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kmark_borderEconomix

done is better than perfect. 为了完成记录读这本书这件事,我就把昨天刚看完后发在Goodreads的评论贴一下,然后自我欣赏一下看看有没有想补充的。。。

This book does the job of explaining the history of economics and economic ideas very effectively in comics form. People may be alarmed at how opinionated the book is, and they are right at being alarmed when opinions are served along with facts. I suppose it’s not possible to explain economics without appearing opinionated, and I wish most books exposed their opinion more clearly! At the very least, an opinionated book invites you to agree or disagree with it, instead of nodding along.

I summarize the book’s ideas as the following – the market’s ability to optimize resources to benefit the whole society only works when its cost to the whole society is included in the working, not just cost in capital, which, among other things, includes cost to the environment, cost to social welfare,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cost. A traditional economics textbook labels those costs as externalities and depends on the government to excert them. In reality, the government is hijacked by big coorporations, who endorse ‘small government’ while wielding government power for their own benefit. There doesn’t seem to be a mechanism in the U. S. system to ensure other costs to be visible, if you don’t count the populace being educated and pressuring the government and the coorporations, which is what the book is aiming to do.

Now that a few years has passed since this book’s publication. I may add that the failing of the U.S. – flagship of the capitalist world, has give rise to authoritarianism of the socialist world, namely China’s Communist Party. You see? Promoting government regulations on big coorporations does not mean being in the ‘socialist’ camp. In fact, making capitalism work is the best deterrence against Communist China. There’s a lot of talk about China’s ‘State Capitalism’. The problem is, U.S. government, going hand-in-hand with big coorporations, is ‘State Capitalism’ all but in name, however the US cannot do it as effectively as China does because they cannot go full fledged in this path. I assure you planned economy does not work. If Captialism means optimizing resources by competition, then the term ‘State Capitalism’ is self-contradictory. The US and the world need to make market economy work by promoting real competetion instead of backing big coorporations.

I am very opinionated as well. I may be wrong, one day I may be ashamed of what I said today, but honest opinion is the first step to anything.

我不知道如果这本书的观点我不同意,我会不会同样喜欢。给自己的challenge:发现一本能喜欢的不同意其观点的书。不过至少,在Goodreads上看到一个三星的评论里的批评我是比较同意的:

While I can see how the dysfunctional nature of the stock market can give rise to that view – I’m sure the author realises the benefits of the stock market to society at large (pensions are one obvious example), but he doesn’t give them much attention for such an important area of the world-economy and its current problems, it’s quite likely that some will come away from the book asking why we have one at all. This is significant because in order to properly reform the market it needs to be understood why it works, not just how its been abused. Overall though worth a read even for those already familiar with the territory.

我又一次发现,我特别喜欢不掩饰观点的书和文章。可能我是个情感驱动的人,没有观点的文章我是看不进的。这本书最后列了一堆推荐的书,我连那些推荐语也看得津津有味,因为那些推荐语都写得很personal。

bookmark_borderThe Reformation (Very Short Introductions)

读了Very Short Indroduction系列里的这一本。先附上我的豆瓣短评:

概括一下这本书的意思就是,宗教改革,是新教和天主教两边同时在进行的,其实两边挺相像的。而如今的世界很大程度是宗教改革unintended的产物。宗教改革是为了提出新的建设统一基督教社会的准则,但最后爆发出各种教派,逼欧洲社会学会容忍异端。我们看来世俗政权但兴起、科学的兴起等等,是宗教改革的产物,但这并不是路德和其他宗教改革领袖想要的。(而且世俗政权的兴起真的比基督教好吗( 因为如今的世界又在经历ideology分裂,所以忽然想到宗教改革时期肯定同样复杂和分裂。读起来挺感慨的。 牛津通识系列其实蛮难读的。因为简短所以要抽象因此难读,至少我读的两本我都觉得蛮难的。这本的语言非常不熟悉,读起来很困难。

回头去看了我的划线标记。书的开头说:

But what was the Reformation, and was it a force for progress, liberty, and modernity, or for conflict, division, and repression? Is it history’s premier example of religion’s ability to inspire selfless idealism and beneficent social change, or a cautionary tale of fanaticism and intolerance in the name of faith? Was it actually about religion at all, or should we see it as the historical instance par excellence of spiritual motivations being cynically invoked to legitimate economic and political changes?

看完这本书,我觉得书回答了这些问题吗?这本书对这些问题的回答都是,这样说也对,那样说也对。这样说不完全,那样说也不完全。读这样“中立”的书我总是感觉很累,因为没有简单易记的结论可以take away。

书里讲宗教的部分我基本上看得一知半解。宗教改革最根本是关于基督教的,是关于如何可以得到赎罪,死后上天堂的。书里说,关于赎罪,天主教的观点是,需要在此生以行动获取;而路德认为,已经获得赎罪是基督徒的起始点。(这个区分我看得不太懂……那么就不需要虔诚了吗?)关于自由意志,天主教(以Erasmus的观点)是赞同所谓的double predestination,也就是上帝有先知的能力,知道哪些人能赎罪,哪些人不能。也就是天主教不认为有自由意志?而路德则认为这个问题没有意义——书里这么说,也没解释,可能是默认西方读者都很熟悉吧。加尔文认为没有自由意志。还有一个问题:Does God will the damnation? 加尔文的观点是”limited atonement”(这样的话,上帝也太小心眼了吧)。

我以前看不懂宗教,总把它当作一种不靠谱的哲学来思考。但是基督教在西方历史上,更是统治手段。它有时候被王权拿来当作统治利器,有时候又和王权叫板对立。我觉得更深入了解这个历史会是非常有意思的。

