命初期也是如此。罗素年轻的时候,劳动者每周工作时间比罗素写这篇文的时候还要长,成年人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人类的文明其实来自于“悠闲”。自从古希腊的公民开始,西方有文化的人基本上都是有闲阶级。而如今,科技的发展使得“闲”可以降临到大多数人身上,我们却使一部分人失业,另一部分人仍然没有“闲”,这的确很不合理。人类文明的发展,就是闲暇从少数人扩散到多数人的过程。

罗素说,他小时候(他出身于贵族家庭),家里的亲戚讨论到劳动者增加休假的问题,有些阿姨很吃惊地说,穷人要假期干什么?的确,只有有文化才会知道如何利用闲暇。罗素的设想是,降低所有人的工作时间,一方面能减少失业,另一方面所有人都有闲暇可以利用。也许有些人会浪费掉,但有些人会追求高等教育,有些人会参加公益活动,有些人能追求专业之外的活动……这是多么美好的一种设想!而我对这么美好的设想总有怀疑的态度,太好的事情不大可能发生。我目前没有想好他的这个设想的正确性。(插一句:这个设想非常非常地符合我的世界观。符合我对艺术的想法。我觉得人不应该以艺术为主业,他需要去体验更多,才能滋养他的艺术。这也符合我对终身学习的想法。自己个人学习的努力当然可以尽量持续,但是我觉得更好的应该是要能像对待工作一样有计划、有组织、有同学和导师地学习。)

罗素还提到的是女性的地位,我作为女性觉得他对女性地位的了解很深。现在的社会,女性能够出来工作,能够实现自己的抱负。可是她们的路途比男人艰辛。(这一点我以前做学生的时候完全不觉得~)因为家务同样也是劳动,而经常被归为女人的范畴,可是女人做家务却得不到报酬,或者说做家务不是她的抱负。罗素后来提到了一句,说女人普遍嫉妒男人。我一开始不以为然,可是仔细想想,不禁拍案叫绝。我周围的男生,的确也有素质很好,人很不错,见识广、胸襟高、为人达观的类型,可是我对他们,不仅有仰慕的感情,埋得更深的是一种嫉妒。而我周围素质不太高的男生(多了去了),也普遍比较没有牵挂,比我顺利,我对他们不仅是嫉妒,简直是到了变态的嫉恨的程度。读了罗素的这种分析,我的很多心理(因为埋得很深所以我以前根本不觉察)都make sense了。我每次想到这些都感动得要落泪了。

罗素提到女性地位的那篇,出发点很奇特,是建筑。他说到现在有些宏伟的古代建筑(比如说在剑桥的学院的建筑),其实都是来自中世纪宗教,是僧侣的住处。僧侣们没有自我,统一住宿,有人统一负责安排食宿。这个模式在现代没有了。现代只有小家庭单位,所以只能建造密密麻麻的丑陋公寓。而每个单位里面,女主人必须安排小家庭的食宿。其实家务这件事,如果花钱统一请人安排,会做得更加经济,也更加professional,可以做到更加科学和卫生。我觉得这非常之有道理啊!!可是距离罗素写这些文章的日子过去了八十年,世界似乎没有向这方面发展的趋势?

这本书有几篇是讲法西斯和共产主义的。我早已明白并习惯罗素把这两者同等对待。本书中说的是这两种思想都是抱定一个主意,就对别的主意不宽容的产物。这里就不说了。

第二篇”Useless” Knowledge讲的是对于“有用的知识”的过度追求。功利地追求知识的害处大家都知道。只有宽容平和的态度,才对智慧最有帮助,才能使人对各种事物充满好奇心,培养一种contemplative的习惯。

总之,这本书打开了我看政治经济问题的眼界,但主旨又不是关于政治经济的,却是关于一种广义的宽容和open mind。我觉得这本小书在罗素的著作中,算是比较被低估的吧。他说的这个问题,我觉得很重要,却很容易被忽略。

附:这本书的第一篇文,也就是标题和书名一样的这篇叫做In Praise of Idleness的文章全文,在下面这个链接可以看到:
http://www.zpub.com/notes/idl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