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kmark_borderKeep the Aspidistra Flying

这本书,刚看完的时候感觉不是满分,但是回想起来,觉得我的批评都经不起推敲,越回忆越觉得书本身没有什么缺点。主人公 Gordon 让人觉得很讨厌,和 Burmese Days 里的 Flory 一样,是很有缺陷的人,比 Flory 讨厌很多。Burmese Days 我看完后就很激动,觉得是我最喜欢的小说之一了,但是回想起来,我那么喜欢还不是因为它看完的时候是一种完整的感觉,结局震惊又合理。这本小说的结局也是经过一个转折的,这个转折也是合理的,我总觉得展开不够,但是想了想可能是觉得前面的问题没有 resolve,从而觉得到达那个结局不 satisfying。但是小说为什么要追求 resolve 前面的问题呢?Gordon 和 Flory、Dorothy 一样,是作者自己的一部分。这样想来,作者没有写一个又一个 Flory 才是厉害。

Gordon 自我放弃去租烂书的书店工作的时候心里想,这里没有人会注意到他的口音发现他受过教育,没人会问他:

“What are you, with your brains and education, doing in a job like this?”

在我大学毕业后找工作的时候,有类似的心理,甚至被过一样的问题。

Gordon 的内心戏很多,和我一样。虽然我完全不能理解他为什么一开始羞于花他的 3 pence 硬币。不过他的大多数内心戏我都很理解。比如餐馆服务员问话的口气就让你多花钱;比如很想很想去一个店里坐一会儿,但是到了门口,里面的人声传来,就泄气了。Gordon 还是一个前后不一致的人,但是作者写他就写得身临其境,这种不一致很可信。

配套阅读可以有两篇奥威尔写的杂文,一篇是 Bookstore Memories,比较短,说了一些他在书店工作的事情,他对顾客的观察,还有他对这个工作的收入的计算。另一篇是篇幅比较长的 Such, Such Were the Joys,回忆了他的童年。他在一个目的是训练你上好学校的学校学习,能进入学校也是因为他显示出了也许可以赢得奖学金的潜力,可以为学校带来荣誉,所以对他父母收费少。但是一进学校就很明显他家比别的孩子家穷,老师对此也毫不忌讳,教育他的时候经常提醒他你家里穷再不好好学习就完蛋了。书中 Gordon 的小时候也是类似的,再加上 Gordon 的写作才能,这个角色也是奥威尔本人的一部分。他为什么经历这么丰富,写出来的小说都是以自己为原型,还能写这么多。或者说,奥威尔在普通人的经历里看到意义,或许也是他的小说在探寻他自己经历的意义。

书中对贫穷问题的讨论也非常真实,放到现在也很贴近现实。Gordon 的有钱人朋友 Ravelson,对自己的有钱有点愧疚。虽然大部分钱都用来办社会主义期刊了,他自己还是保留了一笔钱给自己生活,这笔钱是 Gordon 收入的4倍,是后来一个工作收入的 8 倍。Ravelson 喜欢谈论社会主义,但是 Gordon 对什么主义没兴趣。Ravelson 在餐馆消费,还会想到有失业工人他却不帮忙很愧疚。他俩一起出去散步,都知道 Gordon 没钱而且不会接受 R 付钱,所以虽然都没吃饭却都装作已经吃过了,而且互相都知道。

那么,还需要说的是我想说的重头戏:男女问题。一般老的小说我会提醒自己考虑一下时代,多给一点理解,不要以现在的标准去要求吧!我想了一下,这本书需要这样提醒的,是角色?Gordon 对 Rosemary 非常糟糕。但是这种糟糕写出来,意图并不是你要忽略那些,要同情主角。Gordon 还有其它各种各样的毛病,并不是一个博取同情的角色。

比如 Gordon 整天生气自己没钱所以没朋友,作家联谊会换时间了也不通知他,肯定是因为他没钱。接着就抱怨女人,说女人是 money God worship 的罪魁祸首,想要买小别墅都是因为女人要。你没钱,所以你女朋友不肯和你睡。有一个剧情是他要和 Rosemary 一起去郊外玩。他期待去玩的主要原因是认为这一次她同意去玩就是同意睡他。他们在草地里躺下后,她又拒绝了他,他就怪她嫌弃他没钱。“你知道我们没钱结婚,万一有孩子了呢?” ”结不了婚不就是因为没钱,所以等于就是因为我没钱所以你不肯睡我。“ 所以有问题就怪女人。从草地里出来的路上,作者总结了这么一句:

For the second time he had behaved grossly badly and yet he had made her feel as if it were she who was in the wrong.

我以为这种总结是最近几年开始才有的。和殖民问题一样,奥威尔并不是女权主义斗士,得到这些还是出于诚实。你不必提醒自己要考虑时代局限性,奥威尔超越了这些问题。

Gordon 很糟糕,但是他就是我(除了他的写作才能我没有)。可以说这本书的不同寻常之处就是普通人的复杂性写得这么清楚,与之相比,“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甚至显得 condescending 了。我想起一句很喜欢的歌词:

The dirt on which we are stepping

Is the dirt in which we will be found.

注:这篇日志就随便写写了,如果不写好我没心思看下一本书。

bookmark_border我好像看见了现代的诞生 Century of Revolution 1603 – 1714

Christopher Hill 的这本书,是 Revolutions Podcast 的书单里的。这本书不是很长,但是对读者有点要求,需要有点基础。书上的叙事非常简练,主要篇幅分各种方面来分析:政治、宗教、经济、法律、文化等等。作者在开头说,经过这段时期,英格兰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看的时候发现,我们会想到的属于现代的很多东西:议会主权(而不是国王主权)、宗教宽容、理性时代、科学启蒙、银行和金融、资本主义、殖民主义都是这个时候诞生和/或加速发展进入主流的。而英格兰日后对全世界的殖民,把上述这些带到了全世界,形成了我们现在的世界。看这本书让我更想了解这个时期,因为我觉得可以帮助我理解现在的世界。

书的标题中的两个年份,是斯图亚特王朝的开始和结束时间,分别是伊丽莎白一世去世和安妮女王去世的年份。书分了四个部分:

  • 1603到1640,内战开始之前
  • 1640到1660,内战、共和、护国公时期
  • 1660到1688,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 1688到1714,光荣革命之后