书里经常在试图消除现在的普通人把很多好东西归给新教的倾向。这一点我看得有点惊讶的。我的确不太懂宗教,但从各种地方得来的印象是,新教更加liberal。书里说,惩罚哥白尼的是天主教,但哥白尼自己并不是新教徒。新教经常同样教条主义。烧女巫、驱逐犹太人等等的事情,双方做得不相上下。还有一种观点是觉得资本主义的兴起和新教有关系。书里给的观点是,新教鼓励大家寻找获得救赎的证明,而物质方面的充裕就是其中之一。我第一次听说这个观点……我心里本来也有资本主义和新教的联系,我脑中的联系好像是新教的prudence观念是和资本主义有关的。书里说,资本主义在新教国家兴起,只是欧洲的中心向北转移了而已。

还有一个细节是去新大陆和来东方传教的主要是天主教。我想起前一阵在River Town里读到的涪陵的天主教神甫,还有最近CCP对宗教的打压,起来抱怨的好像都是天主教(抱怨不能由教皇任命主教),还有一打击天主教,我们就不能去梵蒂冈旅游了之类的事情。可能在世界的这一头,天主教和新教的冲突没有意义了,所以也不复存在了。

我打开这本书的原因,除了因为最近看剧的缘故,还有觉得如今世界的分裂非常严重,宗教改革看起来是历史上一样分裂的时期。书里有这么一句话证实了我的感觉:

The Reformation was, in fact, the first great era of ideological politics, and in the 16th and 17th centuries, ideology meant religion.

那么第二次意识形态战争是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第三次是现在的populist对liberal。这是我瞎说的。

书里说,血腥的宗教战争后,大家还是没法根本消除异端,所以不得不学会互相共处。这后来发展成欧洲的宗教宽容。这我也蛮惊讶的,我本以为是科学发展了以后大家就不信教了。这个联想到现在,难免有点想是不是可以套在现在的冲突上。古代欧洲人没法根除异教,但CCP可能可以把维吾尔族人消灭的。欧洲那时候异教徒可以逃到海外去,免受迫害。而现在CCP可以有软硬兼施各种方法来影响海外的维族人。可以威胁他们在新疆的亲戚,可以收买海外的政客富商,可以买水军在社交媒体混淆视听,可以和土耳其商量好,一起给维族人苦日子过。那么国内的维族人呢?关起来不够,还可以强制通婚、给男女绝育。。。古代欧洲人相信上帝比CCP相信共产主义深得多,但是CCP维稳手段却比宗教战争有效得多。

那么放到全球,这一阵的populist vs liberal会怎么过去呢?我感觉宗教改革并没有收场,只是宗教已经不再是大家重点的关注了。那么要等到现在的主题(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populist对liberal)也淡出世界舞台才会结束?从Brexit来看,populist vs liberal已经替代了传统的经济阵营,造成工党和保守党各自自身都在是否脱欧方面裂成一半。所以其实核心问题是,人类怎么组合成一部分,去欺负另一部分人类。并没有进步,只有改头换面。(我可能是在胡说八道,但可能也有点道理。。。)

还有一个细节是,上说烧女巫这件事,虽然天主教和新教其实都没宣称对方是女巫,(好像天主教烧得比较好多,但新教地区也有非常可怕的案例。萨勒姆就是新教地区)但是的确在新教兴起的时期比较盛行。很可能烧女巫和宗教改革的冲突并没有直接联系,但因为宗教改革的冲突,社会上有一种紧张的气氛,觉得需要管管,让社会净化,所以才有这么多迫害。这又让我想起前一阵看到RTD综合他朋友和阿特伍德说的一句话:当社会紧缩的时候,弱势群体总是最先受害。(阿特伍德说的是女人,RTD朋友说的是同性恋。)所以呢,虽然我支持的一方胜出是不可能在有生之年等到的(你就是忽略书里教的新教和天主教都还不到哪里去),就算等到了也是被别的形式的冲突替代了,那我还是并不选择在此生加入某一方去欺负另一方,这是因为我永远同情弱势群体,因为我是女人,it could always have been me.

好了以上是我强行把这本非常中立的书用我的偏见理解一遍。因为没有偏见的话我就看不懂,就感觉没有有意义的东西可以记。

bookmark_borderRiver Town

从哪里说起呢?这本书我几乎挑不出不喜欢的地方。而喜欢的地方有很多很多,想说的也很多。

我们身在中国,但因为宣传的原因,其实对中国现代的事情知道得很少。他写了关于三峡工程的事情。我联想到我自己的认知过程。我小时候完全是被宣传牵着鼻子走的。记得初中的时候我特别喜欢地理课。我们的地理老师让我们每堂课前轮流讲一个主题。别人都敷衍了事,而我却非常期待。轮到我的时候我讲了南水北调的东西。而我的source则都是报纸上来的。我小时候特别喜欢看报、剪报。我完全不知道这些大工程里面有有争议的地方。而当时我讲完以后,我记得我对地理老师的反应略失望。老师表扬了我,但他说的是“这位同学准备得这么充足,自己肯定学到了很多东西”。我记得老师完全没有就我的话题内容发表任何评论。那之后,我也不记得是哪里看到说是有争议的,我也不知道争议点是什么,只记得自己完全倒向了另一个极端,对自己当时的得意的演讲很羞愧。这本书里讲三峡工程的利弊,其实里面的argument都是很基本的。我很可怜小时候的我自己(以及所有中国小朋友)根本不懂怎么权衡多方意见,也没机会在小时候学。

关于三峡工程,书里比较有趣的地方是关于人。他观察到当地百姓完全不关心这些。即使是那些必须迁移的人。我完全可以想象那些人那时候是这样的。他猜想背后的原因也很有道理:这些中国人经历过那么多更糟的事情,早就习惯不要发表观点了。

他对人的观察,可能来自于他特别喜欢人,对此特别感兴趣,对人也特别有同情心。我记得书一开始说到为了招待外国客人,他们被邀请参加酒宴。我真的是特别特别讨厌劝酒文化,而且一直很纳闷到底是要干啥。直到之前有一次在豆瓣上看到个什么文章说,劝酒文化是权力和服从的游戏,我才恍然大悟。而书里就直接用了一个词bully概括,实在是很精准。

另外有好几个地方让我对这最近的历史有点惊讶。他说anybody in Fuling who wanted real news relied on either the Voice of America, itself a propaganda organ, or小道消息。可能因为那个时候我自己是个小孩,我以为以前大家还是普遍比较相信官媒的。那时的官媒也没有现在这么离谱吧?至少当时还维持着一种“会有希望的”的假象。我没想到在涪陵这样的小地方,大家也不曾相信官媒。

另外一点是,书里他暑假去了新疆玩,当时半年前刚发生了伊宁事件(这是我看书后疑惑而股沟才知道的),新疆的安检非常严格,军警是持枪巡逻。这是我本来又忽略的一件事:特殊对待新疆并不是现在才有。

我很喜欢书里他一步步去了解人。我们的上一代中国人的经历真的是很特殊啊。他的一个中文老师的妻子的家里,有一个去了台湾的兄弟,该兄弟后来去美国读了博士。我特别感动他和涪陵的天主教神甫成了朋友。神甫在文革期间的经历很惨。他回忆在文革时被迫害致死的同僚的时候,他“顿了一下,好像在回忆他们的音容笑貌,最后说,‘六个’”,看到这里我流泪了。这些人死了还有人记得,简直是幸运的了。至少让我们记住史实好不好?作者本人是天主教徒。他父亲来涪陵看他的时候,也去见了这位神甫,两个语言不通的人你一句我一句拉丁文,也让我很感动。作者说他读他祖父的笔记发现,祖父曾经想要来中国传教。他离开涪陵前,跟神甫道别,告诉他他祖父的事情,请神甫为他祖父say mass。淡淡的语言,让我毫无防备地又感动了。

在文化差异的冲击下,有好多东西好像是超越文化的universal。我并不喜欢这个universal是宗教,但书里经常还有别的东西是这样的,比如自然风光的美丽,还有一些人性要面临的问题,都是相通的。我觉得,他在中国教英美文学,更是对什么是cross文化的universal感触特别深吧!书里好几次写了他观察学生解读英美名著,也是非常有意思。

我很喜欢他写到女性的地方,非常有同情心,又非常真实。书的开头他自嘲说,涪陵的学生还没有到抗议一个白男教书的地步。书的后面有一段说到,他被一个女性骚扰。这可能对他造成麻烦,他没有写他觉得厌烦的时候(应该有这样的时候吧?)。他说他明白这是一个非常unbalanced的人。和她打交道的过程中,他印象很深的是她非常的unhappy。虽然他的女性朋友相对少一些,但他还是觉察出女性特别容易被压抑。(他知道中国女性的自杀率是全世界最高的,也是全世界唯一一个女性自杀率高于男性的国家。)他写道:

I found that I had no equivalently simple definition for the average young woman in Fuling. She was expected to marry young and promptly have her child, and yet her childbearing was strictly and legally limited. She was expected to have a job and earn money of her own, but job discrimination was even more severe than in America.

他有写到文革中被迫害的人总是立即招供。

It was like a target of McCarthyism immediately breaking down and admitting that he was wrong, or a holocaust victim hating herself because she was indeed a ‘dirty Jew.’ Often it seemed that in China there was no internal compass that was able to withstand these events.

对了,另一个和我本来认知冲突的地方是,当时他们对外国人还是很提防的。我还以为提防外国人是最近两年的事情。他的酒店住宿会突然闯入警察,其他peace corps的外国人中,有一个因为和出租车司机吵架,最后被遣返了,遣返前的审讯里发现他说的很多反动的话都记录在案了。在学校里,官方是要求他的同事都不要跟他深入交朋友。书的最后他们班级的学生表演中国版堂吉柯德,不小心跨了界线,最后被不允许在大会上表演。他对审查的认知也是非常敏锐的。他当时才在中国待了两年,就深深体会到审查的可怕之处是它的暗箱操作。他还想到,如果他的话也记录在案,那就是他班上的同学在记录,而这个同学很可能是一个好学生,也许是他很喜欢的学生呢。

书里让我看到我自己的是一个英文名叫Rebecca的男生。何伟并不喜欢这个学生。这是一个学习不怎么好的学生,在“美国该不该采取独生子女政策”的辩论中以“美国是自由的”为由来反对。何伟说,他曾经想象中国的dissident是勇敢、有远见、charismatic的人。也许六四事件里的人是这样的,但在涪陵,Rebecca是唯一一个接近dissident的人。他说如果中国以后会有变化,他看不出变化来自Rebecca这样的人。

这个Rebecca明显内心一直有怒气,可能怒气让他偏离了一些。我就是这样的人。很早很早以前,我发现了一个词可以概括这种人:malcontent。我们有不满,但能力不足,无法改变世界,然后我们就更加不满。可以说我从小学开始,就一直在学习压抑这种情绪和倾向。最早的时候我依赖偶尔的情绪爆发,所有人都知道我‘脾气不好’。后来我是绝望地限制自己的爆发,我无法真心批评自己嫉恶如仇饿性格,我还是觉得是别人太宽容恶了。后来我才认识到宽容本身的价值。成年后,不管我接不接受,我理论上是要为世界负责的。何伟对Rebecca的态度(直接概括他是个loser,太直白决断了吧?)让我有点难受,但我也完全理解。

最后再摘抄一段直击我的(在去新疆的火车上提到了动乱):

A woman in her forties told me that she didn’t understand the issue, because she was simply Old Hundred Names. That was the best part of being Old Hundred Names – they were never responsible for anything.