书的每一部分都是一章很短的事件概述。重点是后面分析经济、政治等的章节。

宗教改革与科学、资本主义、民主政治

记得之前读的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里宗教改革的那本书强调了不少新教和天主教的区别并没有很大,不要觉得科学、资本主义、民主政治这些现在看起来是当时先进的东西都是新教带来的。我记得 VSI 里面的论据有,这些也同时在天主教国家发展。

如果说那本书纠正了一点我原先的那些误解的话,看这本书又让那些误解回来了。但我也好像明白了为什么我(们?)这么容易有这个印象,因为看起来在英格兰,现代化的确是新教一起诞生的。而英格兰后来变成大不列颠,殖民全世界,再加上美国一开始是英格兰的新教徒移民殖民地,造成世界的叙述思路是在英美体系里的,因而我们会有这种误解。

英格兰内战可以看作是继续拒绝天主教,对当时的人来说,天主教和极权统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对他们来说民主政治无疑是和新教相关的。类似的,从这本书来看,自由贸易也是议会方特别想要的。国王为了自己的收入而卖特许 (monopoly),造成的结果就是买了特许经营权的商人可以做生意,这造成了市场上充斥着质量差价格高的产品。书上说,内战双方不是国王和议会,而是 court and nation。从对外战争也可以看出来双方对经济的不同态度。国王打仗主要是依照皇室的逻辑,一会儿要打西班牙一会儿要打法国这些传统敌人。但是护国公时期主要打的是荷兰(和法国西班牙周旋,联合一方打另一方),尽管克伦威尔非常希望和荷兰这个新教共和制国家联盟,他还是选择为了贸易和荷兰打。英格兰银行也是这个时期诞生的,背后是议会的信用(相比之下,国王信用很低)。至于科学,书里说质疑权威的科学精神也得益于宗教改革,听起来非常合理。培根是清教徒出身;当时的科学家有很多是我们在物理课化学课里学到的:波义耳、胡克。作者说他们的年代看来大部分都是在没有国王的年代发展起来的,唯一的例外是牛顿。我觉得需要回忆一下天主教国家对科学的贡献,以便记得还有不一样的发展路线的可能性。

失败的革命更好

英格兰的共和制革命是不是失败了?他们的君主到现在仍然在位。书上说,革命到后来,议会派无法团结了。我发现我在想,不能团结我更喜欢。失败的革命比成功的革命更好,因为他们还是在革命,在追求想要的东西,而不只是在追逐权力。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这该是革命失败的最终判决了吧?这一章的开头作者用的语言却给人感觉相反,他说:“不像以前是国王召集议会,这个国王是议会召回的。”这么一想,革命是彻底胜利了。议会和国王的关系彻底改变了,再也回不去了。罗素曾经说,光荣革命是世界上最好的革命,它的目标很小,然后完全实现了。罗素自己的祖先在光荣革命前的 Rye House Plot 里被处决,罗素提到光荣革命时语气里的自豪很可以理解。看了这本书你感觉,没有内战就不会有光荣革命,不仅在于内战让英格兰不想再内战了,更在于国王和议会的关系的改变,才让议会可以把统治权移交给 William 和 Mary。

而一些更关键的社会的变化,也是在内战和共和时期建立的:大臣不再是国王私人的朋友,为国家工作的人是公务员,civil servant。从军队开始,任命根据的是能力,这是英国军队很长时期强大的关键。而 Member of Parliament 这时开始仅指代下院议员,内战和共和时期他们和地方的合作,奠定了 MP 代表议员的做法。发展到后来,国王的 first minister,必须受到下院的支持,如今英国首相是下院多数党首脑的做法来自于此。

现代经济

我不是很确定这本书里有提到 Adam Smith 1,但是好几次我想到了这些历史经验肯定是 Adam Smith 的来源。国王卖的特许叫做 monopoly,那段历史经验就是,没有国王为了赚钱而设的管制之后,质量高成本低的商品自己会出现,市场的效率比管制高。另外,这本书1688之后的部分里有说到当时英国内部的贸易非常通畅,同一个地区不需要自给自足出产所有必需品,也很容易让人想到《国富论》里的 division of labor 借鉴了这里的历史经验。

关于贸易我还想到的是,在 The Divide 里面看到说欧美现在要求发展中国家打开市场是一种欺负人的行为,他们自己发展的时候就是保护主义。看英格兰的这段历史感觉印证了这一点。自由贸易不是那么自然和自由的,一开始都是强行。英格兰共和时期开始,对外战争就主要是为了贸易。

为什么对历史感兴趣

We shall often misinterpret men’s thoughts and actions if we do not continually remind ourselves of this background of potential unrest.

现在回去理解以前的世界是困难的。比如现在的人无法想象在当时,议会方眼里天主教代表了极权统治,新教代表了自由政治。现在我们看到美国的极右派中就有新教极端派。再比如我是一直不理解国王为什么不肯和议会妥协,放弃天主教再明显一点,自己也可以获利。书上说在当时不从宗教方面来统一的话,异端邪说被国王认为会造成社会不稳定。这就比较容易理解了。同时你可以想现在的很多 political debate 里肯定有很多荒谬的逻辑、无法解藕的担忧,在以后的人看来会很难理解。这是我现在对历史感兴趣的最大原因。

读到 Putney Debates 的时候,看到 Ireton 回应 the Levellers 说:

Liberty cannot be provided for in a general sense if property be preserved.

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想的是,这是我想的意思吗?结果下一句证实是的:

A doctrine of natural rights would lead to communism.

这本书的作者 Christopher Hill 经常被人说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我不是很确定这个定义意味着他有什么想法或者思路。比如,意味着他认为社会最好的形态是共产主义?或者,意味着他认为社会发展必须经过一些阶段:原始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这个社会阶段说,福山的书里有批评。但是它的确是根据英格兰和欧洲的历史想出来的,也许在研究英格兰的学者看来是合理的。我觉得从这本书里前面说的两个马克思主义历史观都看不太出来。但是另一点作者是符合的:我觉得作者应该是和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一样认为经济状况决定社会关系;我觉得在作者的眼里英格兰革命就是资产阶级革命。

自从两次在 Sinica 节目里听到有人提,我就经常看对教会的描述觉得像 CCP。本来,我是对说共产主义是宗教信仰这种说法不以为意的。也许这取决于你怎么定义宗教吧。我觉得 CCP 像教会在于它深入社会的角角落落,是社会生活的重要部分,同时也是中央控制地方的重要途径。从这个角度想,议会要求地方自己选教会人员(而不是大主教指派),相当于村民要求自己选村委书记。延续这个思路,村长不是党干部,但是一般而言要是党员,这和以前英格兰的世俗政府一般也都是信徒是一样的。这个思路是不是很新颖,还能想出什么?sectarian 是?religious toleration是?克伦威尔说,只要是上帝的子民就要让他能受到政府保护,换成社会主义的话……(想了一下我无法想象宽容的社会主义国家。)再往远一点想,我看到 Wikipedia 上说奥威尔是无神论者,但是觉得参与教会活动有意义。那么这相当于一个人不相信共产主义,或者不喜欢共产党,但是觉得应该维护共产党统治。这样一想是不是觉得奥威尔不行呢?

我最近几年看书的目的,本来我自己也不太清楚。现在我觉得,从我读曼昆的经济学原理那一年开始,就是在寻找一个答案,那就是:民主是哪里来的,我们怎样可以有?关键是经济?是法律?现在我觉得这个问题的答案在历史里。那么我无知的足迹在各种内容之间乱逛,到十七世纪的英格兰驻足是不可避免的。从这里我们可以观察现代的诞生,可以看到英格兰是怎样变成现在这样的,我现在向往的一些概念是怎样诞生的(往往它们诞生的时候的意义和现在的理想很不一样)。甚至我会向往这些也许也是因为我本身是现代的产物。

  1. 搜了一下有三处提到了。一处引用了一段话说那时要赚钱需要注意市场、记录收支;一处说 James Harrington 是 Smith 的先驱;Epilogue 里还提到。三处都好像没有说我想的:这些历史是 Smith 的想法的材料。

bookmark_borderThe Trial – Kafka

前两天的一个下午,我正在工作。接到一个电话,是户籍所在地的居委会打来的,问我为什么社保断缴了。我正懵呢,对方说,你是不是最近换工作了?我最近并没有换工作,但是和我们公司合作的第三方换了,实际上我是换了一家公司签了劳动合同,我就回答是的。对方满意了,然后又问了我现在住在哪里。我很久没有住在户籍所在地了,就说了居住大致区域。对方满意地挂了电话。而我立刻有了两个焦虑:1.一断缴社保就会被问;2.为什么断缴了?然后我打算查一下我的社保状态,想到新公司当时告诉我的一个 APP 可以查。点进去注册,验证,遇到几个流程设计 bug。最终成功后,点进查询的地方,里面说,申请查询后三个工作日可以看。我想起来当时还让我通过支付宝查。通过支付宝我终于查到了我上个月没有缴。于是我打算联系上一家公司。然而其实我根本不知道怎么联系他们,以前除了催我考勤,我就没和他们联系过。不想通过微信联系他们,我翻了所有邮件,最后发现一个关于新冠的通知里面有三个电话,都是手机号。我想打办公室电话,折腾了半天失败了,最后打了找到的手机号。说明了我的问题后,对方说,因为国庆长假所以这次缴费有点推迟了,但一定会缴的。我有好多问题:断缴会有后果吗?为什么以往也有国庆节长假,就没有晚到被居委会提醒呢?但是对方一再说20号之前会缴的,最后我挂断了电话。

这一切都和我无关,我一直在正常工作。但是我的社保发生了异常——有没有发生异常??最后被一个人说服没事——我有没有被说服?我可以说我一直在工作,没理由断了社保。但是要是断了那还是我吃亏。折腾了一圈,感觉很恍惚,有点像我最近在看的这部小说的感觉。小说里的情节从一个 disruptive 的开头开始,越来越荒诞,没理由这样啊?但是又遵照着梦境一般的逻辑。

前两天在 review readwise 给我推送的 highlight 的时候,看到吴尔芙说的一句中的一段:没人能够夺走我阿姨留给我的每年500英镑的财产。我划线的时候肯定在想别的,但是脱离上下文回来看这句的时候,最大的印象是她能对这一点确信无疑(因此带来了很多安全感)是因为她的政府是尊重财产的资本主义政府。并不是所有的政府都是这样的。看 The Trial 的一个想法是,我的思维好像是受到了英美影响太大了。英国的传统是经验主义。所以我一开始一直在想,主角为什么不追问一下他的罪名是什么。我看故事还是以看历史和看纪实的思路在看。我没有本领用别的思路来看,这是我的局限。

刚才我上 YouTube,首页有个推荐视频是 School of life 讲卡夫卡的,股沟肯定是用了我的浏览器记录来推荐了这个视频。这个视频主要讲卡夫卡本人一直活在很专制的父亲的阴影下,母亲又很懦弱。我不是很喜欢强调作者的悲惨境遇,因为我觉得那不可能是作者的值得让人记住的创造。视频里面有说,卡夫卡曾经说过,一本书要做的事情是敲碎人心中的冰。我不是很能体验这个说法,但我觉得这也许值得琢磨和学习。


拿出这本书来看是因为之前哪里看到的报道说,Michael Kovrig 被监禁的时候,有时候可以和加拿大大使线上会面,他会请求给他一些书看。他有一次请求的就是这本小说。后来看到,他曾经在东欧工作,然后是一个乐队的主唱。这个乐队今年为他出了一首歌,把所有的这首歌的收入捐给 hostage international。而他的艺名是 Michael K.,正是致敬这本书。很难想象他这么荒诞的经历。

bookmark_borderHow to take smart notes

这本书在很多效率主题的视频里看见了(我经常吸食这种视频,明明知道很多时候是很没用的,但好像就希望从那些网红身上吸到一点行动力)。放假期间在家刷到一个讲得特别好的视频,一冲动就去买了书看。这个视频里有说他唯一的批评,也说不上是批评,是这本书对具体做法说得不多。那么我告诉你,这本书讲做法的思路,其实看看这个视频就好了,没必要花钱花时间看那本书。书不是很长,但是很重复,书并没有比视频多很多内容。特别是对 Luhmann 的介绍,可能因为我最近主要在看历史书,就感觉作者对 Luhmann 的了解其实很少,对这个方法的历史知道得并不多。