这本书的文风就是这样的,有时候透过小小的twist读出他的观点。

我非常喜欢这本书的形式。书的后记里写他的经历的时候我学到这种叫做narrative nonfiction。这种形式并不急于下结论,而是把整个过程暴露在外,包括作者的背景、作者写这段话的前因后果。因此,读完这样一本书,对作者本人也有很多了解和想法。我可以看出他喜欢了解人,喜欢自然景观。也许这本书好看的本质原因是作者是个很好的人。我有点想读一下他写的埃及的书,看看换个话题我会不会同样喜欢。

bookmark_border夏天午后的雷阵雨

我小时候的一个记忆是,夏天的午后下雷阵雨。那时家里只有一个房间,一扇窗。炎热的夏天在家里,忽然意识到天光变暗,是年幼的我第一次意识到平时对日光过于习以为常。过一会儿传来滚滚雷鸣,接着就是雷暴雨。窗外的弄堂里到处流淌着雨水,从屋檐上,从雨棚上留下到水泥地上,流进墙角的排水沟。雨水冲走了炎热,凉风习习。而我们平时一天的节奏被打断。我们不再摇扇子,或者做别的我们每天做的事情。爸爸无言地望着窗外,抽着烟。以前的这种雷阵雨一般都很快就过去了。雨停后,夏日的太阳依旧猛烈,很快外面残留的水也不再凉爽。我们继续摇扇子,而爸爸则去做他夏天下午会做的事情。

中学地理课上学到,这种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常见的对流雨。这也是我小时候特别喜欢地理课的原因之一,因为我可以拿学到的东西和常识、经历、想象去比较。后来我们搬离只有一个房间的住处后,夏天下午仍然会下雷阵雨。有一次我骑车出门遇上了。瓢泼大雨冲到我眼睛睁不开,我只好打退堂鼓,推着自行车走回家。但是当我回到家门的时候雷阵雨已经过去了,不久太阳就烤干了我湿透的衣服和头发。

我不知道为什么如今夏天下午很少下这种雨。难道夏天午后的雷阵雨也只是我忆旧过程中理想化了的内容?还是全球气候变化中,消逝了的一个现象?如今夏天只有持续不断的烈日。而如果要下雨,就可以给你下一个星期、一个月。


我忽然写了这篇日志。因为我在读Peter Hessler的River Town。别的优点先不说,他用语言描述的场景读起来特别有滋味,好久没有新读到的书给我这种感觉了。有时候他描述的场景,没有评论,就能让我感动掉泪。这也太夸张了。作为一名东施,我必须效颦一下,用自己的语言来体会一下把对一个场景的感情投射在描述里,看看能不能达到那种效果。

另外想自大的一点:我发现我现在中英夹杂的毛病变少了。写上面的文字的时候有几次我挣扎着思考怎样用中文表述。一个地方是,小时候下雷阵雨之前天变黑,是让我不再take sunlight for granted的一个记忆。这个想法我是翻译成中文写的。第二处是怀疑自己对雷阵雨的记忆是不靠谱的nostalgia,难道这种词中文都没有对应吗?肯定是我的知识有问题。还有一处是,前面那一段说River Town,我想说的是among other things, the language is a pleasure to read. 因为这本书最大的优点肯定不是语言。我以前中英文夹杂,是因为我自大地觉得想法本身最重要,我就真的不在乎我写下的是中文还是英文。我现在还是觉得想法本身最重要。但是如果你有技能用准确的语言记录下来,那就更好了。我应该用更高标准要求自己。至于怎样做到像River Town这样的效果,那人家是专业的,我还是先不要妄想了。

bookmark_border重读 Rite of Passage

隔了那么多年重读这本我最喜欢的小说。记得当时的读后感里我写道,Alexei Panshin是28岁的时候写了这部小说,那还是个比较年轻的年龄。现在我已经越过那个年龄很久了,重读有很多新的感受,而原本喜欢的地方也丝毫不减。

当年读的时候,虽然虚长小说主人公十岁有余,但我对世界的了解是很狭隘的,接受小说设定的时候,也是和她一起学习这个世界是怎么运作的,并没有质疑。欣慰地发现十多年后的我重读,这段时间没有完全白活,对于飞船社会的运作我critical了很多。这是这遍重读我感受的最大变化。

飞船的这种设定,夹杂了很多元素。首先他们这种计划生育,不仅限制孩子的数量,连父母配对也是需要基因学家批准的。这其实是非常dystopia了。小说里,这个对Mia来说不是问题,她从来都没有质疑过。但是这个前提暗含的道德和哲学问题,本身可以作很多文章。

我以前读的时候,只看见了飞船上不同意见的人互相讨论,最后投票决定事务,我就把那个当作是西方liberal模式了。但实际上,飞船的运作是非常共产主义的。Mia说过他们几乎没有商店。因为物资丰富,所有人都可以各取所需。这种情况下,大家普遍的倾向反而是 possession 越少越好。其实很多科幻都不自觉地非常共产主义。记得去年看The Orville的时候里面提到一句“我们现在已经没人追求物质富裕了,有追求的人都希望取得科研、艺术或者探索的成就”。