具体的做法不仔细写我觉得是有道理的,因为做法没有思路重要。里面说的很多我都已经本能在做了。如果有个什么方法可以帮你思考,而你自己可以不用思考获得思考的结果,那是不可能的。(这也是 AI 让人觉得可疑的地方。)比如说我觉得 fleeting notes 是可以扔掉的,现在如果是电子版的 notes,也可以不用扔掉。

我觉得,书中说的让我想改变自己的地方是,我虽然记录很多 notes,但是不太会 review。有时候出于自恋会看看而已。我记录很多 notes 好像还是因为我本能觉得 writing is thinking,这也是书里说的一点。(对我来说,写下来最早是发泄情绪,后来变成记录和整理思路,当然这些仍然是情绪驱动的。)书里介绍的这套方法里包括一个步骤是把直接记录下来的变成适合 archive 和 review 的形式。我的记录是介于这两者之间,我的第一手记录很少是 raw 的,一般我都是听完一个节目、看完一章书才会记录几下。这两个步骤分开来好处是很多的,我不一定能做到,我也没想好用什么形式做。现在可以想想。我肯定不会使用非常 formal 的形式的。

我现在用的工具是 flomo app,现在上面显示我已经使用了179天,1081条记录和391个tag。我有时候会抓一个 tag 看看以前写的。也许处理记录并产生适合 review 的记录我可以再加个 tag 实现。

bookmark_borderThe Shortest History of War

这本是在超限战前读的,读的目的之一也是想和超限战对比(看我在syntopical reading。。才怪)。读的来由是 Sinica 有一期推荐了 Shortest History of China,上去一看 Kindle 版还没有出版,但是看上了同系列的 Shortest History of Germany,因为正在学德语,看 sample 觉得作者语言挺好读的,我的已有知识几乎为0,能有什么损失呢?但是那本书我看完感觉不太好。然而我还是又被亚马逊的推荐吸引了,看了同系列的这本书,这一次没有上当,挺喜欢这本书的。现在已经看完了大半个月了,就意识流写一点我记得的印象吧!

第一收获是对战争的状况的历史的描述。很长时间里,步兵是军队的主力。公元前几千年马被驯化刚开始,无法驮人,所以那时马在战争中的作用是拉战车。骑兵出现后,排列紧密的持矛步兵也可以很有效抵御骑兵。不过这一点,和在超限战里提到的有出入,后者提了一句说马蹬对战争方式有革命性意义(和机枪一样),这一点在这本书里好像完全没有提到。我现在很感兴趣的历史是英国内战,而我感兴趣的克伦威尔就是军事成就让他从无名议员变成重要人物的。这本书里完全没有提到他,但是提到了三十年战争里瑞典国王。这位瑞典国王改革了打仗手段,用来发挥当时新技术——枪支——的作用。书上写的好像是持枪手站成三行分别上中下三个角度开枪。我记得 Firth 的书里提到过 C 很关心三十年战争(因为是新教vs天主教),所以 C 的军事成功,放在大 context 下看,就是他学到了当时最新的打仗技术。

直到美国南北战争和之后的一战,步兵方阵才退出历史舞台。机枪的使用让一个步兵可以控制很大一片区域。这造成了战争手段的再一次改革,一战的标志就是绵延不断划过整片大陆的战壕。战线的推移非常慢。对抗这一点的是坦克。二战结束时,武器升级到了核武器。一战和二战的特点是 total war,战争参与度超级高。古代的战争只能人口的多少多少比例参与,因为缺人的话生产无法支持战争需要。书上看来,一战二战也是欧洲历史造成的:欧洲国家总是结盟来互相制约,但是因为有盟约的关系,一点小 local war 就会拉入所有大国,发展成全部国家之间的战争。

一个印象深的地方是1600年开始 world war(所有的(欧洲) superpower 都加入两方阵营中的一方打仗)大概是50年一次,一共六次:三十年战争,war of spanish succession, 七年战争,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一战,二战。发生这种循环是因为五十年里国家强弱发生变化,所以要通过打仗来重新分配,战后会有一些合约和一段稳定的时间。一战和二战之间只间隔了20年,这是因为一战是第一个total war(战争牵连了所有的平民),所以一战后的合约特别报复性。二战到现在七八十年了还没有第三次世界大战,因为冷战解决了矛盾。

看这本书科普了我核武器制约的原则。我不是很确定我是不是理解了,但这是我觉得书上说的:在敌人也有核武器的情况下,首先使用核武器的优势很有限,己方还是会遭受巨大损失。所以核武器的使用应该是威胁原则 deterrance。必须要保证有核武器反击的能力(所以要保密和分散核武器位置)。但是首先使用核武器等于是往自己的城市投核武器。(厄,我觉得我需要学一点博弈论和行为经济学,来更理解一下世界被核平的概率。deterrance 总让人觉得很不放心,很多人是 trigger happy 的。)这里还说了美苏冷战时 minimum deterrance 和 massive retaliation 两派。我的理解作者批评后者是因为后者支持以核武器反击苏联的任何 aggression。

我对核武器还记录了这些(天啊不高兴写了,直接照搬当时的记录)

  • 1968年核不扩散条约包括了当时世界仅有的5个有核武器的国家:美国,苏联,中国,英国,法国。以色列悄悄拥有核武器。三十年后还有一个国家有了核武器(是朝鲜?(查了一下还有印度巴基斯坦,不知道作者指哪个)
  • 古巴核危机:苏联和古巴联合,把苏联的核武器部署在了古巴。后来发现,1)美国情报有误,以为核弹头还没运送到古巴,可以先侵略古巴阻止核武器部署,实际上核弹头已经运送到了,如果当时侵略古巴会 trigger 核武器反击;2)卡斯特罗后来说他当时完全愿意发射核弹,甚至建议赫鲁晓夫使用。作者的意思是,后来没有使用完全是因为赫鲁晓夫选择向美国提出核武器撤离条件。要不是赫鲁晓夫选择和谈,核战就会爆发。
  • 里根总统的星球大战计划是对洲际导弹的防御。总统本人是非常想要给核战降温,让核威胁消失的。但是向总统推荐这个计划的人并不相信对洲际核导弹能有有效的防御。即使能防御99%,只要有一颗核弹击中目标,就是超级巨大的损失。这些人想要的是首先使用核武器,让苏联应对不暇的情况下不能精准快速大量地以核武器反击,这时有可能拦截100%的核导弹。
  • 核武器威胁最终是冷战结束而暂时离开世界舞台。但是怎样应对还是没有确定?(一定要打一下才知道?)

我有很多不是很懂的地方。我并不明白为什么受到核武器打击后一个国家也许会选择投降(二战的日本)。也许是支持战争的工业受到打击,无法给战争提供物资了?在美国和欧洲我可以想象关键大城市受到核打击后,民意造成国家无法运转。但是俄罗斯和中国,如果牺牲一个大城市(比如上海)也要打美国(比如为了收复台湾),我觉得不是不可能。我怀疑作者说的 minimum deterrance 这个策略,只对欧美国家有用,中国不怕这个 deterrance 的话美国也没辙。不过后来我看了《超限战》,那本书里对核武器也不是很强调。从那本书来看,他们认为现在武器杀伤力历史上第一次有了富余,所以可以根据战术战法来挑选武器,不一定要最有杀伤力的。从那本书来看,的确有更多杀伤力少但是更加有效的 option。

这本书后面还有一个让我感觉印象很深的地方,不过我的记忆很模糊了,记录也不是很清楚。我一直觉得现在世界把所谓的恐怖袭击直接贴一个标签,而不是理解背后的动机,这样是不可能消灭恐怖袭击的。我有个印象是这本书里说恐怖袭击是游击战演化而来的。游击战的出现,书上说,主要是用来赶走殖民者的。正规军队没法 engage 游击战,只能进行高压管制,然后矛盾激化无法统治,殖民者只好走掉。作者说,这个方式无法用来赶走当地人的政府,因为不像殖民者,他们没办法走掉。但是作者也说有一个巨大的例外,就是CCP赶走了KMT,用的是游击战(所以要感谢有一个台湾可以让KMT走掉去?)。作者说,在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冲突中,游击战被利用想要达到一个合理可行的目标,就是 two states 的目标。这个目标达到后,恐怖袭击就不是官方的了。正确的做法是让当地人政府自己去管理(利用警察而不是军队)。我觉得这个建议根本不是现在世界的主流,现在的以色列根本不想要有巴勒斯坦存在,这种情况下你怎么期待巴勒斯坦政府管好自己内部的极端分子呢?书上还写了一些阿拉伯国家的事情,我比较陌生所以也没记住。

这本书的作者名字 Gwynne Dyer,我一开始以为是女的。后来知道是男的以后我发现我对书的期待变了。在我的 gender sterotype 里,女的研究战争是真的想看规律,想看怎样避免战争,而男的研究战争,是嘴上说说想避免战争(为了迎合学术或者出版业风气),实际上更关心比谁打仗厉害。我有这种感觉只是得知作者性别后一瞬间。实际上作者的文字还是给我感觉是视野和心胸很开阔的。我发现,不管我同不同意或者有没有非常都懂一本书,只要作者给我感觉是 decent 的,就会感觉好。

最后摘抄一下书最后的 quote:

We have always run our affairs on the assumption that there is a special category of people whom we regard as full human beings, with rights and duties about equal to our own, and whom we must not kill even when we quarrel. Over the past ten thousand years we have widened this category from the original hunting-and-gathering band to embrace larger and larger groups.

bookmark_border超限战

这本书,读了几章以后我决定没有必要一字一句地读了。我意识到,逐字逐句读书,是怕漏掉作者的思路和内容,这本书里很大部分的内容是对美国的批评。其实这本书自己的厉害之处完全不用以批评美国来衬托。

我无法判断那些批评多有道理。比如说美国在海湾战争之后海陆空三军互相竞争资源不够协调。竞争资源我是相信的,但有没有达到以牺牲军队效能为代价的地步我完全无法判断,书上也没有举什么让人信服的例子。还有一个对美国的批评是,他们被自己的先进武器研发带跑了,过于崇拜技术,忽略了战术和策略。这一点我感觉可能是比较有道理的批评。而这本书整体上就是在说他们看到的、美国人这么有钱这么有技术却没看到的未来战争的机会。我有点觉得,我看到这些就已经感到十分胆寒了,真正的国家机密是不是会更可怕。

另外关于通篇批评美国,如果你真的看到了对手的弱点,正常的态度是窃喜,然后悄悄干掉对手,而不是高喊着“你们这些傻瓜”给对方自我改进的机会。也许这本书是他们自己说的媒体战的一部分。但也许,这种文体就是国内主流文体,只是他们习惯这样说话罢了。

这本书的意思基本上是这样的:战争的形式正在改变。历史上战争一直因为技术发展而改变。现代技术、社会状况日新月异,对他国的打击可以不必用武力(特别是在大家都约好不用核武器之后)。

比如金融危机对一个国家的打击不亚于一场战争。作者看到了东欧的金融动荡造成了一些政府的垮台。这其实是CCP的思路,所以现在在绝大多数人不知道“颜色革命”具体是什么的时候官媒会说要警惕它。跨国金融财团有在其中助力。比较让人疑惑的是作者在批评这一点的时候喜欢拿索罗斯来批评。一般印象中折腾发展中国家从中获利的是右派资本家才对,索罗斯是很特别的一个例子。我无法判断作者这样是因为了解得少只知道他,还是别有用心(其实中国的统治者是和西方的右派沆瀣一气的,所以只能拿索罗斯出来批评)。

这本书的盛名一方面来自于“预测了911”的名气。我觉得这样说不为过,然而他们远比“预测911”更厉害,预测某个特别的事件也不是他们的用意。

作者发现的新战争可以有这么多变种,就问你怕不怕?