以前我觉得小说妙的地方在于,随着Mia的视野的开阔,她的观点一直改变。一开始爸爸好像是最好的人,她发展的目标。最后她和爸爸的观点分道扬镳。现在我想说,另一个同样妙的地方是,Panshin描写的飞船,看似是作者构建自己的乌托邦的机会,但实际上,Mia最后批判了飞船的对殖民星球的政策,并且好多次说到了在飞船上没有真正的艺术。我记得后来在短篇小说集里读到Panshin写的同样设定的短篇小说,就是pro殖民星球的。不仅Mia的观点有变化有突破,我们以为的作者的观点也是有发展有变化。

另外我觉得借Mia视角叙述,而且是一个成年男性作者用十几岁女孩的pov写作,并且里面显然有unreliable narrative,这些技巧,和我最近在读的冰火是同样的水准了。

我不禁对Panshin本人有点感兴趣了。这次重读完,我还没重新研究过他。但我记得他说过他是俄罗斯裔移民。他的名字就很明显。我觉得在Tintera上发生的事情,Daniel Kutsov这个人物,是stereotypical的俄国式政治迫害。我作为中国人,对此感觉特别亲切。这想必也是第一次读书的时候我特别被吸引的地方。

另外一个想说的地方是——Mia是一个深肤色女性主角啊(虽然call out就有点损失了书里的效果)!书里就提到肤色大概两次,的确,科幻就是这么一个机会,让人跳出现时现地,设想一个不一样的情况。这本书写于六十年代,正是民权运动的时代,当时种族是个突出的问题。而Panshin写了这么一个小说,直接默认没有这个问题,这比call out这个问题气度高很多。另一方面,我想到看那么多以前的科幻,都要忍受那个时代的白人男权default。从阿西莫夫和克拉克对女性的忽视(这是因为他们更有兴趣讲别的,所以不是大问题),到布拉德伯里的暖男直男癌,再到海因莱因的恶性直男癌,Panshin来自那个时代,却超前了那么多比前述大家高明这么多,没有时代的污痕,可谓是出淤泥而不染。我真的在等待如今那么注重种族平等和女权的主流舆论再次注意到这个珍宝。

这遍重读,我还发现,Mia和Jimmy的关系,好像在我潜意识里一直是romance的理想模版:一起成长的两个不同的人。这只是在我的潜意识里,他们的关系在大半本书里都并不是很主要的线索。甚至,他俩的相遇相识,都是飞船的计划生育的安排。这非常不浪漫是吗?我非常喜欢故事的发展让你一直没关心他俩的关系,但是到发生的时候却不由地高兴。他俩代表两种特别吸引我的人:Mia非常好强,有思考有偏见,但对自己一直很坦诚。我在现实中也有时候会被有点刻薄的人吸引。而Jimmy非常motivated,性格又非常宽容,又是另一种在现实中很吸引我的人。

书里还有很多nuance,world building已经做得很不错了。但我仍然觉得,飞船的这种模式不能长久的。我简直想为这部小说写点fanfiction。我想,飞船人总有一天会意识到他们的stagnation的(虽然他们目前表面上还维持着比殖民星球先进的表象)。我觉得,一切都小心“科学”地控制好,是无法激发人类的潜力的。当然,这是哲学层面了。

我第一次接触这篇小说的时候它是不完整的(《科幻世界译文版》),当时我已经很喜欢小说的不完整的感觉了。现在我觉得这个世界设定还有很多意图没有flesh out,仍然给我一种不完整,作者还有很多点子的感觉。我特别喜欢这种留白。

OK最后说一下批评。我觉得这个小说有一个毛病,就是情节设定不够巧妙。Mia利用学生身份骗人这这个伎俩她用了两次。另外在Tintera上她的幸存有点太方便了(直接有个好心人收留她)。还有最后整船assembly开会的那个决定,我觉得那个决定的事情更subtle一点更好。书里是demolition vs containment。我觉得销毁这件事太出格了,而且有Trial group的孩子在上面可能还活着呢?要是改成containment or not,然后多数票是contain,Mia如果反对的是这个决定,感觉会更有意义。本来Miles和反方辩论的时候已经提到了星球落后问题飞船是不是有责任,如果最后投票结果是大家觉得没责任,而殖民者的罪行需要用containment来惩罚,就很有意义,而且和现今政治中对自由贸易的动摇可以对应。(然而,书的最后大家的投票不是Mia希望的,这种感觉是不是和我们看到川普当选有一点相似?不同的是,Mia和Jimmy还有他们的老师都相信,下一代人会有所改变。如今的现实世界里,我们的感觉则是相反。)

这本书击中我的地方是它的气度,它的idea,而不是情节(其实情节挺吸引人的,而且是从细节的地方开始写,非常容易读)。Panshin可能觉得自己有很多哲学想法,却并不是很擅长编故事,所以他后来主要写评论。

本来想8/14看完写完这篇感想。这是书里的飞船发射纪念日,自从有一次发现这是作者的生日之后,我就一直记得这个日子。但是呢,我还是拖延没完成,现在在一周后才完成(总比没完成要好)。

bookmark_border枪炮病菌钢铁

再不写要忘记了。

豆瓣标注里写的是:醍醐灌顶。扣一星因为觉得论述略重复。主要结论:目前世界的不均等状态的根源在于地理环境而不是人种差异。同意主要结论,但不是百分之一百确定论述过程足够有力。有些地方觉得是马后炮:你总是能想出支持你结论的理由的。最后,我觉得差了一口气,我觉得结论“人种差异不能解释目前世界的差异”不如得出这样的结论:“我们需要在落后地区制造好的institution”