  • 战争的地点不再仅限于战场
  • 战争人员不再仅限于职业军人
  • 战争手段
    • 贸易战:关税壁垒,贸易制裁,技术封锁
    • 金融战:这里说东南亚金融危机,作者说获利的投行什么的,是没错。但是他们看到的是这个工具可以怎样用于打击别人,而不是说投行、华尔街的问题。另外还举了例子是阿尔巴尼亚,我不熟悉。但作者说,跨国集团设立的基金会的作用,控制媒体、资助政治组织,最后导致了政府垮台。
    • 新恐怖战:这本书的盛名 “预言了911” 可能就是这段。作者敏锐地看出了当时本拉登已经采取的恐怖行动(是不是袭击什么美国使馆),美国对此是无能为力的(作者说的是,美国把自己也变成恐怖分子与其较量,但还是无能为力)。 #ShortestHistoryOfWar 里说的是,恐怖袭击是游击战的后续,正确的对待方式是以警察的力量而不是军队的力量对待,因为游击战是打击殖民者的有效手段,对打击本土政府是无力的,殖民者可以被赶跑,本土政府赶不跑只能坐下来和他们打。作者还预言了更可怕的是新武器被恐怖分子使用。
    • 生态战:啊,厄尔尼诺,好古老的词。
    • 另外还有
      • 心理战:造谣恫吓瓦解对方意志
      • 媒体战:操纵视听诱导舆论
      • 毒品战:祸殃他国牟取暴利
      • 走私战:搅乱市场打击经济秩序
      • 网络战:潜踪匿形防不胜防
      • 技术战:自定标准垄断专利
      • 虚拟战:展现实力示形于敌
      • 资源战:掠夺攥取财富
      • 经援战:明施恩惠暗图控制
      • 文化战:引领时尚同化异己
      • 国际法战:把握先机创立规则

我唯一觉得有点把握批评的是,作者说现代战争早就不是ideology战争了,而是利益之战。其实历史上的战争都是利益之战吧。作者批评今天结盟明天成敌人,这其实是欧洲国家的历史传统:)

越对作者思路开阔感到佩服,就越觉得胆寒。但是看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忽然有个想法:如果现在的战线到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那么敌人也在方方面面。所以应该更多人来看这本书,意识到自己被当作敌人了。

最后放一些原文 quote:

一次“黑客”侵袭,算不算敌对行动?利用金融工具去摧毁一国经济,能否视为一场战争? CNN对美军士兵曝尸摩加迪沙街 头的报道,是不是动摇了美国人充当世界宪兵的决心,从而改变了世界战略 的格局?以及对战争行为的判断是看手段还是看效果?显然,从传统的战争 定义出发,已经无法对以上问题给出令人满意的答案。当我们突然意识到所 有这些非战争行动都可能就是未来战争的新的构成因素时,我们不得不对 这种战争新模式进行一次新的命名:

超越一切界线和限度的战争,简言之:超限战。

武器新概念就是广义武器观,它把所有超出了军事领域、但仍能运用于战争行动的手段都看作是武器。 在它眼里,一切能造福于人类的,皆可加害于人类。也就是说,今天世上的一切没有什么不能成为武器,这就要求我们对武器的认识要有打破一 切界限的自觉。当技术的发展展正在努力增加武器的种类之际,思想的突 破则一举拓开了武器王国的疆域。在我们看来,一次人为的股灾、一次电 脑病毒的侵人、一次使敌国汇率的异动,或是一次在互联网上抖落敌国首脑的绯闻、丑闻统统都可被纳人新概念武器之列。

所有崇奉现代主权观的国家都已经自觉地把安全边界扩展到了政治、经济、资源、民族、宗教、文化、忘了、地缘、环境及外太空等多重疆域。这种“泛疆域观”,是一个现代主权国家生存、发展和在世界上争取影响力的前提。

PS: 虽然这本书看到后来我觉得语言太霸道了,没必要仔细读,但是如此霸道的语言,和现在的一些中国外交官相比,已经显得不如外交官 aggressive 了。外交官比将军更 aggressive,世界真的很荒唐。

bookmark_borderDown to the Worlds of Men

这是一篇只有没几页的故事,我估计是 Rite of Passage 最后一部分的雏形,内容基本上是一样的,比 RoP 里面还要短一点。时至八月,我又想起了 Alexei Panshin,因为我不小心记住了他的生日(8月14日是 RoP 里的飞船升空日)。前几天无聊搜亚马逊,发现他的好几本书最近出了 Kindle 版本。亚马逊一直给我发这么多广告,居然不告诉我我最喜欢的小说的作者的书有 Kindle 版本了。

小故事重新读了一遍,是 Mia 在 Tintera 上的那段,不包括回飞船后公投的那一段,因此立意被 truncated 了。实际内容也少一些。我更喜欢 RoP 里的版本。也许看这些给我一点 insight 可以看出作者写作过程。比如俄罗斯套娃的细节还在。我本来看书的时候完全不知道 Alexei 是俄语名字。Mia 是个黑肤色的女孩,她说她比书上 Rosa Parks 黑。RoP 的某个版本封面上明显是个白肤色女孩,而这本书,是2020年出版的,cover art 感觉是新的,还画的是白肤色甚至金发的女孩。让我怀疑这些画 cover art 的艺术家有没有看过小说。即使你看漏了 Rosa Parks 的对比因此搞错了肤色,也会记得在 Tintera 上她被当作男孩啊。这几个 cover art 都是很传统的女孩形象,不可能有人误认为是男孩的。

说来惭愧,其实我忘记最后飞船人为什么想要轰炸 Tintera。这一遍看的时候,一开始看到了 Losel,忽然想到我以前好像没注意到 slavery 问题。我比较确定飞船人反对的不是 slavery,然后很高兴作者放了一个这个问题在里面。那么到底是什么问题?后来我以为是生育问题。最后才想起来是他们劫持了别的飞船的 scout ship。

这次看的另一个想法是,Mia 没有带走 Kutsov 的书好可惜。也许14岁女孩求生中没想到那本书很正常。那本书已经给作者带来了42年的困难,算是没有白写了。

还有,当我看到这个的时候,我明白,我最喜欢的东西好像其实是同一个东西:

bookmark_borderA Clergyman’s Daughter

我看到说这本小说奥威尔自己不喜欢,规定自己生前不能再版。我喜欢这部小说少于 Burmese Days,但是后者可能会是今年我最喜欢的书了。这部小说还是很好看的,我不知道奥威尔不喜欢在哪里。他说唯一满意的是剧本形式那一章的第一部分,然而即使是奥威尔都无法让我看进去剧本形式,我愚蠢到无可救药了。