我印象中前半本书很醍醐灌顶。主要内容是考古学和农业发展的推测。人类选育动植物,给地球带来的变化。(天啊那么现在人类的能力更加大了,是不是地球就要变成人类独尊,别的生物都是为人类存在的了。。)还有这些品种在人类之间的传递情况。也就是农业的发展开始带来不同地区的区别。

一方面,有些地方的推理感觉很convenient。比如说有些地区(美洲和非洲)农业成果的传播很慢,所以他们发展慢。后来又说中国的农业传播很快,所以中国很早就是中央集权,这又对社会innovation不利。这时不得不有一种以结果定制推理的感觉。

后半本书一方面有点重复,一方面这里的推理越说越不让我信服。因为之前被《人类简史》洗脑过,这本书的目标是解释当今世界各地差异的原因。我觉得解释过农业差距后,后面的发展全都可以推论到农业发展差异上,那么干嘛还要写后半本书呢?我觉得除了农业发展的差异,后来的社会的差异有很多更重要的因素,也就是经济和技术创新。也许这只是我作为中国人会感觉书里的推理特别不满的地方。作为书的受众新几内亚人,也许作者的说理已经很足够了。但是中国作为最早发展农业的国家,现在这么糟糕,是一个横亘在我眼前的(这本书没有足够解释虽然也不是它特别想解释的)大问题。


最后说一句没什么关系的。我在notion笔记里只写了一句话:考古学究竟什么用?我记得当时这么写,是因为我想到去年一直在看的BtVS里,Buffy的小伙伴们经常要research古文字什么的。这本书里呈现的一些考古学线索和推理,让我明白电视剧里scooby gang的research还是有点道理的:)

bookmark_borderAGoT(当我读冰火的时候我在读什么)

电视剧完结后,我因为感觉不满足而看了很久的同人文。写得好的有发现几个。然后我想有这精力不如把原著拿起来重看一遍。我认为这书其实很适合重读。因为看了后面,再回来重读,很多信息第一遍读的时候不知道是什么而记不住或者忽略了;很多人物,你知道他们后来的走向后,重读又可以塞进很多解释。我很惊讶第一部里其实就提到了很多很多我以为后面才有的事物,比如Faceless Men、Essos的各大地名等等。

为什么读奇幻

魔戒系列开创了中世纪风格奇幻这个类型。我们在为虚构世界的历史感惊叹的时候,常常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依赖的心理。先人的legacy是多么伟大,只要我们坚持不背弃它,就能得救。虽然其实魔戒系列还有很多别的东西,除了有对grandeur的歌颂,更有对霍比特人这样所谓的小人物和平凡生活的热爱。然而中世纪背景,总是带着这种压抑森严的父权社会的意味。我并没有头昏到想要用现在的种族和女权标准去衡量魔戒,但是中世纪背景的奇幻很容易在我心里唤起一种想要依附于这个美好的hierarchy的情感。差一毫,delusion of grandeur就会战胜我的不坚定的意志,让我不假思索坠入依附父权的心理。所以我对中世纪奇幻一直很有戒心,最近和冰火对比后,我才明白我自己的心理。

仔细想一想,星战也是这样的史诗奇幻。只不过它的设定,是我们现在相信的东西。其实我对星战的痴迷,是因为民主的理想、Jedi Order的高尚、旧共和国的辉煌,这些理想不囿于现有事物的框架,可以脑补成完美。所以我想要依附某种hierarchy的心理需求可以尽情满足,得到了释放。

如果不是让自己折服于恢弘史诗,那么读奇幻是在读什么?读冰与火之歌是在读什么?最初我也是当作中世纪奇幻来读的。大家知道,you are in for nasty shocks. 过了这么多年,那些情节shock产生的情感不稳定终于有点过去了,这才能回头想情节背后的东西。

那么为什么读冰火呢?

当年最初被震惊之后,我有各种心理反应。有时候我想,这个作品太讨厌了,惩罚好人reward坏人,就为了让我们震惊到懵以显示自己的高明?有时候我又陷入victim blame,Ned是不是愚忠,还把他的孩子们教育得那么天真,简直是罪魁祸首。有时候我又会victim blame+厌女症爆发,blaming it all on Catelyn。当然最自然的反应是期待最后会有pay off,红色婚礼、后来的临冬城烧毁,都是给期待pay off的人打脸。(可以看出,在情感打击下,我的理智和原则是多么脆弱。)

这一遍读,一直是知道Ned的结局,但还是一路支持他的各种选择。(除了还是很可惜他没有及时把两个女儿送回家,造成她俩后来的艰辛。)我觉得他做得最对的选择就是给Cersei警告让她离开。(Varys说你给Cersei的mercy杀死了Robert。这个说法的logistic我不理解,因为给Robert递酒这件事应该是在之前就安排好了的。并没有提到说他俩的谈话后,Cersei派人去找了Robert的随从。)我觉得,对抗这个世界唯一的办法,就是不要变成这个世界里你反对的东西。Be the change you wish to see in the world.

大家都说Ned是最诚实的人。但其实他说了很多谎。我记得有一处有他的内心活动:the lies we tell for love。这句话和Jaime的the things we do for love遥相呼应。Ned支持Arya谎称Nymeria是自己跑掉的。而他自己为了保护Sansa而说了最公开的一个谎;为了保护Jon而说了最彻底的一个谎;出于对Robert的同情而隐瞒了他儿子的身世;为了给Catelyn提供即使只是微弱的保护,在他第一次知道Catelyn抓了Tyrion后,他毫不犹豫担下了责任,宣称是他的命令。他其实无时无刻不生活在谎言中。但他的谎言都是出于对别人的爱。所以要定义Eddard Stark,不能用诚实来概括,而是爱。我对他没有在Robert死前跟他坦白有点意见。但是想想这些都是合理的。对他来说,说谎是痛苦的,但是他一个人承受那么多说谎的痛苦已经那么多年了。这是他会做的事情。

我有时候想要把很多事情怪罪给Catelyn。要是她能宽容一些?要是她能爱Jon,Ned会不会告诉她?我不是很满意他没有跟Catelyn坦白Jon的事情。要是她对Tyrion宽容一些?不过实际上,关于Tyrion的事情,当时的情景很快就不受她控制了。我觉得安排Catelyn这样一个角色,你不能全心全意爱她,也不是‘虽然我有缺点,但站在我的立场看你就明白了‘这种套路。我觉得这个角色反映了冰火世界人性的复杂。

说到能全心全意地爱上的角色,那就是Arya。我对狼家的感情,是在于那整个环境,那个让Arya能毫无戒心地跟马厩男孩、女佣人、屠夫男孩成为玩伴的老家。她爸爸坚持每天晚饭都请一个手下的人来吃饭,听他们说话。有时候是一个卫兵,有时候是隔壁城堡的主人,有时候是Old Nan。我们怀念的是这种旧时光看来是回不来了。但这个环境造就了Arya。她后来好几次提到猎狗杀了Micah,Jaime杀了Jory。她对所有人都付出真心。和她相比,这个时期的Sansa真是不能看。。其实整本书我情绪反应最大的,不是Ned的处决,而是在Trident上和Joffery的摩擦,以及之后Sansa的背叛。因为我和大多数女性一样,从小就肯定起码从某些方面自发地反抗gender normativity,所以Arya是很自然能代入的一个角色。Joffery的这件事,第一次让Arya体验到公正是不能得到的。

第一部里的Daenerys也是我喜欢的。喜欢看着她从哥哥的阴影里走出来,喜欢她融入Dothraki。然而这部作品里对Dothraki的塑造,我有点不get。。。我也不get龙这个mythtical存在。。

我最喜欢的pov是Jon的。他也是我最喜欢的角色。这里所有的主角都是生活在逆境中的,所谓的cripples, bastards and broken things。和Tyrion,Danny相比,Jon太容易喜欢了。你可以跟着他的故事,体验他的感情,而他本人相对而言缺点也比较少。以这个理由去喜欢一个冰火的角色是不是太天真了?我超感动的地方是,他对Night’s Watch disillusion后,被Donal Noye教育了一下,然后态度完全转变,决定帮助背景比他差的兄弟们。他的不势利,和Arya一样。我太喜欢他俩了。我还很喜欢他和Tyrion的bound,我一直喜欢这种背景不一样的人从戒备到互相理解和欣赏。我也好喜欢老熊,老熊说话太酷了,还有他的乌鸦。

当我读冰火的时候我在读什么(前面还是没回答)

我觉得琢磨冰火里面的细节给我一种星战的感觉。不同的是,星战的经常是脑补,而冰火则有独立于我head canon的答案,也就是作者的意图。就等着作者把意图全都坦白吧!之后我们还可以宣称death of author而继续自己的解读。对我而言,这一次重读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对中世纪奇幻的偏见。

我这样的普通fiction consumer,看冰火先是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平静下来。再开始琢磨里面的东西。冰火反应了一种对历史的理解,让人着迷。还有各种unreliable narrative,精巧绝伦。这些都是因为有前面的感情牵制而让我有兴致去琢磨。我觉得,架空世界的虚构历史,是很有趣的mental exercise。但是我现在不知道作品里的奇幻元素是要用来干嘛。一般奇幻会把奇幻元素用来justify一个hierarchy。但我完全吃不准冰火里的奇幻元素最后会起到什么作用。如果只是“谁有冰+火的血统(也就是Jon)谁就是救世主/最后赢家”,那我会很失望的。希望这个系列的书的最后,可以反类型一下。

bookmark_borderAGoT pt1

Ch 0-9

本来我打算像当年看TCW的时候一样,每一章都记录一下提到的人、地方、事物。操作到第四章Daenerys的时候,大量地名人名,记下来感觉不现实也意义不大。所以目前打算看一点随便写一点记录和感想。

  1. Prologue
  2. Bran I
  3. Catelyn I
  4. Daenerys I
  5. Eddard I
  6. Jon I
  7. Catelyn II
  8. Arya I
  9. Bran II
  10. Tyrion I

第一本书一共有72章,另外还有prologue和appendix。所以我大概看9章发一篇小结好了。

这次重读我挺惊讶第一本书里就有很多和我印象很不一样的地方了。我是在看了电视剧第一季之后找书来看的。当时可能看第一本书的时候不仔细。

印象最深的就是很多提到的细节(地名、人名、历史事件、环境、宗教等等),我以为是后来才有的。比如Daenerys那一章,就提到了各大Essos地名:Tyrosh,Myr,Lys,Oohor等等她后来去的地方。在描述他们的家乡的时候,把Westeros整个讲了一遍。Bran的那一章里,就提到很多历史,因为Bran学了这些传说,向往成为骑士。