我喜欢奥威尔 unsentimental 的文体语言。读着读着读到 Dorothy 教学生的地方,奥威尔的文体让你觉得你的感动都是基于事实(虚构的事实),而没有受他的叙述影响。这时候我非常担心,因为我知道他有让我绝望的力量。我简直不敢看下去。好在(?)后来发现这里的绝望是麻木的绝望,奥威尔连绝望也写得那么 dispassionate,就和现实世界一样。

当三流私立学校教师是奥威尔自己的经历,摘啤酒花也是。到目前为止三本书都基本上是纪实。

这本书对我还有一个兴趣点在于英国的教派的描述。主人公是牧师的女儿,所以不免有不少教派的讨论。而且在剧情发展到之前,我就注意到本来非常虔诚的牧师的女儿,经历变故后需要谋生,她就没有再想过上帝。这些变故最后的结果是让 Dorothy 失去了信仰,然后还要继续做教区的工作。她今后的生活的一部分则是奥威尔的另一个主题:表面和内心完全割裂的生存。

整本书还是非常好看的,我特别喜欢奥威尔 engaging 的文风。好多细节让 Dorothy 非常真实。所以我不知道他为什么这么讨厌这部小说。硬要想一些批评的话,我觉得失忆有一点 plot device 的感觉,和整体现实主义风格有点不协调。失去信仰的讨论,也有点不够精彩。wikipedia 上说奥威尔是无神论者,但是他一直参与教会活动。Dorothy 在这方面也是作者的一方面。


这这本书没关系的:我一直印象是英国是新教国家,而且另一个我非常熟悉的英国人:罗素,小时候家里是清教徒。所以看英国内战的时候我没想到清教徒是少数派。但是现在你用脚趾想一下就应该想到,清教徒是很难成为多数的,不可能大多数人都受得了清教徒的。这本小说里说 Dorothy 的父亲坚持 High Anglicanism,但是时下流行 Anglo-Catholicism. 他们教堂学校的老师 Victor 喜欢在宗教报纸上发文章跟人争论,但实际上并不是很虔诚的教徒(就是网络上的杠精)就想要 Angl-Catholicism,书里说,左边是 Modernists,右边是 Protestants,背后是 Roman Catholics,到处都需要吵架。我真没想到后来英国的教派状况是这样的。我查了 Wikipeida 上说 Non-conformists 定义,反正看英国内战的时候我是没想到的。这部小说里为了筹钱买管风琴,教堂学校的孩子们在排练查理一世的戏剧。我忽然意识到查理一世是英国教会里唯一的圣人。难道小孩子们都是被教育克伦威尔是杀了圣人的犹大??查理一世的戏剧当然是有克伦威尔的。然后 Victor 的笔战里还有骂罗素的。这本小说是为我写的。:)

bookmark_borderA Room of One’s Own

之前读过 Orlando,然后试图读 Mrs. Dalloway 没有成功。前几天油管推荐了一个视频说这本书,我想非虚构、又是我有很多感想的女权主题,也许是我最好的 get 伍尔芙 的机会,所以一时冲动开读。开头进入的时候很困难,然后开始有点跟上。接着兑换了一个 Audible credit,里面有 Tilda Swinton 朗读的这本书。听书对进度和理解很有帮助(伍尔芙的句子我经常不能一下子判断结构,听 narration 可以从语气停顿什么的更多线索理解句子,另外很多我不知道是什么东西的内容,听听 narration 就大致 get 一点意思,这种不求甚解的节奏很适合我文盲读书)。我超级喜欢 Swinton 的朗读,接下来要找找她还读过什么。这本书好多很有名很好的演员都读过,以后我还会回顾的。我最喜欢的朗读者可能是 Stephen Fry,喜欢他表演和叙述的平衡,他对语言掌控给人愉悦感。Swinton 在这方面毫不逊色。另一个我非常喜欢的朗读者是 James Frain,仅因为一本《海底两万里》,特别喜欢他说话时的一种细究语言的清晰感,Swinton 也给我这种感觉。所以她是两个我最喜欢的朗读者的结合,是我最新的最喜欢的朗读者了。

这本书的确掀开了伍尔芙的一角让我得以进入了一些她的世界,我的体验是,很值得。我所能理解的部分读来有顿悟有感触。但是仍然有超过一半的篇幅我无法进入。我的理解肯定更少。(比如我没有理解为什么一开始她说自己是 Mary。)

讲女性困境的就不多说了,这本书是经典。她说,你去看虚构作品和诗歌,里面全都是女性。但是你去看历史,里面根本没有女性。她说写作是困难的事,男人写作,世界对他的态度是无动于衷,女人写作的话,世界对她的态度是嘲笑。她说要是文学作品里的男人只以女人的对象存在,我们就没有哈姆雷特、李尔王、凯撒,只有安东尼和奥赛罗的一部分。她去图书馆研究女性写作这个话题,看了一些男人写的论文论证女人比男人弱,意识到这不是因为男人觉得女人弱,而是男人想要感觉自己强。她说要不是他们的妻子每天早晚把他们夸大两倍,他们无法殖民全世界。这些都是现在很熟悉的女权主义话题了。

我比较大的收获是她评论奥斯汀和勃朗特姐妹的部分。她说女人没有自己的书房,这些早期女作家都在客厅里写作,很容易被打断,写小说对专注要求低一些,所以她们都写小说。但是艾米莉勃朗特的才华更适合写诗和drama。(这里我有点觉得她把诗歌排在小说之上。后来她也说到她更注重 comtemplative 相对于 naturalist 小说家。)她说夏洛特勃朗特的才华被她的愤怒阻碍了,她的角色不再是角色而是她自己。”she will never get her genius expressed whole and entire.” 这里她提了几次她心目中写作就是把作家心里的作品不阻拦地写出来,但是其中有大大小小的障碍。然后我觉得她能透过作品看出作品里没有显示出来的作者的才华太厉害了。她说奥斯汀和莎士比亚一样,才华没有受到阻碍地表达出来了。她得出这个结论是因为她看不出奥斯汀的作品如果去除了对女性的限制还能怎样 improve。