我第一遍读书的时候,印象很深的就是Jon和电视剧里不一样。他是个深思熟虑的早熟的孩子,和Robb对比鲜明。书里的Catelyn也和剧里不一样,书里她更加confrontational。虽然这让我喜欢她少了一些,但是却让这个角色更加立体了。她必须一直忍受着Jon的存在。如今我们一直在说strong women character,我觉得Catelyn这样的才高明。她乍看上去是贤妻良母,心里想着我还可以给老公生孩子,但她有强烈的动机。她说可以忍受Ned有私生子,但要带到家里来养是她受不了的。我觉得这让她这个角色显得特别的真实。剧里的另一处大改动是Ned去KL的决定。书里他不想去,而她要他去。我觉得书里也特别合理。Ned和Robert曾经是好友,所以他看不清Robert如今已经变了个人。Catelyn可以看清他不能不去。Ned说他如果拒绝了Robert,对方只会不高兴一星期,过后就又会跟你大大咧咧开玩笑了。这里Ned可能在自欺欺人。

当初刚开始看这个系列的时候,可能期待的只是传统奇幻。如今感受到了这部作品的厉害之处是视角多元,每个角色都有动机。你不可能站在一个立场上去判断一个人。这个特点,其实在prologue里就非常显著。Prologue里提到了三个Night’s Watch成员,给了他们不同的经历和性格,所以特别好理解他们在这场戏里各自的动机。你会特别讨厌Waymar Royce。然而,在他倒下前,从Will的角度来看,他又是很勇敢的。几年前我可能还无法接受在fiction里还要理解本来架起来准备讨厌的“反派”。现在我充分appreciate不要随便把人树立成反派。

那么说到反派,Viserys和Joffery有可取之处吗?我想不出来:)

另外一点是,角色的年龄,让人难以适应。Robb和Jon都是14岁,Theon是19岁,Sansa是11岁,Arya是9岁,Bran 7岁,Rickon 3岁。Eddard只有35岁。Joffery 12岁。我觉得他们都x 1.2就好了。。

bookmark_border倒浆糊(倒出来,没有打错)

我看任何东西都只能看见自己在想的东西。(我的头脑宛如一团浆糊,什么放进去都会搅在一起。说好听点是融汇贯通。)

最近看的所有东西都让我觉得世界怎么在各个层面上都这么糟糕,而且没有解药。无形的大手在运作,个人的力量没办法改变什么。没法怪罪任何人或实体。

上周分两天看完了Dominion。这是一部介绍目前世界上的畜牧业的纪录片。我们吃肉吃蛋吃奶的时候总是想象那些动物的处境已经是尽量人道了的。实际上远非如此。这部片我只能说是听完的。我坐在电脑前,从头到尾基本上一半的时间都用手挡住屏幕,因为画面实在太血腥太残忍了(而这些是如今畜牧业的常态)。有些动物被用来养肉、有些用来下蛋、产奶、产毛等等。因为经济的驱动,下蛋、长肉的量远高于自然状态。那些母鸡看起来太可怕了,毛大片大片地掉了;那些用来养肉的肉鸡,则连站起来都很困难等等等等。看这部片的时候我想到(实际上纪录片结尾也点到了),人类对于动物的dominion,和人类对于别的人类的dominion,其区分可能只是一个spectrum,也许并没有本质区别。前一阵读了《汤姆大伯的小屋》,里面提到的把黑人奴隶的婴儿和父母分开,这种做法,和奶牛产子立刻被夺走的区分,其实也没那么大?

我在读《汤姆大伯的小屋》的时候想到,我以前一直不知道奴隶是什么意义。小时候就知道我们要“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但我似乎自打有意识起就一直意识到,这种口号往往是反过来的意思,越是叫得响,就越说明我们其实也是奴隶。我发现我潜意识一直认为黑奴的问题只是他们在明面上都是低人一等的,实际上他们和我们一样,干活吃饭,永无天日(暗含着他们在争取什么啊的感觉)。卖来卖去又怎样?在我们这里恐怕还没人买我呢(!)。

美国过了这么多年,才承认黑人也有人的权利。有人的权利是什么意思?可以拥有财产,自我表达,自我实现。可是想想中国人的财产权也是很dubious的。国家如果想做什么还不是可以对你做任何事。

最近一个新闻是发现一个数据库,里面对女性都打了一个属性BreedReady,这和养猪的区别(因为使用了Breed这个词而显得)有多大?

再说回纪录片里看到下蛋的鸡或者养肉的鸡形体上已经和我们印象中自然的鸡很不一样了。我想到现代在城市中生活的人们,比如我。长期看着电脑因此视力很糟糕;肥胖、有腰椎间盘突出,跑500米就喘不过气来。更不要提心理上的扭曲了。我们看到的各种纪录片和国家地理摄影师镜头下的野生动物,形状各异,但各自有各自优美的地方。我的身体之于一个自由自在生活的健康人类身体相比,是不是就和Dominion里产蛋的鸡或者肉鸡之与我们印象中散养的鸡的对比一样。

然后,最近在《枪炮、细菌、钢铁》里再一次读到,人类的扩张带来了当地物种的灭绝。读到书里写从白令海峡到达美洲的人类扩张的速度的时候,我忽然想起了Firefly里提到Reaver出没的地带越来越广。Mal说:Getting awfully crowded in my sky。我想,对于动物来说(甚至后来对于面对殖民者的原住民来说),人类就是reavers。本来只在最北边出现,但是他们扩张得太迅速。

顺着这个思路想下去,想到Zoe跟Simon解释Reaver的那段话:”If they take the ship, they’ll rape us to death, eat our flesh, and sew our skins into their clothing. And, if we’re very, very lucky, they’ll do it in that order.”忽然证实了!人类就是reavers。Dominion里都有啊!而且经常是不按这个顺序来的。纪录片里贯穿每一种畜牧动物的一个问题是,无法很有效快速地杀死它们。甚至,他们有拍摄到中国的皮毛业活剥皮的地方。我尽管一直遮着屏幕,还是看到了一点,不想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