我懵懵懂懂地感觉,我似乎还可以从这些评论里推测出,我所懂的文学和伍尔芙的(真正的)文学是有偏差的。比如我觉得,认为奥斯汀如果有更好的条件的话没有 improve 的空间,是因为伍尔芙看重的是另一些方面。在我看来,奥斯汀小说最深的方面是,人物以原则来应对世界。奥斯汀小说里的 happy ending 都是对有原则又理解世界的角色的奖励。如果她有男人一样的条件,可以专心写作,写出来的会是不一样的。我觉得也许不会以 happy ending 来奖励原则,而是更加 spiritual 的结局。如果她的小说是那样的的话,大家也许会觉得更厉害。但奥斯汀就是那个特别的存在。伍尔芙说夏洛特勃朗特需要应对世界,因此有愤怒有需要证明自己。在我看来奥斯汀也是应对世界的结果。她的聪明和人格的完整,让她能应对她的世界。这体现在了她的作品里,甚至让伍尔芙觉得她的才华都被执行了。给我的感觉是伍尔芙觉得奥斯汀的才华没有超出社会对她的限制,但我觉得这种想法是不对的。不过伍尔芙的态度肯定比我的宽容,也许我小人之心了。

那么这些评论让我想到伍尔芙自己。我觉得她是有在追求一种文学上的目标的,这本书里的一些评论就可以看出一些思路。而她对女性处境看得这么清楚,人又肯定是很敏感,肯定对女性受到的限制感受很深。但她没有轻易被愤怒打败,从她的文字里感受不到她在应对,我觉得是那种追求给她力量抵御愤怒。至于文学追求是什么,我就说不清,我只感觉是她心里想要写的作品要写出来,但是我确实不知道怎样是好的文学。而且我还觉得,伍尔芙能看清女性的处境,也是因为她有更高的追求,让她能抽离地看待世界。

让我再扯远一点。我一直的困惑是我看不懂文学。我看不进莎士比亚(这一点就可以说明我看不懂文学)。看这本书的时候我有点明白自己,于是把这些事情联系起来:我看不进莎士比亚;我不喜欢大多数音乐剧;我看不了舞台剧;我看不懂诗歌;我受不了流行歌曲歌词。我现在感觉这些好像是同一件事。前一阵我在图书馆借了《唐诗三百首》看。我曾经很喜欢唐诗。现在看到这样的诗句: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或者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或者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或者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或者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我仍然觉得这些图景是很美的。但是要从诗歌里延伸一些感情,比如《将进酒》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消万古愁

我现在只觉得,你怎么就有万古愁了,说来听听?我现在对诗引发的情绪都有点鄙夷,这不是因为我现在是个麻木不仁的中年人,相反,我有更深的愁,你喝几口酒引发的感触可以一边去了,你知道女人一直受到的压迫吗?你知道世界系统性层层压迫吗?

音乐剧、舞台剧、诗歌、流行歌曲歌词,都默认引发我的 “你哪来的万古愁” 的感想。但是我是有很深的感情的。我最近痴迷克伦威尔这个人物,因为他的那种真的想要和不同意见的人商讨的态度,没有一个人物或者作品给我同样的共鸣。还有他会得到 “我要和上帝的所有子民一起受难” 这种结论(虽然得到这种结论的人不少),也是让我非常感动的(即使他是男性,他是中上层阶级,他是殖民者,都是我现在最愁的问题的另一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痛苦,我的共情和同情留给表达 humble 的人),也许可以说我的感情是很宗教的。我的另外一个超级喜欢的作品是 Panshin 的 Rite of Passage(八月份了,我又想起来这本书),因为它的主题是改变自己的已有见解。没有任何别的作品是这个我最喜欢的主题。这些是我心里最深的感情,诗歌、舞台剧好像不太可能以它们为主题。

我对大家说的文学的理解一直欠缺。罗素喜欢雪莱和康拉德,这也是罗素身上我最不理解的方面。另外我想到,刚看完的奥威尔的 A Clergyman’s Daughter 里有一章是剧本形式。奥威尔写的东西的主题我肯定是有感情的,但是剧本形式我还是看不进,所以我前面的感想可能都是错的。:)

那么回到伍尔芙,我还想说三件事。

这本书后面还是有不少我无法看懂的,因为我的知识太少。后面印象比较深的是最后她说,她设想的莎士比亚的妹妹,没能写出莎士比亚,但是她还通过我们活着。前面评论女性作家的时候也说了好多次大家不仅是自己,而且是之前作家的延续。我记得我小时候在罗素的 How to grow old 里面读到这种 “共同的生命” 的说法,我一直在试图体验领会。伍尔芙最后提起来,感觉非常理所当然,我觉得她的境界很高。(我觉得这也是因为,她知道什么是更高的,所以不让应对世界产生的恶影响自己。)

还想说的是,有些女权主义者会强调女人和男人一样可以干嘛干嘛,想要淡化男女之别。但是伍尔芙后面说,好多作品需要女性化的方面也需要男性化的方面。她说莎士比亚、雪莱(还有一堆,都是比较早期的)是无性的,米尔顿是有一点过于偏男性的(我最近对他的名字很注意因为他也出现在克伦威尔的历史里),现代的作者,她说普鲁斯特是男性成分比较少的。我觉得可以理解为她说的是 social construct 下的男性女性。(所以我是淡化男女之分的女权主义者。)

最后还想说一点是伍尔芙写作形式,“意识流” 风格。我看有人评论说,她的文体是邀请你进入她的世界,带你经历。我只能从理论上推测一下,因为我被邀请了却还是进不去。这本书,她从自己的 research 过程开始写。其实我也是很赞成记录思路的。我自己就在 flomo 上一直记录。这种做法的好处,我能看到的是,使她说的东西不至于教条。她说的内容不是以一些结论给你的。(这个世界这么喜欢教条,她能这么有名我感觉是奇迹。)但是意识流总让人感觉有点没有执行作家应该做的事情:把内容组织好。我理想中的博客,是把我意识流记录的东西组织好写下来(因此经常变成 bullet points,比我好的作者可以没有这个问题,比如刚才我是回头想了一下我还有3个 point 没说)。因为我非常自恋,所以我会希望最后所有的点都写下来了。我想知道伍尔芙的意识流,到底是不是真实记录她的想法过程?如果是,那么作者的工作不应该是把人们线性的思路提炼然后用好的组织或者表达写出来吗?如果不是,那她是用什么标准和思路去编辑意识流的呢?看这本书,在我能跟上的那些部分,我经常有看了想记录的冲动,因为我的体验就是,刚才我脑子里开过了一条 train of thought.